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latform:彌賽亞與吃人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he Platform》這部電影台灣翻譯作《絕命大平台》,但我想原文才能表達出這部電影所要傳達出的訊息,也就是現代社會的樣子:人吃人。電影內容中堪稱為主角的格倫是自願進入這所「監獄」的,他是為了拿證書才選擇進來六個月,而他第一次同房的是位叫做崔馬格西的老人,他是因為電視購物不滿把電視丟出去卻意外砸死人才進來的。

這個稱作監獄的地方,是由總共三百三十三層的中空正方形形狀牢房垂直組成的,而每個人在進來之前都會填上最愛吃的食物,而整個系統就會配置上平台,而這個平台將會從0層開始一層一層地下降,每一層停留的時間該層住民就可以食用平台上的食物,因為每個人都有填寫一道菜,照理來說,每個人只吃自己需要的,每個人都能生存,但每個人卻都不只吃自己需要的。

而這個監獄就是現代社會的赤裸原型,平台則是這個現代社會分配系統的象徵,分配所有資源的體制本來就是無形的,甚至可以說是共同體中想像性的存在,所以可以說是不真實的,那麼這就說明了平台不帶理由地懸浮升降於各樓層。每一個樓層所代表的即是社會階層,上層與下層是壁壘分明的,就如同社會中的角色不同於存在於社會中的個體一般,社會對於任何一個角色具有特定的社會期待,而處在社會中的個體則因為符合這個期待是如同Allan G . Johnson在《見樹又見林》所說的「阻力最小的路」,所以自然而然地每個個體都如同被制約般地依照社會期待所行動。在上層時就極盡所能的暴飲暴食,並向下拉屎撒尿,毫不關心即便是下一層的人是否能分食到什麼,即便他們知道定期每個月都會換一次樓層,可能再高也可能再低,但他們仍然如此行動。

這就是社會制度,個人的意志無足輕重,所以片中也常出現的一句話:「改變不是自發的。」也正是在否定人的能動性。整部電影就像在嘲笑羅爾斯對於正義社會的想像一般,無知之幕與原初狀態也無法確保人能設計出正義的社會,因為當進入現實的社會時處於上階層的人會盡可能地掠奪所有資源,即便下階層的人暴死或是相互殘殺,他們也看不見聽不到。

而在第一次換樓層時主角層四十八樓掉到一百七十一樓,而通常五十樓以下就沒有資源了,他被老人綁在床上打算吃他的肉,是適時地由一位叫做米哈魯在各樓層間尋找著自己孩子的母親割了老人喉才救了格倫,而米哈魯所代表的就是運氣。

但有趣的是,在老人要殺格倫時,格倫也雙眼直視著老人告訴他說:「我要告訴你,要負責的人是你,不是上面的人,不是環境,也不是管理局,就只是你。」這不只是喚醒良知,而是在催生出人的理性—也就是人的自由意志,他在述說的是我們有自由,我們有選擇,我們有責任。所以即便每個人都知道在進入每一個角色(樓層)時想著:「就算自己不吃別人也會吃,那為何不自己吃呢?」我們也必須要為自己的掠奪致人於死負責。

格倫就是這個監獄社會制度的救世主—彌賽亞,他不止試著點燃一個人的理性,他同時也在片尾時試著救贖整個社會,透過尋找到一個不可能的存在—也就是米哈魯歷次在各樓層間穿梭不惜殺人所要找尋的孩子,就如同他第二次換牢房時遇到的原先管理局人員說這個地方沒有十六歲以下的孩子,但他卻在最後的第三百三十三層找到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奇蹟,格倫發現了奇蹟。

