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享]《The guitar搖滾吉他夢》-生活中黎明前的黑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對於吉他很有愛,找了相關電影,看了這部《The guitar搖滾吉他夢》,覺得電影的走向和總結是符合現實生活的。
劇情開始於女主角被診斷出患有喉癌,且只剩下一到兩個月的日子,接著做出一連串[脫軌]的行為。
個人很喜歡這一連串的脫軌行為,電影畫面用女主角看診後走在人群中,那種隨波逐流,到公司後突然被通知開除了,只給了她一個月的資遣費,本來想告訴男朋友,還來不及講究被男朋友搶話說分哀一陣子,接著切換到她回到家後想自殺,卻在刀面掉落時看到房屋出租,後來她短租了這間房屋,開始過著瘋買、瘋吃、瘋談感情的日子,當中買了昂貴的家具以及從小到大夢想的紅色吉他
這不就是我們一般人的樣貌嗎?
當我們被說生命結束的日子近在咫尺時,我想很多人會有類似的行為--不顧一切的過上自己想過但沒做過的日子,包含著內心深處的夢想以及在世俗中被禁止的行為
當她想再濫用信用卡訂外送時,發現她的卡全部不能用了,她才發現她活過了被宣告的時間,回到醫院再做檢查時,醫生告訴她她的癌症消失了,不是之前誤診,而是腫瘤在這兩個月內消失了。
一個醫生問她說這段時間她做了什麼改變,女主角回應說她改變了所有事
但另一個醫生告訴她,這只能說是千萬分之一的機率
這部電影很有趣,故事又拉著我們回到現實面,女主角既然沒了癌症,她的短租房、卡費,都成了現狀的問題,於是她把買的東西賣到二手店,以不成比例的價格,房租以押金抵扣......
電影最後讓女主角流落街頭,但她沒賣掉她的吉他,她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生活,看著有人背著吉他走著,她也跟著,下一刻她看到的是街頭賣藝,於是她也有樣學樣的開始了。一樣的賣藝者送給她一組擴音器,當她把擴音器插上吉他時,正巧一個樂團經過,他們帶著女主角一起去樂團的演唱會,一起在台上彈著吉他。
電影它自己這麼說著:這就是樂觀帶給我們的,儘管生活在病態的日子。它給我們的,只是另一個時間附加禱告的紀念品,在藝術和夢想中也許你繼續放縱,在生活中也許你還得繼續收支平衡和低調。
我一開始沒看到女主角的樂觀,只看到了她的瘋狂,但我後來才理解她是樂觀的,在最後的日子過上想體驗的生活,然後死去。很多人最後都是不斷地渴求延長生命,殘缺也好、病弱也罷,苦苦支撐著,離不開既有的生活,無法做出改變。
女主角也許之後還是得要面臨生活的種種麻煩,但她抱著夢想不放了,這部電影讓我了解什麼是生活中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來臨時見不到光,但慢慢退去時,也許仍有黑暗的存在,但光在前方。
最後提一下,電影的鋪陳有點慢,甚至難以看到突然爆發的亮點,若想看到戲劇性的大轉折大概只有複診以後畫面,但總體而言,就講生命道理來看,還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另外,我喜歡女主角複診時醫生看待腫瘤消失的話,一個醫生認為是奇蹟,另一個醫生認為是機率,呈現了感性與理性的對比,但其實是看待的是同一件事,生活中或許不盡如意,但看待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找到一些樂趣和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代驅魔師這部電影我大概一兩個月前看過,覺得它反映了一部分宗教體制內的成員本身是不完全相信宗教所說的,我覺得是好事,它讓代表這些人的男主角來親身去驗證一切,最後他全心走向自己的信仰。(電影最後提到這是真人真事改編,原型人物確實還在宗教界服務。)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這部電影還蠻有趣的,但覺得看完就只有一種看完的感覺,很難說留下了什麼具有衝擊性的劇情或畫面。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這部電影應該用小品來看,說真的不是什麼大格局的電影,有點像美國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流水帳,從一個高個子女孩Jodi的日常作為開頭,接著是一個瑞典交換學生Stig到來以後發生的一連串的戀愛故事。
轉載自維基百科-大搜查之女香港海報 這部電影的名字很日系,不過看了之後發現有點港產中資的色彩,後來查資料也確實如此,我簡單的提一下我對港產中資的電影的整體感想:轉場與結局生硬,試圖強調黑白分明。
現代驅魔師這部電影我大概一兩個月前看過,覺得它反映了一部分宗教體制內的成員本身是不完全相信宗教所說的,我覺得是好事,它讓代表這些人的男主角來親身去驗證一切,最後他全心走向自己的信仰。(電影最後提到這是真人真事改編,原型人物確實還在宗教界服務。)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這部電影還蠻有趣的,但覺得看完就只有一種看完的感覺,很難說留下了什麼具有衝擊性的劇情或畫面。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這部電影應該用小品來看,說真的不是什麼大格局的電影,有點像美國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流水帳,從一個高個子女孩Jodi的日常作為開頭,接著是一個瑞典交換學生Stig到來以後發生的一連串的戀愛故事。
轉載自維基百科-大搜查之女香港海報 這部電影的名字很日系,不過看了之後發現有點港產中資的色彩,後來查資料也確實如此,我簡單的提一下我對港產中資的電影的整體感想:轉場與結局生硬,試圖強調黑白分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有意義的一生呢?故事的主角Joy是個爵士鋼琴好手,懷揣著夢想,卻人到中年鬱鬱不得志,沒想到在離夢想最近的時刻,陰錯陽差的將自己“邁進”歸零的世界,為了順利從返人間,被迫作為萬年畢不了業的靈魂22號的啟發導師,師徒二人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摸索出人生真正的意義完成彼此的角色歷程......
