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寫的話總覺得像在自言自語,平常都會在腦中跟自己對話了,為什麼還要特地寫下來?有了外在的對象訴說時,紀錄日常才開始有動力。
(少數回頭又去看KY的一瞬間,挑了篇正向頻率,果然遇見了自己目前所在乎的)
「儘管可能經歷感情挫折,人們仍然有不斷去愛、去和另一個人締結關係的衝動,是因為在羅曼蒂克之愛中,我們體驗到了心理可視性(psychology visibility),即對一個人內在特質的理解和認可。人們渴望並需要充分、真實、客觀地了解自己,來為自己做出合適的選擇與行動。然而,由於我們的內在特質(如性格、心靈、思維過程)並不像外在特質(如外貌、地位、成就)那樣明顯,且會在不同的情境、時間中發生變化,僅僅通過自身的反思,可能無法足夠充分地了解自我。因此,我們需要和他人締結關系,通過 a.“主體內容的客體化”和 b.“自我意識的外化”兩種方式來獲得對內在自我的可視」
「首先,a. “主體內容的客體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感受“他人眼中的我”來感知我們的內在自我。我們是他人感知的客體(對象),通過他人注視我們的方式、與我們說話的方式和對待我們的行為,我們得以了解在對方眼里我們擁有什麽個性、處於什麽情緒狀態、擁有何種認知方式,等等。」
上述「主體內容的客體化」,乍看到這個詞時立刻感覺是「交換日記」,將主體「我」日常的經歷和思考書寫下來,試著成為可閱讀的「客體」讓外人理解,當有個他人透過日記認識時,透過他對日記的理解和感受,在他眼中重新建構出一個「我」。雖然我發在這也看不到原本想交換日記的人回饋就是了。
隨日子推移,一天天都突然在某個瞬間把感知放大,因為意識到這個可以寫進日記裡,值得跟心中在意的人分享或討論,也意識到唯有開始了「搜集素材的需要」,才能在雜訊爆炸多又同等均質時,開始有了主觀意識的篩選和排序,在日記重組生活。
但我不是個太注重以物質留存過去的人,總想立刻清理出最重要的部分留在記憶中就好,所以紀錄生活對我是必要的嗎?還不確定,不過有個好處是,當想跟別人說明什麼時,可以翻出那天的日記給他看就好。
因為不斷思考著生活中各項事務的排序和急迫性,決定想先全力爽快地完成某件事情,努力排程中。但總是很困難。就像剛開始進入「感覺上無所事事」的日子時,每天早上會感覺眼前出現像文字遊戲的選項:「早上好,今天想要『1. 讀書』『2. 整理』『3. 設計挑戰』『4. 學習』」,但結果往往是發覺「哇!好悠閒喔!那來滑一下手機放鬆一下吧」。今天突然理解到組合選項跟最後決定,其實取決於身心靈的狀態,雖然那四個選項背後的計畫對我來說都很重要也很有熱情,但是都是無比認真的狀態,如果依據實際情況應該是以下選項『1. 休息』『2. 吸收』『3. 產出』『4. 規劃』,接著看當下身心靈如何再行動(雖然常常是只想休息但又不肯好好休息的惡性循環)。
隱約感覺到生活有某些潛規則:「極大化的產出,不浪費時間」、「盡可能有意義」,而「休息」,常常是被排除在外的。得要不斷證明自己的存在,可能要有價值,可能要充滿意義,可能要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可能要不斷思辨來理清自己是誰。但現在總覺得不能再把思考看得那麼重要,無所畏懼和意識監控的行動、和他人全然的連結或差異,才能在眾多與外界的碰撞中,藉由邊界的顯現來發覺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
沒開始找出大篇幅的空檔,就不會意識到六月已經過了一半。明明才感覺剛看完六月運勢,聽得一頭霧水,生活卻名副其實的「順遂」。這個順遂,來自對所有內心流動的關照,不阻擋任何當下情境之必要。白話點說,就是累就累,需要休息就休息,需要蹉跎就蹉跎,渴望完成就完成,渴望說話就說話,然後順順的結束一天,順順的開始下一天。
前幾日聊到,高中和大學哪個快樂,一時之間無法回答。因為兩者有全然不同的快樂存在,但若單以情緒的濃度計算,高中比較快樂。大學將生活中課表的框線全抹除,再全心隨意的自己劃下歪歪扭扭的時間分配,本來是要畫出俐落的直線的,但總是失敗。頭腦、心靈、身體,三者總不同步,所有的時間跟行動,都是奮不顧身來的。無法調和,也就從未感受到打從心底的快樂,那只出現在某個下午交報告前,走向課堂穿過的幾縷陽光中,恍惚中極少數調和頻率的瞬間,簡直就像闖進時空裂縫。
一開始又寫起東西,便像開通圳道緩緩灌溉進冬眠已久的田畝中,日常所有的觀察重新被喚起,每塊田都一瞬間長出了不少新芽,等待舒張開。雖然對許多人來說也不過是另一個人腦中雜語了無新意,毫無深遠新奇的觀點跟思考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