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坊簡介
寒假參加了一場很有趣的研習,為期三天,由中央大學的台灣電影研究中心及富邦文教基金會合辦,全名為影像創新教育實驗室。這場工作坊主要是給有興趣將電影融入教學的高中職老師,關於影像教育的更多對話與想像,並且會在工作坊結束之後生產出一本點子書,提供給沒有參與到的老師設計教案的靈感。
本次的影像教育工作坊是以曾威量導演《妹妹》(2017)以及蘇育賢導演《花山牆》(2013)為主題,工作坊的前兩天主要活動是影像教育的各種活動體驗及專題講座,第三天則由現場老師共同討論、設計教案,合作的業師陣容龐大,而且均有多年的影像教育經驗,對於如何帶動活動體驗十分熟悉。
而我擔任的角色為小幫手,主要的工作是紀錄現場老師的討論過程,作為後續編輯點子書的素材,以及隨時觀察組內的老師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在紀錄的同時,也參與了工作坊所有的活動內容,對於本來就很喜歡看電影,又是師培生的我來說,真的是收穫滿滿又超級好玩的三天!且聽我娓娓道來,這幾天所激發的思考,關於教育,也關於電影。
跳脫:什麼是「以影像思考影像」?
在工作坊的前導課程裡,業師提醒我們看電影往往太注重內容,而忽略了形式,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坊中,能先試著放下對於文本內容的分析,以及從電影探討議題的切入點,很純粹地回歸影像本身,觀察及感受它們。
在工作坊開始前,就有先看過一遍《妹妹》和《花山牆》,《妹妹》是新加坡的作品,呈現了一個來自緬甸的幫傭女孩欲自殺的孤獨與無助,《花山牆》則以民間的喪葬儀式紙紮屋為主題,蘊含了十分豐富的政治隱喻。以過去設計教案的直覺,其實會很自然地將《妹妹》結合國際移工的社會議題,《花山牆》結合對於死亡意象、喪葬儀式或是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電影只是個引子,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議題。
「以影像思考影像」於我而言是蠻有突破性的,畢竟本業是國文科,看電影的時候往往會很注重劇情結構的鋪陳、人物的塑造、以及背後所要探討的核心議題,對於鏡頭語言、畫面呈現、聲音等等只是大略看過,並沒有太深入的思考。對於我來說,寫一部電影和寫一篇小說的心得,內容上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那你幹嘛不直接去看劇本就好了?」
這是我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質疑,也是我一直想要突破的,所以聽到這樣的要求,既是充滿困惑,也非常期待,希望這三天能跳脫原本的框架,啟發我對於電影的另一種思考。
體驗:教學體驗活動設計的目的為何?
《妹妹》和《花山牆》各有四個體驗活動,合計為八個。具體細節就不一一記錄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之後會發行的點子書。而我在這八個體驗活動的過程中思考到的是,為何教學的時候要花那麼多時間設計體驗活動,而不單純用講述法就好?
以這次工作坊為例,這些活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在體驗「導演拍電影的思維方式」,以其中幾個活動的大致內容為例:
- 思考該剪裁什麼樣的圖像素材放入景框中時,其實是在模擬如何取景。
- 拍攝物件並編排成一個故事時,其實是在模擬如何運用鏡頭語言,讓畫面充滿故事張力。
- 拍攝短片演繹紙條上的人物設定,但主角不能開口,只能藉由身邊的人物對話來呈現時,其實是在模擬如何表現人物特質。
記得兩年前在上教學原理時,老師和我們說過,未來的老師的角色是「學習經驗設計師」,而探究式學習就是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探究。綜合上述兩點,形成了一個對我來說很艱鉅的問題:
所以我們到底該設計怎麼樣的學習經驗,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要先問自己一系列同樣艱鉅的問題:
- 什麼是探究?
- 人是如何進行探究的?
- 如何成為探究者?(也就是培養探究者的思維方式,如歷史學家、生物學家)
關於「探究」什麼是「探究」這個問題,已經從兩年前纏繞我至今,也還沒有太明確的答案,只能逐步修正及加深。不過我很可以肯定,探究式學習絕對不可能單單依靠講述法達成,因為探究是主動學習的歷程,學生唯有真實體驗過探究的歷程,才有可能學習如何探究,培養探究者的思維模式。
而探究歷程需要的是真實的情境及問題,教學環境往往受限於教室之中,所以教學體驗活動設計就有其必要性。
回歸工作坊的體驗活動,這幾天的活動,不就是在體驗「導演拍電影的思維方式」?當你實際體驗過那個歷程,思考並處理了在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在往後欣賞電影的時候,就可以試著以一個導演的角度思考「為何選擇了這樣的影像素材?為何用這樣的角度進行拍攝?」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一種探究及解決問題的歷程。
回歸:與國文課連結的思考。
雖然工作坊一直強調要跳脫原本的學科思維,但我還是會忍不住思考這些收穫可以和國文課有什麼聯結,畢竟未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還是會以國文課為主。
對學科本質的拓展思考
國文科的三大學科本質是閱讀理解、溝通表達、思辨自省,而國文科的教學自然以文字為主,但其實像是在溝通表達的時候,表情(畫面)、語氣(聲音)等等元素也很重要,而這也都是影像的元素,國文科的教學聚焦在文字上是否太限縮?然而,處理的元素過多是否造成教學上的失焦?
感受的重要性
在影像教育的工作坊中,業師活動的開場往往是「剛剛那段影片,你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先別急著分析內容及意義,陳述自己最原始的觀察與感受。感受是天生就有的東西,似乎不需要教學,我們為何還要特別重視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 就國文特有的學科性質而言,沒有感受,其實很難進行閱讀理解或是溝通表達,感受包含對於自身情感的察覺,以及同理他人的能力。
- 就教學而言,感受也相當重要,我認為,引起動機其實就是引發感受。
回溯到我之前關於環境教育的經驗(詳見
CAS前導課程那篇),也會發現「感受」的重要性,當學生對於這個議題無感的時候,其實很難吸收或是採取什麼行動,而啟發他們的感受是件很重要,卻也很困難的事情。
學生如何從平乏無奇的生活中,細膩地去理解其中情緒和感受的傳遞,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需要補上更多的影像教育和思考。
當我們先放下對於文本的思考,讓學生去檢視影像的元素,電影如何用鏡頭語言進行場面調度時,學生很神奇地,能抵達某種議題的核心。
上面那兩段話是我從工作坊的總結記錄下來的,而我也認同影像其實有著很特殊的感染力,可以彌補語言文字的不足。
形式與內容並重
回歸到第一個章節,工作坊從一開始就要我們試著「以影像思考影像」,老師們對電影內容分析,及後續議題討論的教學模式往往比較熟悉,而忽略了電影的表現形式,這場工作坊的目的也是為了引發老師對於教學更多的思考與想像。
回歸國文科,所謂形式,其實就是表達的方式,而如何運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思考或感受,不就是國文課的教學核心嗎?這場工作坊喚起了我對於形式上的重視。而且在藝術表現上,不管是運用影像抑或文字呈現,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原理技巧,是可以互相遷移的,例如:詩詞中描寫景色,常常也有遠景、中景、特寫的安排,也許可以藉由影像這個媒介來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