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用影片當教材似乎已蔚為風氣,未來幾個星期就有好多個影片導讀的邀約。

前幾天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介紹十二部電影,分為三個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大隊人馬(十多個人)擠在診所裡,架了三台攝影機折騰了七個小時。這個計畫除了拍攝導讀影片,還有到大台中地區許多的偏鄉中小學做映後討論,我也答應了幾場。

第二個計劃是新竹文化局的兒童影展,在新竹影像博物館舉行,我導讀的二場是8月6日上午的「童心計畫」,以及8月15日下午的「我與我的小白獅王」。

第三個計畫是司法影音校園巡迴講座,這個計畫除了到校園,也將會到獨立書店,我答應的是在台北閱樂書店與許紋華法官談「判決」這部電影。

其實除了這幾個計畫外,我在大愛電視二台主持「似水年華─華人紀錄片精選」,每星期日都會導讀一部兩岸三地的導演所拍的紀錄片。八月份特別與地球證詞節目共同舉辦環保影展,這些紀錄片都是導演用自己的一段生命向天地提出疑問,也邀請大家一起來尋求解答。


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

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

看電影體會生命的美好

-「電影裏的生命教育」自序


這些年針對學生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甚至潛能開發班到處都是,我想是來自於家長們面對「世界是平的」所產生的焦慮,所以想盡辦法要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贏過別人,可是或許我們忘了孩子這麼「辛苦」,未來有沒有競爭力我們不知道,但是卻可能喪失了他們的生命力。

 如何讓孩子活出美好而豐富的生命,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生命教育在這個這麼容易沮喪的時代是愈來愈重要了。

  但是,什麼是生命教育?

  若以可以操作與界定的內容來說,有人區分為探索「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彼此之間最恰當的關係,也就是包括價值觀,生活態度,以及健全人格的養成,雖然生命意義的尋找講起來似乎很高調,但是我覺得學習最重要與最基礎的核心,其實就是自我尋找意義的過程,找出屬於自己的路,勇敢的追尋夢想。另外台大哲學系孫效智教授提出生命教育的三大內涵(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抉擇,人格統理與靈性發展)可以用「人生三問」來呈現生命根本的課題,亦即「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人又如何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

  這些問題我們或許可以條列些「標準答案」或「生命典範」為教材,但是單憑這些知識層面的認知,其實不太能夠內化為正確的人生觀或價值觀,因為這些生命的態度通常要在生命的「真實情境」裡去體驗。這也是生命教育最困難的地方,我們很難幫孩子設計或引領他們參與許多「情境」來讓他們去體驗,因為成本太高,我們的時間與資源都有限。但是若只是像一般學業科目一樣,設計教材教案,甚至必須繳交可以評量績效的成績,這麼一來就很容易淪為紙上談兵,空洞或荒謬,恐怕也是必然的結果了。

  要能夠真正影響生命,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式大概就是被感動後所產生的力量,因此,看電影,而且是很專注地看適當的電影,當孩子精神上可以投射進入劇中的主角,跟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抉擇時,看電影就可以是一種模擬的「情境教學」。

  我自己從孩子讀小學三、四年級起,就每個星期會挑幾部電影,用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像在戲院般全家人很專注地一起看,整個過程已經像是個重要的家庭儀典了,一直到現在,孩子上國三了,這個溫馨快樂的時光仍是她們生活中最期待的時刻。

  對於一個逐漸想獨立,想脫離家長的束縳,也就是愈來愈叛逆的青少年而言,父母親正經八百地訓話,不僅無效,通常還會有反效果,這時候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居家生活中最自然的休閒方式,也就是與孩子一起坐下來看電影,然後在觀影後的感動氛圍中,再分享父母自己的情緒或與影片可以呼應的真實故事,也許不必講太多,往往三言兩語,就可以達到超乎預期的效果。

  而且,更棒的是,與孩子一起專心共享電影的次數多了,也就是親子的親密感與信任度增加之後,孩子往往在看完電影也會說一些他平常不會跟父母講的心事。因為電影演的雖然是別人的故事,但是能夠引起孩子共鳴的部份,就是他們現在正在關心或憂慮的事情,身為家長也可以從孩子透露的蛛絲馬跡中,獲得一些訊息,以便適時的提供協助。

