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巴拿馬第一年聖誕連假時,來自加拿大的大學生邁特(Mett)來到聖塔非打算開始他的社區田野工作,他不知從哪打聽到阿米帕惹給,想跟我的合作單位取經;連假間辦公室都沒有人,他在路人指點下到旅社十號房尋到了我。

除了他原先便想瞭解的問題「辦偏遠山區活動時如何召集社區的人出席」,他也對我在組織的角色非常好奇。
在行事風格善變又缺乏郵政系統、手機訊號縹緲的山區,辦活動時召集社區的人出席的秘訣,對一開始的我而言,的確是個謎。

在鄉間辦活動,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就是我們的場域

在鄉間辦活動,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就是我們的場域

第一次達力歐找請我一起去山區發送活動邀請函後,我才瞭解,即便對當地人來說,社區活動的訊息傳遞並沒有什麼捷徑。

首先,我們在辦公室電腦一封封製作出邀請函(每次活動社區住戶的名單都不同,沒有合併列印,信中反覆出現的先生/小姐稱謂也要隨著受邀者修改)。
在沒有郵政及門牌系統的山區,每封邀請函我們得自己送到正確的房子,而每棟房子間的距離......有些只能用翻山越嶺形容。

山區的「路」

山區的「路」

山區的路通常是真正的「馬路」,適合馬走的成分絕對比對人車來的高,上下起伏充滿爛泥與大小石礫。
那趟達力歐和我先叫計程車到了第一戶人家放下我們後,我們開始挨家挨戶的徒步家訪之旅。(我想,就算要選里長也不過就是這樣了)

過程大概是這樣的:在每戶人家的庭院先找到藏在裡面的房子,還得在門口大聲招呼叫喚,吸引主人現身。
有一半的機會這樣的努力會因為無人在家徒勞無功,運氣好的時候就會有人現身。達力歐會詢問:「您是OO嗎?」(滿懷感激的把他們家的邀請函遞出)
接著順便詢問對方:「您知道XX住在哪裡嗎?YY呢?」

這看來毫無人煙的地方,下一戶究竟會在哪兒呢?

這看來毫無人煙的地方,下一戶究竟會在哪兒呢?

「他(她)喔?很近,往前走看到第三間房子後左手邊有條小路,沿著那條路上坡後大概20分鐘後可以看到。」這是運氣好的時候。
「有點遠喔~再往前走一小時....你到那邊再問人吧。」運氣不好的時候,答案大概是這樣。

那天我們徒步在山間約兩三個小時,正確送達五封信後,天就黑了。
達力歐說,剩下的明天早上我們騎摩托車再來一次吧。

隔天早上在有限的時間內(9點他必須在聖塔非出席一個會議),達力歐騎著越野摩托車載著我,在數度我以為會跌倒摔斷腿的爛泥路中掙扎前進,重複挨家挨戶的詢問與遞送信件。

如此努力量後,那個週六的活動,我們終於得到十來人出席。


邁特聽完我的敘述只能用目瞪口呆形容。
達力歐至少是聖塔非本地人,邁特則有張典型的白人臉,西語即便比我強我想該也不太道地,他的社區田野之路,我只能給予祝福。


專長生態環境或野生動物調查的我,到聖塔非前,一直覺得國家公園之友協會做的事情該會比較偏向自然科學,我總能找到自己能施力的地方;在我初時的想像中,工作不會是全時的和人接觸。

和所有其他事情一樣,到了巴拿馬後發現,實則不然。

第一年,阿米帕惹給接的大型案子是偏鄉環境教育,我們每個月重複回訪一些山間小社區,所有的活動都是全時的和人接觸,和鄉間的人相處。

就算沒有語言落差造成的隔閡,我也無法形容自己是一個熱愛跟陌生人相處的人。

跟達力歐送信一個多月後,花了醫整天和同事艾力克為了一場活動,展開另一趟更偏遠的山區徒步送信之旅,一天下來步行十小時,送出了約15封信...
到了每一棟房子,主人都會指向更遠的山上說,那邊還住了某某某,你們可以去邀請他們,於是我們不斷的向上爬升,尋找那存在或不存在的房子。