原先在萬物分配者的管理局中工作,與格倫同層的女子伊莫古麗就如同基督教世界中也就是墮入凡間的天使,她自殺後出現在格倫心智中的形象引用了約翰福音第六章第五十三至第五十八節要格倫吃肉喝血,卻諷刺地把原先是在靈性的意義上的吃肉喝血給世俗化為真的吃人的肉喝人的血。然而,格倫否決了來自神祇的邀約。他自身就是現代的救世主,他不從原先伊莫古麗所存的舊有秩序中的神聖來獲得救贖,他自身要成為救贖,他隨著平台而下,找到奇蹟,並把奇蹟做為象徵傳遞給舊體制。他否定了片頭所說:「這世界有三種人,上層人,下層人與掉落的人。」格倫三者都不是,他是一個新人,甚至是超人,他不存於這個世界,所以最後他把那原先不可能存在的小孩—奇蹟放上平台要送到第零層。作為傳遞一個個人也能成為神祇、傳遞個人具有自由而能脫離是會體制的訊息,到達第三百三十三層離開這個監獄—世界。

格倫試圖拯救這個社會,這個吃人的社會,就像耶穌為了世人的罪上了十字架一般,但耶穌受難後人類還是照樣地墮落,所以世界才會只有上層、下層以及墮落者。那麼現代的彌賽亞也有極限,但這個社會是否繼續吃人,也就端視所有存在是否願意一同昇華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3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是第一次看楊德昌的電影,過了一週,想著要不要寫,還是想寫。還沒看過《恐怖份子》,也沒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朋友大推剛好netflix上映就拿作晚餐宵夜的伴點了。A one and a two,光是名稱就饒有趣味了,明明是一跟一,英文卻像是謎語答案般地解明為一個一與一個二,而二又正好是兩
近期經律師朋友推薦Netflix上這部影集,內容是以紐約中央公園於1989年4月19日發生的一起對於女性慢跑者強暴與重傷的事件,而傷勢中的頭部遭到重擊導致失憶無法記得當日所發生的襲擊事件,並且造成不良於行,而在當日的中央公園他處有一群非洲裔與拉丁裔的青少年騷擾單車騎士,惟因發生了前述事件,警方
這部電影的風格十分強烈,而我只能詞窮的說這讓我想用藝術性來形容,而且在對話與畫面中又帶有哲學思想,只是我也無法歸類是屬於哪一個系統(雖然說對於任何一種哲學思想的歸類都是過度簡化的)。 故事的敘述是很瑣碎的以五個事件(incident)以及最後地獄之旅作為整個電影的架構,沒有所謂的主軸
Chernobyl 本來不太看影集因為一集太久,不過這部IMDB 9.7/10,而且才五集,就破例了。 影集是以車諾比核災為主軸,描寫的是事件的發生前後,核災本來就不是自然災害,這是人禍,而這凸顯的是整個蘇聯(事發於1986年)共產極權體制的弊病。 故事虛實交錯,不過有些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是第一次看楊德昌的電影,過了一週,想著要不要寫,還是想寫。還沒看過《恐怖份子》,也沒看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朋友大推剛好netflix上映就拿作晚餐宵夜的伴點了。A one and a two,光是名稱就饒有趣味了,明明是一跟一,英文卻像是謎語答案般地解明為一個一與一個二,而二又正好是兩
近期經律師朋友推薦Netflix上這部影集,內容是以紐約中央公園於1989年4月19日發生的一起對於女性慢跑者強暴與重傷的事件,而傷勢中的頭部遭到重擊導致失憶無法記得當日所發生的襲擊事件,並且造成不良於行,而在當日的中央公園他處有一群非洲裔與拉丁裔的青少年騷擾單車騎士,惟因發生了前述事件,警方
這部電影的風格十分強烈,而我只能詞窮的說這讓我想用藝術性來形容,而且在對話與畫面中又帶有哲學思想,只是我也無法歸類是屬於哪一個系統(雖然說對於任何一種哲學思想的歸類都是過度簡化的)。 故事的敘述是很瑣碎的以五個事件(incident)以及最後地獄之旅作為整個電影的架構,沒有所謂的主軸
Chernobyl 本來不太看影集因為一集太久,不過這部IMDB 9.7/10,而且才五集,就破例了。 影集是以車諾比核災為主軸,描寫的是事件的發生前後,核災本來就不是自然災害,這是人禍,而這凸顯的是整個蘇聯(事發於1986年)共產極權體制的弊病。 故事虛實交錯,不過有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來信的讀者,說他在網路視頻上看到,某個被美國捕獲的外星人,除了說整個太陽系或銀河系,到處都有邪惡外星人設下的捕靈網外,還提到地球是個監獄,被一層看不見的能量網包住,任何靈魂色身分解後,都無法逃離地球。 這位外星人還說,人類幾千年來,只有一位老子突破了這層能量網,成功地逃離了地球。
Thumbnail
居米屋 傳說,有一間神秘的類居酒屋,那裡有個奇特的規定: 「只收餓了三天的客人。」 一開始大多都是流落街頭的浪者或乞人,看著這個招牌上的宣傳,不好意思地走了進去,如果被發現沒有真正餓三天還會被轟出來。 據說,每個出來的人,味蕾都像是改造升級過一樣,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都改變了,生命力與覺察力
