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注「人」的攝影:布列松在中國 1948-1949

更新於 2020/07/2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文章要談談布列松攝影作品的價值,並分享我看這些作品的觀點與心得。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攝影展。在疫情趨緩的當下,這場展覽不分平日假日人氣強強滾,每天都有數千人次到訪。不只售票大廳有時候需要排隊,小小的攝影作品前面也常常擠滿了人。
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是一名法國的攝影師,此次展覽的作品主要拍攝於 1948-1949 年的,地點包含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香港。這是兩岸政治與歷史的關鍵年代,我們對這段歷史或多或少有些認識,也因此在閱讀這些作品時可以產生一定程度的連結。

布列松攝影作品的特色:「人」是核心

布列松之所以前往中國拍攝,是因為 1948 年共軍即將攻下北平(現在的北京),當時知名的美國雜誌《生活》(Life)委託他進行〈北平的最後一眼〉報導攝影。這一趟去中國,原本預計只有兩週,最後卻待了十個月,並留下了數百張的照片。
北平。1948 年 12 月。
雖然布列松接受雜誌社的委託,但其實布列松反對傳統報導攝影的形式。大部分的報導攝影是以「事件」為核心,作品環繞特定的主題,旨在呈現一個事件的樣貌。在這樣的傳統下,相片往往只是配角,因為文字報導能夠更完整地梳理事件的來龍去脈,攝影則像是要點綴、補充或吸引讀者眼球。
人生不是由可以切片的故事組成……我們必須要展現某種情境,某種真實。
相對來說,相比於特定的事件,布列松更關注人們的日常生活,「人」是他真正關注的焦點。閱讀布列松的作品時,可能不會知道這是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卻能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群散發出來的情緒,尋常人民生活的方式、場景、狀態等。這些是布列松攝影作品的重要特色,也因此他的作品文字難以取代,是報導中真正的主角。
北平。1948 年 12 月。
上面這張作品顯示了這樣的風格。沒有紀錄特定的事件,也沒有很強烈的故事衝突。布列松拍下的是 1948 年 12 月 北平早晨一間茶館的狀態。人們提著鳥籠來喝茶,有人坐在窗邊,有人靠著牆,中間的小朋友像是在吃手手。光線斜斜的灑落進來,整體構圖給人溫暖和諧的感覺。透過這張作品,我們得以窺見七十年前人們的生活方式。
history does not seem to interrupt a way of life
〈北平的最後一眼〉系列作品刊登在1949 年 1 月份的《生活》雜誌。他以文字寫下「歷史似乎不會干擾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句話與他的攝影作品相互契合,也值得我們反思。如果我們試著去想像中國 1949 年的情景,通常充滿了戰爭與混亂,這是因為我們接收到的大多是政治和軍事的資訊。
然而,對生活在當下的人們來說,戰爭的相關的訊息可能已經傳播了數十年,政權來來去去,但無論如何終究都必須要過生活。城市居民持續過著一般的日常生活,照舊喝茶聊天,吃麵看報。經歷過納粹德軍侵襲的布列松,或許正是有這樣的體會。
北平。1948 年 12 月。

歷史真的不影響人的生活嗎?

雖然布列松的攝影以「人」為核心,但他的作品不可能完全沒有事件。1948-1949 年,中國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其中有些顯著的影響所有人的生活,而布列松也用攝影機拍下了這些事件中的人們。
上海。1948 年 12 月。
上面這張是本次北美館的主打作。如果沒有文字,我們無從得知人們聚集在這裡的原因。不過,我們能感覺到人群相互攙扶推擠、正在竄動而非靜止。人們的動作和表情流露出不安、焦躁、等待、緊張、期盼、冷漠的複雜情緒。作品的動態感十足、故事性強烈,也讓人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事情的背景是 1948 年 12月 上海金圓券風暴。國民黨治理下的中國金融秩序大亂,政府先是要求所有人把黃金兌換成金圓券,但後來貨幣不斷貶值,又有限度的開放兌換黃金。每天銀行門口都大牌長龍,滿滿的是要擠兌黃金的民眾。許多人放下平常的生活徹夜排隊,也有人在排隊的過程中受傷,甚至在踩踏之中喪生。
所以,布列松說「歷史似乎不會干擾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句話真的對嗎?或許這句話反映了他在北平的觀察。後來布列松在南京和上海待了數個月的時間,並經歷了國民黨和共產黨統治的情景。他在這之中拍下許多照片,除了讓我們看見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顯示歷史非常深切的影響人們的生活
左邊兩張:南京。1949 年 4 月。右邊:上海,1948 年 12 月。
歷史會干擾人們的生活,當人們迫於形勢而選擇逃難,原有的生活方式隨之徹底瓦解。這次攝影展選取許多民眾「逃難」的照片,這也是比較符合我們對這個時代想像的作品。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可以看見不同社會階層民眾不同的逃難方式。有些人挨在車站牆邊等待下一個機會,有些人乘坐小船渡江,軍官攜帶大量家當在等車。
還有一張照片拍下立法院的成員拿著網球拍和公事包,在南京的機場準備遷往廣州。另外有些人在這波逃難潮奪取四散各地的棉被和家當。數千萬人因為戰爭而遷徙,但這些照片告訴我們,人不是數字,每個活生生的人背後都有說不盡的故事,他們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選擇離開家鄉,前往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斷開既有的生活。
南京,1949 年 4 月。解放軍進城。
展場的最後一面牆上寫下布列松的一句話,也是大部分觀展者都會拍下的一景:
事實並不有趣,重要的是看待事實的觀點。
Facts are not interesting - it's the point of view on facts which is important.
布列松的觀點是呈現時代下每個人的樣貌、每個人的生活。他拍下日常生活的畫面,也拍下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而布列松掌握構圖和光線的能力一絕,使得他的作品受到全球讀者的關注,也奠定他在攝影界的地位。

