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不丹|虎穴寺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懸在三千公尺高的懸崖上的塔克桑寺,也稱為虎穴寺,是不丹聖人蓮花生大士的聖地之一。也是來訪不丹,必須參訪的聖寺之一。

同行夥伴因為前幾年已經來過,不願意在花幾小時走這條累人的山路,於是丟下我去逛街。我只好把自己帶上,跟上團裡的其他人走上這座極富盛名的地方。山路崎嶇,慢慢的我們也漸行漸遠,最後竟然只剩下我一個人在深山裡漫遊。偶然遇到來自各國朝聖的旅者,也都點頭致意,不言其他。

那天的天氣特別晴朗,藍天就是藍天,陽光也是切實的陽光,但在海拔上千的山中,又是冬天,只有清涼。山上不是完整的翠綠,也有乾枯的花草,有點浩劫後的平靜,那樣子的色調,不那麼鮮亮,卻是濃烈蓄意待發的崎嶇姿態。

我們意外平靜的在一條山路上相遇,是來自印度的旅人。他熱情的打招呼,彼此用著對方聽不懂的英文問候,最後我乾脆不語的從口袋拿一顆糖果贈與,想讓彼此閉上說話的嘴巴。也是我不善與人互動,只好微笑,也是我語言能力太差,只好微笑。

默默的一前一後,我們竟一起走了好長一段路,遇見結冰的瀑布,踩在陽光照射不到的擠雪上面,用彼此的相機幫對方拍照,也用自己的相機拍下了對方的面孔。最後我們也一起到達目的地—虎穴寺。

走訪穿梭在不同的佛堂、殿內,燃著藏香的佛寺,不時有唸唸有詞的喇嘛為我們手裡掬上加持的水,像在一個建構完善的山洞中,坑坑洞洞都是不同的修行地。

他突然問我該如何祈禱,我們比著不同文化信仰的手勢,最後乾脆盤腿坐下靜默不語。

山間獨有的靜謐,佛寺獨有的燃香、酥油燈,石材與木質,蓮師深邃的眼神,風馬旗交織在那天的空氣、記憶、與腦海。而我深信,這樣神聖的地方,我們彼此留下笑容與寂靜,既永恆也從此飄散。

