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疑問品第三〉淺釋13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疑問品第三〉
原文: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鱉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欲諸天。」
淺譯:
「善知識,常行十善」:各位善知識,你能常常行十善道。
「天堂便至」:你就可以到天堂去。
「除人我,須彌倒」:你把人見沒有了,我見也沒有了,須彌山也就倒下去,也沒有了。
「去邪心,海水竭」:你把你邪知邪見的心去了,海水也就乾了。
「煩惱無」:你沒有煩惱。
「波浪滅」:頭先我講,我們人心裏,這一念一念微細微細的念頭,就和水上小波浪似的,你不覺得有波浪,但是它可有。大波浪,就變成大的煩惱了;小波浪呢,就是微細微細那個無明。
在你心裏,就像水的波浪,前邊那個過去,後邊那個又來;後邊過去,更後面那個又來,總是有的。你要沒有這個波浪,就要沒有無明;你有無明,不是嗎?就有波浪。
你有無明,就有貪心,有貪心,就有瞋心,有瞋心,就有癡心。你為什麼有貪心呢?因為無明支使著你,無明說:「我歡喜這個東西,你快給我拿來,快給我弄來!」貪心就會去幫著找這個東西。譬如貪財的,就找財;貪色的,就找色。找不來,就發脾氣。
好像我有一個徒弟說:「我想什麼,就要有什麼。為什麼我沒有?」所以就發脾氣。這個就是有無明嘛!無明支配他,就發起脾氣;發起脾氣;就生起波浪,生起小的波浪不要緊,生起大波浪,龍王就要請客,龍王就要開宴會,開大party。
「毒害忘」:你毒害心若忘了,不害人,就沒有龍。龍會噴毒氣,人若中毒就會死的。
「魚鱉絕」:魚鱉絕,也就連龍也都包括在內。
「自心地上」:你自己心地上邊。
「覺性如來」:自己的覺性,就是如來。
「放大光明」:就生出大的智慧來。
「外照六門清淨」:外邊眼睛看見色,不為色轉;耳朵聽到聲塵,也不為聲塵所轉;鼻子嗅香塵,也不為香塵所轉;舌嚐味塵,也不為味塵所轉;身覺觸塵,也不被觸塵所轉;意緣法塵,把法塵也沒有了。
「能破六欲諸天」:這六根門頭都清淨了,能破六欲諸天。什麼是六欲諸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他化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是六欲諸天。
六欲諸天是什麼?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眼、耳、鼻、舌、身、意清淨了,六欲諸天就都破了。六欲諸天的種子、那個因,就在你眼、耳、鼻、舌、身、意這兒!你的眼睛歡喜美色,生到天上去:「天女非常漂亮!」這就被六欲天所轉。
耳朵聽聲塵:「啊!天上的音樂,非常好聽,啊!我生到天上去,天天聽這個音樂,這比你那個吉他啊、什麼的,奏的音樂都好,比你那小提琴、大提琴哪,奏得都好。」
你的鼻歡喜香味,你就生出這麼一種妄念,你說:「人間有這種香味,天上有比這種香更香,有所謂異香撲鼻。天上那個香,一定勝過人間這個香。」所以你鼻子不為香塵所轉,這也把六欲天給破了,乃至於舌、身、意都是一樣的,這就叫把六欲諸天都給破了。
說:「六欲天破了,這個地會不會壞呢?」連虛空都沒有了,怎麼會有地呀?說:「那我在什麼地方呀?」你就在虛空裏住,那不是最好啦?不必再回來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疑问品第三〉
原文: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鳖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
浅译:
「善知识,常行十善」:各位善知识,你能常常行十善道。
「天堂便至」:你就可以到天堂去。
「除人我,须弥倒」:你把人见没有了,我见也没有了,须弥山也就倒下去,也没有了。
「去邪心,海水竭」:你把你邪知邪见的心去了,海水也就干了。
「烦恼无」:你没有烦恼。
「波浪灭」:头先我讲,我们人心里,这一念一念微细微细的念头,就和水上小波浪似的,你不觉得有波浪,但是它可有。大波浪,就变成大的烦恼了;小波浪呢,就是微细微细那个无明。
在你心里,就像水的波浪,前边那个过去,后边那个又来;后边过去,更后面那个又来,总是有的。你要没有这个波浪,就要没有无明;你有无明,不是吗?就有波浪。
你有无明,就有贪心,有贪心,就有瞋心,有瞋心,就有痴心。你为什么有贪心呢?因为无明支使着你,无明说:「我欢喜这个东西,你快给我拿来,快给我弄来!」贪心就会去帮着找这个东西。譬如贪财的,就找财;贪色的,就找色。找不来,就发脾气。
好像我有一个徒弟说:「我想什么,就要有什么。为什么我没有?」所以就发脾气。这个就是有无明嘛!无明支配他,就发起脾气;发起脾气;就生起波浪,生起小的波浪不要紧,生起大波浪,龙王就要请客,龙王就要开宴会,开大party。
「毒害忘」:你毒害心若忘了,不害人,就没有龙。龙会喷毒气,人若中毒就会死的。
