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投稿|何謂真實?──論賈樟柯《無用》的留白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無用》劇照/發行商官網
賈彰柯作為中國第六代重要導演,憑藉《三峽好人》(2006)拿下三大國際影展中的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他的作品巧妙揉合真實與奇幻,在虛構中紀實,同時具備在影像中呈現真實世界的熱情以及對未來世界的想望,不論是《小武》(1997)中啞然的青年忽因愛情降臨而能大聲歌唱、《三峽好人》中施工高樓旁的幽浮、或《世界》(2004)中人為虛構的遊樂村即工作人員的真實世界,從他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中國在急速發展下面對資本主義衝擊的小人物生活,真實世界似乎比虛幻更加荒謬,賈樟柯從虛實交錯間展開辯證,呈現當代社會及群體變遷的圖像。
然而,或許由於賈樟柯在劇情片的創作上斐然有成,少有人注意到他的紀錄片其實亦煥發光芒,其中有許多整合真實世界的獨特眼光與想法,而他電影生涯的首部作品《有一天,在北京》(1994)即是紀錄片形式的短片。他時常在拍攝劇情片的空擋穿插紀錄片的拍攝,藉由紀錄片搭起邁向劇情片的思考橋樑,如以《公共場所》(2001)紀錄山西大同的煤礦,作為創作劇情片《任逍遙》(2002)的基石;透過紀錄片《東》(2006)捕捉到因為興建三峽大壩大量移工搬遷的情景,進而發展出《三峽好人》。
接著,賈樟柯在 2007 年拍攝紀錄片《無用》,凝視同為時裝產業一環,卻是三種近乎斷裂狀態的人物:廣州成衣廠的流水線工人、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馬可、山西受大規模生產影響而生意冷清的裁縫們。《無用》相較於他的劇情片,精彩度絲毫不遜色,拿下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的紀錄片獎。
那麼這部紀錄片中,「無用」的是什麼?導演所欲紀錄的真實又是什麼?「無用」乍看是一個概念,而電影是以影音為表達形式的藝術,電影又該如何表達「無用」?本文即欲探討《無用》如何以形式呼應電影的主旨,也就是如何以「術」傳達其「精神」。
《無用》劇照/發行商官網
一、以「無」突顯「有」
《無用》中有許多「未填滿」的部分,這些「留白」卻更加突顯了影像上的「存在」。影片在開頭的十六分鐘裡,以很冷靜的旁觀角度觀看衣服生產線的工人工作、吃飯、看醫生等等工人們的尋常生活,然而,最後一次拍攝衣服生產線的軌道運動,配上 Beyond 的《情人》音樂,背景聲音有別於前兩段衣服生產線的冷清,穿插進女工們的談笑。《情人》這首歌是如此強調個人的情感,但影像上又是如此制式化的生產線工作,烘托出了一種集體情感,卻又像帶著私有記憶的氛圍,既有大時代的鬱鬱又有個人的適命。
忽然間我們被導演之手拉進了生產線,拉進與我們看似無關的畫面裡。而前十六分鐘低調無聲的冷靜,加強了最後一次的生產線推軌鏡頭。這個我們已經看熟的空間,忽然溫柔、活潑、甚至有些解放起來的意味,即便工人們依然是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畫面傾訴工人們生活單調,無限輪迴,但前半段那長長的沉默與空白,是累積一種觀照,讓我們在《情人》響起時,立刻從影像的旁觀者位置被包容進影像與聲音裡,投射被觀看者的心情。
除了聲音的留白,本片亦使用許多空鏡:無人的飯堂,只有天花板風扇旋轉,敞開的櫥櫃(06:43);裁縫店掛著的幾件衣服晃動(53:39);山西滿是煙塵的街道有貨車開過;山西小夫妻家溫暖的燈泡(1:06:46);衣架排列掛著(1:14:15)等等。
雖然這些空鏡沒有人物出現,但都充滿了人的痕跡,而這些痕跡皆反映出這個空間裡的人如何生活,如何與他們的空間互動。這些空鏡通常連綴在人物的動態或事件的前後,觀者在看到這些充滿「人味」的空間時,就有一種自動的想像和填滿,彷彿那些空的部分應由人去填滿,彷彿那些晃動的衣袈剛被一雙手取下衣服,溫暖的燈泡下該是一家人幸福吃飯的臉,飯堂是在等待即將下工吃飯的工人們⋯⋯
