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苦雨之地》談好作品來自作品的「哲學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演化。」


  作為一位文學創作者,吳明益不斷追問「書寫的可能」與「小說的邊界」;試圖帶領當代跨越、重新定義「文學」。我喜歡看吳明益的小說在於,除了能夠認識不同專業領域的人物(攀樹師、鳥聲科學家、冒險家等)及認識其專業中有趣的知識之外(例如:賞鳥人如何數鷹,「在空中想像一條看不見的線,然後以那條線為基準,數那些通過那條線的影子」),還有更認識自己的島嶼與文化;「島上的每個人如果花十分之一的時間在海上,島就變成十倍大。」他的文學讓我們想起這個島嶼是有山有海的,藉由小說看見真正深不見底的海洋、還有瞬息萬變的雲海。


  為何作品的「哲學性」如此重要?這必須先問,何謂好的作品?如果看完一部作品,沒有得到「意想不到」的感覺,便沒有成為好作品的可能。正因為意想不到,所以誘發了讀著思考,作品的討論度自然就會提高(即便意想不到的爛,也讓人在思考「為何爛」的問題中得到此書的價值)。


  亞里斯多德說哲學始於驚嘆,那麼文學是否也始於驚嘆?或者根本沒有始不始的問題,因為某物的起源都不過是假設,都是從現在對某物的理解中假設可能的過去。應該問的是,「現在」我們是如何理解文學的?文學與哲學有何不同?哲學相較於文學,是較文本中心的,必須理性、謹慎地把握文本的核心,避免誤讀、誤解。而文學則是相對較讀者中心的,讀著有較大的感性詮釋空間,對於文學的理解是能較個人的、私密的。至於在作者方面,我認為哲學與文學都是定義的改寫者、包裝者,都讓定義(哲學、文學)在詮釋中不斷創造新的價值、新的感覺。


  好的文學作品,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探索自我經驗的可能性及創造性,因為文學透過語言無疑提供了一個大於感官經驗、由語言建構出來的想像世界;在現存的符號、理解中,透過它們新的組合、新的關係,賦予它們新的意義。


  回到吳明益不斷追問的「書寫的可能」與「小說的邊界」,站在語言學的立場,小說是沒有邊界的,因為小說是藉由語言符號所構成的,而按照語言學家索緒爾的理論:「語言符號是任意的」,符號只有在關係中才有可能被理解。問小說的邊界(可能),就像在問人們想像的邊界(可能);想像越大,邊界就越大。


  從物質的生活條件來看(衛生、飲食、科學),現實似乎符合演化的立場,但我們有達到精神的演化嗎?「演化」預設了進步的史觀,但我們現在的精神生活有比以前好嗎?還是隨著物質演化而壓縮了精神演化的空間呢?美國開國元勛及擔任第一任副總統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說:「研究政治和戰爭,如此我的兒子才可能有研究數學和哲學的自由。」歷程哲學的哲學家懷海德(Whitehead)認為:「現實是由事件構成,而不是物質;這些事件不能脫離彼此關係而定義。」物質不是演化的,不是進步的,比較像是流行文化的文化循環,物質與精神是一種變動關係,物質提供精神空間、自由,而精神提供物質永久存在的結構。


  「如果你想要有一朵紅玫瑰,你要在午夜的月光下用歌聲孕育,然後用自己心臟的血去染紅它。」


  「水滴裂成幾個更細小的水滴,其中一個包裹住牠,有一刻牠就像被凝結在冰裡,整座森林都反射在完美的球面上。」


  我們皆是整體世界的一部分,物質除了人類發明的物質,還有自然,吳明益透過詩意的自然書寫,重新定義了自然,而這是他文學的哲學性所在,讓物質有了精神化的可能。

2019/1/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2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2/11
  《消逝的德國人》(Kopfgeburten oder Die Deutschen sterben aus)出版於1980年。作者為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威廉・葛拉軾(Günter Wilhelm Grass,1927—2015)。   1980年代,那是個東西德尚未統一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5
音樂請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Z1_hoNgZ8 「不論夜有多,深腳步多沉重,有人在等你回家。」   這首歌多少首體現了,去年下半年平日晚上上德文課(臺北歌德學院),回到家常已近十一點的情境。感謝內人始終為我留一盞燈。   年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2025/01/21
  昨日(20)結束了為期三天的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下稱學測),先辛苦所有監場員、考生、學校及家長,並預祝所有考生金榜題名、寒假愉快。   筆者第一次擔任學測的監試委員(監試?監視?覺得這名稱不太優雅,考選部主辦的考試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在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的:「歷史就是思想史」之下,藝術史便是「藝術思想」的歷史,建築史則是「建築思想」的歷史。那麼,何謂藝術的思想?本文試圖從西洋藝術史19世紀寫實主義至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展中,探討藝術理論發展的限制與可能,並藉此
Thumbnail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
Thumbnail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管是文學、電影、建築、音樂,背後都要有「哲學性」,因為「哲學性」是一部好作品的核心。而吳明益的《苦雨之地》,無疑徹底展現了文學獨特的哲學性。   「寫作者該是定義的改寫者,而不是衛星。」   「演化學者談人的物理性存在的演化,小說要處理的是人抽象的『精神
Thumbnail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重點摘要
Thumbnail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重點摘要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不知是年紀大了,或是生活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深沉,近年日本空靈幽暗的獨特美學常常觸動到我,所以大西克禮這套日本美學系列探討的「物哀、侘寂、幽玄」可謂中正紅心。 難得我對美術書籍產生興趣,於是一頭熱的翻開這本「物哀」。結果發現⋯⋯我跨不過閱讀此書的知識門檻,全程讀得很費勁。 作者主要引述文學用例及學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Thumbnail
大家也許發現我甚少閱讀當代華文作家的作品,内地作家更是罕見。這次會選擇此書,純粹是我喜愛的演員推介的緣故😚。 話說我過往接觸的華文小說大多以鄉村小鎮作故事背景,我作為一個城市人實在毫無代入感。這本書卻聚焦在一個被遺忘的殘舊城市,當中一群在社會之中不上不下的小人物,這倒是一種新鮮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