艾力克說他從來沒去過這部分的山區,他也不認識這兒的居民。
一天下來,每戶人家對我們都從一開始打量外星人般驚疑不定,到熱情拿出家裡的食物招待我們,有幾位到後來甚至不斷的跟我說,要練習西文歡迎到他們家住上幾天.....一天結束,我們從不同戶人家得到了兩背包的柳丁、橘子(更多被我們謝絕了,實在揹不動),喝了一杯咖啡、兩杯現榨果汁、一頓午餐、兩杯玉米酸漿(chicheme)。

山居這戶人家雖然已經吃飽了,聽到我們還沒吃午餐,還是努力為艾力克和我張羅了一餐

山居這戶人家雖然已經吃飽了,聽到我們還沒吃午餐,還是努力為艾力克和我張羅了一餐

山居生活資源有限,一切都很簡單,不是自己院子生產的物資都得下山到聖塔非補給。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意識到他們對陌生人敞開心胸、無私跟我們分享的行為是多麼高貴。
就物質衡量,這些山里的居民多半都是巴拿馬貧窮線以下的人,但我想,就精神層面來說,單純又熱情的他們比許多住在巴拿馬市的人更富足。

那個階段我在阿米帕惹給的存在價值,大概就是吸引人們的好奇讓他們有興趣瞭解或參與我們的活動。


一次幫忙帶國小回收保特瓶DIY活動,從沒有DIY教學經驗的我才發現,帶小朋友DIY是那麼累人的一件事。
20個小朋友其實都有聽沒有懂,要一一去確認他們的狀況,加上溝通不是很順暢,發現大家的風車都走樣最後放棄了風車一定要會轉的執念,DIY的後段同事負責鑽洞我負責幫他們穿中軸(竹簽)和固定(兩條束帶),高潮留給哥國的志工A來帶彩繪。

raw-image

活動結束後洗完手走回教室,一個皮膚黝黑的可愛孩子就突然撲進我懷裡,抱著我說:「謝謝妳,歐卡(Orca, gracias.)」。
被熊熊抱住的我,當下除了驚愕,也瞬間暖心到覺得快要融化了。
那陣子我們常到學校辦活動,覺得雖然我這個異國面孔很讓孩子們好奇,但每次他們跟我說話多數時後我都是「蛤?」的情況下,心裡一直認為孩子們大概覺得我是無趣的外星人。

沒料到那個孩子在我回給他一個擁抱後他還捨不得放手,一直賴在我懷裡。
如果我多愁善感些、當下眼淚大概就會這樣掉下來吧!

