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ng Kong We Knew我們印象中的香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印象中的劉德華、黎明、梅艷芳等等這些陪著我們長大的港星。隨著最近香港的反送中,看得每個台灣人怵目驚心,多麼與台灣相關與感情的地方”香港”。隨著最近的港版國安法發佈,美國已取消香港優惠關稅地位,香港要變色了嗎?一國一制? 為什麼會這樣? 有人說因為過去香港人不斷的只非常努力重視賺錢,香港人過去漠視”政治”。一味地相信中共。被美麗謊言”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徹底騙了。中共片面不守中英共同聲明承諾。台灣人真的以選票來證明何謂”一國兩制”。影響衝擊最大的是國民黨。投錯老闆了。讓國民黨也窮途末路。民意與媒體一面倒向民進黨。

香港與台灣其實是難兄難弟。共同面對中國。我印象中的香港朋友都非常努力賺錢,香港的房子非常小,但非常國際化,香港的電影事業是世界第三事業,僅次於美國好萊塢及印度寶萊塢。最受歡迎的幽默喜劇明星是周星馳。我和同學們都是看著他們片子長大。而香港的一夕變化讓台灣人這幾年沉浸在和平的氣忿突然驚醒了。一向過慣了民主自由的我們看著大家一面倒向民進黨。難道你不怕”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現在香港很多人不得已逼得人民很多要移民”台灣”。他們很羨慕台灣的政治。台灣以人道方式也降寬很多香港移民台灣條件,甚至也提供些微經濟來幫助香港已經回不去以前的香港了。讓香港人民覺得已經沒有明天,已經沒有未來。

那台灣呢? 台灣還有一線希望,重要事就讓我們開始關心政治吧!



April Yang

translation by Andy Hoggan

The Hong Kong We Knew


In my mind, I remember Andy Lao, Li Ming, Mei Yan Fang and other Hong Kong stars we grew up with.

With the recent takeover of Hong Kong by China, all the Taiwanese who watch, feel shocked and appalled that it could happen to Kong Kong, a place so similar and close to Taiwan.

With the recent declar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laws, the United States has cancelled Hong Kong's special, tax-exempt status. Is Hong Kong changing to one country one system? How could this happen?

Some people say it's because in the past,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only focused on working hard to earn money, and they didn't pay attention to politics.

They blindly believ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hey were completely deceived by the sweet-sounding li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or the set time of 50 more year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China was one-sided, because the CCP did not honor their promise.

Taiwanese elections truly prove what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means. The impact had the largest effect on the Nationalist Party (KMT). They elected the wrong leader who led the KMT down a dead-end street. The choice of the people and media, together turned toward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like blood brothers. They both face China in the same way.

The Hong Kong friends I know all work hard to earn a living, their living spaces are very small, but also very modern. Hong Kong's movie industry is the third-biggest in the world, next to Hollywood in the USA, and Bollywood in India.

Hong Kong's most popular comedy star is Stephen Chow. My schoolmates and I grew up watching his movies.

Hong Kong's over-night change, abruptly startled the Taiwanese from our peaceful and deep slumber where we have become accustomed to living freel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DPP. Now we fear, "Today Hong Kong, tomorrow, Taiwan."

Right now, many people from Hong Kong have no choice but to immigrate to Taiwan. They envy Taiwan's political system.

In a very humanitarian way, Taiwan has opened its borders and eased the requirements for Hong Kong citizens to immigrate to Taiwan. Taiwan has even contributed economically to assist the Hong Kong citizens who will never see the same Hong Kong again, and who feel they have no tomorrow and no future.

