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如果文學代表的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我發現在李啟源的作品中,「物」總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帶有一種詩意的功能 ──不是讓小說致力於快速前進的不斷揭密 ──而是產生一種慢速。
那是八零年代中到九零年代中,外國翻譯小說如村上春樹與米蘭‧昆德拉開始流行,經濟起飛與各種思潮爆炸的年代。在這樣的美好年代裡,李啟源也獲得各項文學大獎。〈螺旋〉獲《中外文學》第一屆現代詩獎首獎(1984)、〈錄鬼簿〉得第十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甄選評審獎(1988)、〈艋舺狂想曲〉得第十二屆《中國時報》文學獎新詩甄選評審推薦獎(1989)、〈我們明日的廣告辭大展〉獲第十三屆《中國時報》文學新詩首獎(1990)、〈解嚴年代的愛情〉得第十三屆聯合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二名(1991)、〈牆眼〉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1991)、〈饗宴〉獲第五屆梁實秋文學獎散文首獎(1992)、〈築巢季節〉獲第六屆《中央日報》文學獎小說組第二名(1994)、〈少女殺人日記〉得新聞局優良劇本獎(2001)。
不論新詩、散文、小說或電影,李啟源幾乎甚麼獎都得過了,感覺總是輕而易舉。本書主要收錄的是小說,當然也包含了〈解嚴年代的愛情〉、〈饗宴〉與〈築巢季節〉這三篇得獎作品。讀者很容易會發現,這些小說與他得獎經歷很像,每一篇都觸及不同創作風格。李啟源彷彿是赫瑟小說《漂泊的靈魂》的主角克努爾普,在不同的文學類型裡遊蕩,一旦獲得寫作的喜悅,就立刻背起行囊,繼續往下個目的地走去。
如果文學代表的是一種認識世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當中,我發現在李啟源的作品中,「物」總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帶有一種詩意的功能──不是讓小說致力於快速前進的不斷揭密──而是產生一種慢速。這種慢速透過文字,集中在對環境的細心觀察,並起了情感渲染的效果,讓我們聽到了物的靈魂所發出的聲音,一種類似約翰‧凱吉《4分33秒》的效果。
在〈山茶花〉中,關鍵是那個連結小衫與女孩的置物櫃;在〈碗豆〉裡是推動故事的冷凍碗豆;〈牆眼〉則是那面白牆;〈築巢年代〉換成是鴿子的巢……而且這些物總是占據小說最關鍵的結尾,彷彿是最後定格的鏡頭。
在〈解嚴年代的愛情〉我讀到了一個熟悉的年代,李啟源在此展現了他對人物強大的刻劃能力,精確描述了某種解嚴後反對運動菁英分子的心理狀態,那是混雜了對正義感的追求與欲望的渴望,所帶來的矛盾心態。他在〈走鋼索的夢遊者─女伶葩葩傳奇〉記錄了股票上萬點的八○年代西門町,「對面的酒吧、色情的按摩院、Post-KTV、賭博電玩、老鼠香腸攤便把五光十色,紙醉金迷的霓虹燈投射到屋內的每一個角落。」
解嚴後的時代精神,是不論歷史、土地、民主、街頭、財富、學問、世界、欲望等各種大門全開,一種在酩酊中試圖站穩腳步,找到定位的興奮狀態。人們在衝撞體制的同時,也變得更敏感,那是《黑色追緝令》與《重慶森林》的混和體。
如今不論客觀環境與主觀能力,都不再提供這種釋放世界情感的能量,物變得冷淡而輕薄。但若品嘗一下《故事派》,那樣的感覺會回來,那種敏感的喜悅會透過文學再度存在。
《故事派》
得獎魔人《亂青春》、《河豚》、《盜命師》導演暨作家 李啓源 首部創作文集重擊問世!
創作界 ╳ 文化人 ╳ 影劇界 無限推薦 — —
宇文正 作家|余岳叔「阿才的店」創店人|吳天章 藝術家|吳慷仁 演員|李亞梅 臺北電影節總監|易智言 導演|林文淇 中央大學教授|耿一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張硯拓 《釀電影》總編輯|張鈞甯 演員|陳愷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陸弈靜 演員|劉克襄 作家|蕭言中 漫畫家|藍祖蔚 影評人|魏瑛娟 劇場導演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