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必修課】-這一頁,你要寫下甚麼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時身心資源也時常消耗得快。

那天和家人在討論,照顧父親對於自己的消耗速度之快,每次的能量補給好像

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充電的頻率到底要怎麼掌握?

當時,家人回應我,「關關難過關關過!」、「陪病者不要把自己賠進去了」、「要去找自己的事情做。」 

老實說,當下聽到這些話,真覺得幫助不大以外更有壓力了!那個壓力的內心話

正在對自己說「天啊!我連自己也顧好了,怎麼辦?」、「我會不會從此落入只會當女兒而忘了自己是誰?」...我該怎麼辦好呢?

後來的我,幾乎有空就把身邊的朋友約一輪出來,吃個飯、見面、聊聊天

透過身旁朋友的支持系統,讓自己透透氣,把照顧時候的鳥事說一輪,一邊說

又能笑了出來,覺得當時的情緒壓抑似乎也都只是一陣烏雲,下完雨後也逐漸

放晴,又再次有陽光灑下,身旁重要他人的支持總是能讓吹散烏雲。

但,似乎不是總是都能依靠著他人的陪伴,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時間的規劃,

我才意識到,我的時間規劃呢?

沒有耶!我的行事曆上排著都是爸爸的各科回診時間安排,沒有我自己的時間安排。

離職後返家,我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規劃,行事曆上記著的都是爸爸的規畫而非我的。

離職後的照顧日常,時常on call,專注力都在照顧者身上,對自己的關注和安排

少之又少,相較於以往上班族時期,還會期待規畫自己的下班和周末生活,照顧

者的勞動,沒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分界。

意識到,原來缺乏明確的時間界線和時間規劃,讓我感覺到失去了自己的控制感

也失去了對自己存在著的喜悅。

也許,有些照顧者是擅長透過把時間奉獻在他人身上,獲得成就感,但經過這

一個月的經歷,我更認識到自己並非是屬於專注力放在照顧者身上就能獲得滿足

的類型,我是需要明確的個人時間安排,生理心理及空間上都需要有界限,且非

常需要看護及其他照顧資源介入協助的照顧者。

聊到這,又更廣闊的看見,不同照顧者都有著不同的樣貌和姿態在和自己的照顧

角色互動著,沒有千篇一律的樣貌,每個照顧者只要能依循自己的心意和擅長的

事務,找到讓自己能夠自在待著這角色裡面的樣子,就是最合適的了。


這一個月中,花最多時間在自我對話的主題就是:取捨。


離職返家後的照顧,最大的取得是我不需要再工作和家庭兩頭燒,我的身心狀態

目前僅供家庭的壓力消耗即可,但隨之而來也有許多的捨,我捨棄掉自己有興趣

的工作、捨棄掉每個月的收入來源、捨棄掉原先的生活圈、捨棄掉和伴侶友人的

距離。

總是,有取有捨,每個人在二十九歲的所經歷的篇幅就是會有所不同,這是我們

時常忘記的,忘記問自己「這一頁,我要寫下甚麼故事?」。


生涯發展的暫停鍵按下後,我並非一無選擇,我仍可以選擇這一頁''照顧者日常''

我想要寫下哪些故事呢?

我想,這一頁我想寫下我的照顧者風格是:需要保有自我的生活,需要明確的時間界線,認識到照顧他人無法使我獲得成就,倘若把照顧當成遊戲任務解鎖,

我可以選擇上線時間打怪,也能自動登出,這樣的界線劃分,可以讓我的照顧能量的輸入與輸出獲得平衡。

這一頁,分享給和我一樣在當照顧者時容易全神專注後感受到大量的疲憊,且無

法從被照顧者身上獲得到支持或成就的人,嘗試著讓自己有明確的時間界線,

將照顧的生活,規劃成任務導向,相信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內在身心資源來得及充電,也能有剛好的能量給予照顧對象。

Wish you a good goodby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常深呼吸
12會員
24內容數
剛卸下長期照顧者的女兒,過往為助人者,現在在助人自助的路上修煉中。
日常深呼吸的其他內容
2024/01/06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2024/01/06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Thumbnail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提早討論規劃,預做準備。讓家屬可以更安心的完成照顧這件事情。
Thumbnail
「照顧」這件事情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提早討論規劃,預做準備。讓家屬可以更安心的完成照顧這件事情。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 #照顧者情結 的人,身為獨生女,覺得應該要承擔原生家庭的重責大任,尤其在父母年老時,讓他們得到妥適的照顧、不留遺憾,才是善終,其實這個預期目標就是 #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 #照顧者情結 的人,身為獨生女,覺得應該要承擔原生家庭的重責大任,尤其在父母年老時,讓他們得到妥適的照顧、不留遺憾,才是善終,其實這個預期目標就是 #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Hello, 全職照顧者的日子,滿月了。 在過程中,無數個夜晚內心的自我掙扎,又在過程中許多的自我對話。 比起身體上的疲累,對我而言多數時間是內心的消耗。 每個月對於內心的消耗感受程度強弱不同,我天生的性情敏感,對於人發出的情 緒敏銳度較高,這也讓我可以較同理父親的照護氣質,生病後的情緒變化,但同
Thumbnail
hello 進入出院返家後的第三周,時間走著走著,過程中歷經和父親相處的起伏落差,時常有種,身心似乎跟著病人一起生病。 聯想到的是「替代性創傷」一詞。 因為疾病對整個家庭帶來的影響,我爸爸給了兩個字「禁錮」。 那天他在餐桌上,爸爸突然說著:「我覺得我被輪椅禁錮,我的靈魂也被禁錮了。」我想那是在他時而
Thumbnail
hello 進入出院返家後的第三周,時間走著走著,過程中歷經和父親相處的起伏落差,時常有種,身心似乎跟著病人一起生病。 聯想到的是「替代性創傷」一詞。 因為疾病對整個家庭帶來的影響,我爸爸給了兩個字「禁錮」。 那天他在餐桌上,爸爸突然說著:「我覺得我被輪椅禁錮,我的靈魂也被禁錮了。」我想那是在他時而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