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減少照顧者的隱形成本三妙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土地小,少數人因為照顧自己的父母,使用大量的大眾交通工具(火車的區間車、台汽),耗去了不少交通和轉車時間,有人而南北奔波因此耗費了7個小時,在往返於自家和被照顧者家的旅途上。 也有更辛苦的照顧者,ㄧ年回國3-4個月,單趟的旅程時間就需要16個小時,交通費用10萬元起跳。一般往返於兩地的費用介於90~4000元不等(有少數自駕沒計算油資),交通所耗費的時間則為10分鐘~5個小時。 (失智症照護互助交流社團調查)。(失智症照護互助交流社團調查)。

我們在思考子女為了照顧父母所花費的費用時,除了一般看得到的支出(交通費用、營養品、尿布、食物等 )以外,其實還有潛藏著不少的隱形成本!




照顧中有哪些隱形成本?



1. 交通時間成本 交通時間是顯而易見的隱形成本,耗費多少時間,若把這些時間拿來使用在工作上可以賺多少錢? (或許有人會認為錢哪有比照顧家人來得重要,在本文中就不深究囉!) 為了減少白天搭車或開車所浪費了的時間,而趁半夜開車或坐夜車,隔天清晨到達,以便開始作事情(這常見的就是坐紅眼航班,隔天清晨抵達目的地就要開始工作)。

2. 時間的改變的成本 照顧父母半夜被吵醒,隔天再帶著惺忪的睡眼去上班(譬如:比照顧的長輩,晚上不睡覺,一旦半夜有狀況,照顧者可能就要清醒到天亮);還是跟不願意洗澡的長輩的對抗,為了洗澡整個晚上又耗掉了,原本計畫拿回家作的工作,又要熬夜完成;在白天長輩有甚麼閃失,隨時都可能需要中斷手上的工作請假帶長輩去看病等。這些往往影響照顧者工作品質,也可能在危及在交通上的安全。

2. 小病變大病的成本 很多父母親會因為不想讓兒女請假,讓他們帶自己去看病,在不舒服的時候,都不會願意跟兒女說,等到很嚴重的時候,才敢跟他們提,殊不知,其實當嚴重的時候,人力和時間上的耗費可能比小病帶去醫院看的成本更大。就如當小病時,看個門診或許需要耗掉半天的時間,若疾病嚴重到需要掛急診或是住院的情形,則可能需要數天,家人花在陪病上就不會只有區區半天的時間了。

3. 關係成本 在照顧關係裡,照顧者往往期望能夠在短時間內使父母的身體恢復,而給父母過度的壓力,反而讓長輩對子女產生更大的反感和更多的不配合。這些隱形的成本往往都不是能夠以金錢來換算的,而導致人們會忽略了他們的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徹。

這些隱形的成本往往在人們的不注意下流失,即便如此也並非無藥可救



如何減少照顧者的隱形成本



對於父母親,或許許多兒女會認為及時行孝是必須的,話是不錯;帶長輩去醫院看病,也是正確的。如何減少隱形成本的支出,我們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1. 觀察長輩身體、表情、動作

事前的預防不舒服的信號,長輩的身體不舒服,往往在他們的反應、動作、面部表情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會表露出來,他們有可能一直抱怨哪裡的不舒服,感覺快要死了(也有可能有情緒的問題),面部有哀傷難過的表情,身體的姿勢與以往不一樣(可能因為某些角度會疼痛,而改變不同於以往的姿勢以減輕疼痛)。

2. 團隊分擔隱形成本

透過使用機構、居家長照資源等,一起分擔隱形成本的消耗,常見的日間照顧、據點活動,便可以時時有專業照護人員注意長輩身體的情況、也有照顧服務員提供服務。

3. 機動的調整組合團隊

每個人都不一定時時刻刻都是方便的,譬如家中有其他照顧幫手、日間照顧機構的幫忙、喘息服務的適時安排,儘量調查、運用身邊所有的資源,在需要的時候介入協助,才能夠避免隱形成本的增生。

