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種梨-真的是因小失大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來聊聊齋,在這邊你可以聽到如同聊齋誌異內的故事,或許聽完不見得會多有感觸,但也說不定可以覺得別有興致,接著要跟你分享的是「種梨」的故事。

種梨

有一名鄉下人運了一車梨子在街市上賣,他的梨雖然芳香甘甜,但價錢卻賣的很貴。

從遠處走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道士,到他車前想乞討個梨吃,那鄉下人吆喝他離開,他也不走。那鄉下人生氣了便罵了他一頓。只見那道士說:「你一車幾百顆梨,我老道士只討一顆,對你沒多大損失,你又何必動怒呢?」

旁觀的人也勸這個賣梨的,就挑個壞梨給他打發他走,但那賣梨的鄉下人死也不肯,此時旁邊店鋪裡一個夥計,看他們吵得不像話,也就掏錢買了一個給那道士。

道士謝了謝那夥計,對圍在旁邊的人說:「我這出家人可不會吝嗇的,我這有好梨,讓我拿出來請大家吃!」

有人就問了:「你既然有,為何不自己拿出來吃?」


raw-image


道士則說:「我必須用這顆梨的梨核來做種子。」

於是道士拿著梨,大口吃光後把梨的果核握在手中,自肩膀上取下把鐵鏟,在地上挖個幾寸深的洞,把梨核埋下去、再蓋上土,向街上的人討水來澆。好事的人在附近店裡討了盆滾開的熱水給他,道士接過來也面不改色地把水澆在埋梨核的地方。

大家眾目睽睽注視著這道士想看他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只見過了一會兒地上竟冒出芽來,不久又漸漸長大了起來變成一顆枝葉茂密的樹,頃刻間開了花,又一下子結了果實,這個果實正是梨子,這梨子結的又大又香掛滿了一樹。道士自樹上把梨摘下送給看熱鬧的人們,一下子就送光了。

接著道士開始用鐵鏟子砍樹,叮叮噹噹響了半天樹才砍倒,那道士便連枝帶葉把梨樹揹在肩頭從容的走了。

當道士施展法術的時候,那賣梨的鄉下人也在夾在人群當中,伸長著脖子出神地瞧著熱鬧,彷彿忘記他自己還正在做生意;待那個道士走後他才回頭去看他自己的推車,一看竟發現上頭的梨子一個都沒有了,這才明白剛剛道士請客的梨子都是他的,再仔細一瞧,手推車上的一個車把手也不見了,而且留著剛被鑿斷的新疤痕。他氣急敗壞地去追尋那個道士,轉過了牆角發現那被鑿斷的車把手被丟在那兒,才知道那道士砍下的梨樹,其實就是這東西。

那道士已不知何去何從,滿街的人卻笑得合不攏嘴。

異史氏評論:「鄉下人糊裡糊塗地憨傻有趣,被街上的人笑是其來有自的。常看到那些鄉下人樸實過日,農收豐富,但遇到有些好朋友討一些米的時候就生氣計較的說:「這是好幾天的生活所需耶。」有人勸他們救濟危難,或是施捨些飯給那些孤苦的人,他們就又會生氣計較的說:「這些可以給十個人、五個人吃的呢。」以致於父子兄弟間都相互計較的很,等到染上嫖妓賭博類的壞習慣後,花盡積蓄卻一點都不吝嗇;又或者是觸犯法令要被砍頭的時候,才急著拿錢贖命。像這類的正道不彰情形可以說是數不完的;愚蠢如同那個鄉下人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以上就是聊齋誌異當中,種梨的故事。其實從這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人性有趣的地方,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賣梨的人也不過只是想混口飯吃,整車梨子當作教訓不會太嚴重了嗎? 雖然有人會覺得因小失大,只因不給一顆梨而導致整車梨都沒了,但人家也不過是出來做生意罷了,又不是把爛梨子假裝蘋果(這句俗話是這樣用的嗎?)把劣等品充當高等貨來賣,這樣吃虧了才比較覺得罪有應得吧?

雖然常說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但如果空有一身本事無處發揮,就如同沒有個梨子核做為開端,也變不出把戲不是嗎?

