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無限的4:如何看待人的神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一般在我們剛接觸靈性的時候,遇到那種「要寬恕」跟「看見他人的神性」時,大概是我們身為人類最難修煉的一環。何謂「神性」,神性分成兩個層面來說的話會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結合物質非物質層面,認可每個人無限制、神聖的「本質」。第二種是物質(有限制的)層面,認可我們無限制的「可能性」(因為現在肉身看到的是有限制或是看到人性的醜陋與可憎面)。但不管是哪個層面,它都傳遞了一項訊息:「我與萬物(包含神)同一同源,沒有差別。」

如果要了解自己與他人身上的神性,我們得先了解「因果」。我領悟到,其實我們日常生活體驗的因果其實並非線性時間的「前後關係」,而是一種「量子糾纏」的「頻率配對」特性。這也呼應到了前一陣子非常流行的「吸引力法則」所講的,你必須在情緒上面感受到「已經發生」的狀態,事情才會發生。我覺得電台收音就是一個非常好理解的例子,只有當我們調頻到準確對到信號時,「聲音」(結果)才會顯化得很清晰可見。

而我們的注意力時間跟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它就是一個「聚光燈」。也就是說,那個「頻率」必須在總體的方面都調頻到與想要的結果相同時,它才會出現。但出現也不代表它一直不在自己的身邊,然後現在才出現,也有可能是我們的聚光燈一直沒打到那個東西上面,聚光燈一直追著我們不想要的東西跑。所以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只要活著不用擁有太多處處都能感覺到愛,有些人就算擁有了一切也只能感覺到孤獨跟痛苦。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運用顯化的能力,只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顯化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而我們也一直在選擇,「要向內看」還是「不向內看」,而當我們一直不斷選擇「不向內看」,就會永遠無法完成自己的課題。但這也無妨,因為你會不斷地輪迴,不斷在此生跟無限的生命中遇到自己的課題,直到你做了「向內看」的決定。

而我們所感受到的「痛苦與孤獨」就是我們其實非常清楚我們「還沒選擇向內看」的證據。

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就更能去理解每個人身上的神性意義,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選擇。並非他缺乏了神性,而是他現階段所選擇的,是與愛、敞開、接納不相關的東西,並非對方沒有能力去做到,而是他還不想要做。但如果他真的想要,隨時可以與愛連結,也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

這意思就是說:「沒有任何問題是有問題的」。

當我們遇到障礙跟痛苦時,我們機械化式地會朝兩種方向前進,第一種是「是不是我有什麼問題(缺陷)?」另外一種是「是不是別人有什麼問題(缺陷)?」但就是一個很不容易跳脫出的邏輯陷阱,因為我們前提是將問題看成「有問題的」。如果我們單純地把自己所遇到的事情(果)看成前面的電台收音比喻一樣,就是「頻率震動相符」才顯化的,那我們就能了解,這不是源自於我們有什麼問題、什麼缺陷,而只是我不知道自己的頻率正在跟我遇到的事共振罷了。

這個概念可以使我們不自我攻擊,也不自我膨脹,因為這樣我們會知道,遇到壞事並不是因為我們不足或不值得被愛,而只是我不清楚自己的能量正在與什麼共振跟怎麼調整,遇到好事也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偉大或比別人高等,只是我剛好與好事頻率共振,或是我終於知道如何在內在跟外在同時調頻吸引我想要的東西。

事實上,我們所謂的在外在上「照顧自己」在內在「尊重自己」,或是延伸到我們把家裡弄乾淨,或是斷捨離都是在外在的顯化的層面上面,去進行調頻跟挑選,我們釐清跟揀選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進入我們的生命,並且使它們來到這世上的任務完成,擁有的東西都好好喜愛跟使用,才是與「物質」的「雙贏」。這就像是關係一樣,我們留著我們真正想要的關係在身邊,並且喜愛跟使對方的價值感最大化,我們有意識地將自己被「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感的人事物」包圍,這就能夠打造「幸福的人生」。

照顧自己也是如此,我們選擇去做一些可以讓自己感到幸福跟力量的事來滋養自己,我們有能力滋養自己,就能開始滋養他人。當我們決定向內尋求而非外求時,我們才開始與愛的頻率共振。外在與內在密不可分。

當我們將問題視為「問題(缺陷)」時,我們也會開始扭曲事實,因為當我們將事情分成「好壞」或「對錯」時,就分成了「我想接受」跟「我不想接受」的部分,有時候我們不想接受的部分也不見得是「壞錯」,甚至有可能是「好對」。因為接受我們一般定義「好對」的層面,通常是連帶會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會開始要選擇立場,有立場就會分裂,這分裂就會讓我們去過濾一些現實,開始用有色眼鏡去觀看這個世界跟事實。也就是自我攻擊或自我膨脹的循環開始,也就很難找到「中道」。因為「中道」需要由提高自己的視野,立場就像是2D平面,而當我們的視角變成3D,2D全體就能夠由3D的一個點去觀察,也就是說,事實包含「所有的立場」,才能被稱為是事實。

