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49 豐盛,缺少的那道光 II:心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話嘮不用錢

不得不說,改變人的觀念真的很困難;我記得 12 集寫了女權議題的時候也有提到這件事,但我並不想用「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這種根本也很難辦到的事,所以就換另一個角度,從「察覺有異」開始,敲醒些關於生活資訊的警鐘。

可能是《舊文重寫》一直以來都是在提供價值觀,做的就是從思考面開始播種,既然以前人帶給我們的生涯資訊能在 10 年後結果,是不是代表從現在起還有隨時改變生活型態的機會?

有時候會在寫完文章之後,把我得到的價值觀分享給朋友,一來當然是邏輯再度順暢還能增加記憶力,二來也希望朋友們不要受到太多大腦的影響。

拋卻大腦並不是將我們推入「白癡」的境界,只是不用這麼用力而已。

所以到後來為什麼要居於一個位子來寫作的原因也在這,如果這是我的地盤,就會有被設定好的樣貌,以及要帶給讀者的東西,也是我平常觀察到但覺得不好說的事情,放在這就沒有什麼困擾。

對於世俗規範還存有心魔的人,大概是讀不到這集了


本週優質節選

為什麼人會這麼抗拒改變呢?

為什麼人會這麼抗拒改變呢?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順應?是因為有利可圖嗎
  • 抗拒?就是想活出自己這麼簡單

豐盛的第二集,就是把我們害怕失去的東西揪出來。我相信體制的重要性是讓這個社會能順利組織、運轉,更主張:好的留下、不合宜就淘汰;但如果作為一顆稱職的螺絲釘只能讓我們「活著」,是不是可惜了點?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禁止意圖三杯我的喵

禁止意圖三杯我的喵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順應?

有時候會想:如果我的人生總是在社會潮流價值底下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

畢竟以後也沒有成績單這種東西了

畢竟以後也沒有成績單這種東西了

有段時間很沉浸在「師長都說我不錯」的環境裡。

我的周圍存在非常非常多的聲音,「真的多」的那種,好似很多人瞄一眼我生活狀態就總要來個兩句,指點一下該往何處去;以前在家的時候有長輩,到學校還有關愛我的老師們,過年親戚再閒話一下,可真是多的不得了啊。

我不討厭人的好意,但應該是有權利拒絕的。為什麼會這麼說?

從前寫過:希望只要是對人的生活給出具體職位、方向、建言者,「慎重」相當相當重要,話可以講的很簡單,可是聽完話的人如果過上不理想的生活,那責任算誰的呢?


順應教育體制,可能會得到什麼樣的幸運?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困擾?

再度拿自己舉例。我曾經認同相當多體制內的聲音,但這無法解釋我可以找到寫作動力的原因。

如果要追溯是什麼時候開始發覺自己有寫作的潛在可能,是可以回顧到國小四年級的時候。

當時的老師第一次要我們練習一個題目,很奇妙「刷刷刷」的就寫完了,並不特別是題目很好發揮,而是想內容不用太久,早早的交上去,第一次就得到「甲」的評價,特別有印象。

以發現自己「可能」可以寫作來說,是有些誤打誤撞。

直到脫離成績評等的環境開始從事創作,覺得過程有些辛苦,主要的原因是:

  • 沒有人會幫忙命題、決定我應該要做什麼事
  • 還會遇到很多人試圖指點自己:不應該這麼說話
  • 難道這是要叫我寫八股文嗎

這個過程像極了重考的時期,當我身無分文還是個落魄考生的時候,沒有多少人覺得我做了明智的選擇;考上成大後一切又都翻轉了,光用看的就覺得這些時間花的值了。真是有趣。

這樣子看來,難道還會是因為過往偶然一次的表現出色,才生的出各式各樣主題的作品嗎?


所以就花了點時間用生涯抗議:他們說他們的,我理我自己的

從前喜歡當個乖小孩,可是「乖」沒有讓我變得比別人還特別。

這就是框架的一種,還小的時候「乖」就像特權階級,走到哪都有人疼愛二下,自然而然「抓尖賣乖」,討了老師眼裡的好,丟了一群可能本來也不怎麼能長久的同學關係。

直到長大,想要脫離這個迴圈,外在聲音也不特別友善。

總是覺得我言語變的尖銳、不正向,或小時候可愛的感覺不見了,長大後也沒幾句話聽得進去,像是變了個人一樣。

事實上,就像《延禧攻略》的台詞一樣:有的人並不是突然變了,只是沒有發覺而已 (大致內容)。

這個過程,就很容易遇到「自我中心」的標籤,但如果只是需要我多聽人說兩句好話無妨,至於給了建議還要無條件照做加監督,那就真的是越界了。

我就想,要是因為有人說不喜歡,或是覺得這沒什麼、給不出好的評論等等的狀況放棄累積作品的話,大概也不會有現在的《舊文重寫》了。


抗拒?

並不是要多有本錢才能違背體制,只要有一點想法的苗頭,改變的機會就來了。

畢竟數字本身就是量化的概念嘛

畢竟數字本身就是量化的概念嘛

為什麼在文章裡很常會提出新價值觀的猜測?

主要的原因是來生活裡有許多的雙重標準,比如說:我們明明鼓勵人活出自我,但對於身邊人的出頭往往是有些打壓的力度存在,不是這麼多比例的人能真心實意的給予祝福,除非我們已經感受到這個人和自己的距離已經足夠遠。

或者,不免俗的,總說行行出狀元,對於很多職業的選擇,我們對於外人常常是給予尊重;可對自己的小孩、後代、不夠成熟的人們就一反鼓勵的態度,明知道肉體上的「玻璃娃娃」病症很可怕,卻不給人生一次試錯的機會。

所以,當我發現,價值觀是人群建立起來的一道牆時,牆後面寬廣的空間,是不是真正的自由?

