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為什麼總想跟別人交換日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自己寫的話總覺得像在自言自語,平常都會在腦中跟自己對話了,為什麼還要特地寫下來?有了外在的對象訴說時,紀錄日常才開始有動力。

(少數回頭又去看KY的一瞬間,挑了篇正向頻率,果然遇見了自己目前所在乎的)

「儘管可能經歷感情挫折,人們仍然有不斷去愛、去和另一個人締結關係的衝動,是因為在羅曼蒂克之愛中,我們體驗到了心理可視性(psychology visibility),即對一個人內在特質的理解和認可。人們渴望並需要充分、真實、客觀地了解自己,來為自己做出合適的選擇與行動。然而,由於我們的內在特質(如性格、心靈、思維過程)並不像外在特質(如外貌、地位、成就)那樣明顯,且會在不同的情境、時間中發生變化,僅僅通過自身的反思,可能無法足夠充分地了解自我。因此,我們需要和他人締結關系,通過 a.“主體內容的客體化”和 b.“自我意識的外化”兩種方式來獲得對內在自我的可視」

「首先,a. “主體內容的客體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感受“他人眼中的我”來感知我們的內在自我。我們是他人感知的客體(對象),通過他人注視我們的方式、與我們說話的方式和對待我們的行為,我們得以了解在對方眼里我們擁有什麽個性、處於什麽情緒狀態、擁有何種認知方式,等等。」

上述「主體內容的客體化」,乍看到這個詞時立刻感覺是「交換日記」,將主體「我」日常的經歷和思考書寫下來,試著成為可閱讀的「客體」讓外人理解,當有個他人透過日記認識時,透過他對日記的理解和感受,在他眼中重新建構出一個「我」。雖然我發在這也看不到原本想交換日記的人回饋就是了。

隨日子推移,一天天都突然在某個瞬間把感知放大,因為意識到這個可以寫進日記裡,值得跟心中在意的人分享或討論,也意識到唯有開始了「搜集素材的需要」,才能在雜訊爆炸多又同等均質時,開始有了主觀意識的篩選和排序,在日記重組生活。

但我不是個太注重以物質留存過去的人,總想立刻清理出最重要的部分留在記憶中就好,所以紀錄生活對我是必要的嗎?還不確定,不過有個好處是,當想跟別人說明什麼時,可以翻出那天的日記給他看就好。

因為不斷思考著生活中各項事務的排序和急迫性,決定想先全力爽快地完成某件事情,努力排程中。但總是很困難。就像剛開始進入「感覺上無所事事」的日子時,每天早上會感覺眼前出現像文字遊戲的選項:「早上好,今天想要『1. 讀書』『2. 整理』『3. 設計挑戰』『4. 學習』」,但結果往往是發覺「哇!好悠閒喔!那來滑一下手機放鬆一下吧」。今天突然理解到組合選項跟最後決定,其實取決於身心靈的狀態,雖然那四個選項背後的計畫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也很有熱情,但是都是無比認真的狀態,如果依據實際情況應該是以下選項『1. 休息』『2. 吸收』『3. 產出』『4. 規劃』,接著看當下身心靈如何再行動(雖然常常是只想休息但又不肯好好休息的惡性循環)。

隱約感覺到生活有某些潛規則:「極大化的產出,不浪費時間」、「盡可能有意義」,而「休息」,常常是被排除在外的。得要不斷證明自己的存在,可能要有價值,可能要充滿意義,可能要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可能要不斷思辨來理清自己是誰。但現在總覺得不能再把思考看得那麼重要,無所畏懼和意識監控的行動、和他人全然的連結或差異,才能在眾多與外界的碰撞中,藉由邊界的顯現來發覺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

沒開始找出大篇幅的空檔,就不會意識到六月已經過了一半。明明才感覺剛看完六月運勢,聽得一頭霧水,生活卻名副其實的「順遂」。這個順遂,來自對所有內心流動的關照,不阻擋任何當下情境之必要。白話點說,就是累就累,需要休息就休息,需要蹉跎就蹉跎,渴望完成就完成,渴望說話就說話,然後順順的結束一天,順順的開始下一天。

前幾日聊到,高中和大學哪個快樂,一時之間無法回答。因為兩者有全然不同的快樂存在,但若單以情緒的濃度計算,高中比較快樂。大學將生活中課表的框線全抹除,再全心隨意的自己劃下歪歪扭扭的時間分配,本來是要畫出俐落的直線的,但總是失敗。頭腦、心靈、身體,三者總不同步,所有的時間跟行動,都是奮不顧身來的。無法調和,也就從未感受到打從心底的快樂,那只出現在某個下午交報告前,走向課堂穿過的幾縷陽光中,恍惚中極少數調和頻率的瞬間,簡直就像闖進時空裂縫。