就算我們現在選擇了向內看,我們人生中也一定有一段時間是拒絕向內看的,而這段拒絕向內看的時間,也增加了我們的歷練與愛的慈悲心。同時,當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引起我們的厭惡,那也代表著我們對自我的厭惡,以及正在提醒我們我們對自己尚未接納的部分。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同一件事不再感覺到厭惡時,我們那部分的課題就完成了。也就沒有任何人可以影響到我們的內在,因為我們就成為與愛同源的存在,當我們發現到「寬恕他人」的機會已經不再出現,也就是當我們成為愛本身的時候了。

當我現在感受到負面情緒,我會讓自己去好好感受那個負面情緒,直到它離開為止。有時候我可能沒時間去感受它,我就會急著去夠透過某種方式發洩它,這時候會破壞我內在的平衡。但在破壞的同時,我內在是有意識到我正在破壞內在的平衡的,但我清楚我還需要這一次的失衡。

失衡過後,我會回頭來檢視這次整體感受負面情緒到發洩的過程,去了解這次的失衡是要帶給我什麼樣的訊息?例如我看到有人把自己的厭男情節當成正義時,我自己內在感到極度的煩躁,最終我也打了一篇文章攻擊了這個發文的人。但我自己內心清楚我其實在做跟這個發文者一樣的事情,但我讓自己去做了,但我不會去替自己的這個行為找到一個合理化、正當的解釋,我接受自己就是跟發文者做一樣的事情。(但以前我會給自己一個合理化、雙標自己如此行為的立場跟理由)再過幾天,我看書時回想起當時的狀態,我發現「哦我原來還沒接受、寬恕那個自以為是的自己」。

也許這個過程會重複很多次,但在重複的過程中這個東西的影響力會對你越來越低,每次經歷這種情緒波動與內在失衡,只要我們後來可以接受而不批判自己,並且了解這整個體驗所要帶來的訊息並沒有抗拒的吸收,總有一天這個課題就會被你完成。你多完成一個課題,你就多自由一點。每次完成一個小課題,你過一陣子回頭看,就會驚覺於自己的成長。就像我最近突然意識到我好像已經不再嚮往成為任何人,不再覺得自己需要一個理想的自我時,自我的變化變成一種遊玩跟體驗的心態,而不是朝著某一個單一的目標前進。

我知道我在「成為別人」這部分的課題已經處理完畢,而能夠用這樣的觀點去體驗人生,沒失衡的時候很美好,失衡的時候雖然會有點不適,但仍然會帶來「學習的機會又來了!」的興奮感。你就會發現整個人生,沒有什麼好抗拒的部分,既然沒有需要去抗拒的部分,你就能夠臣服。當你臣服時,你體內跟心理都會流動巨大的能量,因為臣服的意思,就是與拿來萬物連結的障礙,與萬物合而為一。

最近我給自己的課題,就是在吃飯前觀想這份食物的來歷(從動物犧牲生命到物流與廚師的努力各個過程),並且在心裡尊敬與感恩這份帶給我體驗生命的功臣。雖然還是會時常忘記,想到就很懊悔,後來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就算忘記了,事後想起就馬上「補感謝」。而這個就是與萬物連結的一種儀式,我們每天都可以用一種對自己來說有意義的儀式,來讓自己去與宇宙連結,藉由「臣服」來「校準」自己的內在平衡(這大概也是穆斯林為什麼規定一天要禮拜五次的原因)。因為我們人很容易「忘本」,只要我們學會不帶立場跟批判,就能選擇選擇向內看,我們就能細微地、更有覺知地去微調自己的「失衡」。