Thumbnail
珍一直感覺到與音樂有種超凡的聯繫。每當她在吉他上彈奏音符時,她的靈魂似乎與琴弦融為一體。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而是將情感與夢想交織在一起的橋梁。一天傍晚,珍在暮色的天空下撥弄吉他,她注意到周圍的空氣開始閃爍,夕陽的柔和色彩似乎與她的音樂融為一體。
Thumbnail
我自私的留下它,陪我走過生命的終點線。畢竟,再不會有我這樣的傻子,拖著這殘破身軀,在大夏天出來賣唱了。
昨晚發生了件事情,雖然是夢卻又真實。 一直有在學習南管,也購入一隻琵琶,有一陣子南管課業落下不少,因工作繁忙,身心也疲倦。 琵琶沒彈奏過幾次,但一直放在不鏽鋼桌子和樂譜、腳凳子平放,恰似藝術品或等待人來拂琴弦。 家母發現琵琶蒙上塵灰,說該如何處置? 近些日子睡覺無法安神,就在昨晚夢到位女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今天早上爸媽來我夢裡面,這個夢做好久... 背景是在已賣掉的舊家(成功國宅) 我在客廳裡彈著鋼琴祂們在旁邊聽 並沒有坐下 祂們沒有形體,只有臉蛋,並且飄在空中... 我彈的是紅色那本拜爾 祂們是來把能量加到我身上 不是祂們的能量,是把我以前高中身體的能量,加到我身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有意義的一生呢?故事的主角Joy是個爵士鋼琴好手,懷揣著夢想,卻人到中年鬱鬱不得志,沒想到在離夢想最近的時刻,陰錯陽差的將自己“邁進”歸零的世界,為了順利從返人間,被迫作為萬年畢不了業的靈魂22號的啟發導師,師徒二人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摸索出人生真正的意義完成彼此的角色歷程......
Thumbnail
珍一直感覺到與音樂有種超凡的聯繫。每當她在吉他上彈奏音符時,她的靈魂似乎與琴弦融為一體。她的作品不僅僅是歌曲,而是將情感與夢想交織在一起的橋梁。一天傍晚,珍在暮色的天空下撥弄吉他,她注意到周圍的空氣開始閃爍,夕陽的柔和色彩似乎與她的音樂融為一體。
Thumbnail
我自私的留下它,陪我走過生命的終點線。畢竟,再不會有我這樣的傻子,拖著這殘破身軀,在大夏天出來賣唱了。
昨晚發生了件事情,雖然是夢卻又真實。 一直有在學習南管,也購入一隻琵琶,有一陣子南管課業落下不少,因工作繁忙,身心也疲倦。 琵琶沒彈奏過幾次,但一直放在不鏽鋼桌子和樂譜、腳凳子平放,恰似藝術品或等待人來拂琴弦。 家母發現琵琶蒙上塵灰,說該如何處置? 近些日子睡覺無法安神,就在昨晚夢到位女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今天早上爸媽來我夢裡面,這個夢做好久... 背景是在已賣掉的舊家(成功國宅) 我在客廳裡彈著鋼琴祂們在旁邊聽 並沒有坐下 祂們沒有形體,只有臉蛋,並且飄在空中... 我彈的是紅色那本拜爾 祂們是來把能量加到我身上 不是祂們的能量,是把我以前高中身體的能量,加到我身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古箏彈得非常好,三天兩頭每每從印刷廠下班後就回家換衣服,換上一襲古典罩衫到醫院做音樂志工。女人說,她的手原本是拿筆和彈琴,沒想到最後卻是在印刷廠做粗工養家,十隻手指關節都做到變形了。 女人雖已年過半百,但是清麗的臉龐依舊看得出年輕時的風采。有一天,女人在醫院大廳彈奏古箏,陪病的家屬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年輕時玩過吉他,步入晚年,一直有個「重拾吉他」的夢想。 一位年青朋友把心愛的雅馬哈古典吉他送給了我。知道我是一個不會「半途而廢」的人,既然有這個夢想,一定不會放棄,這把簇新的琴,不會「所託非人」。 整整五十年沒有碰過了。一些和弦的位置及指法,右手的彈撥技巧,早已忘得一乾二淨。好在今天有YouTu
Thumbnail
人一生的際遇都掌握在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行為上,所以我們要認真寫劇本,每分每秒的起心動念都刻在劇本上,用狹隘的心做人做事,來生參與劇本演出的合夥人,就是同一群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人,想要後悔也來不及了。老法師如是說。 有一個女人咳了一陣子,去大醫院檢查,診斷出肺腺癌,而且已經擴散。女人聽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