這些空鏡,除了表現導演對空間的迷戀與熟稔之外,對觀者而言,亦是一種思考、想像的邀請。空著的鏡頭裡沒有人,這些空鏡也沒有註解,沒有旁白,沒有字幕,沒有指導性的想法,卻有觀眾對片中之人的思考。因此這些空鏡是「無」、是留白,卻更強化了人的生命力。人不再是空間的出入者,而是在其中生根、發生感情、植入記憶。
《無用》劇照/發行商官網
二、去除概念分化,還諸「本然」
導演不批判,卻誘發思考,對照的話語隱藏在鏡頭的運動裡。廣州、巴黎、山西的中國人,以如此不同的方式與服裝生產業發生關聯,而鏡頭運動和場面調度都是從左到右,其中累積形式的熟悉感,與陌生內容的衝擊、互動,在不發一語的鏡頭前,直接讓三地的三個階層進行影像上的對照。例如 06:21 鏡頭跟著工廠中的黃衣女子從左到右移動,在黃衣女子的移動中我們看到了工人們在整理、懸掛禮服;在高級的時尚精品店內的黃衣女子,一邊聊著時尚一邊從左方走到右方,我們看到了高級包包、時裝、高跟鞋與杯觥交錯(26:40);山西小屋裡妻子由左向右走到丈夫身邊坐下;廣州工人生產線上的推軌,和馬可工作室裡工頭般的巡視;巴黎時裝走秀會場美女們的談笑與換裝,接著山西礦工洗澡的鏡頭。觀眾會忽然意識到,階級、思想上的高級,彷彿不代表真實,或者,馬可所說的「衣服的記憶和感情」不會只有她話語裡的那個意思,因為山西的那對小夫妻雖然買了工廠出產的成衣,他們具體的愛卻比馬可所謂的「手工」更加豐富。
導演隱藏在這些並置的影像背後,雖然他沒有大聲表述或批判,我們卻可以讀到他的「態度」。賈樟柯曾在訪談中提及:「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對我的工作也有反思。我們應該反省自身的能力限制和偏頗的取向。其實劉小東也好,馬可也好,他們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我不想拍一個說『藝術家就等於真理』的電影,因為裡面有很多悖論和矛盾。譬如馬可,為了強調記憶和時間感,她把衣服材料埋在土地下一兩年。但這是個觀念而已,並不是真實。把衣服埋在地下一兩年,並不等於衣服就有了記憶。從觀念的角度,我很認同馬可;但從實踐的角度而言,那又是一個悖論。」
從賈樟柯的話中可以讀出,他認為:一、馬可所提出的僅是藝術家的「觀念」,而不等同於「真實」。二、所謂衣服的記憶、情感,與藝術創作的行為(把衣服埋在土裡)是無關的。衣服的情感應是產生自穿它的人彼此間的關係,就像山西妻子羞怯地說身上的衣服是丈夫買來送她的,這就是人們關於衣服的記憶與情感。
然而,賈樟柯只是並置影像,而不以獨白、字幕、或剪接上的緊接(如將山西妻子的話剪在馬可的話後面,則會是對馬可最明顯的諷刺)來掌握觀眾的思考方向。他讓三段故事自然伸展,不破壞、不過度設計,在不干預的創作方針上,引發對影像狀態的多元思考。
導演選擇不主宰,其實與他的創作美學有關:
「實際上我很難用傳統的經典敘事,比如說一對人物、一條情節線、一個矛盾,然後線性地發展故事。因為在我的生活裡面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同的現實,不同的境遇,它們之間所傳遞的東西甚至有時是互相補充、有時是互相質疑的,我覺得這種結構感是目前的現實生活給我的一個很強烈的印象。我自己每次在構想電影的時候,往往就自然選用了群像、多組人物和版塊敘事的故事結構,透過結構之間產生的關係來把中國現實的複雜性和模糊性呈現出來。我總覺得目前這個存在多種可能性的大陸現實很難用一個封閉的敘事講述清楚。 」
多線、複雜、矛盾、質疑,或許就是賈樟柯所認為接近「真實」、引發思考的方式,所以他拒絕介入給予答案、也拒絕一元的呈現或一廂情願的情感: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工作的時候特別拒絕幾種東西,一種是對正在發生的東西和正在面對的人進行價值判斷;另一種是對自己投注的感情進行類型化,譬如我是歌頌它還是批判它。事實上,最容易的不是歌頌而是批判,如對社會的批判或生活的憐憫,以上所有東西都是我非常拒絕的⋯⋯流水線背後有很多東西,如不人道等等,但對我來說,我拍的不是那種不人道,而是窒息感。我雖然抓到了這個東西,但窒息感是需要後面的判斷和評價的,要求我們在觀賞、評論的過程中捕捉。我直接拍的是對人的感受,而不是對人的判斷。另一方面,很多大陸導演可能也和我一樣,很難去憐憫這是因為你壓根兒就是他們,他們壓根兒就是你。你怎樣去憐憫自己?