圍觀的人們就如同生命中常會出現在身邊的人一樣,有些會給予幫助如同幫忙買梨子,而有些呢則是提高人生的難度如同給予滾開的熱水澆灌梨子核,而有些呢就單純看熱鬧想吃梨子而已,最後還是得回歸到自身的定位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如果賣梨子的沒有看熱鬧那或許不會損失慘重,不是嗎?


聊齋內很多故事雖然跟花妖狐媚、奇人鬼怪有關,但多半都可以從中窺探一些人性層面的問題,畢竟有時候,人比鬼更可怕。不是嗎? 最後歡迎各位留言告訴我你想聽什麼樣的故事,那我們下次再見。

Soundon有聲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地酉聲的沙龍
28會員
56內容數
地政士與身為親密夥伴的律師,分享執業上面的心得,與生活習習相關的不動產及法律相關知識。
職地酉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7
這個人真可惡一定會有報應的!但~事情是否總不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呢?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否也只是我們最卑微的祈求呢?這篇故事雖然講到了僧(也就是泛指和尚)以及跟其特殊身分地位有關而生的故事,但從中也可以窺探,若是不同角色,或說落實在你我之間的時候,祈望著天理能昭,也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吧!
Thumbnail
2022/06/17
這個人真可惡一定會有報應的!但~事情是否總不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呢?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是否也只是我們最卑微的祈求呢?這篇故事雖然講到了僧(也就是泛指和尚)以及跟其特殊身分地位有關而生的故事,但從中也可以窺探,若是不同角色,或說落實在你我之間的時候,祈望著天理能昭,也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吧!
Thumbnail
2022/06/07
這篇一開始的描述好像跟廟鬼這個篇名沒什麼關係,但故事到了後面轉折之處,卻會讓人越想越覺得恐怖。這個恐怖好像是古代的都市傳說一般,也就是聽完這個故事後,會對自己生活日常習以為常的舉動,多了一分想像也就是多了一分畏懼。畢竟人的想法與念頭往往是最難控制的,心裡的聲音有時候會不會越限制反而越想胡亂地暴走呢?
Thumbnail
2022/06/07
這篇一開始的描述好像跟廟鬼這個篇名沒什麼關係,但故事到了後面轉折之處,卻會讓人越想越覺得恐怖。這個恐怖好像是古代的都市傳說一般,也就是聽完這個故事後,會對自己生活日常習以為常的舉動,多了一分想像也就是多了一分畏懼。畢竟人的想法與念頭往往是最難控制的,心裡的聲音有時候會不會越限制反而越想胡亂地暴走呢?
Thumbnail
2022/02/13
歡迎收聽來聊聊齋,在這邊你可以聽到如同聊齋誌異內的故事,或許聽完不見得會多有感觸,但也說不定可以覺得別有興致,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故事是一個聊齋內的短篇篇名叫做「咬鬼」的故事。有位名字叫沈麟生的人這麼說著:他有位年紀稍長的朋友,在某個夏天午後正躺在客廳午睡之時,半睡半醒的朦朧間好像看到一名女子...
Thumbnail
2022/02/13
歡迎收聽來聊聊齋,在這邊你可以聽到如同聊齋誌異內的故事,或許聽完不見得會多有感觸,但也說不定可以覺得別有興致,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故事是一個聊齋內的短篇篇名叫做「咬鬼」的故事。有位名字叫沈麟生的人這麼說著:他有位年紀稍長的朋友,在某個夏天午後正躺在客廳午睡之時,半睡半醒的朦朧間好像看到一名女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時雨水還滴滴答答的在我家後面隔壁人家的鐵皮屋上跳躍著,群組裡市集的總召拍胸脯保證下午絕對雨過天晴,我便在瞬間下定決心:「不如來實驗看看好了!」 聽別人說似乎很有道理?不如自己實踐看看, 在非產地的地區販售農產品成功的機率有多高?
Thumbnail
當時雨水還滴滴答答的在我家後面隔壁人家的鐵皮屋上跳躍著,群組裡市集的總召拍胸脯保證下午絕對雨過天晴,我便在瞬間下定決心:「不如來實驗看看好了!」 聽別人說似乎很有道理?不如自己實踐看看, 在非產地的地區販售農產品成功的機率有多高?
Thumbnail
我細心一葉一葉檢查著,用剪刀剪去不要的部分。 作著簡單。重覆的動作時,人的想法,總是會出現令人出乎意料的許多連結。 看著這些即將被丟棄的地瓜葉,想起不被世界疼愛的低階族群。
Thumbnail