祝福各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元-avatar-img
2021/01/06
你就是你,你就是佛。 誰就是道,你就是道。
avatar-img
《任性救贖》
28.5K會員
494內容數
曾經以「文飛(Dana)」這個名字創業、出書。為了更貼近自己,我成為嬋娜。希望我的一切創造,有機會觸碰到你的心。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你在生命中時常陷入同一個相似的問題中時,其實,宇宙是用這個事件來提醒你,你是否該療癒一些傷痕,該轉換些觀念,該做出新的選擇了? 你越深信自己是匱乏的,你就在創造匱乏;你相信這世界的人都是自私的,你就會不斷遇見這些人,或者是說『你的眼中已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當你在生命中時常陷入同一個相似的問題中時,其實,宇宙是用這個事件來提醒你,你是否該療癒一些傷痕,該轉換些觀念,該做出新的選擇了? 你越深信自己是匱乏的,你就在創造匱乏;你相信這世界的人都是自私的,你就會不斷遇見這些人,或者是說『你的眼中已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新時代身心靈方面的事物有沒有興趣? 我自己是在十多年前開始入坑的。 從學生時代就對神秘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對占星學、超自然現象、古文明、外星人⋯這類資訊著迷,而在十多年前看見新時代類的書越來越常見後,就捨去了翻譯小說,去接觸這一類。 然後我就栽進這個奇幻世界了。 它有很多道理是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對新時代身心靈方面的事物有沒有興趣? 我自己是在十多年前開始入坑的。 從學生時代就對神秘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對占星學、超自然現象、古文明、外星人⋯這類資訊著迷,而在十多年前看見新時代類的書越來越常見後,就捨去了翻譯小說,去接觸這一類。 然後我就栽進這個奇幻世界了。 它有很多道理是
Thumbnail
過往還沒整合的人內心紛亂,也許縱容別人的觀點操控自己,也許心胸狹隘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但自我若整合了,會有鑑賞、分辨的能力,可以看出事物的本質,聆聽到真正的聲音。在悉地範圍,這是換位思考、同理共情的能量。
Thumbnail
過往還沒整合的人內心紛亂,也許縱容別人的觀點操控自己,也許心胸狹隘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但自我若整合了,會有鑑賞、分辨的能力,可以看出事物的本質,聆聽到真正的聲音。在悉地範圍,這是換位思考、同理共情的能量。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
Thumbnail
我們來於無明。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父母也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們不知道未來方向,因此從他人的身上去尋找味道,尋找方向,藉著他人不讓我們自己失望,這種存活模式形成我們的走向。所以,我們讓所有的「不圓滿」創造「我」的走向,但這些人事物都是無明的組合,所以「我」的走向也是無明的狀態。
Thumbnail
我們來於無明。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父母也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們不知道未來方向,因此從他人的身上去尋找味道,尋找方向,藉著他人不讓我們自己失望,這種存活模式形成我們的走向。所以,我們讓所有的「不圓滿」創造「我」的走向,但這些人事物都是無明的組合,所以「我」的走向也是無明的狀態。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最近有個體悟,以前我的體質太敏感,導致對許多事情都很在乎、神經質;現在,我換個角度看事情,覺得看見了就處理,不用太在乎什麼。以前還很會鑽牛角尖,想要知道個什麼,硬是要查個徹底;現在心境不同了,覺得看見了就是想辦法去處理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 分享二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最近有個體悟,以前我的體質太敏感,導致對許多事情都很在乎、神經質;現在,我換個角度看事情,覺得看見了就處理,不用太在乎什麼。以前還很會鑽牛角尖,想要知道個什麼,硬是要查個徹底;現在心境不同了,覺得看見了就是想辦法去處理就對了!不要想那麼多。 分享二 (分享完畢)
Thumbnail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裡影響這個世界,或許「看起來」忽明忽晦,但實則都像太極裡的黑與白相互地參與這世界,黑白沒有好壞,因為他們都促成了這場變局,讓人們重新再次選擇自己所想要的…或許有些人在這過程中感到辛苦,卻激發再度確認「你何為自我」的價值 
Thumbnail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裡影響這個世界,或許「看起來」忽明忽晦,但實則都像太極裡的黑與白相互地參與這世界,黑白沒有好壞,因為他們都促成了這場變局,讓人們重新再次選擇自己所想要的…或許有些人在這過程中感到辛苦,卻激發再度確認「你何為自我」的價值 
Thumbnail
我們會吸引與我們相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生活中,外在的顯現即是內在的投影,在了解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吸引來的之後,讓我不禁思考著一件事。
Thumbnail
我們會吸引與我們相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生活中,外在的顯現即是內在的投影,在了解一切人事物都是自己吸引來的之後,讓我不禁思考著一件事。
Thumbnail
一般在我們剛接觸靈性的時候,遇到那種「要寬恕」跟「看見他人的神性」時,大概是我們身為人類最難修煉的一環。何謂「神性」,神性分成兩個層面來說的話會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結合物質非物質層面,認可每個人無限制、神聖的「本質」。第二種是物質(有限制的)層面,認可我們無限制的「可能性」(因為現在肉身看到的是有限
Thumbnail
一般在我們剛接觸靈性的時候,遇到那種「要寬恕」跟「看見他人的神性」時,大概是我們身為人類最難修煉的一環。何謂「神性」,神性分成兩個層面來說的話會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是結合物質非物質層面,認可每個人無限制、神聖的「本質」。第二種是物質(有限制的)層面,認可我們無限制的「可能性」(因為現在肉身看到的是有限
Thumbnail
「無我」的深層自然驅動運作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法則 幾年前看了”秘密”這本書,我其實是看不懂,無法理解,覺得很腦脹 雖然是風靡全球的書 對我而言卻是我無用的書籍,所以看完之後我只擺著,也不想讓它擺在我的視線範圍,不是反感,是無用武之地。 當我不知何時漸漸對能量、氣場、磁場的感知力敏銳起來,加上禪修的
Thumbnail
「無我」的深層自然驅動運作才是真正的吸引力法則 幾年前看了”秘密”這本書,我其實是看不懂,無法理解,覺得很腦脹 雖然是風靡全球的書 對我而言卻是我無用的書籍,所以看完之後我只擺著,也不想讓它擺在我的視線範圍,不是反感,是無用武之地。 當我不知何時漸漸對能量、氣場、磁場的感知力敏銳起來,加上禪修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