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天生白目,還是他根本就目中無人?
一位高中生查理,是生長於富裕家庭的獨生子。他整天做白日夢,幻想自己是人氣偶像,以為這是在學校中最重要的事。於是他常常突發奇想,再加上是個資優天才,因此常有出人意料的怪異行為,成了師長眼中頭痛的人物。
查理因為不斷地出問題及不斷地轉學,終於因為偽造假駕照販售給同學,而被私立學校退學,實在無處可轉了,媽媽決定讓他試試看公立學校。
然而上學第一天查理就成了被同學霸凌的對象,因為外表斯文的他,竟然穿著名牌私校的制服,一進校園就引人側目,被同學認定是一位白目的怪咖。
為了打破自己孤單弱勢的困境,查理開始想出各種方法來使自己受歡迎,從一開始的賣藥,逐漸演變為在男廁為同學作心理諮商,最後竟然成為校園裡的風雲人物,大家爭先恐後與他攀交情,套關係。然而事情卻漸漸失控,已經不是他能處理的……
只要我喜歡,真的可以嗎?
查理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成為全校最受歡迎的人,同學都以他馬首是瞻,即使他不再賣藥給同學,同學仍然願意排隊來跟他談話,他好像成了同學的人生顧問,不論是戀愛交友、親子問題,甚至為了抗議學校架設錄影監視器,同學們也倚頼他的看法和意見。
查理突然發現他擁有了影響力,成為人氣王的感覺真好!可是這個影響力也為他帶來困擾,查理原來是想學他的醫生,透過談話、藥物幫助同學解決問題,換來同學的信賴與支持。但是一位憂鬱的同學基輔,竟然將買來的藥物當成自殺工具,差點鑄成大錯。查理去探訪基輔的談話中,發現基輔的問題,不是需要治療與諮商,而是需要朋友、需要被肯定、需要被接納。而查理自己難道不也是如此嗎?
查理的高人氣害他被校長和督學盯上,將同學抗爭學校裝監視器的問題,完全歸咎於他,事情的演變已經超出他可以理解與控制,成人世界爭功諱過的權力遊戲,又豈是他能明白的?查理只知道校長給過他很多的機會,而且他也認為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於是他對所有抗爭的同學說:「每一個人不需要倚靠其他人而存在,每個人可以找到自己該成為的樣子。」
在高人氣的光環下,年輕的查理擁有了權力,但是也必須承擔相對的責任,可是查理自己的人生之路才剛開始,查理再聰明,仍然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累積知識與經驗;需要被人指引,引噵正確的人生方向。17 歲的查理沒有能力為別人的生命負責。
當他願意卸下眾人羨慕的光環,他才能開始尋找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我只有17歲
查理因為打了校長一拳而被送警拘留,當母親去警局保釋查理出來後,查理明白,就算自己再受歡迎,他也只是個孩子而已,只因母親對他的依賴,使他提早扮演了成人的角色;母親也意識到自己對查裡依然有管教的責任,不能只是鼓勵尊重,容忍他超出界線的言行舉止。
查裡去找校長,想邀請他一起去觀賞校長女兒蘇姍演出的話劇,卻遇上校長發酒瘋,拿槍亂射,情急下查理大喊:我只有17歲!校長才突然冷靜下來,他眼前發洩教訓的對象只是個17歲的孩子啊,他仔細的看著查裡,用父親的方式關心他,想起自己擔任老師時那起初的愛,他終於選擇最適合他的角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人。
聰明自信的查理大膽運用他的能力,改變被霸凌及被排斥的弱勢人際關係,不會一昧的乖乖忍耐或被欺負。可惜他卻用錯了方法 (製造偽卡,心理諮詢兼...賣藥),以致跨越法律的紅線。17歲的查理光有知識與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男性的角色典範 (Role Model) 引導他辨明真理,在情感與行為上可以逐漸長大成熟。
缺席與失能的大人
故事中的大人,似乎也有許多的煩惱與問題:
- 查理的母親:自己有心理精神方面的問題,倚靠查理的善體人意,代替在獄中的丈夫,忘了自己母親的責任。
- 查理的父親:從頭到尾都缺席了。
- 查理的醫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學校的督學:用監視與控制來管理學生。
- 查理的校長:不論是學校的行政主管或是扮演單親爸爸都顯得無能與無奈。面對自己失敗的婚姻,也只能藉酒消愁,不敢面對問題,改變自己。其實他是一位好老師,只是追逐權力與地位的慾望讓他成了憋角的演員。
大人們其實更需要反省與幫助!
逐夢的開始
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一段話說: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什麼是在學校中最重要的事?經過一連串事件後,查裡有了深刻的人生體悟,成功沒有捷徑,是要付上代價的,不是隨便抄襲或複製,可以短期速成的。因此他說:
你們要停止聽我說,你們自己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