人腦其實是這樣,我們的行為舉止,是決定於自己的自由意志和潛意識,沒有在大腦裡留下過一斯蛛絲馬跡的事情,幾乎沒有機率能做 (或改造) 的出來。

不妨試想一下,有人的冷漠感為何能是天生的,長大了也甩不乾淨?

用科學來說,就是被我們淡忘的孩童時期記憶裡,存在著不被妥善照顧、或者遺棄的經驗,讓人有機會豎起「疏離」的圍籬,保護自己想被關照的內在。

或者我們又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非常有自主想法的人嗎?

還是因為我們的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把「夢想」當真了。

不過我所提到不管是冷淡也好,下意識模仿再改造的行動也好,並不是批判這些事情的存在。

卻也是這個主題最關鍵的想法:唯有意識到現在所擁有的東西有其弔詭之處,才可能促成改變發生

至於要如何讓創新成真,就是下一集的內容了。


我們心魔的樣貌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寫這篇文章的時我剛處理好班上畢業審核的事情。做班代其實有趣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可以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來去。

尤在大三的時候狀態非常不好,加上我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課業進程,有意無意地惹了些事情出來,有小、有大;直到這兩天看著自習室的同學一進一出,有種很特別的感慨:原來有的事情是時間到了就會 (該) 過去

如果我在發放問卷的時候還想著哪個同學曾經很不友善,是不是畢業了就有無止盡的負面情緒存在?

別讓自己後悔」大概就是這兩日心情的最佳註解,既不刻意用力去打造什麼人脈,也不牽扯私人情緒在一個本來就是該做好的事情裡;我是一個很難得想表達正向感覺的人,突然覺得幸好等著我開展的生活,並不是焦慮催促起來的。

如果改變真的會發生在這麼一瞬間,大概也只有「意念」辦的到。

為什麼人越老越難改變,年紀是主因嗎?還是因為想留住點什麼,可能是尊嚴、可能是信念,也可能是既得利益、可能是恐懼,還有已經模糊不清、存在感低落的自己。

而莫非定律:越是害怕一件事發生,它往往就會來到你面前;越是不想一樣東西的離去、越是想追逐,反而就離它越遠。

豐盛系列的第二集,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只是因為雜處在社會久了,往往很難發現:

或許真正的失去,就是不曾真實的擁有過自己,還放任莫非定律的發作吧。


小導讀:要讀通這個被我偷藏概念的結論,定律哪時候發生是關鍵。

如果你想到「正確答案」,會馬上發現,這就是自然法則。有時候並不是為什麼我們沒辦法「豐盛」,而是因為太在意「豐盛」了,東西抓的越緊,觀念就沒辦法從身體裡清出去。

於是只能安慰自己:還好這個社會沒有拋棄我。

這樣子的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類量測事務所
29會員
339內容數
致力打造質量創作,涵蓋「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生涯規劃」等深刻觀察主題:註明作者與原文連結方可文句引用,轉載不讓著作權,未盡事宜來信詳談
人類量測事務所的其他內容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7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10/20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2022/08/11
就好像很多水從天上潑下來我們不會說:好多水滴掉下來了,而是會說「下雨了」,類似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記得更新自己的過季衣物以及老舊家中用品,但是有記得檢查自己腦中的想法,是否過時了嗎?
Thumbnail
你記得更新自己的過季衣物以及老舊家中用品,但是有記得檢查自己腦中的想法,是否過時了嗎?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其實很小但我們很少面對的?大概就是「善待自己」。比方說,有沒有相信不用把自己全力付出去給社會,也能得到很好待遇的可能?有沒有真心的在一個時間內,坐下來好好和自己的心對話過幾次?是不是總讓焦慮感推著自己前進,累的時候也不知道好好休息。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其實很小但我們很少面對的?大概就是「善待自己」。比方說,有沒有相信不用把自己全力付出去給社會,也能得到很好待遇的可能?有沒有真心的在一個時間內,坐下來好好和自己的心對話過幾次?是不是總讓焦慮感推著自己前進,累的時候也不知道好好休息。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我們是如何給自己建立起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真的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有自主想法的人嗎?還是因為腦海裡,其實在哪裡聽過、見識過類似的事情存在,然後對這樣的畫面賦予行動,然後把「夢想」當真了。
Thumbnail
其實現代人很不相信自己,所以總做著希望得到認可、能獲得名利財富、社會地位的事,然後碰壁的時候還依然看不出「為什麼會停滯」;這並不難解,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是身外之物。
Thumbnail
其實現代人很不相信自己,所以總做著希望得到認可、能獲得名利財富、社會地位的事,然後碰壁的時候還依然看不出「為什麼會停滯」;這並不難解,因為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是身外之物。
Thumbnail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Thumbnail
並不是我特別反叛,是身邊的環境總是帶給我一種:我們的夢想可以很高,但做的事不必襯得起我們的企圖心。就會很納悶,這是台灣人式的成功嗎。XD
Thumbnail
說起來,生活有沒有致富的規則?有,以塔羅的角度來說,就是運動、冥想、閱讀。但整體而言,這些都是一種「加法」,事實上不要被無用的「減法」拖下去,就已經超越 50% 的人了。
Thumbnail
說起來,生活有沒有致富的規則?有,以塔羅的角度來說,就是運動、冥想、閱讀。但整體而言,這些都是一種「加法」,事實上不要被無用的「減法」拖下去,就已經超越 50% 的人了。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