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啾電影|《水中的女人》:每一個人都有命中注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浮上岸的水仙,降臨在管理員的小房間,拉開了故事序幕。

浮上岸的水仙,降臨在管理員的小房間,拉開了故事序幕。

在手拿星巴克,號稱一日小確幸的時代,奈沙馬蘭導演藉由《水中的女人 》依然很固執,想要告訴大家一件形而上的嚴肅事,那就是你的人生其實圍繞著一個大秘寶:

去吧!找到你自己的人生使命吧!

可是,要怎麼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呢?《水中的女人 》告訴大家,不是你自己去發現,而是會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讓他來告訴你。

《水中的女人 》裡宣告眾人使命的「那個人」,是我們的主角克里夫蘭,他是一位因為過去挽回不了妻小的性命,受到心理嚴重創傷的醫生,從此放棄醫療他人的職志。

拋棄原本一雙該救治無數人的手,變成在廚房洗碗、游泳池畔清掃的社區褓母,整日泡在狗屁倒灶的雜事堆,唯一陪伴克里夫蘭的,是夜裡湛藍發亮的游泳池,而神奇的事就從游泳池底浮上水面,美麗的水仙降臨在克里夫蘭的房間,尋求他的庇護。

當不起眼的克里夫蘭召集眾人,宣告每一位住戶的使命應當如何如何,從而解救水仙並影響人類未來的大事,住戶們會有怎樣的反響呢?最終結果又如何?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01 【莫聽小人言】

「我不是應該救活她嗎?」

當治療者也失敗的時候,眾人一個個癱坐在地上,整個行動沒有一個地方順利,沒有一處成功,大家眼睜睜看著眼前遍體麟傷的水仙,性命危在旦夕,自己卻什麼都不能做。

大家紛紛看向解謎者,希望他能解開更多字謎,告訴大家更多還不了解的訊息。

解謎者感受到炙熱的目光,有點為難的再度拿起報紙,試著努力從中看出訊息:「橫向14......不對,不對。」他手執鉛筆,在紙上劃了又劃,最後抬起頭皺眉說:「我不知道。」

「一個人要找到人生的使命,唯一的方法是聆聽自己的心聲,這是你告訴我的。」解謎者對克里夫蘭說,「我不覺得自己是解謎者,也許這不是我的使命。我看不出這些字有什麼信息,之前看不出來,現在也是。要找出人生使命很困難,有時候和想像的不一樣,也許這群年輕人不是公會成員,你看派對出了多少狀況,從一開始就不對勁,你怎麼這麼確定我就是解謎者,他們就是公會成員呢?」

克里夫蘭聽了解謎者的質疑,恍然大悟,打從一開始他就不應該那麼做。克里夫蘭說:「他說的那麼有把握,我......問了一個人,他非常篤定。」

解謎者:「什麼人會這麼自大?自以為知道別人的想法?是誰害了水仙性命垂危?」

克里夫蘭知錯了,他不應該聽信於人,尤其是那位看似專業的評論人士,真正了解這裡每一個人的沒有別人,就是他自己。

誰是誰?在拯救水仙的行動裡,成為眾人困惑的謎團。

我們常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放在《水中的女人 》非常受用,但當中也必須區分兩個層次。

這場戲是錯誤示範的第一個層次,是評論家愛對局勢分析,對角色品頭論足,講得振振有詞、頭頭是道,卻大錯特錯。

錯的理由在於,評論家不是用心去感受,而是根據知識教條循規而論,但知識教條卻是過去傳統累積「教」出來的東西,可能是從一間學院,或某一本書學習而來,不是瞬息萬變的經驗世界中的感受,了解一個人、一部作品,甚至整個世界,怎麼可能用過去的死東西,綁架現在的生活呢?

權威就常落在這種知識份子嘴裡,因為習得的教育水準高,累積出專業見解,搭配熟練的話術,常把人唬得一愣一愣。但這些人講出來的,我們當參考就好,甚至要適時反抗,奈沙馬蘭就在《水中的女人 》中放了評論家這樣的一個角色,看起來高深莫測,講出來的見解,卻差點讓主角克里夫蘭和整個保護水仙的社區行動,付之一炬。

看來奈沙馬蘭不爽影評已經很久了,緊接下一場戲,更狠的直接把這位剛搬進社區的外來者賜死,臨死前還讓評論家喃喃自語,說自己會如何在這樣的恐怖情節中生還,因為他可以從電影公式找到活路,一說完就被怪物咬爆。

這是奈沙馬蘭直接對影評權威的戲謔,更如此去扣回主題,試問誰才能了解自己,甚至一生當中的使命呢?不是這種指手畫腳,自以為是的瞎指揮,那又會是誰呢?我們緊接著看下去。

看起來高深莫測,實則敗絮其中的評論家

看起來高深莫測,實則敗絮其中的評論家

02 【命中注定】

「我想人都找齊了。」克里夫蘭再也熟悉不過眼前這些人了,這些人他日夜相陪,誰適合哪位角色,誰該在哪個位置,他打從心底一問就明白。

「一個沒有秘密的人,還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這兩位是見證人。」對方聽了睜大眼,原來自己在克里夫蘭眼裡是這樣的表現。

「很好,請公會成員走向前。」克里夫蘭邀請社區中七位姊妹,毫無疑問這些人都不是獨生女,符合預言的資格。

「來吧,一切都對了。」眾人在克里夫蘭的安排下圍在水仙旁邊,重新治療水仙嚴重的傷勢,治療者開始祈福:「回到我們身邊吧,快醒來吧。」

許久,依然不見水仙的傷勢好轉,眾人開始慌了,議論紛紛:「我不敢相信!」「這太扯了,他都快死了。」「我們得送到醫院,這不是玩家家酒。」

克里夫蘭也不明白哪裡出錯,為什麼治療沒有用呢?