  在這本書中我挑了五十部電影,大致區分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三個生命教育範疇,有些影片的內容或許要上了小學高年級以上才比較容易理解,或者探討的主題是進入青春期後的孩子比較關切的,不過,其實也不一定,我們不要輕忽了孩子的潛力,只要大人陪伴著孩子,大家很專注地看,並且營造良好的氛圍與適當的引導,相信孩子的表現會令父母師長驚艷的。

  藉由這些電影,我們全家共渡了許多美好的時光,相信你們也一樣能夠留給孩子一輩子難忘的溫暖回憶。


在這本書中我挑了五十部電影,大致區分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三個生命教育範疇

在這本書中我挑了五十部電影,大致區分為「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三個生命教育範疇

給父母師長的悄悄話

  記得前些年公共電視舉辦兒童影展前,先幫學校老師辦幾場研習會,由我協助導讀這些影片,記得分享討論時,有一位高中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她碰到一位多年前教過的學生,那位已經是大人的學生跟她說,她的學生時代唯一的記憶就是老師某一次在課堂上放映影片與討論的場景。

  好的影片的確會有這種感動的力量,如果加上啟迪人心的討論,也許真的就能影響學生一輩子。


(一)為什麼是看電影?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大概是父母可以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是從孩子上小學以後,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刻,對於大部份的家庭大概都不太容易維持了。

  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課業壓力逐漸加大之下,我發現親子之間在日常家居生活的互動也愈來愈貧乏,除了詢問「功課作完了沒?考試考得好不好?」之外,也許只剩下「吃飽了嗎?衣服多穿一點?早一點睡!」這種聊勝於無的對話。

  如何找到共同的話題?如何增加親子互動的品質?如何在家「一起」專注地共同做一件事情?如何透過很自然地情況下,家長可以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人生觀與孩子分享?

  家長如何在不經意的自然流露中知道孩子內心的盼望、惶恐或憂慮?

  經過長期的思索,我發現透過特別挑選的影片,在家裏與孩子一起觀賞,是可以達到以上效果最自然、最沒有壓力的方法。

  尤其現在好的電影非常多,簡直可以用「閱讀電影」這樣來形容看好的電影像看一本好書一樣,尤其對於即使不喜歡看書的孩子,應該也不會排斥看電影。特別是透過影像獨特的力量,可以使小朋友很容易將情感投射其中,若是利用影片內容再加以延伸閱讀與學習,很容易培養出孩子主動探索的習慣。


(二)如何看電影?

  挑選適合的影片,佈置一個安靜沒有干擾的觀賞環境是最基本的條件,假如看完之後,家長可以率先,以自然而不說教的方式,感性地先分享自己與電影相關的經驗,然後耐心地(亦即不要「逼迫」孩子發表心得或寫紀錄單)等待,讓孩子分享他的感想(為什麼要耐心的原因是雖然孩子感受能力很強,但是往往表達能力不足)。

  除了分享經驗與感觸之外,家長若能趁機帶一點背景知識或延伸的關懷,想信更能擴大孩子的視野(孩子也會覺得:原來我的爸媽還不賴嘛!),或者能丟一些問題與孩子一起思索,那麼看電影真的就比在課堂上的課程來得收獲大了!


(三)團體電影討論會的進行方式

當二年前我想寫這本書時,就曾試著導讀過將近二十場親子電影讀書會,每一場參加成員的背景都不一樣,因為我想了解對於不同年齡,住在不同區域或不同經濟條件或不同知識準備的孩子,觀察這些南轅北轍的孩子在電影討論會中的表現。結果都令人非常滿意,也使我更加確信影像的影響是沒有門檻的,與文字書本的閱讀必須有基礎的準備很不一樣。

以下是我在討論會的進行方式,提供給大家參考。

為了讓參與的孩子更能主動甚至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感想與分享意見,我採用以下流程:

  看完電影後,我稍為說明一下(約10分鐘左右),然後先丟出二到三個問題(其中至少要有一個是開放性的問題),然後將孩子分成三組,每組二至四人(因此參加的孩子以六至十二人為限),要每一組孩子先討論,提出問題,事先也說明各組來比賽,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有獎品,這可以激勵他們動腦筋思考。因為我們的孩子長愈大,愈失去提問的勇氣,也沒有能力提出好的問題,因此必須用團隊競實的壓力逼孩子練習。家長另外成一組。小組時間不要太長,大約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然後全部孩子集合由我主持,以小組方式發表討論結果,同時視情況輔以小組為單位搶答計積分的方式鼓勵大家發言。

  參與的家長除了在一旁觀察,透過孩子在團體中的表現瞭解自己孩子的另一面之外,也可以協助回答問題或管理秩序,以及幫忙紀錄有趣及精彩的問答。


(四)要去那裏買電影?