So what about Taiwan? Taiwan still holds a line of hope, and the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is to start caring more about what happens in politic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pril
11會員
58內容數
我是April, 畢業於 Utah Valley University, 擁有英國心理諮詢師執照, 愛戀天使工作室負責人,輔導個案多年。
April 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談戀愛就一定要上床嗎?
Thumbnail
2025/03/18
談戀愛就一定要上床嗎?
Thumbnail
2024/05/06
你聽過這句話嗎?”until death do us part”直到死亡才能把我們分開!在西方有時結婚時的誓詞。我覺得這就是愛情的韌性。
Thumbnail
2024/05/06
你聽過這句話嗎?”until death do us part”直到死亡才能把我們分開!在西方有時結婚時的誓詞。我覺得這就是愛情的韌性。
Thumbnail
2024/04/05
在很多很多年後,我還是慢慢地想起你。
2024/04/05
在很多很多年後,我還是慢慢地想起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之所以會說台灣人應該了解的兩點。 第一點,不管台灣是用哪一種方式被統一,我們都肯定過得比中國人更淒慘。 當然很多親中派、害怕戰爭派的人肯定都會說我危言聳聽,那麼請這些人翻開一下世界地圖一下,看看中國[多]了台灣跟[少]了台灣,中國的國防線到底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那麼請問,如果你
Thumbnail
我之所以會說台灣人應該了解的兩點。 第一點,不管台灣是用哪一種方式被統一,我們都肯定過得比中國人更淒慘。 當然很多親中派、害怕戰爭派的人肯定都會說我危言聳聽,那麼請這些人翻開一下世界地圖一下,看看中國[多]了台灣跟[少]了台灣,中國的國防線到底多了多少、少了多少。 那麼請問,如果你
Thumbnail
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正給台灣人一個很大的警訊:在中國的統治下,承諾是可以隨時被推翻的,自由也是輕易就會被剝奪的。為了整體中國的國家利益,即使是享譽國際的東方明珠如香港,也有可能被全然犧牲吞噬。
Thumbnail
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正給台灣人一個很大的警訊:在中國的統治下,承諾是可以隨時被推翻的,自由也是輕易就會被剝奪的。為了整體中國的國家利益,即使是享譽國際的東方明珠如香港,也有可能被全然犧牲吞噬。
Thumbnail
可以想見,香港也將進入一段長時間的黑暗,不過根據人口普查,香港目前仍有九成以上的家庭使用廣東話,這就是香港民族主義的根,是黑暗中的微光,是一塊每個人都能私自守護的聖地,只要語言還在,只要文化能留下,自由與民主的光芒就仍會在某處等待,而且屆時這道光,肯定會比失去母語的台灣更亮、也更獨立。
Thumbnail
可以想見,香港也將進入一段長時間的黑暗,不過根據人口普查,香港目前仍有九成以上的家庭使用廣東話,這就是香港民族主義的根,是黑暗中的微光,是一塊每個人都能私自守護的聖地,只要語言還在,只要文化能留下,自由與民主的光芒就仍會在某處等待,而且屆時這道光,肯定會比失去母語的台灣更亮、也更獨立。
Thumbnail
The Hong Kong We Knew 我們印象中的香港 何謂"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
Thumbnail
The Hong Kong We Knew 我們印象中的香港 何謂"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
Thumbnail
撰寫:伍逸豪 香港反修例運動喧囂過後,香港黃藍撕裂、高度對立,對社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傷害。然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契機,北京藉此重新調整治港體系,釐清中央和香港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一個顯著的進展是,日前北京治港兩大部門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簡稱“兩辦”),同時針對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選舉問
Thumbnail
撰寫:伍逸豪 香港反修例運動喧囂過後,香港黃藍撕裂、高度對立,對社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傷害。然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契機,北京藉此重新調整治港體系,釐清中央和香港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一個顯著的進展是,日前北京治港兩大部門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簡稱“兩辦”),同時針對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選舉問
Thumbnail
自2014年「佔中」後,「一國兩制」如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一樣,走樣、變型。最露骨的說法要算「堅持「一國」之本  善用「兩制」之利」。
Thumbnail
自2014年「佔中」後,「一國兩制」如很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一樣,走樣、變型。最露骨的說法要算「堅持「一國」之本  善用「兩制」之利」。
Thumbnail
一國兩制甚至是統一後,台灣人就能變成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了嗎?
Thumbnail
一國兩制甚至是統一後,台灣人就能變成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了嗎?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
Thumbnail
香港像金絲雀一樣,把很多東西試了出來,至少可以讓臺灣少吵很多不必要的東西。臺灣人可以看到自己其實活在怎樣的國家旁邊,和面對怎樣的國家,然後再想想該怎樣辦。
Thumbnail
香港像金絲雀一樣,把很多東西試了出來,至少可以讓臺灣少吵很多不必要的東西。臺灣人可以看到自己其實活在怎樣的國家旁邊,和面對怎樣的國家,然後再想想該怎樣辦。
Thumbnail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Thumbnail
我是1980年出生的香港人。我認為,除了那些被灌了迷湯的政治宅,這世代之後的正常香港人很難不認為臺灣是國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