甫任新的解謎者,那位黑人小孩這時說:「我想是我看錯了,這是我第一次預言嘛......我以為是她將率領七姐妹,帶來治療的力量,我又看了一遍,應該是「他」,是他將率領七姐妹帶來治療力量。」

「貝爾太太不是治療者,治療者應該是個男人。」有人答腔。
「但我看到蝴蝶停在貝爾太太身上。」克里夫蘭辯解道。
「蝴蝶?是你把蝴蝶引來的,我只有每次在你經過的時候,才看到蝴蝶。你才是治療者。」貝爾太太說。

「是嗎?」克里夫蘭聽了心裡開始慌張,內心的黑影壓在心上,「等等,不......不行,我......辦不到。」

「閉嘴,盡力去試,試就對了。」這時克里夫蘭最尊敬的男子,挺身命令他,語氣剛硬,但克里夫蘭明白他是對的,只有他知道自己曾經是一位醫生,也知道他心碎的過去。

克里夫蘭走向水仙,把手放在她的傷口,頓時感到力量湧現,原來這是他的使命,終究無法逃避,不管他到哪個角落,他註定是一位醫生。

克里夫蘭最終發現,他的人生使命注定要治療別人。

克里夫蘭不是什麼大英雄,沒有特別的高見和洞悉別人的能力,就只是每天從早到晚,在社區處理大小雜事的管理員。

就因為如此,他是那位最熟悉社區大小事的人,每一位社區住戶的背景和個性,在克里夫蘭日日夜夜,庸庸碌碌,替住戶把屎把尿的過程中,他甚至比當事人還了解他自己,克里夫蘭心裡清楚得很,這社區早已沒有任何秘密。

很意外的安排,電影是由一位社區大廈的管理員,宣告所有人的使命,沒有什麼大英雄威風凜凜的場面,只是因為他太常處理社區破事了,從而知道在拯救水仙的行動中,每一個人應該擔任的角色和處在的位置。

然而,他卻不了解自己,最後克里夫蘭在社區住戶的提點和鼓勵下,才勇敢面對自己的傷心往事,肩任起治療者的使命。

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他人,克里夫蘭仍是一位躲藏在小房間,逃避過去的社區管理員。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因為有時候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對方是一位懂你的人,請務必看重,也許當你迷惘時,他將會是你人生中的一盞明燈。