《無用》劇照/發行商官網
因此,《無用》中充滿看似難以定義、曖昧不明甚至是言不達意的鏡頭,如一個時尚精品 Dior 的空鏡,穿插一個中國小男孩吃冰棒的鏡頭(27:30)。以主敘事的角度而言,這看似無用的鏡頭,卻帶給我們思考的向度,在物質生活、經濟導向的當代中國裡,的確有許多矛盾複雜,無法用一個中心思想或者主義去解釋。導演消弭了敘事上的主旋律,看似「無」,但實則讓眾聲喧嘩,多元並呈,看似無,實質有,體現更多的是影像和觀者自然產生的互動、省思所產生的張力。這種多重聲音的展現,反而比獨白的專制式判斷,更能賦予影像意義。
事實上,導演並不避諱自己的紀錄片中有非真實、受安排的元素,甚至毫不掩飾地「擺拍」。對於紀錄片和劇情片的分野,賈樟柯有許多屬於自己的省思,顯然他並未將兩者置於二元的對立觀點中,甚至認為這兩者是可以相互補充的(詳見下引文),這也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創作。所謂的「真實」不是直接讓攝影機去紀錄正在發生的事才叫真實,當拿著攝影機拍攝的行為發生時,它已經對原本的真實有所影響,而假裝它對真實沒有影響或者假裝拍攝的行為可以被忽視,或許才是賈樟柯想要避免的:
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亦是了解、靠近、判斷的過程。如果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有很多了解和結論,我會把它組織成劇情片。兩種類型其實都是我靠近真實的方法,但我又經常模糊這條界線。對我來說,真實很重要,當我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知道甚麼是真實的時候,我可以重建它,更能夠把所有東西呈現出來。當你了解到、認識到、想像到的真實發生時,我們其實完全可以用擺拍、作假的方法把它呈現。真實是存在於內心的,不是存在於事件發生之時的,在《無用》裡面,馬可開車碰到那個礦工就是擺拍,因為我要呈現有關係又沒關係的效果。對我來說,所有的真實都要通過美學的層面呈現,故意的擺拍其實是對內地目前的紀錄片觀念的反叛,我反對「必須跟著人在後面拍」之類的理論。事實上,紀錄片可以非常假。當你拿著攝影機面對世界的時候,世界便會變形⋯⋯這也是我想把所有的東西都回歸到美學層面,然後再重新呈現出來的原因。所謂客觀、絕對真實都是不存在的。所謂真實是真實感,所謂客觀是一種盡量爭取的態度,而不是純粹從技術層面說,不能擺拍、不能這樣、不能那樣。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賈樟柯認為攝影機前的真實與本然存在的真實是不同的,攝影機前的真實是經過理解、消化,進而可以掌握和重建的,因此拍攝出的真實是「存在於內心的,不是存在於事件發生之時的」。賈樟柯所要呈現的是「真實感」,是「一種盡量爭取的態度」,所以賈樟柯不說自己的紀錄片等同於「真實」,而說自己「靠近真實」。
所以即便是在技術上「擺拍」、「補拍」甚至是設計橋段,對賈樟柯而言,只要以「重現他所理解的真實」為目的,就並不影響紀錄片創作的核心價值。反而是刻意地迴避拍攝行為對真實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假意地對真實沒有介入,如「必須跟著人在後面拍」,製造出「人物假裝不知道自己在被拍攝」的狀態,才是對真實的傷害。
可知,對賈樟柯而言「攝影機對真實必有影響」已是預設,換句話說,這是拍攝任何一種題材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要能在影像上還原真實的人物和事件是需要技巧的,這就是「術」的部分。而賈樟柯對傳統紀錄片的挑戰也在此,在這樣的前提下,直接拿著攝影機去拍攝人物或事件其實根本不算紀錄,因為攝影機必然會干擾到真實,甚至是只能拍攝到真實的表象。
