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車大廳不是移工問題,而是公共空間的萎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在5.19臉書貼文定調台北車站1樓大廳在疫情後繼續開放,底下留言掀起支持與反對兩派爭吵。台灣近年輿論裡,已培養能從平權角度思考與評論的人,在同志和勞工權益(包括外籍勞工)時,尤其明顯。但是我認為臺北車站大廳的狀況,太快讓討論聚焦在弱勢問題

台北車站1樓大廳並不只有移工會席地而坐,台灣人也會參與其中。很多人早留意和提到這點,只是每個人表達的意思略有不同。像是認為「主要是移工,但開放空間也讓台灣人獲利」,或是「包括移工在內的各種身份人士都在其中」。週末以外的北車大廳,往往不是以移工為主。這兩點代表不同的意思:前者仍視為移工需求,後者是對每個有需求的人。

支持或反對方都容易將北車大廳席地而坐,理解為「移工問題」(請注意,「問題移工」在這串討論中往往不是重點,因為大廳位於中央,是一個可被控制的空間)。支持席地而坐的,主張移工缺乏可聚會的地方,因此需要北車大廳。反對方認為移工席地而坐,行為本身就是問題。林佳龍5.19的貼文也是如此——「我們希望自己的同胞在其他國家怎麼被對待,就該那樣對待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或生活的外籍朋友。」

無論結果開放與否,即便回到疫情前的開放狀態,也只會被反對者解讀為「台灣再次向移工讓步」。大廳開放與否,依然被視為移工問題。爭論大廳是否開放並非近年的事,可以預見往後還會再次發生。

回到一開始所說,如果移工只是參與的其中一員時,大廳開放與否的意義就不應該被如此解讀。城市裡可以逗留、聚集的公共空間減少,導致可逗留的空間變得寶貴。在假日,通常你可以選擇花錢買杯飲料,在限時90分鐘內,坐在餐廳體面的與朋友聚餐。有人因此延伸移工或弱勢難以承擔這筆成本,才有此需求。其中有階級問題,但是我們也應進一步問,即便是付得起飲料錢階級,為什麼就要支付?問題不是說這群席地而坐的人總是不得不如此,當然部分人也有這層考量,但是對於有選擇權的人而言,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其他而不能選擇大廳?在城市裡休息的午後,為什麼需要付出額外成本?

公共空間被設計成無法逗留,避免人們漫無目的的出現在公共領域:你把東西做完就滾!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人,不僅被視為有礙觀瞻,也是難以管控的高風險群。某些城市催生遊蕩罪:在公眾地方或建築物的共用部分遊蕩,導致他人擔心自身安全。無論是車站大廳、公園,即便有椅子,都會設計成難以久坐。重點是我們如何理解公共空間?大廳能否席地而坐,並不是一個移工問題。

付費空間

台北車站大廳也叫多功能展演廳,接受付費租借場地。常有反對方以此為證,認為席地而坐的使用者未付費就佔用,使當局無法盈利,也沒有做到使用者付費。另一個常見的論點是人們坐在大廳造成擁擠,迫使行人花費更多時間繞道。值得追問的是,為何人們可以忍受場地被企業租借的步行困難(中間放置展覽品,無法直線穿越),卻對未租借出去期間的困難,特別難以忍受?

根據聯合報報導,「從9月1日至12月31日,出租案件有19件、40天,若再加上鐵路局自辦的集團結婚、鐵路便當節、台鐵美學復興,120天中就有60天有活動。」如果會影響旅客行動,商業租借才是主要原因。

raw-image
raw-image

有人提及移工應改去中正紀念堂,但是兩廳院之間的空間(民主大道),也是付費租借場地。我們日常理解的「公共空間」,並不是那麼的公共,都可以轉為付費模式。

raw-image

隔離空間

主張坐在大廳有礙觀瞻並不是反對的理由,而是反對的結果。我不認為這即是歧視,而是相信更多來自於不適應。

人們透過數據知道有一定數量的外籍移工生活在台灣,但是只零星出現在日常生活。移工在開齋節與假日休息的北車大廳與中壢車站(被戲稱勞壢車站)活生生的大量出現時,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卻是衝擊性畫面。網路上可以查到不少「中壢遊記」記述走出車站時的震撼,「以為來到外國」。這裡的外國當然不是指優美風景區。人們需要廉價勞動力,但不願意日常空間被入侵。不管我們說「因為沒有其他去處而不得不到臺北車站」,或是「政府和雇主應負起責任,另設休閒空間」(這句話既能友善也能惡意),或多或少依循這套思路。