啾電影,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B的沙龍
9會員
6內容數
電影或角色,容易被誤會成膚淺的樣貌,因此美好被延遲,等待有人解開。 啾電影,精心挑選不同詮釋可能的電影,藉由說場景故事,以1-3場戲代表,深鑿挖掘、整理改編,把讀者拉回電影世界,感受一份獨特的劇情解析。邀請你,憶起電影。
G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8
直到2018年看了《登月先鋒》我才了解,原來「尼爾.阿姆斯壯」(電影直呼為尼爾)不僅代表美國英雄的表面風光,他還是一位傷心欲絕的爸爸,曾因失去了寶貝女兒凱倫(出生2歲就因癌症去世)而深陷在悲痛中,更出於這樣的心理創傷,自此之後丟下妻兒不顧,成天把自己鎖進月球的追逐大業,排斥再度成為一位盡責父親...
Thumbnail
2020/09/28
直到2018年看了《登月先鋒》我才了解,原來「尼爾.阿姆斯壯」(電影直呼為尼爾)不僅代表美國英雄的表面風光,他還是一位傷心欲絕的爸爸,曾因失去了寶貝女兒凱倫(出生2歲就因癌症去世)而深陷在悲痛中,更出於這樣的心理創傷,自此之後丟下妻兒不顧,成天把自己鎖進月球的追逐大業,排斥再度成為一位盡責父親...
Thumbnail
2020/06/21
真正動人的,是諾蘭導演藉由《頂尖對決》跟影迷分享,說出他「為何拍電影的理由」。 我們可以從《頂尖對決》2段戲中,聽見導演真情告白,那些屬於諾蘭拍攝的類型片,真正魔幻時刻的內在精神。 
Thumbnail
2020/06/21
真正動人的,是諾蘭導演藉由《頂尖對決》跟影迷分享,說出他「為何拍電影的理由」。 我們可以從《頂尖對決》2段戲中,聽見導演真情告白,那些屬於諾蘭拍攝的類型片,真正魔幻時刻的內在精神。 
Thumbnail
2020/05/31
近年最勇敢的香港電影《樹大招風》,在國安法過後拿來回放,我已經看了第三遍,一遍比一遍唏噓,心痛不已。 能製作這部電影簡直是奇蹟了。
Thumbnail
2020/05/31
近年最勇敢的香港電影《樹大招風》,在國安法過後拿來回放,我已經看了第三遍,一遍比一遍唏噓,心痛不已。 能製作這部電影簡直是奇蹟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喜歡去解釋書裡的一切, 即使別人都說我太主觀 摻入太多自我去解讀, 我還是確信我是理解書的, 理解書裡的那些 我的單向摯友們
Thumbnail
我喜歡去解釋書裡的一切, 即使別人都說我太主觀 摻入太多自我去解讀, 我還是確信我是理解書的, 理解書裡的那些 我的單向摯友們
Thumbnail
《我願意》是台灣首見關於心靈宗教相關的影集,戲中的世界觀集結國內外血淋淋的社會事件,以及融合中西方關於心靈和宗教的元素,帶領你去理解和看待當人面對到生活中種種困境;面對到心靈上匱乏感,是如何會走進心靈成長團體?而更有人療癒到越陷越深......你願意的話,希望能耐心的看完,並一起走進《我願意》的世界
Thumbnail
《我願意》是台灣首見關於心靈宗教相關的影集,戲中的世界觀集結國內外血淋淋的社會事件,以及融合中西方關於心靈和宗教的元素,帶領你去理解和看待當人面對到生活中種種困境;面對到心靈上匱乏感,是如何會走進心靈成長團體?而更有人療癒到越陷越深......你願意的話,希望能耐心的看完,並一起走進《我願意》的世界
Thumbnail
所以沼澤謀殺案是否為懸疑電影其實一點也不重要,我領悟到了更加珍貴的寶物,人的一生就是一條蜿蜒的河流,不管到哪裡都有艱難險阻與痛苦心碎,直面劈開或覆蓋其上順流而下都是自己的選擇,走過與未曾走過的路都同時存在,請對你認為值得的人保持善良、正直與溫暖。
Thumbnail
所以沼澤謀殺案是否為懸疑電影其實一點也不重要,我領悟到了更加珍貴的寶物,人的一生就是一條蜿蜒的河流,不管到哪裡都有艱難險阻與痛苦心碎,直面劈開或覆蓋其上順流而下都是自己的選擇,走過與未曾走過的路都同時存在,請對你認為值得的人保持善良、正直與溫暖。
Thumbnail
我們原以為寂寞是單數的,卻發現雙數的寂寞是絕望。只是,角色查理再度錯看了,一路被嫌棄的唐納,反著查理那股自以為是,儘管求助於所謂「成功編劇學」的那套理論,卻在內心保存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結界,無論外界(甚或是他的兄弟)認為自己有多可悲:「那是他家的事,與我無關,你是施愛的人,誰愛你並不重要......
Thumbnail
我們原以為寂寞是單數的,卻發現雙數的寂寞是絕望。只是,角色查理再度錯看了,一路被嫌棄的唐納,反著查理那股自以為是,儘管求助於所謂「成功編劇學」的那套理論,卻在內心保存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結界,無論外界(甚或是他的兄弟)認為自己有多可悲:「那是他家的事,與我無關,你是施愛的人,誰愛你並不重要......
Thumbnail
我們被丹尼每部由不同類型與題材包裝而成的存在主義電影呼籲,以自身的情感和經驗去理解其他不可理解的個體。我們將焦點限縮至單一的人,以及其當下,脫離了移民、戰爭、恐怖攻擊、女性主義等當代的議題,以及太空、地球之外等未來的議題。即使銀幕上的記憶與經驗並非我們所擁有,我們同樣能夠在它們的深處找到屬於我們⋯⋯
Thumbnail
我們被丹尼每部由不同類型與題材包裝而成的存在主義電影呼籲,以自身的情感和經驗去理解其他不可理解的個體。我們將焦點限縮至單一的人,以及其當下,脫離了移民、戰爭、恐怖攻擊、女性主義等當代的議題,以及太空、地球之外等未來的議題。即使銀幕上的記憶與經驗並非我們所擁有,我們同樣能夠在它們的深處找到屬於我們⋯⋯
Thumbnail
  我想還是這樣吧,讓自己清淨,也讓自己安心,平穩就行。
Thumbnail
  我想還是這樣吧,讓自己清淨,也讓自己安心,平穩就行。
Thumbnail
「我聽過一條魚的故事。 有一條小魚游到一條大魚旁邊, 問他:我在尋找海洋,你知道在哪裡嗎? 大魚回答:海洋?你現在就在海洋裡啊。 小魚說:我現在是在水裡,不是在海裡。」 上面這段故事應該很多人聽過,但有多少人意識到這裡面的小魚說的就是自己呢?
Thumbnail
「我聽過一條魚的故事。 有一條小魚游到一條大魚旁邊, 問他:我在尋找海洋,你知道在哪裡嗎? 大魚回答:海洋?你現在就在海洋裡啊。 小魚說:我現在是在水裡,不是在海裡。」 上面這段故事應該很多人聽過,但有多少人意識到這裡面的小魚說的就是自己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