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改變,方能找回原本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看到百業受到衝擊,據說上餐廳的人減少了、旅遊業也更加蕭條,而對於自由業來說,自然也擔心會受到影響,因為身為自由工作者,所以接觸這類的人,也遠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要多,我看到的那些人,在這時候依然想辦法保持活躍度,甚至比以前更加賣力,就是希望在這個時候,尋找突破。即便無法出門,或是大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有些講師開始線上教學、有些廠商積極的和部落客合作曝光、有些人更活躍於電商,這些人沒有怠懈,甚至比以前更加勤勉了。

這種心態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不是每個月有人固定發放收入,想要維持收入,甚至不讓它減少的話,每個人都積極的在自己的所能之中,將價值最大化,明白如果不好好經營自己、經營客戶或廠商的話,下個月、甚至下下個月,就沒辦法有收入,所以這些人對於所接觸的廠商、經手的案子,以及顧客,都是以長遠化來看,時時保持警惕,而不敢懈怠。不要說自由業,甚至自營者如果懈怠的話,就沒有飯吃了。

raw-image

拜科技所賜,很多人透過網路,不斷的學習,課堂上課改成線上開課,不限於地點。不管是什麼樣的形態,保持學習的心態,與及積極的動力,是戰勝恐慌的方式。疫情的確不容忽視,不過,也別被恐慌綁架了!

除了積極學習、尋求突破之外,也有另外一些人,例如我個人也是這麼做,正在調養當中。前幾年,為了案件,說沒有壓力是假的,身體有沒有狀況,自己最清楚,像是睡眠不佳,或是荷爾蒙失調,這些都不是去看醫生拿藥吃就可以解決的,所以趁這段時間,雖然還有些案子可接,同時,我的腳步也慢了下來,順便調養身體。

所謂調養不一定是身體出了什麼大毛病,而是在還沒變成大毛病之前,先想辦法恢復良好的狀態,換句話說,也是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了,沒有辦法像以前熬夜寫稿,所以這部份必須改進。以前仗著年輕,缺乏運動,現在只要不運動,就覺得體力大不如前,最近則想辦法三不五時動一下。

raw-image

我發現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想法,也是好些認識的人也趁這段時間,放慢腳步,從原本被生活推著走,有的現在甚至歸零,暫作休息,為自己的體能作好準備,等待日後的出發,這也是另外一種選擇面對這波疫情的態度。

不管是持續保持動能、繼續學習,想辦法突破現有的狀況;或是調養生息。畢竟有些事情,平常忙碌的時候沒辦法做到,這時候都可以靜下來想想,還可以做什麼?當然了,在休養的同時,只要體力和時間分配得好,其實也可以學習一些新事物。

因為明白在疫情的衝擊之下,受到影響的人們,勢必要作出改變,做出改變,才有機會,而什麼都不做,就什麼都沒有了。大家都在面對無形的敵人,大家都在尋找出口,雖然看到了恐慌與不安,卻也看到了積極的一面。從原本的規劃與方向,在這幾個月內,硬生生的被迫改變,就像又有誰能在去年知道,今年有許多時尚的品牌,都投入了防疫行動呢?像GUCCI也停止生產包包,轉而生產口罩、防護衣;LVMH集團停產香水,改為製作酒精送給醫院,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包括企業的改變。

raw-image

改變或許是不得已,而這次的改變又從不安上出發,就是希望導正現狀,期待能夠早點回到更好的面貌,這時候,發現原來我們之前所擁有的,是如此珍貴?

