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無情卻是慈悲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發文開放大家點菜,發現很多人很想要知道要如何感受「能量」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你需要學會的事情,這件事你「本來就會」。要體會本來就會這件事反而才是最難的,如果我們本來就會,那是甚麼阻擋了我們? 是我們的判斷跟思考。這個社會訓練要用「常識」跟「知識」來理解一切,我們長期受到這樣的訓練,自然而然就會忘記叫怎麼去感受。
人的內在完全是脫離常識的,而大部分的人都只盲信知識,而不理解知識的本質是甚麼。知識的本質是「使用一種角度(假設)去理解一件事情」,也就是說單一角度的知識永遠是真實的一部分,也永遠無法涵蓋全部的真相。而真相在我的體驗之中,大多包含看起來互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真相同時也是脫離常識跟知識的架構的存在。
也因此身心靈、超自然(雖然我不認同超自然現象是「超自然」我覺得只是「人腦不能理解」何須牽拖自然不是如此) 跟宗教領域正因為真相而擁有了它的存在價值。
要正確地理解能量,首先就要知道「能量」跟「主觀解讀」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例如你在兩個個體之間感受到真愛的能量,但其中一個個體非常有可能將真愛解讀成「無法理解且危險的東西」因此做出了遠離了這段擁有真愛能量的關係的選擇。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跟我們想要「知道」的對象是沒有執著跟利益關係的時候,我們的感覺到的,通常不會偏離事實太多。也就是說我們越想知道的事情,等於我們目的性越強,這時候感受的偏差也會越大。因為我們會套用自己的濾鏡去對狀況下判斷,因為我們對事情有無法放下的執著。(執著跟慾望是兩件事,有欲望不一定執著,有執著一定有欲望) 越是知道或不知道對自己來說都沒差的事,我們感受到的訊息才會越全面,因為我們沒有對真相有充滿執念的偏好。
要擁有一顆能夠接受萬物本質的一顆心,不妄想改變自己以外的存在的胸襟。首先需要的就是「無我」。你要沒有立場,沒有想法,沒有偏好的去接收事物散發出來的訊息。以前我都一直以為「無我」是甚麼很偉大的事情,但當我真正能做到「無我」的時候,我發現我能去完整地接到他人的感受跟他人想被看見跟滿足的內容,但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
但對對方來說卻會有巨大的意義,而這個力量如此強烈的原因就是因為我並沒有將任何一點「我」帶入彼此的互動中。但這同時也代表是我觸動對方,而對方是不能觸動我的。因為當下是我的「無我」涵蓋了對方,而對方對於「我」毫無了解。
在我「無我」地去接納他人的脆弱與黑暗面時,我接收的是他們的情感,而我這邊對他們是「沒有情感」的。我只是將我自己變成一個接收他們能量的容器,並且讓我的身體去扮演他們想要我去演的角色,說他們想要聽的話語,給他們想要的支持。然而這並不虛假,因為當下我身為「我」的自我並不存在,是「我」讓出了這副身體去承接對方想要感受到的能量跟畫面。也許那是溫柔是關心的怒罵,是講出沒人願意講的實話...每個個體當下想要的東西都不同。
很奇怪的是,面對我的人會感受到非常巨大的愛跟安定感,甚至當下發生巨大的轉化,原因恰好是因為我對他們「無情」,我對他們沒有執著、沒有期待、沒有欲望。大部分的人對於「愛」的理解可能根本是相反的,覺得要「充滿感情」,要有很多執著、期待跟欲望,那才能被稱為愛。這也是為何生命的課題如此的令人費解,因為答案往往跟我們認為的截然相反且不符常識的邏輯取向。
當我能開始去接受萬物的本質時,我同時發現世間的殘酷也發現它的美麗。殘酷在於我們的本質早就被確定,而我們跟誰在一起會幸福、被誰懂、會有甚麼樣的課題,早就已經註定好了。但這種註定並非沒有選擇,但我們的選擇仍然限縮在我們的本質之中,因為我們的自由意志也是被欲望驅動的,那又是甚麼把我們的欲望植入在我們心中呢?