很多家長常會問我:「你介紹的這些電影要到那裏去買?」我想,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大概都是像我一樣,不太習慣在網路世界裏漫遊的人吧!

若真的要像我們以往一樣,買到正版DVD典藏下來,就跟買書一樣,可以向大型連鎖書店有賣影音產品的店詢問,相信他們都很樂於幫忙訂貨,網路上的搜尋購買其實也相當方便。

至於我除了定期會逛書店購買之外,有時候真的太忙,實在沒有時間去等待與尋找時,也得感謝幾位朋友的交流與支援,這包括了荒野老伙伴陳楊文,以及同在湯城辦公園區上班的親戚童瑞林,還有到診所看診認識的王藝君。

好的影片真的是非常多,限於篇幅,許多已寫好的稿子只能割愛,這次把影片訴求的主題比較集中在小學中高年級以上到青春期中學生所關注的領域,而且一部影片中可以討論的議題也很多,真要仔細探討,一部片子寫個一萬字二萬字都沒有問題,也因為限於篇幅與閱讀的流暢性,僅能就與孩子實際對談中,摘錄出與生命教育比較有關連的部份。

真的,好電影很多,但是市面上電影更多,如何在茫茫影片之海中撈取沙金與孩子共渡非常有限的家庭時光,這本書是我初步的努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天到新北市的丹鳳中學的老師備課日演講,上午是4節環境教育的課,下午3節是由輔導室辦的研習,他們挑的題目是電影裡的愛情學分. 丹鳳中學有一位很出名的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老師.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中午曾慧媚校長請吃便當,她也是位認真有氣質的教育前輩。據校長說今天老師們的出席率算是很高,不過有趣的是,幾乎
Thumbnail
今天到新北市的丹鳳中學的老師備課日演講,上午是4節環境教育的課,下午3節是由輔導室辦的研習,他們挑的題目是電影裡的愛情學分. 丹鳳中學有一位很出名的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老師.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中午曾慧媚校長請吃便當,她也是位認真有氣質的教育前輩。據校長說今天老師們的出席率算是很高,不過有趣的是,幾乎
Thumbnail
陳克華曾寫過:「與其說我愛電影,不如說我愛做夢。縱然夢與現實平行永不相交;好人得勝,愛情精采,正義彰昭,公理永存,思之令人落淚,夢醒現實雜沓紛紛至。目不暇給,在在令人身心重創,我愛電影,我愛夢。」 我很喜歡看電影,如同作家隱地說的,因為有電影所以使生命值得活下去。電影和書都是我給自己的美好禮物。書,
Thumbnail
陳克華曾寫過:「與其說我愛電影,不如說我愛做夢。縱然夢與現實平行永不相交;好人得勝,愛情精采,正義彰昭,公理永存,思之令人落淚,夢醒現實雜沓紛紛至。目不暇給,在在令人身心重創,我愛電影,我愛夢。」 我很喜歡看電影,如同作家隱地說的,因為有電影所以使生命值得活下去。電影和書都是我給自己的美好禮物。書,
Thumbnail
昨天上午應邀到桃園為來自全國各縣市政府負責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年度在職訓練課程裡演講,這是第二梯次,我分享如何用電影這個工具協助父母親在居家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溝通。 在孩子愈來愈少的台灣,每個孩子對台灣的未來都很重要,一個也不能放棄,因此,如何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信心地,笑著迎向未來,是這一代父母
Thumbnail
昨天上午應邀到桃園為來自全國各縣市政府負責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年度在職訓練課程裡演講,這是第二梯次,我分享如何用電影這個工具協助父母親在居家生活中與孩子互動溝通。 在孩子愈來愈少的台灣,每個孩子對台灣的未來都很重要,一個也不能放棄,因此,如何讓每個孩子都能有信心地,笑著迎向未來,是這一代父母
Thumbnail
前些年在馬來西亞出版了利用看電影跟孩子談愛情這個主題的書之後,應邀到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巡迴演講,也接受一些媒體採訪。 記得到某一個高中演講前,與該校老師聊天,他們說正在為處理校內學生談戀愛的事情而煩惱,因此問了我一個台灣老師大概都不會問的問題:「中學生可不可以談戀愛?」
Thumbnail