就如李道明《人民的聲音》裡面對鏡頭刻意梳頭的老婆婆,或者是《跳舞時代》中選擇性被彰顯的懷舊情懷,那些對鏡頭有意識的表面回應,似乎都讓我們看到導演之手的強烈介入,例如《跳舞時代》中楊麗花的表述,會令觀者遲疑,這究竟是「她自己所說」還是「導演需要她這麼說」?在《無用》中,我們見識到導演還原真實的魔術,而我們也知道他某些有意的安排讓他得以拍到幾乎不可能紀錄到的畫面,例如礦工洗澡、馬可與補衣礦工的巧遇。這些安排,反而構成了非常「本質」的影像:成衣工廠就像成衣工廠、巴黎服裝展演就像巴黎服裝展演(馬可就該說那些似是而非、跟現實有些脫節的美學理論)、山西小夫妻的相處就像他們應該原有的樣子。沒有一句話看來是導演塞進他們嘴裡的,沒有一個動作看來是刻意在鏡頭下表現的。
《無用》劇照/發行商官網
實際上,觀眾的確看不出導演需要他們表現什麼,看不出任何一個橋段有被導演功能化之嫌,甚至只能感受到導演希望觀眾關注與凝視這些他者,卻並不知道導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就如同馬可遇到礦工是導演的擺拍,而觀眾只意識到不同階級的交錯和某些巧合,卻並不覺得此橋段的出現是為了刻意迎合某種表現上的「目的」。似乎這些人事物沒有「目的」的原本樣貌,就已經是導演所要表現的全部。
賈樟柯承認拍攝對真實本然的傷害,進而使用許多技巧避免其傷害在影像中出現,也盡量在攝影機下還原他原本所見的真實。其實這是寫實派劇情片的拍攝手法,例如要拍沒有戲劇經驗的素人演員,就讓他們在鏡頭前做自己慣常生活中所做的事、還原他們原本的生活空間和熟悉的生活環境,與他們對戲的演員則是他們的朋友或親人。這些模糊戲劇與真實間的還原動作,以及對「本然」的關照,要比直接拿著攝影機闖進一個真實空間去拍攝和採訪費心許多,因為對這些人事物的深入理解是必要的,不然所謂的「還原」便會失真。這也是賈樟柯尊重真實的方式和從影像傳達給觀眾的誠意。
再來,因為多了「還原」的動作,可以拍攝到一般帶著攝影機貿然闖入拍攝不到的影像,如礦工洗澡,不可能貿然偷拍,但我們也知道平時礦工的集體洗澡情況不失如此。在這個層面上,沒有紀錄片是不需要消化真實並且「還原」的,若不使用「還原」的技法,似乎會與真正的真實永遠失之交臂。
若先屏除紀錄片和劇情片的二元概念,去認識賈樟柯的電影,他的電影是帶領著觀眾一同去跨越,實踐他所謂的「真實感」。如他所言:「在拍劇情片的時候,我希望我虛構的故事最起碼有一個真實的質感,人是人的樣子,環境是環境的樣子,完成跟再現這種自然的感覺也是我美學上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去掉先入為主的影片類型區分,直觀地以「自然」為審美標準觀之,可以感受到賈樟柯全然在影像中體現了這種「還原本質」的精神。
三、結論
《無用》裡沒有真理、沒有絕對,透過導演的眼睛,是一種對真實的凝視。導演所有的控制展現在還原「真實感」,而不是去評價、判斷真實。這是來自於對現實有完全的尊重:
「每個人留白的原因都不一樣,我自己是希望透過留白讓觀眾對現實有一種敬畏,這表示我們用電影去面對現實的時候是有局限性的。我們對現實的認識、人民內心的體察遠遠不夠,這是我們欠缺的地方。」
我認為「無用」在內容上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寫實的原貌呈現,在形式上更多的是一種紀錄片創作觀念的革新。所謂的「無」是還諸本然、還諸自然,而「用」是一種電影再現本然的技法。