Thumbnail
在《迷宮飯》裡頭,迷宮宛如小型社會的縮影,在這裡不是吃、就是被吃,因此,食物比起「好吃不好吃」,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看著眼前「擁有」的背後,必須不停嘗試的意義。如果說飢餓是人類共同有的本色,那麼吃與吃之間的「旅程」,隨時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你在這一餐之後,又蛻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了呢?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除了「懂吃」,《迷宮飯》也回到人體,或者說生命,最最核心的本質。在吃喝之間,在人與人的關係之間,寫實多過虛幻。他們在迷宮裡共構出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外面世界作為掠食者頂端的「人類」,入迷宮就像入山林,回到最原始的姿態。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場哲思。
Thumbnail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所謂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這也是我對《可憐的東西》的觀後想法。封建社會揮舞著「仁義道德」的旗幟,迫害人民之自由與思想,那些本性吃人的統治階級,不僅喪盡良心,更一副分所當然的態度,毫無羞惡之心,而最令人痛心的還是愚昧的無辜百姓,因為慣了所以不以為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來信的讀者,說他在網路視頻上看到,某個被美國捕獲的外星人,除了說整個太陽系或銀河系,到處都有邪惡外星人設下的捕靈網外,還提到地球是個監獄,被一層看不見的能量網包住,任何靈魂色身分解後,都無法逃離地球。 這位外星人還說,人類幾千年來,只有一位老子突破了這層能量網,成功地逃離了地球。
Thumbnail
居米屋 傳說,有一間神秘的類居酒屋,那裡有個奇特的規定: 「只收餓了三天的客人。」 一開始大多都是流落街頭的浪者或乞人,看著這個招牌上的宣傳,不好意思地走了進去,如果被發現沒有真正餓三天還會被轟出來。 據說,每個出來的人,味蕾都像是改造升級過一樣,對整個世界的認知都改變了,生命力與覺察力
Thumbnail
在《迷宮飯》裡頭,迷宮宛如小型社會的縮影,在這裡不是吃、就是被吃,因此,食物比起「好吃不好吃」,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看著眼前「擁有」的背後,必須不停嘗試的意義。如果說飢餓是人類共同有的本色,那麼吃與吃之間的「旅程」,隨時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你在這一餐之後,又蛻變成什麼樣的大人了呢?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除了「懂吃」,《迷宮飯》也回到人體,或者說生命,最最核心的本質。在吃喝之間,在人與人的關係之間,寫實多過虛幻。他們在迷宮裡共構出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外面世界作為掠食者頂端的「人類」,入迷宮就像入山林,回到最原始的姿態。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場哲思。
Thumbnail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Thumbnail
因為亡命之徒處於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的世界是明確的。他們不被權威的詭計和謊言所愚弄,也不屈服於權威的話語、調解工具和輿論製造。他們發現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原始的現實世界,充滿了艱辛、痛苦、貧窮和不公義。因此,人們發現他們最尊重正義,並且最蔑視正義的缺失。
Thumbnail
「所謂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這也是我對《可憐的東西》的觀後想法。封建社會揮舞著「仁義道德」的旗幟,迫害人民之自由與思想,那些本性吃人的統治階級,不僅喪盡良心,更一副分所當然的態度,毫無羞惡之心,而最令人痛心的還是愚昧的無辜百姓,因為慣了所以不以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