改變也不是說就一定會變得更好,但至少,可以不再惡化,就像努力讀書,雖然不至於考到滿分,但至少還能夠維持60分,如果不夠認真,就直接以0分計算了。

而整個世界,似乎也在這波還不確定什麼時候結束的疫情中,努力維持著生存。雖然說「以不變應萬變」,但在這波衝擊下,人們在各方面卻都有些調整,以期維護原有的生活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洛琳的沙龍
92會員
349內容數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故事」、「寫作」、「文章」、「文字」。 從「寫書」這回事,認識「自由工作」、「WFH」、「接案心得」。
梅洛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小說中,最受歡迎的是「立體人物」。本篇探討的是「扁平」人物。
Thumbnail
2025/05/04
小說中,最受歡迎的是「立體人物」。本篇探討的是「扁平」人物。
Thumbnail
2025/05/04
手扶梯左側可以站實施已經有一陣子了,不過, 人們站在左側的時候,總是快速地往上走,彷彿多留一秒都是罪惡……
Thumbnail
2025/05/04
手扶梯左側可以站實施已經有一陣子了,不過, 人們站在左側的時候,總是快速地往上走,彷彿多留一秒都是罪惡……
Thumbnail
2025/04/30
成立於1991年的吞兵衛元祖居酒屋旗下新推出韓式料理--「韓濟蔘雞湯專門店」。
Thumbnail
2025/04/30
成立於1991年的吞兵衛元祖居酒屋旗下新推出韓式料理--「韓濟蔘雞湯專門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从新冠肺炎爆发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之久,它的出现改变了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从没想过三年期间大家的行动都被限制了,不能自由走动,到处旅行;工作模式也改变了,很多公司转为居家办公;许多游子们有家归不得,已经很久没与家人团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被逼在公共场合保持距离。
Thumbnail
从新冠肺炎爆发到现在已有三年多之久,它的出现改变了全球80亿人口的生活。从没想过三年期间大家的行动都被限制了,不能自由走动,到处旅行;工作模式也改变了,很多公司转为居家办公;许多游子们有家归不得,已经很久没与家人团聚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被逼在公共场合保持距离。
Thumbnail
疫情是我們不可改變且無法控制的危機,能做的是順應疫情要做出改變,我們常聽到這句話『危機就是轉機』,但要如何轉呢?我認為要有三個層面的改變: 1.改變心態 我們無法預知疫情會持續多久,與其一直想“不可控“的疫情”,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 2.改變作法在工作和事業經營上
Thumbnail
疫情是我們不可改變且無法控制的危機,能做的是順應疫情要做出改變,我們常聽到這句話『危機就是轉機』,但要如何轉呢?我認為要有三個層面的改變: 1.改變心態 我們無法預知疫情會持續多久,與其一直想“不可控“的疫情”,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 2.改變作法在工作和事業經營上
Thumbnail
這段疫情升溫的時間我是如何陪伴自己,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逐漸恢復的社會環境呢?
Thumbnail
這段疫情升溫的時間我是如何陪伴自己,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逐漸恢復的社會環境呢?
Thumbnail
疫情的肆虐,確確實實改變了整個環境的生態,許多許多的人,不管在身心或是自身經濟都受到巨大的挑戰,甚至你會發現,從前努力的積累在這二年被吞噬、有些事還得重新來過。 可預見的是,疫情的常態化,更會讓許多事情變得不再穩定,原本安逸的環境可能會消失,而我們可以能做的是什麼?常人有句話說到,有捨必有得,或許
Thumbnail
疫情的肆虐,確確實實改變了整個環境的生態,許多許多的人,不管在身心或是自身經濟都受到巨大的挑戰,甚至你會發現,從前努力的積累在這二年被吞噬、有些事還得重新來過。 可預見的是,疫情的常態化,更會讓許多事情變得不再穩定,原本安逸的環境可能會消失,而我們可以能做的是什麼?常人有句話說到,有捨必有得,或許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這樣常態性的生活只會更頻繁,與其改變,那不如試著與疫情共處吧!在疫情期間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同時要將自己準備到最好的位置,蹲得越低在未來一定跳得更高,機會絕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這次的法令來的又急又快,甚至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去思考對策,以及很多公司可能都還在開會找尋最佳的方式時,暫停營業的公告就突如其然地發布給各大營業場所...對線下的產業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Thumbnail
  這次的法令來的又急又快,甚至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好好去思考對策,以及很多公司可能都還在開會找尋最佳的方式時,暫停營業的公告就突如其然地發布給各大營業場所...對線下的產業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整個世界,似乎也在這波還不確定什麼時候結束的疫情中,努力維持著生存。雖然說「以不變應萬變」,但在這波衝擊下,人們在各方面卻都有些調整,以期維護原有的生活了。
Thumbnail
整個世界,似乎也在這波還不確定什麼時候結束的疫情中,努力維持著生存。雖然說「以不變應萬變」,但在這波衝擊下,人們在各方面卻都有些調整,以期維護原有的生活了。
Thumbnail
從要進入2020農曆年開始了疫情的消息 諸多病情訊息及網路世界討論拉開了今年的第一個大變動 當大家一邊討論著明星們的論戰一邊搶購口罩酒精,看著大跌的股市,收到延後開學的通知.... 深深感覺到我們習慣的世界真的要開始晃動,甚至將有徹底的改變了。 新的道路要啟動了,只是過程免不了經歷許多痛苦與反省。
Thumbnail
從要進入2020農曆年開始了疫情的消息 諸多病情訊息及網路世界討論拉開了今年的第一個大變動 當大家一邊討論著明星們的論戰一邊搶購口罩酒精,看著大跌的股市,收到延後開學的通知.... 深深感覺到我們習慣的世界真的要開始晃動,甚至將有徹底的改變了。 新的道路要啟動了,只是過程免不了經歷許多痛苦與反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