我的觀察:小朋友都在做些什麼?

在觀看這些作品時,關於小朋友的照片特別吸引我的目光。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或是在玩什麼?看什麼?吃什麼?穿什麼?這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探索,都是值得書寫的長篇故事,一個關於人的故事、物的故事。
左,北平,1948 年 12 月。中,上海,1949 年 3 月。右,上海,1949 年 8 月。
左邊這張是一個男孩緊緊抓著他剛剛在市場上買的白鴿,他笑得燦爛、如獲至寶,不知道他買這兩隻鴿子要做什麼?中間的小孩子正在排隊等待發放白米,他穿著棉襖站在長長的隊伍之中,孩子們彼此僅僅依靠著,神情有些空洞漠然,或是有些無奈,可能他剛剛睡醒也不一定。
右邊這張能明顯感覺時序轉入夏季,大家都穿著白色的短袖上衣。畫舖裡掛著滿滿的畫作,男孩靠在肖像畫舖的邊上,隔著玻璃聚精會神的觀看畫師一筆一筆的創作。一張白紙瞬間就出現了一個毛澤東,一個「為人民服務」、頭髮還算多的毛澤東。也或許這個小孩就是下一個肖像畫師。
左邊兩張,上海,1949 年 9 月。右邊,上海,1958 年 9 月。
這三張照片我們看見六、七十年前的低頭族。右邊的一群小朋友正在路邊鬥蟋蟀。左邊兩張圖片的小孩子當然不是在玩手機,而是在看書。他們閱讀的是共產黨政治宣傳的圖畫書,顯然非常有趣好讀,大家在路邊的流動書攤搶著要看。年紀大的可以坐在椅子上捧著書翻閱,年紀小的只能站在後面靠過來探頭探腦的看。
布列松拍下人們日常活動的一個瞬間,作品中的人們在想什麼已經沒有人知道,但依舊留給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這是布列松作品的重要價值,日常比起事件給人更多的共鳴與想像。而這些作品也顯示,想像中混亂的 1949 年,孩子們過著如常的生活。
上海,1949 年 6 月。
共產黨在 1949 年固然帶來新的局勢,但金融貨幣的問題沒有解決,上圖可見人們持續上街遊行抗議。不過這是一場充滿歡樂的抗爭,大家扛著毛澤東的圖像、揮舞五星紅旗愉熱情的上街。國民黨治理下的中國似乎一塌糊塗,人們四處逃難,但下圖顯示公益團體的戲劇表演讓小孩們開懷的笑著,在歷史中留下一張璀璨的照片。
上海,1949 年 3 月。
對我而言,這個展覽最大的啟示是一個時代不會只有一個樣貌。目前的歷史教育過度重視政治層面,讓人容易忽略歷史發展中個人故事的多重可能性,在前面的段落已經反覆談到這個部分。若是更進一步來說,「物」的故事也常常被忽略。在看展過程中我最大的疑惑是:究竟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穿長袍?這個問題涉及物質的歷史。
這些作品拍攝至今已經度過七十多年,空間上更距離數千公里,但在政治與歷史的因素下,我們對這些作品的背景或許並不陌生。我們能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觀點去閱讀這些作品。而這也是布列松期望的,觀點更勝於事實。
展覽期間從 2020 年 6 月 20 日~11 月 1 日。門票僅 30 元,絕對收穫滿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87內容數
喜歡地圖?熱愛圖表嗎? 圖地,是「圖表、地圖、資訊圖像」的創作園地。 這裡會使用圖像呈現數據資料, 透過數據看見現象趨勢與議題故事。 在 Instagram 和 Facebook 會比較頻繁更新圖表。若有適合的內容會節選修改後發表於此。歡迎大家前往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圖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讓我們回到 500 年前,16 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當時有許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文獻被人們翻出來,重新受到歐洲知識份子的重視,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解剖學是其中一個領域,有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解剖學的研究,試圖驗證或修正古典時期的發現。 Andreas Vesalius (1514-1614)是當時最