我細心一葉一葉檢查著,用剪刀剪去不要的部分。 作著簡單。重覆的動作時,人的想法,總是會出現令人出乎意料的許多連結。 看著這些即將被丟棄的地瓜葉,想起不被世界疼愛的低階族群。
Thumbnail
每次到了果園姑婆就會給小三子一個斗笠來裝水梨,小三子總是挑到個頭小、果皮顏色又深的梨(其實這是符合小三子的身高僅能採到的梨),經常被笑挑沒有人要的,然後姑婆就會在果園裡挑最大、最好的水梨放到斗笠中,讓小三子先拿會回家中。小三子平衡感不好已經從之前走田埂展露無遺,加上路又不平,常會“叩”踢到東西,
Thumbnail
每次到了果園姑婆就會給小三子一個斗笠來裝水梨,小三子總是挑到個頭小、果皮顏色又深的梨(其實這是符合小三子的身高僅能採到的梨),經常被笑挑沒有人要的,然後姑婆就會在果園裡挑最大、最好的水梨放到斗笠中,讓小三子先拿會回家中。小三子平衡感不好已經從之前走田埂展露無遺,加上路又不平,常會“叩”踢到東西,
Thumbnail
《徑路窄處,留一步給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Even the hunter will refrain from killing the bird that has flown to him for shelter.」 「窮鳥懐に入れば猟師も殺さず」
Thumbnail
《徑路窄處,留一步給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Even the hunter will refrain from killing the bird that has flown to him for shelter.」 「窮鳥懐に入れば猟師も殺さず」
Thumbnail
我們一邊擦拭南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討論瓜瓜箱的價格,綜合瓜瓜箱,比單一的南瓜箱好賣......。我邊聽邊感受著作農的辛苦,就算經過去年那一個月的務農換宿,或許仍對務農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我或許總以為自己想逃離「體制」,但體制無分內外,一條關乎存亡的界線與焦慮,仍隱隱在那裡。
Thumbnail
我們一邊擦拭南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討論瓜瓜箱的價格,綜合瓜瓜箱,比單一的南瓜箱好賣......。我邊聽邊感受著作農的辛苦,就算經過去年那一個月的務農換宿,或許仍對務農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我或許總以為自己想逃離「體制」,但體制無分內外,一條關乎存亡的界線與焦慮,仍隱隱在那裡。
Thumbnail
以下兩則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兩則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Thumbnail
移居台東近五年來,我和先生原本的自由業工作收入(翻譯和修改英文論文),尚不以應付一家六口的生活支出,所以這幾年來,無時不刻不在想方設法,到底要如何謀求更多樣的生計。我們所擁有的農地,算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資產了。每種下一樣作物,都像在孵育一顆希望的種子,也許是為我們家提供食物,也許可以帶來收入。
Thumbnail
移居台東近五年來,我和先生原本的自由業工作收入(翻譯和修改英文論文),尚不以應付一家六口的生活支出,所以這幾年來,無時不刻不在想方設法,到底要如何謀求更多樣的生計。我們所擁有的農地,算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資產了。每種下一樣作物,都像在孵育一顆希望的種子,也許是為我們家提供食物,也許可以帶來收入。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帶的七個班中,有六個班是六年級,這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很多老師們都不愛帶六年級,能逃就逃、能閃就閃。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愛挑釁的學生,忍得過孩子的百般折騰就過關了;忍不過,還是得繼續面對及努力。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年帶的七個班中,有六個班是六年級,這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很多老師們都不愛帶六年級,能逃就逃、能閃就閃。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愛挑釁的學生,忍得過孩子的百般折騰就過關了;忍不過,還是得繼續面對及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