在賈樟柯的《無用》中,充滿各種超越概念劃分的影像辯證,使其難以歸類,難以二元化,似乎超越了一般對紀錄片的認識。在影片中看到導演對空間、人物、事件等的個人化感受,而這些感受又不失這些事物的真正本質,是個人感與客觀描述的綜合與跨越,既是「感」亦是「真實」;既具有大眾的普遍性亦保持各種事物的私有性和相異性;既是馬可那樣的藝術家階級,亦是工廠流水線和礦工這樣的階級在發聲。
在這些概念的並呈和不主宰、不批判的表現形式下,造成一種辯證與拉鋸,雖然影片中不給答案,但似乎又比答案給得更多,更多的是與觀眾參與思考進行對話,故「留白」實際上是留下觀眾參與創作的位子,也是留下對真實的敬畏。

參考資料:
〈不可能所有的真實都出現在你的攝影機前──賈樟柯、杜海濱訪談(上) (下) 〉,《字花》,第十六期,2008 年。
〈創造自由的吟遊詩人—中國獨立電影導演賈樟柯專訪〉,《放映週報》,33 期,2011 年。
王毅敏:〈「空白」意境與馬遠〉,《美與時代》第 2 期,2004 年,頁 23、24。
劉小東:〈尊重現實〉,《中國美術館》。第 9 期,2010 年,頁 40、41。

↓ ↓ 歡迎投稿《釀電影》 ↓ ↓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回憶走出過去,成為現在,成為新的回憶。我們仰慕的對象,其實也是一齣仰慕對象在我們心中烙下的影像,在我們的反芻中不斷地被反覆播放──我詮釋我仰慕的對象,我詮釋我愛戀的對象,我如何想像他們之於我的回憶,其實就是想像我自己。我詮釋回憶,我演出回憶,我成為我的回憶。
也許關於上游的隱喻就是我們持續在尋索的、一種效果無比真實的記憶術──浮在都市河港的光裸木材,赴返森林扎根作一棵普通的樹,拴住馬匹,庇蔭小鳥。而天體逆轉四季依然,電影倒帶無所謂散場;他回頭,他亦回頭,在背離的道路上撞見,卻未曾熟稔於解讀那些流轉哀傷的眼神。唯有延遲疼痛,疏離、淡漠地遁入盡頭。
《失控少年兵團》是這麼駭然而迷離、野性而質樸。它的取鏡時而遼闊、時而迫仄,節奏時而犀銳、時而弛緩,如果銀幕內外是我們與電影本身的絕對分界,那麼故事的主題幾乎再次劃清這道界線,卻進一步透過影像喚出一種原始的神秘,迫誘視覺跨界──我們明白自己不屬該地,該地卻直接置進腳下⋯⋯
三年前,恩田陸的文字讓音樂之神眷顧了所有讀者,如今,石川慶用畫面讓我們看見世界的鳴響,小說的空間感由電影呈現出來。讓我們親眼看見,不論是親情、驟雨、春與修羅,抑或是演奏家本身,都是一首首充滿人生況味的奏鳴曲。音樂的各種表情都在這 88 鍵上盡情地揮灑,同時也找到了永恆的淡然。
《釀電影》運作至今兩年半,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是:「能不能開放讀者投稿?」──從今天開始,這題的答案是 YES!釀電影的讀者投稿機制,辦法如下⋯⋯
回憶走出過去,成為現在,成為新的回憶。我們仰慕的對象,其實也是一齣仰慕對象在我們心中烙下的影像,在我們的反芻中不斷地被反覆播放──我詮釋我仰慕的對象,我詮釋我愛戀的對象,我如何想像他們之於我的回憶,其實就是想像我自己。我詮釋回憶,我演出回憶,我成為我的回憶。
也許關於上游的隱喻就是我們持續在尋索的、一種效果無比真實的記憶術──浮在都市河港的光裸木材,赴返森林扎根作一棵普通的樹,拴住馬匹,庇蔭小鳥。而天體逆轉四季依然,電影倒帶無所謂散場;他回頭,他亦回頭,在背離的道路上撞見,卻未曾熟稔於解讀那些流轉哀傷的眼神。唯有延遲疼痛,疏離、淡漠地遁入盡頭。
《失控少年兵團》是這麼駭然而迷離、野性而質樸。它的取鏡時而遼闊、時而迫仄,節奏時而犀銳、時而弛緩,如果銀幕內外是我們與電影本身的絕對分界,那麼故事的主題幾乎再次劃清這道界線,卻進一步透過影像喚出一種原始的神秘,迫誘視覺跨界──我們明白自己不屬該地,該地卻直接置進腳下⋯⋯