好奇北京鳥巢到底有多大嗎?小巨蛋和大巨蛋又有多大呢?這篇文章會用圖片和衛星影像來呈現北京鳥巢和臺灣各地巨蛋的大小。 北京鳥巢的正式名稱是「中國國家體育場」,外型特殊俗稱為「鳥巢」,是由瑞士和中國建築師合作設計完成。鳥巢是為了 2008 年北京奧運而興建,作為開閉幕、田徑、足球比賽的場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鼠疫》是卡繆的一部長篇小說。1940 年代,位於阿爾及利亞的城市奧蘭爆發鼠疫,許多人被病毒傳染而死亡,整座城市的運轉跟著變化,人們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小說運用這樣的背景描繪城市中的人情事物,在疫情肆虐全球的 2020 年春季,閱讀起來格外深處人心。 事實上,在 1941 年奧蘭曾爆發過傷寒疫情,有
宜蘭📚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
作者 Duve 基於前面所說的動物福利理念,決定執行長達一年的計畫。他一開始只吃有機食物,接著轉變到素食、果食的生活。這本書紀錄了整個歷程,以及他對這些議題的想法和觀察。 這是一本思考飲食、思考消費生產、思考動物、思考植物、思考人類的書。「思考」意味著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應該怎麼樣,而是存在不斷討論的
讓我們回到 500 年前,16 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的時代。當時有許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文獻被人們翻出來,重新受到歐洲知識份子的重視,並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解剖學是其中一個領域,有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解剖學的研究,試圖驗證或修正古典時期的發現。 Andreas Vesalius (1514-1614)是當時最
好奇北京鳥巢到底有多大嗎?小巨蛋和大巨蛋又有多大呢?這篇文章會用圖片和衛星影像來呈現北京鳥巢和臺灣各地巨蛋的大小。 北京鳥巢的正式名稱是「中國國家體育場」,外型特殊俗稱為「鳥巢」,是由瑞士和中國建築師合作設計完成。鳥巢是為了 2008 年北京奧運而興建,作為開閉幕、田徑、足球比賽的場
鼠疫爆發,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小說描繪了數十年前的處置方式,包含封城、隔離、焚燒遺體、食品管制、增建臨時醫院等,其實現代的作法也與當年相差不遠。除了政策方面,整個社會的氛圍和人們的心理狀態也值得注意,古今之間有許多可以相互映照的地方。 封城,採取只進不出的封鎖策略,試圖讓疫情限縮在城市之內,不要擴散到
《鼠疫》是卡繆的一部長篇小說。1940 年代,位於阿爾及利亞的城市奧蘭爆發鼠疫,許多人被病毒傳染而死亡,整座城市的運轉跟著變化,人們做出不同的應對措施。小說運用這樣的背景描繪城市中的人情事物,在疫情肆虐全球的 2020 年春季,閱讀起來格外深處人心。 事實上,在 1941 年奧蘭曾爆發過傷寒疫情,有
宜蘭📚 書訊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林瑋嬪 著作 台大出版中心 2020 年 🍚 書摘 這是一本分析臺灣民間宗教的學術著作。作者林瑋嬪在台南萬年村和桃園八德做了三十年的田野工作,運用人類學的觀點,剖析民間宗教的特色,並且相當清晰的把這些特色書寫出來。林瑋嬪在新書發表會說,本書運
作者 Duve 基於前面所說的動物福利理念,決定執行長達一年的計畫。他一開始只吃有機食物,接著轉變到素食、果食的生活。這本書紀錄了整個歷程,以及他對這些議題的想法和觀察。 這是一本思考飲食、思考消費生產、思考動物、思考植物、思考人類的書。「思考」意味著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應該怎麼樣,而是存在不斷討論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哭泣的女人",目前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光是這幅畫,就值得從台北搭高鐵南下,一睹真跡。更何況,這個名為(瞬間 --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的展覽,精選55件當代經典作品,曾在倫敦泰德現代(Tate Modern)創下最長展期,並被評價為"此生畢看的展覽"。  
Thumbnail
瑞士攝影大師 Werner Bischof 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瑞士攝影記者之一,其作品充滿詩意,構圖精確並具抒情美感。本文介紹了 Werner Bischof 的生平與成就,他的紀實攝影作品對戰後歐洲、遠東和南美洲的重建和風土人情進行了見證,並特別介紹了在德國恩斯特徠茲博物館舉辦的作品展覽。
Thumbnail