隱形成本是無法避免的,但如何減少是需要照顧者更花多心思思考的。

加入黃耀庭臨床心理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rJ7yS2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品牌孵化基地
147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2024/10/04
本文探討如何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和反應,透過溫蒂·蜜雪兒的經歷,揭示失智者在情感、飲食、聽覺和視覺上的挑戰。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尋找替代方法以面對困難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改善照護策略。
Thumbnail
2024/10/04
本文探討如何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和反應,透過溫蒂·蜜雪兒的經歷,揭示失智者在情感、飲食、聽覺和視覺上的挑戰。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過程中,尋找替代方法以面對困難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改善照護策略。
Thumbnail
2024/10/01
繼2022、2023 免費線上照顧者讀書會後,有許多人回饋,非常期待之後還有機會再舉辦類似的活動。 ​ 2024年冬季免費線上分享會「面對失智者,您要的不只是照顧」將在10/18和12/13 跟大家見面了, ​ 在兩場的講座中,黃耀庭心理師將跟大家分享除了照顧技巧之外,照顧者最缺
Thumbnail
2024/10/01
繼2022、2023 免費線上照顧者讀書會後,有許多人回饋,非常期待之後還有機會再舉辦類似的活動。 ​ 2024年冬季免費線上分享會「面對失智者,您要的不只是照顧」將在10/18和12/13 跟大家見面了, ​ 在兩場的講座中,黃耀庭心理師將跟大家分享除了照顧技巧之外,照顧者最缺
Thumbnail
2024/09/27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2024/09/27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強調學習過程中應避免僅關注病症的表面。 對失智症的理解要多層次,照顧者和醫療人員需要具備對症狀與病程的全面評估能力,也要關注高齡者身體與心理上的互相影響。 最後,作者提供了策略幫助家屬與照顧者更有效地記錄和分析症狀,避免錯誤判斷和焦慮。本文適合對長期照護與失智症認識有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讓高齡者保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讓家庭成員保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提升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代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新孝道」的目的,並非排除自己來盡孝,而是衡量自身狀況,妥善利用外部的協助,共同承擔照顧工作,尤其以短期專業照顧,來配合工作或原有的家庭生活形態,最能展現這個觀念的精神。
Thumbnail
已經邁入三字頭的我和手足一起討論家人未來的長照需求時,雖然已經能盤點政府長照2.0的資源、設想工作能彈性配合的程度(今年的年假還有幾天可以請,專案的進度應該來得急吧),都還是會對時間、金錢的分配感到焦慮。當家人需要的時間壓縮到自己的時間,工作、生活難免被影響,對於在成長過程中,擔起照顧者責任的青少年
Thumbnail
已經邁入三字頭的我和手足一起討論家人未來的長照需求時,雖然已經能盤點政府長照2.0的資源、設想工作能彈性配合的程度(今年的年假還有幾天可以請,專案的進度應該來得急吧),都還是會對時間、金錢的分配感到焦慮。當家人需要的時間壓縮到自己的時間,工作、生活難免被影響,對於在成長過程中,擔起照顧者責任的青少年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五月中下旬,聯合報刊載了一系列的「照顧殺人」相關報導,由於過去也曾擔任過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知道照顧家人的身心壓力有多沉重,讓我也想寫一篇文章來回應這個主題,希望更多政府部門可以更加重視照顧者的權益與身心狀況!
Thumbnail
五月中下旬,聯合報刊載了一系列的「照顧殺人」相關報導,由於過去也曾擔任過家庭照顧者的角色,知道照顧家人的身心壓力有多沉重,讓我也想寫一篇文章來回應這個主題,希望更多政府部門可以更加重視照顧者的權益與身心狀況!
Thumbnail
長輩常常為了讓⾝邊的家⼈親友不擔⼼(儘管⼦女現在仍不在⾝邊),常常隱瞞⾃⼰的病 情。『嘿無要緊!』有啥⼲係呢?⼀點點⼩病⼩痛,免⼤驚⼩怪。然⽽,不只是長輩,這可能是⼈們基於『不想⿇煩別⼈』的⼼情,更何況是如果⾝邊沒有其他⼈時,便會忽略⾃⼰疾病的狀況。老⼈送餐的意義之⼀,就在於,成為⼦女、社福單位..
Thumbnail
長輩常常為了讓⾝邊的家⼈親友不擔⼼(儘管⼦女現在仍不在⾝邊),常常隱瞞⾃⼰的病 情。『嘿無要緊!』有啥⼲係呢?⼀點點⼩病⼩痛,免⼤驚⼩怪。然⽽,不只是長輩,這可能是⼈們基於『不想⿇煩別⼈』的⼼情,更何況是如果⾝邊沒有其他⼈時,便會忽略⾃⼰疾病的狀況。老⼈送餐的意義之⼀,就在於,成為⼦女、社福單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