三年前,恩田陸的文字讓音樂之神眷顧了所有讀者,如今,石川慶用畫面讓我們看見世界的鳴響,小說的空間感由電影呈現出來。讓我們親眼看見,不論是親情、驟雨、春與修羅,抑或是演奏家本身,都是一首首充滿人生況味的奏鳴曲。音樂的各種表情都在這 88 鍵上盡情地揮灑,同時也找到了永恆的淡然。
《釀電影》運作至今兩年半,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是:「能不能開放讀者投稿?」──從今天開始,這題的答案是 YES!釀電影的讀者投稿機制,辦法如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純意識的空無狀態裡,沒有情緒劇碼,也沒有痛苦。
阮義忠的攝影,行腳江湖以外求者多—一個鄉,一座山,一座廟,一座大院,凡人看來平淡無奇,然而在他的鏡頭下,竟然都能觸動心弦。但最有感的還是他的家。桌、窗、牆、餐、角落、盆景、雕像……,在他的鏡頭下,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因為,你家也有這些東西,可是你卻很少注目或重視它們的存在,它們靜默伴隨,從未喧嚷,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時代的步伐在向前邁進,但總有人會被留在原地,這現象興許會發生在我們的眼前,而賈樟柯導演的《小武》描繪的也正是這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小武,便是那個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人,他活在過去的小縣城,價值觀迅速在變化,適應不了的他被邊緣化,接連失去友情、愛情、親情,最後連自由都失去,被銬在路邊圍觀的他,是無措又孤單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有沒有一部電影在你看完之後,發現電影裏虛構的主角,原來就坐在你的對面,只是他們外貌不同、氣質不同、職業不同、背景也不同,那爲什麽我會說眼前和我對話的這位日本電通執行創意總監,也是《我的完美日常》的監製與編劇,讓我感覺就是《我的完美日常》裏的主角 - 平山呢?
純意識的空無狀態裡,沒有情緒劇碼,也沒有痛苦。
阮義忠的攝影,行腳江湖以外求者多—一個鄉,一座山,一座廟,一座大院,凡人看來平淡無奇,然而在他的鏡頭下,竟然都能觸動心弦。但最有感的還是他的家。桌、窗、牆、餐、角落、盆景、雕像……,在他的鏡頭下,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因為,你家也有這些東西,可是你卻很少注目或重視它們的存在,它們靜默伴隨,從未喧嚷,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時代的步伐在向前邁進,但總有人會被留在原地,這現象興許會發生在我們的眼前,而賈樟柯導演的《小武》描繪的也正是這樣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小武,便是那個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人,他活在過去的小縣城,價值觀迅速在變化,適應不了的他被邊緣化,接連失去友情、愛情、親情,最後連自由都失去,被銬在路邊圍觀的他,是無措又孤單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