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主之缺陷- 阿羅不可能定理(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系列將分三部分,第一篇將試著為讀者介紹阿羅不可能定理。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此為最直觀的公平投票方式,也是我們對民主產出最熟悉的方式,然而,2020年的現在,我們看到了許多民主國家呈現了兩種特殊的風格,一是寡頭政治(財團、家族)的復辟(菲律賓、印度),另一則是民粹意識抬頭(美國)。為何本是強調公平的投票制度,可能造成了這樣的特色興起呢? 或許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可以提供我們一個思考的途徑。

首先介紹阿羅不可能定理:

1. 可供選擇(不等於候選項目)不少於3個。

2. 排除人際效用的可比性:我們不能把對各不同事件的情緒反應做比較。

3. 而且在一個相當廣的範圍內對任何個人偏好排序集合都有定義:投票人對被投票選項皆有不同但明白的喜歡次序。

結論:把個人偏好總合為社會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麼是強加的,要麼是獨裁的。將其白話:每一個選民對公投政策選項、候選人的偏好,無法藉由簡單多數決整合為社會/國家偏好。再更簡單解釋,這兩年有關注香港的台灣朋友(我指的是閱讀當地新聞(都是繁體)與社論的參與,而不是臉書轉發文章或影片並附上些無關痛癢文字的參與),應該對阿羅不可能定理感到熟悉,因為這正是建制與泛民的筆戰熱點,也是該定理的結論:選舉不一定能反映大多數人的意願

阿羅不可能定理證明方式有兩種,一種只用簡單的數學概念但稍複雜,另一種據說簡單明瞭,但需要對布林代數有一定的了解,那身為文組的我,肯定是用第一種來寫。

今共有甲、乙、丙三人可投票,可供選擇共A、B、C三項,三人分別對其喜好順序為:
甲:A>B>C

乙:C>A>B
丙:B>C>A

也就是變成了A>B>C>A這樣的循環,得證:選舉不一定能反映大多數人的意願

如果試著把候選項限縮為僅兩項對決(兩黨政治、政治左右光譜對決),A與B之間,甲將會投A、乙投A、丙投B,則A選項勝出。若改為B與C之間,則B獲勝。C與A之間,C勝選。三次選舉中,既無境外勢力也無舞弊干擾,純粹乾淨的神聖投票過程與誠實的選民,然依舊無法找出最理想選項,因三個可供選擇皆有中選可能,獲選與否取決於哪兩個成為候選項目。

