{批評〔批評(批評教會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可以批評教會嗎?」
  老亞的《掌嘴集》都寫了三十篇,這問題應該是廢話。但是身為不紅的網紅,老亞的意見在資訊爆炸的數位世界中,幾乎等於不存在。大批善良的基督徒依舊彼此警戒,又自我克制,在一切都轉化成正能量之前,不讓一絲怨言出口。
  「可以批評教會嗎?」當然不行!
  老亞心中也曾住著小警總,現在不妨嘗試為苦海眾生點一盞明燈。
  為何可以批評教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上帝應許的信心堅定不移: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馬太16:18
如果耶穌的話可信,那我們到底在怕什麼?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教會,我們還擔心幾句閒話就會讓教會土崩瓦解嗎?如果我們真的這麼認為,我們是在擔心神的教會,還是自己的舒適圈?
  其次,基督徒應該要誠實。不管是入門的認罪或是入門後的愛上帝和彼此相愛,唯有誠實的面對自己、他人和上帝,才有意義。
  誠實,當然也包括「負面」的情緒和想法,表現出來難免就是批評的聲音。如果我們假裝沒有,一方面沒意義,因為上帝都知道;二方面,裝假會妨礙我們享受團契;三方面,我們也裝不久。最後潰堤,反而比一開始就疏濬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可以批評教會的第三個理由,在於「通言路」是必須的防腐劑。
  最近疫情的啟示,讓我們再一次親眼見證隱匿和開放可以帶來血淋淋的巨大不同。真相最容易消弭於權力關係之中,例如教會這種階層明確的團體。如果再強力塑造「不可批評」的意識和風氣,使得上下意見無法流通,恐怕教會的牧長們更容易落入「深宮之中」而不自知。輕則上下無法理解,重則民怨已經沸騰,快要眾叛親離了,牧長們還以為天下太平,河清海晏,自己英明無匹。
  因此,教會不只可以批評,教會還需要批評。
  求諸聖經,不言自明,批評教會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果教會不能批評,新約還寫得出來嗎?保羅都要拿棍子了(林前4:21),現在的教會何德何能,只能用糖果秀秀?
  求諸歷史,兩千年教會史就是批評出來的:批評異端、批評弊端,一路這樣走過來,教會才成為現在的面貌。
  走筆至此,老亞犯了致命的矛盾,因為忘了自己上禮拜才砲過大部分基督徒沒讀聖經又不知道歷史,那又怎麼能期待聖經和歷史的例證能引起共鳴呢?
作法自斃,一至於此!
  那麼,還是具體引用一句經文來說明吧,一句就可以了:
「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提前5:19
  保羅在這句經文中表露出的立場,值得細思。照當前瀰漫在許多善良基督徒心中的自我審查機制,這句經文應該改成「控告長老的呈子,直接燒掉」才對。
  顯然對保羅而言,期待長老永遠不會犯錯,是自欺欺人,即使是神的教會、即使是自己親手揀選的,也不例外。而且教會的監督(提摩太)有可能無法得知長老的過犯,所以才會有信徒「上呈子」。
  如果禁止一切批評,就好像教會的領導者把耳朵鼻子摀起來,把頭埋在沙裡,然後喃喃自語「上帝的新婦必然純潔無瑕!一切都是假的!」這樣,能活出上帝對於管理群羊的呼召嗎?
  這些控告是必要的,但是保羅也認為需要謹慎以對,至少要數人異口同聲,才值得受理。而且這僅是受理,實際該如何處理,還有待教會的管理者明察是非。
  如此,我們有了一個中庸之道,一個可操作的「批評教會」模式。
  老亞承認,容許批評教會是會付出代價的,許多基督徒正是擔心如此,才嚴厲的自我審查又彼此審查。但是經由前文,老亞已經說明: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是過猶不及,也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上帝對他新婦的旨意,不是呵護備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弱不禁風的黃花大閨女;而是要綑綁這世界,和仇敵征戰,並忍受苦難,就像她的良人—耶穌基督的樣式一樣。
  如果我們正確認識上帝對教會的命定和應許,就可以更放寬心看待「批評教會」,帶著信心面對它的代價,而非逃避,然後享受它帶來的益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1內容數
基本一周一篇,我個人對於基督宗教、聖經、台灣教會文化等等議題的個人心得,文責自負。如標題所示,有些內容對於傳統好基督徒來說可能太過辛辣,請自行斟酌服用。若你不是基督徒,也可以把這系列文當作逛動物園,體會一下這些人在想什麼、經歷些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老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則使徒信經迷因,激起老亞文思泉湧。
我們總是羨慕「他有我沒有」的東西,基督教圈子裡亦然,羨慕兒童主日學即是一例。
教會希望達爾文從來不存在,但是教會的生態卻恰恰符合物競天擇
嘲笑蠢人以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樂趣,有什麼可以比?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見大衛王則心意更新而變化
一則使徒信經迷因,激起老亞文思泉湧。
我們總是羨慕「他有我沒有」的東西,基督教圈子裡亦然,羨慕兒童主日學即是一例。
教會希望達爾文從來不存在,但是教會的生態卻恰恰符合物競天擇
嘲笑蠢人以顯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樂趣,有什麼可以比?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見大衛王則心意更新而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他來自江湖?是!我的內在聲音觀世音?我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我?是!因為我不是最好的人。我說他這種叫舊思維,心裡只有道,而且還要犧牲,就如釋迦牟尼佛,只要我發願做最好的人,生命巨輪就會轉動,命運就會改變了,我一直沒有聽他的,還批評這些叫著舊思維。 我可以做到的就是小心自己,我也怕自己說的話是錯的。他說以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當惡霸進入教會 教會時常發生醜聞。牧者濫用金錢或性騷擾/性侵害會友的爆料,每年層出不窮。但近幾年,美國有越來越多牧者不是因為性醜聞離開教會,而是因為「霸凌」(bully)。例如,在2020年全球知名的教會植堂網絡Acts 29董事會投票決定,開除執行長Steve Timmis,理由是他「濫用權力」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他來自江湖?是!我的內在聲音觀世音?我問他為什麼不喜歡我?是!因為我不是最好的人。我說他這種叫舊思維,心裡只有道,而且還要犧牲,就如釋迦牟尼佛,只要我發願做最好的人,生命巨輪就會轉動,命運就會改變了,我一直沒有聽他的,還批評這些叫著舊思維。 我可以做到的就是小心自己,我也怕自己說的話是錯的。他說以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Thumbnail
牧師一再強調「我們不要埋怨、反擊」,但這也成為我今天聽講道時,最在意的部分,因為我必須指出:「若是佇苦痛、壓迫的中間的人,甘袂當埋怨?」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