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般若品第二〉淺釋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般若品第二〉

原文: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淺譯:

「若自悟者」:若是自己明白了。

「不假外求」:不假,就是不假藉;外求,就是向外馳求。這是說你若自己明白,不需要向外馳求。

「若一向執」:一向,就是以前由來;執,就執著。

你若從來就執著,「謂須他善知識」:說必須要外邊的善知識,才能令你開悟。

「望得解脫者」:希望得到解脫者。

「無有是處」:你盡向外馳求,是不對了!你應該要自性自悟,自己知道自性本具的般若;你若盡向外馳求,這就是錯誤了!

「何以故」:什麼原因呢?為什麼說向外馳求是錯誤呢?

你要知道,因為你「自心內有知識」:自己自性裏,有真正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也就是你真正的智慧。

「自悟」:你善知識自己明白。

「若起邪迷」:假設你自己起了邪迷。

什麼叫邪迷?邪,就是不正,迷,就是不明白。你不明白什麼呢?不明白什麼是不正當的。譬如有一切嗜好的人:賭錢的,這是賭錢的邪迷;抽菸的,這是抽菸的邪迷;好色的,這是好色的邪迷;好喝酒的,這是好喝酒的邪迷。

這種邪迷,你不要以為是不要緊的,就因為這個不要緊,所以就愈迷愈深。小迷,你若認為不要緊,就變成大迷;你再覺得不要緊,就由大迷,變成老迷;老迷,你再認為不要緊,就變成死迷,到死的時候都迷,都不明白。啊!這是最可憐的。你看!由小迷變成大迷,由大迷變成老迷,由老迷變成死迷,最初就因為有個邪迷。

「妄念」:就是不真的念頭、不實在的念頭,虛妄不實,盡打妄想。

「顛倒」:怎麼叫顛倒?明明知道事情是不對的,還要去做,這是顛倒。明明知道不對,一定要說是對,這是顛倒。

你所愛好不合法的事情,你要去做,這是顛倒;不單你要去做,而且還要影響其他的人,跟你一樣,這是顛倒。所以這種顛倒,說起來太多了!想學佛法的人,一定要不顛倒,一定要不邪迷,那才能有所成就!

「外善知識,雖有教授」:外善知識就是良師善友,雖然教化你,你若是不聽,那他也沒有辦法的。

善知識,不像警察,你不守法律,他會把你抓去放到監獄裏;善知識是沒有監獄的,你不聽,就希望你慢慢改過。善知識所教化的眾生,這聽話的眾生,善知識一定歡喜;不聽話的眾生,善知識也不會惱怒他,但是心裏就有戚戚焉,就不太歡喜。

「救不可得」:善知識沒有法子救得了你。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你要在你自性裏,生出來正真般若。

正,就是不邪;真,就是不妄;般若,這是真實的般若智慧;觀照,就是用般若的慧劍,斬斷一切的邪迷,斬斷一切的妄念,斬斷一切的顛倒。如果你不用智慧的寶劍,把邪迷、妄念、顛倒都斬斷,那你就是愚癡,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做顛倒的事。

「一剎那間」:是很短的時間。

「妄念俱滅」:所有的妄念就都滅了。怎麼會滅呢?就因為你智慧劍這一照,就把妄念消滅了;就像雪,經過太陽一曬就化了,沒有雪了。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你若認識你自己的本性。

「一悟」,主要在這一悟,這一悟,就到佛地。

你若一迷,怎麼樣啊?到了什麼地方去了?就到了鬼地。一悟到佛地,一迷就到鬼地。一悟就是用智慧劍,把你的邪迷斬斷了,明白了!明白就是佛。覺者佛也,迷者眾生。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raw-image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般若品第二〉

原文: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浅译:

「若自悟者」:若是自己明白了。

「不假外求」:不假,就是不假借;外求,就是向外驰求。这是说你若自己明白,不需要向外驰求。

「若一向执」:一向,就是以前由来;执,就执着。

你若从来就执着,「谓须他善知识」:说必须要外边的善知识,才能令你开悟。

「望得解脱者」:希望得到解脱者。

「无有是处」:你尽向外驰求,是不对了!你应该要自性自悟,自己知道自性本具的般若;你若尽向外驰求,这就是错误了!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为什么说向外驰求是错误呢?

你要知道,因为你「自心内有知识」:自己自性里,有真正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也就是你真正的智慧。

「自悟」:你善知识自己明白。

「若起邪迷」:假设你自己起了邪迷。

什么叫邪迷?邪,就是不正,迷,就是不明白。你不明白什么呢?不明白什么是不正当的。譬如有一切嗜好的人:赌钱的,这是赌钱的邪迷;抽烟的,这是抽烟的邪迷;好色的,这是好色的邪迷;好喝酒的,这是好喝酒的邪迷。

这种邪迷,你不要以为是不要紧的,就因为这个不要紧,所以就愈迷愈深。小迷,你若认为不要紧,就变成大迷;你再觉得不要紧,就由大迷,变成老迷;老迷,你再认为不要紧,就变成死迷,到死的时候都迷,都不明白。啊!这是最可怜的。你看!由小迷变成大迷,由大迷变成老迷,由老迷变成死迷,最初就因为有个邪迷。

「妄念」:就是不真的念头、不实在的念头,虚妄不实,尽打妄想。

「颠倒」:怎么叫颠倒?明明知道事情是不对的,还要去做,这是颠倒。明明知道不对,一定要说是对,这是颠倒。

你所爱好不合法的事情,你要去做,这是颠倒;不单你要去做,而且还要影响其他的人,跟你一样,这是颠倒。所以这种颠倒,说起来太多了!想学佛法的人,一定要不颠倒,一定要不邪迷,那才能有所成就!

「外善知识,虽有教授」:外善知识就是良师善友,虽然教化你,你若是不听,那他也没有办法的。

善知识,不像警察,你不守法律,他会把你抓去放到监狱里;善知识是没有监狱的,你不听,就希望你慢慢改过。善知识所教化的众生,这听话的众生,善知识一定欢喜;不听话的众生,善知识也不会恼怒他,但是心里就有戚戚焉,就不太欢喜。

「救不可得」:善知识没有法子救得了你。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你要在你自性里,生出来正真般若。

正,就是不邪;真,就是不妄;般若,这是真实的般若智慧;观照,就是用般若的慧剑,斩断一切的邪迷,斩断一切的妄念,斩断一切的颠倒。如果你不用智慧的宝剑,把邪迷、妄念、颠倒都斩断,那你就是愚痴,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做颠倒的事。

「一刹那间」:是很短的时间。

「妄念俱灭」:所有的妄念就都灭了。怎么会灭呢?就因为你智慧剑这一照,就把妄念消灭了;就像雪,经过太阳一晒就化了,没有雪了。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你若认识你自己的本性。

「一悟」,主要在这一悟,这一悟,就到佛地。

你若一迷,怎么样啊?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就到了鬼地。一悟到佛地,一迷就到鬼地。一悟就是用智慧剑,把你的邪迷斩断了,明白了!明白就是佛。觉者佛也,迷者众生。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