在阿羅之後,更有學者證明,候選方案越多、投票者偏好越具差異,阿羅不可能定理發生的機會越大。即便候選方案縮減,如前述提到的兩黨對決,因現代社會發展與分工,人群間的分群已日趨常見且多元,各種非主流、次級團體、亞文化出現,藉著通訊普及增強了彼此的連結,不同的偏好順序只會越發複雜且強硬,將難趨於一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 Jello's Life 的沙龍
3會員
26內容數
書評或心得
2025/03/23
「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由工程博士畢業後,前往央視主持科學類相關節目,累積人氣後,開立了「樊登讀書」。幽趣的口吻加上深厚的學術底蘊,領跑了當時「知識焦慮」的風氣,順利將其推至全國知名。 未使用過樊登讀書的 App,僅就商業模式討論。起先由推廣「用一小時聽懂一本書」的概念,強調用科技與口語化
Thumbnail
2025/03/23
「樊登讀書」創辦人樊登,由工程博士畢業後,前往央視主持科學類相關節目,累積人氣後,開立了「樊登讀書」。幽趣的口吻加上深厚的學術底蘊,領跑了當時「知識焦慮」的風氣,順利將其推至全國知名。 未使用過樊登讀書的 App,僅就商業模式討論。起先由推廣「用一小時聽懂一本書」的概念,強調用科技與口語化
Thumbnail
2025/03/09
讀這本書的起因?簡單來說,是想給自己一碗心理雞湯,在這段「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打工人生裡,找點安慰,砥礪前行。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就算跑輸別人也沒關係,重點是你能跑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人生無須比較,畢竟,正如一句我特別喜歡的英文諺語所說:"Comparison is the thief of
Thumbnail
2025/03/09
讀這本書的起因?簡單來說,是想給自己一碗心理雞湯,在這段「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打工人生裡,找點安慰,砥礪前行。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短跑,就算跑輸別人也沒關係,重點是你能跑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人生無須比較,畢竟,正如一句我特別喜歡的英文諺語所說:"Comparison is the thief of
Thumbnail
2023/10/24
本書收錄了英特爾聯合創辦人、前首席執行官—安迪·格羅夫,在報紙上撰寫的專欄文章,並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相對於格羅夫的其他管理學專書,這本書是我個人愛不釋手的一本。本書將格羅夫的理論放到現實中演練,並與來信讀者們針鋒相對。 當管理理論走出象牙塔,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時,是為管理學最有趣的部份。  
Thumbnail
2023/10/24
本書收錄了英特爾聯合創辦人、前首席執行官—安迪·格羅夫,在報紙上撰寫的專欄文章,並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相對於格羅夫的其他管理學專書,這本書是我個人愛不釋手的一本。本書將格羅夫的理論放到現實中演練,並與來信讀者們針鋒相對。 當管理理論走出象牙塔,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時,是為管理學最有趣的部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梭羅:「一切投票都是一種賭戲,像是西洋棋和雙陸旗,帶有些微道德色彩,玩時牽扯是非對錯,關乎道德問題;而且很自然會伴隨著賭注。...」 殷海光:「民主形式是易被利用的。舉凡開會也,選舉也,議事也,立法也,舉手也,無一不可表演得維妙維肖。...」
Thumbnail
梭羅:「一切投票都是一種賭戲,像是西洋棋和雙陸旗,帶有些微道德色彩,玩時牽扯是非對錯,關乎道德問題;而且很自然會伴隨著賭注。...」 殷海光:「民主形式是易被利用的。舉凡開會也,選舉也,議事也,立法也,舉手也,無一不可表演得維妙維肖。...」
Thumbnail
大意:民主就是一場徹底的騙局,投票更是一場荒謬的派對。 ※ 在本文開始前首先說明一點,以免被斷章取義。我認為民主主義是騙局,並不代表我支持共產主義,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論點,就好像不支持綠就一定是支持藍,這樣的反推論證,實在欠缺思考。 生在民主國家,說出這種話實在很不應該,但我也只是說出自己的看法。毫
Thumbnail
大意:民主就是一場徹底的騙局,投票更是一場荒謬的派對。 ※ 在本文開始前首先說明一點,以免被斷章取義。我認為民主主義是騙局,並不代表我支持共產主義,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論點,就好像不支持綠就一定是支持藍,這樣的反推論證,實在欠缺思考。 生在民主國家,說出這種話實在很不應該,但我也只是說出自己的看法。毫
Thumbnail
以下我想提出一個好玩的觀點 或許可以解決民主的問題 一個讀醫學的工程師 沒有政治學背景 也不懂政治 甚至不認識台灣九成以上的政治明星 或許你們會覺得,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來寫關於民主或政治的文章 歡迎大家挑戰,指責,提出任何意見 但我更喜歡有建設性的一起討論 希望我沒有背景和立場的言論,能給大家一點新
Thumbnail
以下我想提出一個好玩的觀點 或許可以解決民主的問題 一個讀醫學的工程師 沒有政治學背景 也不懂政治 甚至不認識台灣九成以上的政治明星 或許你們會覺得,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來寫關於民主或政治的文章 歡迎大家挑戰,指責,提出任何意見 但我更喜歡有建設性的一起討論 希望我沒有背景和立場的言論,能給大家一點新
Thumbnail
是非的建立 應該在學習科技之前 而邏輯學,又應該架構在 有科技常識下 了解法律,社會契約前 必須先學會基本邏輯 然後,最後才去談思想 談想法,去討論什麼民主 不然,連權利義務都沒搞清楚 權利義務 有些地方是沒有民主的範疇的 你跑到別人家,然後舉行投票 ”他的房子,應該歸我們“ 然後,說這叫「民主精神
Thumbnail
是非的建立 應該在學習科技之前 而邏輯學,又應該架構在 有科技常識下 了解法律,社會契約前 必須先學會基本邏輯 然後,最後才去談思想 談想法,去討論什麼民主 不然,連權利義務都沒搞清楚 權利義務 有些地方是沒有民主的範疇的 你跑到別人家,然後舉行投票 ”他的房子,應該歸我們“ 然後,說這叫「民主精神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4 什麼是最好的政治體制?是否應該相信政治?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4 什麼是最好的政治體制?是否應該相信政治?
Thumbnail
選民會否願意含淚投票,其中一個因素是選民視「大局」有多重要,但更決定性的因素是「要含多少的眼淚」
Thumbnail
選民會否願意含淚投票,其中一個因素是選民視「大局」有多重要,但更決定性的因素是「要含多少的眼淚」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統計數據,選舉的得票率、肺炎的治癒率等。不過,數學統計有時候會違背我們的直覺。本文要介紹的是數學統計的一個詭異現象「阿拉巴馬」悖論。讓我們用立法院席次分配的案例來看看。 不分區立委的席次分配 立法院總共有 113 個席次,其中不分區立委有 34 席,2020 年第十屆立法委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統計數據,選舉的得票率、肺炎的治癒率等。不過,數學統計有時候會違背我們的直覺。本文要介紹的是數學統計的一個詭異現象「阿拉巴馬」悖論。讓我們用立法院席次分配的案例來看看。 不分區立委的席次分配 立法院總共有 113 個席次,其中不分區立委有 34 席,2020 年第十屆立法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