山間的孩子們

山間的孩子們

雖然一向自認拿小孩子沒輒、對孩童敬而遠之,但那些日子一路辦理工作坊下來,這些山區孩子們的純真笑容與回饋是參與這些工作坊給我的最大的收穫與感動。

異鄉生活不容易,但因為這些人是如此單純良善而美好,讓我會想更努力一點。努力的適應、努力微笑與努力相信人。
這是我在巴拿馬的社會科學修行之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泰太-avatar-img
2021/01/03
好感人,讀了眼眶泛淚~
avatar-img
巴拿馬散記
32會員
60內容數
巴拿馬的聖塔非,承載了我生命中兩年很重要的光陰。 在那兒發生的每件事,有笑有淚。 歡喜或悲傷,到了最後,都是讓人成長的養分。
巴拿馬散記的其他內容
2021/10/13
臺灣人住在異鄉,通常很容易帶著點震驚發現,當地並不實施垃圾分類。 自己隨手能做的,好像從好好處理廚餘是個開始.... 新熱帶眾多擅長分解的生物們,就成為處理廚餘的天然幫手!
Thumbnail
2021/10/13
臺灣人住在異鄉,通常很容易帶著點震驚發現,當地並不實施垃圾分類。 自己隨手能做的,好像從好好處理廚餘是個開始.... 新熱帶眾多擅長分解的生物們,就成為處理廚餘的天然幫手!
Thumbnail
2021/01/12
在巴拿馬的工作伙伴/朋友們的陪伴中,我過了兩次生日。 巴拿馬過生日跟台灣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1/01/12
在巴拿馬的工作伙伴/朋友們的陪伴中,我過了兩次生日。 巴拿馬過生日跟台灣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0/07/07
童話般的結局從來都沒有在現實生活中上演。直到我離開巴拿馬前,石之丘林內刺鐵絲圍籬仍捍衛著非法持有者的領域。 「捍衛我們的環境和原生動物或許是傻子才做的事情,但,歐卡,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願意做到我死的那天為止。」 世界上如果有更多這種傻子,是否足以減緩我們環境惡化的速度?
Thumbnail
2020/07/07
童話般的結局從來都沒有在現實生活中上演。直到我離開巴拿馬前,石之丘林內刺鐵絲圍籬仍捍衛著非法持有者的領域。 「捍衛我們的環境和原生動物或許是傻子才做的事情,但,歐卡,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願意做到我死的那天為止。」 世界上如果有更多這種傻子,是否足以減緩我們環境惡化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給你疼愛的那些人,你看見了嗎?」 沒有人「應該」怎樣對待你, 沒有人「應該」要幫你做什麼, 沒有人「應該」要看見你做了什麼。 從家人到朋友,到任何緣份相遇的人,不論親疏遠近都是如此。 正因為如此, 能在工作中認識有相似信念,會在利益之外善待緣份的人, 總特別稀少珍貴。
Thumbnail
「給你疼愛的那些人,你看見了嗎?」 沒有人「應該」怎樣對待你, 沒有人「應該」要幫你做什麼, 沒有人「應該」要看見你做了什麼。 從家人到朋友,到任何緣份相遇的人,不論親疏遠近都是如此。 正因為如此, 能在工作中認識有相似信念,會在利益之外善待緣份的人, 總特別稀少珍貴。
Thumbnail
我喜歡日記,帶有一點私密性和隨意,然而也有一種咀嚼反芻的真實。 真是一本美麗而閃閃發光的書,大概仍處在閱讀後的喜悅,彷彿可以聞到陽光、樹葉颼颼的聲響和水流的涼意,真實的心與眼看到的東西,總是反映出觀者的心緒。
Thumbnail
我喜歡日記,帶有一點私密性和隨意,然而也有一種咀嚼反芻的真實。 真是一本美麗而閃閃發光的書,大概仍處在閱讀後的喜悅,彷彿可以聞到陽光、樹葉颼颼的聲響和水流的涼意,真實的心與眼看到的東西,總是反映出觀者的心緒。
Thumbnail
昨天以企業管理角度談專注或多角化,漏掉了多角化的另外優點──綜效,也就是在屬同一集團的各個事業體能截長補短,彼此支援,綜效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意思。  若以荒野保護協會來說,平常各群組有自己的活動,任務或專業,但是有需要時,力量可以匯集,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也就是分進合擊。  比如說,自然解說組平常
Thumbnail