在離開佛寺之際,我們一起拍了一張合照,有默契的沒有任何人提起該怎麼拿這張照片,相互擁抱祝福,我們踏上不同的歸途。這場緣起緣滅,也如此歸順自然的停留在這座三千海拔的佛寺,終是一場恰如其分的相逢與離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M | LIN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CM |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5
但每當回憶起食物跟想念的味道時,常常回想到,就學期間,還住家裡的時候,爸爸從外面買回來,已經在餐桌上放到冷掉的那包湯麵。
2021/04/25
但每當回憶起食物跟想念的味道時,常常回想到,就學期間,還住家裡的時候,爸爸從外面買回來,已經在餐桌上放到冷掉的那包湯麵。
2021/04/25
你打了一個跟昨天一樣頻率的哈欠,你說了跟昨天一樣的話,嘴角上揚弧度、反覆相同的動作,塗上同一支口紅,為一樣的事悲傷。
2021/04/25
你打了一個跟昨天一樣頻率的哈欠,你說了跟昨天一樣的話,嘴角上揚弧度、反覆相同的動作,塗上同一支口紅,為一樣的事悲傷。
2020/06/27
最近不知道要寫點什麼,默默翻看多年前的照片,想著不然來寫寫腦袋裡裝的那些零碎的記憶吧。 那天離開的步伐有點虛浮。還記得是2015銜接2016的冬天,我在不丹。 剛好參訪到一個座落山林的佛寺,寺外小廣場一群人正圍著圈歌唱起舞一起歡唱新年,陽光斜斜從屋簷一側照射進來,人群跳著,陽光在腳下也是閃著閃
Thumbnail
2020/06/27
最近不知道要寫點什麼,默默翻看多年前的照片,想著不然來寫寫腦袋裡裝的那些零碎的記憶吧。 那天離開的步伐有點虛浮。還記得是2015銜接2016的冬天,我在不丹。 剛好參訪到一個座落山林的佛寺,寺外小廣場一群人正圍著圈歌唱起舞一起歡唱新年,陽光斜斜從屋簷一側照射進來,人群跳著,陽光在腳下也是閃著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樣的獨自旅行,只有自己知道感受到什麼,還有,為什麼而來。
Thumbnail
這樣的獨自旅行,只有自己知道感受到什麼,還有,為什麼而來。
Thumbnail
來到藍毗尼,這個佛祖出生之地,我重新感受到許久未有的深層寧靜。
Thumbnail
來到藍毗尼,這個佛祖出生之地,我重新感受到許久未有的深層寧靜。
Thumbnail
這一天,陽光特別耀眼,白色佛塔在陽光下更顯光潔明亮,甚至有點刺眼。
Thumbnail
這一天,陽光特別耀眼,白色佛塔在陽光下更顯光潔明亮,甚至有點刺眼。
Thumbnail
點起爐頭,我給自己泡了杯紅茶,手邊夾鏈袋內裝著的洋芋片,則是特別留給今晚的小確幸。推想是在人群中待久了,有時能夠自己一個人坐在山裡反倒覺得鬆了口氣,無需在意他人、無需顧慮外物,只要盡情地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給自然,就好。或許早在回到城市以前,我就已期待著再度踏上稜線,展開那一趟只為了自己的旅程。
Thumbnail
點起爐頭,我給自己泡了杯紅茶,手邊夾鏈袋內裝著的洋芋片,則是特別留給今晚的小確幸。推想是在人群中待久了,有時能夠自己一個人坐在山裡反倒覺得鬆了口氣,無需在意他人、無需顧慮外物,只要盡情地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給自然,就好。或許早在回到城市以前,我就已期待著再度踏上稜線,展開那一趟只為了自己的旅程。
Thumbnail
西藏旅行,因要冒高山反應風險,景點都以藏傳佛教佛寺為主,價值就是原汁原味。大藏區其他同類佛寺逃不過「文化大革命」浩劫,全是原址重建的仿制品。倘若你是佛教徒,走一趟確實是個好經驗,團友除了我倆外都是佛教徒,自己是宗教藝術愛好者,丈夫想挑戰高原氣候,促成是次旅行。
Thumbnail
西藏旅行,因要冒高山反應風險,景點都以藏傳佛教佛寺為主,價值就是原汁原味。大藏區其他同類佛寺逃不過「文化大革命」浩劫,全是原址重建的仿制品。倘若你是佛教徒,走一趟確實是個好經驗,團友除了我倆外都是佛教徒,自己是宗教藝術愛好者,丈夫想挑戰高原氣候,促成是次旅行。
Thumbnail
現在住的山莊,處於較隱蔽的山坡上,往住處須遶一段彎曲的山坡路。外地友人初次來訪時,就約在197線道6.5k處的【佛光禪寺】碰面。由禪寺至山莊才1公里路程,由我帶路或許比導航更加讓朋友安心。 願大家都能與自己的神相遇,進而讓信仰護持ㄧ生。或許先來ㄧ趟197線道佛光之旅,洗滌心靈塵埃開始吧!
Thumbnail
現在住的山莊,處於較隱蔽的山坡上,往住處須遶一段彎曲的山坡路。外地友人初次來訪時,就約在197線道6.5k處的【佛光禪寺】碰面。由禪寺至山莊才1公里路程,由我帶路或許比導航更加讓朋友安心。 願大家都能與自己的神相遇,進而讓信仰護持ㄧ生。或許先來ㄧ趟197線道佛光之旅,洗滌心靈塵埃開始吧!
Thumbnail
#沒有熟面孔的一天 清晨出門前往今天首站第31番竹林寺,沿途見到許多非常有元氣的小學生走路上學,也有騎車腳踏車的高中生飛快前行,學童間此起彼落的早安問候聲,讓清晨的遍路熱鬧非凡。 從住宿的飯店前往竹林寺,就是從市中心往市郊的小山前進,由於竹林寺所座落之處的古遍路,如今已是一座名為「牧野植物園」的私人
Thumbnail
#沒有熟面孔的一天 清晨出門前往今天首站第31番竹林寺,沿途見到許多非常有元氣的小學生走路上學,也有騎車腳踏車的高中生飛快前行,學童間此起彼落的早安問候聲,讓清晨的遍路熱鬧非凡。 從住宿的飯店前往竹林寺,就是從市中心往市郊的小山前進,由於竹林寺所座落之處的古遍路,如今已是一座名為「牧野植物園」的私人
Thumbnail
我喜歡北投的味道,溫泉的硫磺味以及幾分京都味。北投一帶的古蹟、景點我多數造訪過,每隔一段時間一定會去走走。口袋裡甚至有幾個極喜歡、一般觀光客不會去的好地方,像是普濟寺、善光寺。不過,有些地方一直惦記著卻不曾去過。這天,排除停車及小孩因素,刻意搭捷運獨自前往,決意一探究竟。
Thumbnail
我喜歡北投的味道,溫泉的硫磺味以及幾分京都味。北投一帶的古蹟、景點我多數造訪過,每隔一段時間一定會去走走。口袋裡甚至有幾個極喜歡、一般觀光客不會去的好地方,像是普濟寺、善光寺。不過,有些地方一直惦記著卻不曾去過。這天,排除停車及小孩因素,刻意搭捷運獨自前往,決意一探究竟。
Thumbnail
環線包車的最後一天,補安排了原本出發第一天因天候因素而跳過的塔爾寺以及西寧市區附近的土樓觀(北禪寺)與南禪寺。 DAY 11 行程 : 土樓觀(北禪寺)、塔爾寺、南禪寺   土樓觀(北禪寺) 土樓觀(北禪寺)位在西寧市北海拔2400多公尺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又名永興寺。又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
Thumbnail
環線包車的最後一天,補安排了原本出發第一天因天候因素而跳過的塔爾寺以及西寧市區附近的土樓觀(北禪寺)與南禪寺。 DAY 11 行程 : 土樓觀(北禪寺)、塔爾寺、南禪寺   土樓觀(北禪寺) 土樓觀(北禪寺)位在西寧市北海拔2400多公尺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又名永興寺。又因北山山崖層疊,遠眺
Thumbnail
山間獨有的靜謐,佛寺獨有的燃香、酥油燈,石材與木質,蓮師深邃的眼神,風馬旗交織在那天的空氣、記憶、與腦海。而我深信,這樣神聖的地方,我們彼此留下笑容與寂靜,既永恆也從此飄散。
Thumbnail
山間獨有的靜謐,佛寺獨有的燃香、酥油燈,石材與木質,蓮師深邃的眼神,風馬旗交織在那天的空氣、記憶、與腦海。而我深信,這樣神聖的地方,我們彼此留下笑容與寂靜,既永恆也從此飄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