一開始又寫起東西,便像開通圳道緩緩灌溉進冬眠已久的田畝中,日常所有的觀察重新被喚起,每塊田都一瞬間長出了不少新芽,等待舒張開。雖然對許多人來說也不過是另一個人腦中雜語了無新意,毫無深遠新奇的觀點跟思考就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函妤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謝函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07
今日是大破大立之日,思緒多到有點來不及整理,總之結論是我需要時時刻刻緊抓核心發想,在工作上也需要緊扣「專案實踐」而非「個人業績」,G或T或其他的員工不是我的業主或需要達標的權威,我們一起合作的夥伴,我不是要努力成為l的函妤,而是我現在就是l的一員,我該怎麼協助讓專案更踏實的前進,所有創新的發酵,都是
2020/07/07
今日是大破大立之日,思緒多到有點來不及整理,總之結論是我需要時時刻刻緊抓核心發想,在工作上也需要緊扣「專案實踐」而非「個人業績」,G或T或其他的員工不是我的業主或需要達標的權威,我們一起合作的夥伴,我不是要努力成為l的函妤,而是我現在就是l的一員,我該怎麼協助讓專案更踏實的前進,所有創新的發酵,都是
2020/07/07
「我對情緒外放的想法是,我希望我不管難過開心都應該要能夠表達出來,可能是用比較冷靜的陳述句。對我來說,我的情緒我很清楚,知道應該是我自己要處理跟面對那個情緒。」
2020/07/07
「我對情緒外放的想法是,我希望我不管難過開心都應該要能夠表達出來,可能是用比較冷靜的陳述句。對我來說,我的情緒我很清楚,知道應該是我自己要處理跟面對那個情緒。」
2020/07/01
每次的第一天都是獨一無二值得紀念的,最新鮮最直覺的都最準確,也是我自己最不擅長的一天。可能正因為第一天都只有一次機會吧。下一次想要試試在第一天就能夠像我的其中一個偶像一樣自由奔放,緊張焦慮興奮討拍都能直接表達出來之外,也能毫無畏懼的站出自己的樣子,即使還沒達到,但對自己表達成長上十足的信心,讓人願意
2020/07/01
每次的第一天都是獨一無二值得紀念的,最新鮮最直覺的都最準確,也是我自己最不擅長的一天。可能正因為第一天都只有一次機會吧。下一次想要試試在第一天就能夠像我的其中一個偶像一樣自由奔放,緊張焦慮興奮討拍都能直接表達出來之外,也能毫無畏懼的站出自己的樣子,即使還沒達到,但對自己表達成長上十足的信心,讓人願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慢慢的我藉由檢視自己對於他人的態度,也發現原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是覺得重要的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感染你的熱情和動力去一起理解箇中道理或是趣味,而成熟和不成熟的分界點在於以前的我可能會試著去改變別人,或是因此疏離無法理解的人,但這會產生免洗情緒的遺毒。
Thumbnail
慢慢的我藉由檢視自己對於他人的態度,也發現原來很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是覺得重要的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感染你的熱情和動力去一起理解箇中道理或是趣味,而成熟和不成熟的分界點在於以前的我可能會試著去改變別人,或是因此疏離無法理解的人,但這會產生免洗情緒的遺毒。
Thumbnail
我可以與你分享我的混亂嗎?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這麼做呢? 是啊~為了什麼呢?
Thumbnail
我可以與你分享我的混亂嗎?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這麼做呢? 是啊~為了什麼呢?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平凡的興趣嗜好,就像說話一樣是同樣的必要,書寫也是我在生命中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救贖。
Thumbnail
書寫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平凡的興趣嗜好,就像說話一樣是同樣的必要,書寫也是我在生命中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救贖。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檢討,不知道從哪開始有了些不一樣,即使知曉理應如此,但還是會有慌張不知所措的感受,這是讓自己挖掘內在深層的哪些信念?恐懼?匱乏?覺得理所當然?習慣?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回看自己,認識情緒(個性、特質)>●<對話篇>●<女女戀、愛、慾>●單篇
Thumbnail
●<回看自己,認識情緒(個性、特質)>●<對話篇>●<女女戀、愛、慾>●單篇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要記錄下自己腦裡所想、心裡所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要記錄在何處,又需要不斷的尋尋覓覓…
Thumbnail
要記錄下自己腦裡所想、心裡所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要記錄在何處,又需要不斷的尋尋覓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