「鱼鳖绝」:鱼鳖绝,也就连龙也都包括在内。
「自心地上」:你自己心地上边。
「觉性如来」:自己的觉性,就是如来。
「放大光明」:就生出大的智慧来。
「外照六门清净」:外边眼睛看见色,不为色转;耳朵听到声尘,也不为声尘所转;鼻子嗅香尘,也不为香尘所转;舌尝味尘,也不为味尘所转;身觉触尘,也不被触尘所转;意缘法尘,把法尘也没有了。
「能破六欲诸天」:这六根门头都清净了,能破六欲诸天。什么是六欲诸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他化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是六欲诸天。
六欲诸天是什么?也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眼、耳、鼻、舌、身、意清净了,六欲诸天就都破了。六欲诸天的种子、那个因,就在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儿!你的眼睛欢喜美色,生到天上去:「天女非常漂亮!」这就被六欲天所转。
耳朵听声尘:「啊!天上的音乐,非常好听,啊!我生到天上去,天天听这个音乐,这比你那个吉他啊、什么的,奏的音乐都好,比你那小提琴、大提琴哪,奏得都好。」
你的鼻欢喜香味,你就生出这么一种妄念,你说:「人间有这种香味,天上有比这种香更香,有所谓异香扑鼻。天上那个香,一定胜过人间这个香。」所以你鼻子不为香尘所转,这也把六欲天给破了,乃至于舌、身、意都是一样的,这就叫把六欲诸天都给破了。
说:「六欲天破了,这个地会不会坏呢?」连虚空都没有了,怎么会有地呀?说:「那我在什么地方呀?」你就在虚空里住,那不是最好啦?不必再回来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媽媽又出車禍了。兩年前,我媽媽用外公留下的十萬元遺產,買了一輛新機車,騎新車不到一週,她就出車禍,被人撞得鼻青臉腫。我當時回到南部看她的傷,整個人難過得無法形容,她臉腫得不成人樣,手也斷了,連基本如廁都不能自己來,請了長期的看護,花了至少半年的休養時間才能重新復工。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清淨心就是不起煩惱,所以晚上很好睡。清淨心要如何達到?一是銷業障,二是不攀緣,接下來要好好地修鍊自己;修行如牛毛,成佛如牛角,表示修行是不容易的。如果睡不著,就專心唸佛,唸到可以入睡為止。」 -109.04.19&04.26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思不正、胡思亂想,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思想端正,心存浩然正氣,干擾就拿你沒輒。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媽媽又出車禍了。兩年前,我媽媽用外公留下的十萬元遺產,買了一輛新機車,騎新車不到一週,她就出車禍,被人撞得鼻青臉腫。我當時回到南部看她的傷,整個人難過得無法形容,她臉腫得不成人樣,手也斷了,連基本如廁都不能自己來,請了長期的看護,花了至少半年的休養時間才能重新復工。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清淨心就是不起煩惱,所以晚上很好睡。清淨心要如何達到?一是銷業障,二是不攀緣,接下來要好好地修鍊自己;修行如牛毛,成佛如牛角,表示修行是不容易的。如果睡不著,就專心唸佛,唸到可以入睡為止。」 -109.04.19&04.26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思不正、胡思亂想,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思想端正,心存浩然正氣,干擾就拿你沒輒。古云:『萬境本閑,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彼,云何,世尊!菩薩乘發行,住應?云何修行應?云何心降伏應?」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開始要用方法,方法就是六種。這六種方法,就是從凡夫的此岸,要度過彼岸,這六種就是我們要度到彼岸的工具。 六波羅蜜是 度越生死煩惱的 六種修行方法 若修六波羅蜜行 將能從凡夫的此岸 度過煩惱的中流 到達究竟涅槃的彼岸
    六波羅蜜為: 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 又名六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菩提心不離開六度。 六度前面說布施,布施就是我們學佛的第一個腳步,千經萬論,佛陀不是對我們說過,要啟發慈悲心嗎?所以生在人間,人人都要求福,我們能讓大家幸福,我們就快樂,這叫做「與樂」。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