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症時常見的思維陷阱--如何避免「小7集點」誤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課程中我常常把學員們帶進失智症的裡面,再把他們帶出失智症,用不同的視角看失智症的症狀。


否則很容易出現我們學校在學習「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程的問題。

大學時,上到「 變態心理學」這門課的時候,

老師在台上說了很多不同疾病的症狀,

譬如:

失智症會有記憶力變差、幻覺、妄想...;

憂鬱症有睡不著,吃不下或吃太多...;

思覺失調則有混亂、妄想...。

很多同學上完了一學期的課程,就常說,

我有這個問題,我又有那個毛病等。


其實我們學到的都只是看疾病症狀的冰山一角,

因為書本上的資訊,

都沒辦法涵蓋所有面向,

以致於看疾病就只能看到其中症狀的那一部份。

而人又很容易去找自己類似的症狀,

去推論自己可能的疾病問題。


進到醫院之後,

當看得越多,

才發現其實我們都小看了疾病的樣貌,

會以為疾病就只有書上寫的問題,

症狀就只會有書上寫到的症狀!


其實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我們長照的失智症裡,

當開始了解失智症了以後,

看到記不得家人,

不做過去常做的事,

不用以往會用的方式表達情緒,

很容易會好像小7集點一樣,

集滿幾個症狀或是有那些症狀就是失智症,

也就陷入失智症思考模式,

用失智症的方式處理問題。


其實要區分正常高齡者老化的症狀或是失智症狀在有經驗的醫事人員身上,

要考量的問題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多。


至少有五大關鍵思考病程與症狀,在評估失智症時我們會在意的事:


五大關鍵思考病程與症狀的指標


疾病的病程


對失智症有老經驗的醫療人員大都曉得,

輕度、中重度,

大約會出現什麼症狀,

估計在罹患失智症後多久會發生,

所以有些醫師會對家屬說法:

「你怎麼沒有早一點來?」

或是說

「還好,你那麼早就發現異樣來就診。」

其實背後的概念就是醫師都知道生病多久了。


但是,很多認識失智症的人,

只知道失智症的症狀,

卻不太會區分症狀出現了多久!

也以致於大家出現看到影子就開槍的心態。

譬如幻覺的症狀如果無緣無故就出現,

之前都好好的,

沒有記憶力的問題、

也沒有嗜睡的問題,

這就有可能不是失智症造成的。

需要找出其他可能的原因。


高齡者的反應異於一般人的反應

延續前一個問題,

高齡者的反應,

常常不符合我們一般人的想法,

譬如:當你看到一個高齡者者,

可能出現暴力、躁動、

長時間睡覺、一直不睡覺、

對很多事情都不配合、

記不得事情、對事情都沒有反應...,

你會覺得他是什麼問題呢?

raw-image


我想不少人又會想到是失智症,

其實老年憂鬱症也有可能,

因為有很多症狀跟失智症看似相似,

但原因不同。


身體與心理互相影響

而高齡者更常出現的就是身體問題卻以心理問題表現出來,

而心理的問題卻常以身體的問題顯現出來。


譬如情緒低落、壓力大,可能會出現心臟碰碰跳,消化不好的身體症狀。

而身體長期不舒服,

又可能覺得自己是不是治不好了,

找了很多醫生怎麼看不好,

就開始情緒低落了。

照顧者很容易就直接用直覺去看問題,

而忽略了這個問題背後的問題,

所以千萬要小心。


家屬說明個案症狀的模式


從家屬說明個案的問題模式去分析,

醫療人員可能會預期,

如果沒有說的部份可能就沒有發生,

或是有一些需要補足醫療人員判斷的關鍵點,

會加以詢問。


特別是在失智症評估上面,

會問一下過去有這樣的情形嗎?

或是過去對同樣的問題怎麼樣表現出來呢?


對一件事反應的差別

當我們看到同樣一件事個案有出現反應不一致的時候,

我們還要去思考周遭的環境是否有可能引發個案個案反應的差異,

譬如: 對於兒子就言聽計從,對於女兒就事事反對。

對孫子都百依百順,對外看卻處處刁難。

在反應不好的照顧者身上就會常常覺得個案有問題,

但在他依順的其他照顧者身上卻不覺得有問題。


所以,為了避免無法區別失智症問題,

比較好的方式是,

照顧者先把所有你看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

只要跟以往不一樣或是跟常人反應不一樣就寫下來,

先別預設立場,

因為我們容易想到的都會是往壞的方向去想,

一旦往這個方向去想的時候,

你寫下來的東西多半會是症狀,

卻沒看到被照顧者好的樣子。


追蹤「失智症應對的策略思維 黃耀庭心理師」帶你看見不一樣的照顧思維




141會員
178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面對家人離世的低落情緒,高齡者常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透過分享與他們的美好回憶,這些離世的家人能夠以無形的遺產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探討他們如何透過健康習慣、善良的行為及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建立起深厚的家庭關係,並教導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即使他們已經離開,這份影響仍然會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
本文探討如何用溫柔的方法與長輩溝通,尤其是面對失智症患者時,如何讓長輩更樂於接受建議。透過孫子與奶奶的互動範例,展示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強調從長輩的立場出發,運用柔性的語氣,避免強迫,進而改善家庭關係。
特別設計這門課程,讓子女在初期照顧的時候能夠作思維的引導, 協助指引可以讓自己日子過得不會那麼辛苦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照顧了好幾年,感覺照顧這件事情, 一直都在撞牆,沒辦法跳出這樣的框架。 我誠心的建議你,試試看使用這門課程的方法去做, 一定會有一些程度上的改變。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高齡者在與家人溝通時所面臨的挑戰與困擾。透過四個長輩的真心話,瞭解他們在情感上的需求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高齡者在情緒調節上,往往會因為對子女的考慮而不願表達自己的感受。透過理解這些真心話,子女可以更有效地與高齡者互動,改善彼此的溝通與關係。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面對家人離世的低落情緒,高齡者常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透過分享與他們的美好回憶,這些離世的家人能夠以無形的遺產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篇文章探討他們如何透過健康習慣、善良的行為及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建立起深厚的家庭關係,並教導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即使他們已經離開,這份影響仍然會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
本文探討如何用溫柔的方法與長輩溝通,尤其是面對失智症患者時,如何讓長輩更樂於接受建議。透過孫子與奶奶的互動範例,展示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強調從長輩的立場出發,運用柔性的語氣,避免強迫,進而改善家庭關係。
特別設計這門課程,讓子女在初期照顧的時候能夠作思維的引導, 協助指引可以讓自己日子過得不會那麼辛苦的方法; 如果你已經照顧了好幾年,感覺照顧這件事情, 一直都在撞牆,沒辦法跳出這樣的框架。 我誠心的建議你,試試看使用這門課程的方法去做, 一定會有一些程度上的改變。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高齡者在與家人溝通時所面臨的挑戰與困擾。透過四個長輩的真心話,瞭解他們在情感上的需求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高齡者在情緒調節上,往往會因為對子女的考慮而不願表達自己的感受。透過理解這些真心話,子女可以更有效地與高齡者互動,改善彼此的溝通與關係。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失智症語言治療師面臨的問題,包括中重度個案的應對、能力與動機的辨別、社會資源的認識等,並分析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另外,還提到了提升治療師專業知識和技巧的方法。這篇文章可以幫助語言治療師更好地應對失智症患者的治療挑戰。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失智症語言治療師面臨的問題,包括中重度個案的應對、能力與動機的辨別、社會資源的認識等,並分析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另外,還提到了提升治療師專業知識和技巧的方法。這篇文章可以幫助語言治療師更好地應對失智症患者的治療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