昨天以企業管理角度談專注或多角化,漏掉了多角化的另外優點──綜效,也就是在屬同一集團的各個事業體能截長補短,彼此支援,綜效也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意思。  若以荒野保護協會來說,平常各群組有自己的活動,任務或專業,但是有需要時,力量可以匯集,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也就是分進合擊。  比如說,自然解說組平常
Thumbnail
「這裡很棒啊,我就是想找一塊地自己種種東西,現在都市裡要找一塊土地真的是很難啊!」 「你這裡生態真的很好ㄟ,有很多鳥叫聲,就代表這裡環境很好,動物才願意生活在這裡,代表這裡有很多動物可以觀察。」 「我昨天還聽到有種叫聲好奇特喔!」 「我跟你說喔,那個是山羌喔。」 「真的嗎?」、「好酷喔!」 「怎
Thumbnail
「這裡很棒啊,我就是想找一塊地自己種種東西,現在都市裡要找一塊土地真的是很難啊!」 「你這裡生態真的很好ㄟ,有很多鳥叫聲,就代表這裡環境很好,動物才願意生活在這裡,代表這裡有很多動物可以觀察。」 「我昨天還聽到有種叫聲好奇特喔!」 「我跟你說喔,那個是山羌喔。」 「真的嗎?」、「好酷喔!」 「怎
Thumbnail
每月的這一天,他拉著捷運的米白色大拉環,望著車窗外無數高矮不一的水泥盒子跟塑膠輪子向後流逝,越靠近市中心,流逝的物件越流越多,但趨近的水泥盒子越來越高,霎時錯以為從地面一個一個凸出,從裡面流出來的直立行走生物也越來越多,跟塑膠輪子一樣,溢出路面,漫過捷運月台,怒流急奔車廂而來,直到整列車廂被淹滿。
Thumbnail
每月的這一天,他拉著捷運的米白色大拉環,望著車窗外無數高矮不一的水泥盒子跟塑膠輪子向後流逝,越靠近市中心,流逝的物件越流越多,但趨近的水泥盒子越來越高,霎時錯以為從地面一個一個凸出,從裡面流出來的直立行走生物也越來越多,跟塑膠輪子一樣,溢出路面,漫過捷運月台,怒流急奔車廂而來,直到整列車廂被淹滿。
Thumbnail
露營沒水、沒電、沒有標誌、沒有燈、沒有廁所,兩天一夜像是在野外求生,讓Una大聲驚嘆,第一次體驗真的什麼都沒有的日子 搭了一面也沒見過的團員到了荒郊野外 第三個學期,終於抓到一些學期的節奏之後,不安分的自己覺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決定在研究生的最後一年看看當地塔斯人是如何生活 這次參加的是學校
Thumbnail
露營沒水、沒電、沒有標誌、沒有燈、沒有廁所,兩天一夜像是在野外求生,讓Una大聲驚嘆,第一次體驗真的什麼都沒有的日子 搭了一面也沒見過的團員到了荒郊野外 第三個學期,終於抓到一些學期的節奏之後,不安分的自己覺得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決定在研究生的最後一年看看當地塔斯人是如何生活 這次參加的是學校
Thumbnail
到聖塔非前,我一直覺得國家公園之友協會做的事情應該會比較偏向自然科學。至少,不是全時的和人接觸.。結果,所有的活動都是全時的和人接觸。 異鄉生活不容易,但因為這些人是如此單純良善而美好,讓我會想讓自己更努力一點。努力的適應、努力微笑與努力相信人。
Thumbnail
到聖塔非前,我一直覺得國家公園之友協會做的事情應該會比較偏向自然科學。至少,不是全時的和人接觸.。結果,所有的活動都是全時的和人接觸。 異鄉生活不容易,但因為這些人是如此單純良善而美好,讓我會想讓自己更努力一點。努力的適應、努力微笑與努力相信人。
Thumbnail
開心或不開心,時間還是繼續往前。 異鄉生活課課:生活總是悲喜交織的。不會永遠是好事,但還好,也不會永遠是壞事。
Thumbnail
開心或不開心,時間還是繼續往前。 異鄉生活課課:生活總是悲喜交織的。不會永遠是好事,但還好,也不會永遠是壞事。
Thumbnail
辦公室其實只是勉強塞入兩組桌椅及一個小書櫃的窄小空間,還經常停放一台很「趴」的越野摩托車。 上工第四天,跟達力歐還有這台車發生了什麼事呢?
Thumbnail
辦公室其實只是勉強塞入兩組桌椅及一個小書櫃的窄小空間,還經常停放一台很「趴」的越野摩托車。 上工第四天,跟達力歐還有這台車發生了什麼事呢?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下 第二天有十四個學長姐在布達拉宮上車,他們陪伴、觀察,並且當租屋活動中的房東。 如果說第一段旅程是爬升的過程,將我們帶離氧氣充足的海平面,那麼第二段才是把我們推向聖山的重
Thumbnail
#一談就贏思維11班 心得下 第二天有十四個學長姐在布達拉宮上車,他們陪伴、觀察,並且當租屋活動中的房東。 如果說第一段旅程是爬升的過程,將我們帶離氧氣充足的海平面,那麼第二段才是把我們推向聖山的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