前些年在馬來西亞出版了利用看電影跟孩子談愛情這個主題的書之後,應邀到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巡迴演講,也接受一些媒體採訪。 記得到某一個高中演講前,與該校老師聊天,他們說正在為處理校內學生談戀愛的事情而煩惱,因此問了我一個台灣老師大概都不會問的問題:「中學生可不可以談戀愛?」
Thumbnail
工坊坊簡介 跳脫:什麼是「以影像思考影像」? 在工作坊的前導課程裡,業師提醒我們看電影往往太注重內容,而忽略了形式,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坊中,能先試著放下對於文本內容的分析,以及從電影探討議題的切入點,很純粹地回歸影像本身,觀察及感受它們。 體驗:教學體驗活動設計的目的為何?
Thumbnail
工坊坊簡介 跳脫:什麼是「以影像思考影像」? 在工作坊的前導課程裡,業師提醒我們看電影往往太注重內容,而忽略了形式,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坊中,能先試著放下對於文本內容的分析,以及從電影探討議題的切入點,很純粹地回歸影像本身,觀察及感受它們。 體驗:教學體驗活動設計的目的為何?
Thumbnail
《老師,請你一定要看電影》推薦文 建榮老師以電影來進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名的,不僅在台灣各地演講推廣電影的課程與教學,「香港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還因此邀請他去分享呢﹗而我們「點亮生命教育協會」最近一次邀請他來帶領的是《不丹是教室》,同樣一如往常地深入淺出,卻又感動著戲院裡的每一個夥伴。 我非常認
Thumbnail
《老師,請你一定要看電影》推薦文 建榮老師以電影來進行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名的,不僅在台灣各地演講推廣電影的課程與教學,「香港循道衛理優質生命教育中心」還因此邀請他去分享呢﹗而我們「點亮生命教育協會」最近一次邀請他來帶領的是《不丹是教室》,同樣一如往常地深入淺出,卻又感動著戲院裡的每一個夥伴。 我非常認
Thumbnail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0的最後一天 負北極震盪的風在台北街頭肆虐 跟著熟悉了三年國文專任班孩子們 一起看了同一部電影第三次­­--靈魂急轉彎   為什麼會看三次呢 我並不是皮克斯作品的信眾或鐵粉 因為同辦公室可愛的導師夥伴推薦 因為在同一週的週三也火速調好了課務就帶著導師班學生去看 因為習慣在教學前先做好準備,所以
Thumbnail
2020的最後一天 負北極震盪的風在台北街頭肆虐 跟著熟悉了三年國文專任班孩子們 一起看了同一部電影第三次­­--靈魂急轉彎   為什麼會看三次呢 我並不是皮克斯作品的信眾或鐵粉 因為同辦公室可愛的導師夥伴推薦 因為在同一週的週三也火速調好了課務就帶著導師班學生去看 因為習慣在教學前先做好準備,所以
Thumbnail
 用影片當教材似乎已蔚為風氣,未來幾個星期就有好多個影片導讀的邀約。  前幾天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介紹十二部電影,分為三個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大隊人馬(十多個人)擠在診所裡,架了三台攝影機折騰了七個小時。這個計畫除了拍攝導讀影
Thumbnail
 用影片當教材似乎已蔚為風氣,未來幾個星期就有好多個影片導讀的邀約。  前幾天台中市政府2020影視紮根校園映演列車的計畫,到我診所拍導讀影片,介紹十二部電影,分為三個主題「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以及「人與環境」,大隊人馬(十多個人)擠在診所裡,架了三台攝影機折騰了七個小時。這個計畫除了拍攝導讀影
Thumbnail
一本我們喜歡的書,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換句話說,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多年來,因為全世界
Thumbnail
一本我們喜歡的書,一定是它能呼應我們心中某個渴望,換句話說,閱讀一本打動我們的書,其實我們閱讀的是自己生命的光影,探索不曾了解的自己,因為書本猶如一面神奇的魔鏡,鏡中反射出隱藏的自我,書本也猶如我們的心靈之窗,藉著閱讀,透過書我們得以觀照這個世界。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多年來,因為全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