我並不打算否定這套思路。你不想看見別人,拜託,別人還不一定想見到你。問題在於,當我們把空間隔開,往往能讓不能忍受的事,變成可以忍受:可以更不顧慮移工生活與精神需求和品質。

2013年小印度騷亂後,新加坡政府積極建製大型移工宿舍(每個容納超過1,000人,符設少量娛樂設施與商店),讓移工與社會分開,減少社會衝突。如今肺炎確診群聚就在大型宿舍,只有零星案例在宿舍外,也使人們開始反思大型宿舍的意義。

我們常以為自己是獨立思考的行動者,能自由決定自己要與不要做什麼,但社會規範與都市設計卻總是處處發揮引導作用。當被告知「你有選擇,所以要去別的地方」時,其實並沒有選擇。車站大廳究竟是讓人們持續流動的動線,還是可以逗留的空間?維持席地而坐,還只是移工問題嗎?他更關係到我們對公共空間的想像與認識。

附錄:

在台灣的印尼籍移工,以從事社福為主(20萬人,其次菲律賓,約3萬),產業移工只有7.5萬。這意味開齋節第一個假日的人潮,出現最多的正是台灣一般家庭會聘請的看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學墉-avatar-img
2021/10/26
克敏 您好, 我是台北村落之聲的執行編輯學墉,不好意思因為沒能找到您的電子郵件,故以留言的方式打擾了。 跟您自我介紹一下,台北市都更處的台北村落之聲是一個著重於挖掘、聚焦並促進都市議題討論的平台。 (台北村落之聲網址:https://www.villagetaipei.net) 台北村落之聲的秋季專題為「共好城市」,主要是在已邁入高齡社會的今日,高齡友善城市的照護課題是大家一直都很重視的議題。其中,移工看護是支持台灣長照體系非常重要的基礎,卻往往在高齡城市的討論中被忽略。 先前看到您在方格子上刊載的這篇文章,其中從北車先前看似針對移工而禁止在大廳席地而坐的措施,進一步思考到除了族群歧視問題外更是公共空間品質與近用權的議題。這些對於議題的勾勒非常有深度,也直接鍥中了議題能夠思辨的方向。 這邊想請問克敏,不知道您願不願意讓我們在台北村落之聲的網站上轉載您撰寫的這篇文章,讓更多人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發呢? 在轉載規範上,我們會在轉載文章內容中標註該篇文章原刊的平台方格子,同時也會附上原文連結,作者介紹的內容也會照您提供的文字刊出。(可以參考其他我們轉載自方格子的文章:https://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5189) 不過在文章標題方面,我們會因需要符合村落之聲網站調性做調整,目前希望可以改成「不能席地而坐的臺北車站大廳:禁坐爭議除了移工問題之外,更是公共空間的萎縮」,預計在10/27(三)刊出。 不好意思百忙之餘打擾了,也很抱歉是以留言的方式與您聯繫,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提出! 如果希望以電子郵件聯絡,我的email是:snes60412@gmail.com 再請您不吝指教了,也期待您的回覆!
avatar-img
克敏的沙龍
7會員
29內容數
本系列主要書寫東南亞各國之間的主權爭議。東南亞各國在歷史上常有彼此重疊現象,不若東亞有較清晰的領土繼承,也因此當轉變為擁有明確邊界的現代國家時,歷史主權(historical claim)會變得異常複雜。我嘗試在主權爭議裡,釐清邊界的意思和由來。
克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3/01/26
今年忽然掀起小小的Lunar New Year 和 Chinese New Year之爭,源自背後不同的思考模式和需求。Chinese New Year 似乎將節慶局限在一國一族,但Lunar New Year更合理嗎?還是兩者能共存?
Thumbnail
2022/05/02
開齋節是以能否觀測到新月為準。在現代工業社會,觀測似乎只是形式上,畢竟前一年印好曆,公私立機關能事先安排。不過就在今年,原定5月3日的開齋節,就在5月1日晚上,多國突然宣布觀測站提前觀測到新月,而台灣亦同步。
Thumbnail
2022/05/02
開齋節是以能否觀測到新月為準。在現代工業社會,觀測似乎只是形式上,畢竟前一年印好曆,公私立機關能事先安排。不過就在今年,原定5月3日的開齋節,就在5月1日晚上,多國突然宣布觀測站提前觀測到新月,而台灣亦同步。
Thumbnail
2021/09/03
帕運(Paralympic Games,馬來西亞和香港稱殘奧)舉辦於奧林匹克閉幕之後。相比熱鬧的奧運競技,帕運顯得冷清。 運動競技總是被熱血、力量、精準和速度等形容詞圍繞著。由身障者參與的帕運,被視為「運動」的次品。人們對帕運選手的焦點,也多聚焦在個人努力、克服身體缺陷,而未看重其運動員身份。
Thumbnail
2021/09/03