當你站在一幅幅作品的面前,彷彿置身於一座靜謐的美術館,你是否曾經思索過,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故事是否需要一一揭示?是否每個作品都應該有一段細緻入微的解說,讓觀者能夠徹底理解創作者的意圖與情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戰鬥之城》是藝術家張立人歷時了十四年的創作旅程。而本次北師美術館的作夢計畫「戰鬥之城.終」,便是這十四年來三部曲的第一次完整展出。跟著她藍從劇情理念:影射台灣社會現場的企圖心、動畫技巧:十四年來場景建置上的血汗功夫、展覽呈現:可讀性高及完整的敘事邏輯,一起看展。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多年前因為封面那張名作,買下這本 Robert Doisneau攝影集,當時只是一遍一遍地翻看照片。又到了 Robert Doisneau(1912.4.14-1994)冥誕,又把書拿出來,順便略讀文字說明,感受不同。 Doisneau 擅長呈現日常生活。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哭泣的女人",目前正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光是這幅畫,就值得從台北搭高鐵南下,一睹真跡。更何況,這個名為(瞬間 --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的展覽,精選55件當代經典作品,曾在倫敦泰德現代(Tate Modern)創下最長展期,並被評價為"此生畢看的展覽"。  
Thumbnail
瑞士攝影大師 Werner Bischof 是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瑞士攝影記者之一,其作品充滿詩意,構圖精確並具抒情美感。本文介紹了 Werner Bischof 的生平與成就,他的紀實攝影作品對戰後歐洲、遠東和南美洲的重建和風土人情進行了見證,並特別介紹了在德國恩斯特徠茲博物館舉辦的作品展覽。
Thumbnail
當你站在一幅幅作品的面前,彷彿置身於一座靜謐的美術館,你是否曾經思索過,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故事是否需要一一揭示?是否每個作品都應該有一段細緻入微的解說,讓觀者能夠徹底理解創作者的意圖與情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戰鬥之城》是藝術家張立人歷時了十四年的創作旅程。而本次北師美術館的作夢計畫「戰鬥之城.終」,便是這十四年來三部曲的第一次完整展出。跟著她藍從劇情理念:影射台灣社會現場的企圖心、動畫技巧:十四年來場景建置上的血汗功夫、展覽呈現:可讀性高及完整的敘事邏輯,一起看展。
Thumbnail
由於人會離世、記憶會被遺忘,文字紀錄、圖畫等實體物件,就成了傳遞歷史的最佳載體,而黃琪惠這本由論文改編而成的《戰爭中的美術:二戰下臺灣的時局畫》,則提供了讀者以圖畫為窗口,觀看這段歷史的新視角。
多年前因為封面那張名作,買下這本 Robert Doisneau攝影集,當時只是一遍一遍地翻看照片。又到了 Robert Doisneau(1912.4.14-1994)冥誕,又把書拿出來,順便略讀文字說明,感受不同。 Doisneau 擅長呈現日常生活。
Thumbnail
  筆者看完展後的主要問題有三:分別為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現代性定義模糊的問題、及內容矛盾的問題。 第一,斷代史去脈絡的問題   為何時間軸是1949—1983?與1948—1984有何差異?從展覽中可知,始於1945年的原因在於,該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帶來一批中國的菁英及大陸
Thumbnail
歷史是人群在一空間場所之生活經驗的累積總成,......台灣島上政權更迭,統治者輪番登場或下台,島民以「賺食人」的心態活過一代又一代。尤其一百多年來國家機制力量支配力甚強,「公家」(政府)寫歷史教歷史,不管「人家」(人民)的歷史,或只是偉人person的歷史,不是眾人people的歷史。
Thumbnail
​台灣藝術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比較有系統規模發展,在藝術界中幕後推手就是藝廊。藝廊得存在讓藝術品流動更加自由、商業機制也是從藝廊開始。小編之前介紹過許多藝廊,這篇接續再來介紹這家靜慮藝廊。 靜慮藝廊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124號 ​營業時間: PM13:30-PM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