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醫師」聽起來很威,但其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就是負責打雜的住院醫師啦!

這篇文姑且用以抒發並梳理敝人準備接總醫師的 deny 感!
順帶介紹一下 ”deny” 這個字:醫療從業人員的常用字;台灣醫療業工作內容實在太多太繁雜*,大家都會想要逃避;但不管怎樣愛抱怨,幾乎所有人都會好好完成工作,所以請非醫療從業人員對我們抱著同情和鼓勵(泣)。
* 全民健保有好有壞;此體制需要極高的人力成本,目前是靠醫護人員自行吸收此成本,體制才得以勉強維持至今。

總醫師雖然聽起來是個厲害的頭銜,但它的意義其實就等同「接了行政工作的資深住院醫師」。

每個醫療專科的工作內容不盡相同,放射腫瘤科總醫師除了原本的臨床工作*,也要偶爾代理科內主治醫師的工作,例如代看門診、解釋病情、處理醫病衝突;行政訓練則是總醫師工作內容的重點,包含排班(醫師值班順序)、安排以及協調科內晨會(讀書會或臨床病例討論會)報告順序、協調各工作組別之間的衝突*、處理本科評鑑工作、處理治療儀器狀況、協助教授醫師門診…,等等諸如此類。
* 未來將撰文介紹放射腫瘤科的工作內容;科內有哪些工作組別,之後也會撰文介紹。

總之,各種屬於主治醫師職權,但是對主治來說太「雜事」的工作,就是總醫師做~

今天開始我的總醫師人生!
至少會帶著這個身分直到明年考專科前——希望科內一切平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君的沙龍
43會員
35內容數
分享放射腫瘤科工作內容。分享癌症科醫師觀點。
阿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05
同理心是一種專業,尤其對安寧療護領域更是如此。它是一種能收能放的能力。同理心不是滿溢的同情心濫用,而是一種發揮想像、設身處地的能力。
Thumbnail
2020/12/05
同理心是一種專業,尤其對安寧療護領域更是如此。它是一種能收能放的能力。同理心不是滿溢的同情心濫用,而是一種發揮想像、設身處地的能力。
Thumbnail
2020/10/16
最近正要開始下一屆的住院醫師招生,被幾位有興趣申請本科的學弟妹諮詢後,不得不有感而發… 對醫學生來說,從「學生」到「執業醫師」的身分轉換可以很突兀、很不真實。
Thumbnail
2020/10/16
最近正要開始下一屆的住院醫師招生,被幾位有興趣申請本科的學弟妹諮詢後,不得不有感而發… 對醫學生來說,從「學生」到「執業醫師」的身分轉換可以很突兀、很不真實。
Thumbnail
2020/07/18
過得爽不爽見仁見智;適合你的工作和生活型態不見得就適合別人。祝福大家都找到自己愛的工作,並愛己所選。
Thumbnail
2020/07/18
過得爽不爽見仁見智;適合你的工作和生活型態不見得就適合別人。祝福大家都找到自己愛的工作,並愛己所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門診護理師的印象是甚麼呢? 發發單子,按按燈號? 至少我在進去工作以前是這樣認為的 那實際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門診護理師的印象是甚麼呢? 發發單子,按按燈號? 至少我在進去工作以前是這樣認為的 那實際是怎麼樣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可能今天又是一場硬戰~ 沒事 ! ! 我們還在彼此身旁
Thumbnail
可能今天又是一場硬戰~ 沒事 ! ! 我們還在彼此身旁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當我一邊是醫學圖書館員一邊是實證醫學執秘 前幾年,開始有同道私底下陸續問我,當初「怎麼會接到實證醫學中心執秘?」這個任務,因為近年來各級醫院也紛紛開始將醫學圖書館員賦予實證執行秘書的新功能。面對這個挑戰,館員們要如何因應呢? 心態決定一切 人,才是組織最重要的 需求優先、興趣優先、任務優先的事
Thumbnail
當我一邊是醫學圖書館員一邊是實證醫學執秘 前幾年,開始有同道私底下陸續問我,當初「怎麼會接到實證醫學中心執秘?」這個任務,因為近年來各級醫院也紛紛開始將醫學圖書館員賦予實證執行秘書的新功能。面對這個挑戰,館員們要如何因應呢? 心態決定一切 人,才是組織最重要的 需求優先、興趣優先、任務優先的事
Thumbnail
很多人不喜歡到大醫院去 因為也許等了一個小時 但看診卻幾分鐘草草結束 也有很多人無論大小病 都要到大醫院去 因為設備比較齊全 何者選擇才是正確的呢? 大醫院病人多 自然看診時間有限 小醫院病人少 但是醫療資源也受限 也許真正重要的是醫生本身 醫生的任務是什麼? 兩者都有才是醫生的職責吧 但為了改變
Thumbnail
很多人不喜歡到大醫院去 因為也許等了一個小時 但看診卻幾分鐘草草結束 也有很多人無論大小病 都要到大醫院去 因為設備比較齊全 何者選擇才是正確的呢? 大醫院病人多 自然看診時間有限 小醫院病人少 但是醫療資源也受限 也許真正重要的是醫生本身 醫生的任務是什麼? 兩者都有才是醫生的職責吧 但為了改變
Thumbnail
有時接到急診室的護理師打分機來,說了這麼一句話:「急診要內健男。」即使不懂的事情扎成堆,也警告自己過去犯的錯誤別再犯;鞭策自己過去害怕的事物要勇敢面對。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是職場,都有不成文的潛規則,做得好沒人稱讚,做不好只會挨罵,甚至沒人罵卻被冷眼相待⋯⋯
Thumbnail
有時接到急診室的護理師打分機來,說了這麼一句話:「急診要內健男。」即使不懂的事情扎成堆,也警告自己過去犯的錯誤別再犯;鞭策自己過去害怕的事物要勇敢面對。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是職場,都有不成文的潛規則,做得好沒人稱讚,做不好只會挨罵,甚至沒人罵卻被冷眼相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