帕運(Paralympic Games,馬來西亞和香港稱殘奧)舉辦於奧林匹克閉幕之後。相比熱鬧的奧運競技,帕運顯得冷清。 運動競技總是被熱血、力量、精準和速度等形容詞圍繞著。由身障者參與的帕運,被視為「運動」的次品。人們對帕運選手的焦點,也多聚焦在個人努力、克服身體缺陷,而未看重其運動員身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如果可以跟42萬人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在川流不息的台北車站,都市裡最忙碌的轉運站,趕著上班的、沈浸約會的、期待回家的人們,很少有時間停留,甚至聽路邊的無家者說話。
Thumbnail
如果可以跟42萬人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在川流不息的台北車站,都市裡最忙碌的轉運站,趕著上班的、沈浸約會的、期待回家的人們,很少有時間停留,甚至聽路邊的無家者說話。
Thumbnail
前言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與城市化發展,帶動了住宅型態的發展。過去人類的文明往往誕生在河邊,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人考量居住位置絕對少不了交通因素,公共交通與私人代步工具影響現代居住。居住課題跟城市發展是相互扣連的,新加坡及香港在規劃住宅區時,通常一併將社福設施、公共設施與交通規劃在內。那居住生活該
Thumbnail
前言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與城市化發展,帶動了住宅型態的發展。過去人類的文明往往誕生在河邊,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代人考量居住位置絕對少不了交通因素,公共交通與私人代步工具影響現代居住。居住課題跟城市發展是相互扣連的,新加坡及香港在規劃住宅區時,通常一併將社福設施、公共設施與交通規劃在內。那居住生活該
Thumbnail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Thumbnail
案例參考: 《接觸地帶 台灣外來人口車站》  類別:車站 設計者:余承龍/2017  金門大學畢業設計 基地位置:桃園中壢火車站 探討議題: 以人、車站、外來者三個角度做為切入點開始的設計。 種族隔閡 遊民問題 外來文化進入造傳統文化式微 -因此導致雙方互斥的現狀,利用建築設
Thumbnail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除了大約百分之三,幾十萬原住民之外,其餘二千多萬人不管先來後到,大半都是這二、三百年才來到台灣的新移民與新移民的後代。  若以更近一點的時間來看,七十年前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來的新移民人數約有一百多萬人,佔當時台灣人口的六分之一。  可是,若以同是移民的角度,我們為什麼對於這二、三
Thumbnail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除了大約百分之三,幾十萬原住民之外,其餘二千多萬人不管先來後到,大半都是這二、三百年才來到台灣的新移民與新移民的後代。  若以更近一點的時間來看,七十年前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來的新移民人數約有一百多萬人,佔當時台灣人口的六分之一。  可是,若以同是移民的角度,我們為什麼對於這二、三
Thumbnail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Thumbnail
台北車站到底給不給「坐」?這件事情吵到甚囂塵上,到現在沒給出答案,至於交通部的立場與說法也是愈來愈保守,完全是看著輿論與民情走。 如果我們從北車廣場得財貨本質思考,這個廣場的到底是何種財貨?
Thumbnail
北車大廳是否開放再次引起爭議。許多人已經注意到移工的需求,但卻不只是如此,而是公共空間的日漸萎縮。
Thumbnail
北車大廳是否開放再次引起爭議。許多人已經注意到移工的需求,但卻不只是如此,而是公共空間的日漸萎縮。
Thumbnail
相信台北車站的"做與不坐"問題,已經延燒了一段時間,雖然此時此刻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結論為何,但是可能也趁機把我想到的一些面向,給整理看看。即使,我認為答案其實很顯然意見,但其實做法可以有許多不同;而如果我們認真想,其實這問題,也絕對沒有一個死胡同,而是可以串聯多少不同的解方而已。 首先,我先聊聊"巨
Thumbnail
相信台北車站的"做與不坐"問題,已經延燒了一段時間,雖然此時此刻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結論為何,但是可能也趁機把我想到的一些面向,給整理看看。即使,我認為答案其實很顯然意見,但其實做法可以有許多不同;而如果我們認真想,其實這問題,也絕對沒有一個死胡同,而是可以串聯多少不同的解方而已。 首先,我先聊聊"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