我們無法自主地選擇自己要感受到甚麼,對甚麼感到興奮、對甚麼感動、對甚麼會有「自由」的感覺,我們只能一直感受並且「發現」我們是甚麼。我們能選擇的,是我們是否要遵循自己的感受來生活,還是要欺騙自己跟他人繼續過一個痛苦不堪的生活。
然而世間的美麗也在,當你能接受每件事如它所是的本質,接受世間的一切存在,一切都將會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恐懼自然也就會被釋放,你會發現你在哪都是自由的,因為你不能也不必去改變任何事,而是遵循自己無法透過自由意志去改變的那顆心,追尋跟實踐自己的至高幸福,無論中間有何困難跟崎嶇的故事,感受一切就是人生的意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9K會員
467內容數
我是誰不重要,我的文字有帶給你什麼比較重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4D嬋娜 的其他內容
今天要來講一個,關於我選擇懦弱的故事。 這件事情其實我已經想要講很久了,只是因為我一直不知道要怎麼去講它,不想因為自己的不嚴謹,被認為是在消費這件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不知道我到底對這個事件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但同時我也想透過寫作好好去疏理這個事件帶給我的影響跟我要去面對的事情。 從小到大,我做的大部
女人的性能量,可療癒跟轉化男人。 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是在看《妳天生就是性愛女神》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十分有共鳴: 在蘇美人的記載當中,一個女祭司/寺廟娼妓是潔淨、未玷污的。她們能夠透過與男人做愛,將一個狂野充滿獸性的人,轉變成成熟的男人。她幫助男人變得有智慧,並且透過她的性能量讓男人「有如神一般」
何為邂逅?就是「自然無違和地」去認識他人。 那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就需要「勢」來幫忙你。什麼是「勢」,「勢」就是「能量流動的方向」。為什麼選舉需要「造勢」,就是將所謂的大家的意志聚集在一起,並且朝向同一個方向的時候就會形成巨大的能量流動,就可以帶動很結果的自然形成。 而關係之間的「勢」呢?如果你在認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昨天把NETFLIX新上的舊動畫《只想告訴你》兩季一口氣看完。第一季我應該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流眼淚,看完我頓時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很早就遇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有些人就得要跌跌撞撞地遇到很多不對的人。這部非常療癒,因為爽子就是個非常純而且真的人,也非常善良。不是那種鄉愿跟忍耐式的偽善,而是真正的善良。(女
https://fb.watch/gznWHQzSra/ 想遠離紛紛擾擾的能量,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去實踐愛。 「你到底經歷過甚麼」被問了這個問題,我才發現我最近幾年才漸漸體認到作為「我」是一個甚麼樣的體驗。越來越了解自己之後,我常常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嘗試描述自己的感受跟遇到的人事物時得到「哇原來你
今天要來講一個,關於我選擇懦弱的故事。 這件事情其實我已經想要講很久了,只是因為我一直不知道要怎麼去講它,不想因為自己的不嚴謹,被認為是在消費這件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不知道我到底對這個事件真正的感受是什麼。但同時我也想透過寫作好好去疏理這個事件帶給我的影響跟我要去面對的事情。 從小到大,我做的大部
女人的性能量,可療癒跟轉化男人。 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是在看《妳天生就是性愛女神》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十分有共鳴: 在蘇美人的記載當中,一個女祭司/寺廟娼妓是潔淨、未玷污的。她們能夠透過與男人做愛,將一個狂野充滿獸性的人,轉變成成熟的男人。她幫助男人變得有智慧,並且透過她的性能量讓男人「有如神一般」
何為邂逅?就是「自然無違和地」去認識他人。 那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就需要「勢」來幫忙你。什麼是「勢」,「勢」就是「能量流動的方向」。為什麼選舉需要「造勢」,就是將所謂的大家的意志聚集在一起,並且朝向同一個方向的時候就會形成巨大的能量流動,就可以帶動很結果的自然形成。 而關係之間的「勢」呢?如果你在認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昨天把NETFLIX新上的舊動畫《只想告訴你》兩季一口氣看完。第一季我應該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流眼淚,看完我頓時理解為什麼有些人很早就遇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有些人就得要跌跌撞撞地遇到很多不對的人。這部非常療癒,因為爽子就是個非常純而且真的人,也非常善良。不是那種鄉愿跟忍耐式的偽善,而是真正的善良。(女
https://fb.watch/gznWHQzSra/ 想遠離紛紛擾擾的能量,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去實踐愛。 「你到底經歷過甚麼」被問了這個問題,我才發現我最近幾年才漸漸體認到作為「我」是一個甚麼樣的體驗。越來越了解自己之後,我常常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嘗試描述自己的感受跟遇到的人事物時得到「哇原來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無知而跌倒的傷真的很痛,但也請別追尋大徹大悟,因為活在當下讓很榮「幸」可以這樣「運」用自己的能力,而經由犧牲付出形成的給予,持續地讓榮耀生生不息時,「施比受有福」就會持續地以自己為核心凝聚幸福,而又再給予。 在貫徹使命中,一以貫之的人人平等裡,「大徹大悟」只是自然的產物,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與目的地
每個人乙太體感知能量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主要是靠感受去偵測的,嗅覺偵測也佔了蠻重的比例,不過,因為比起視覺的感知,這種感受型的方式很不明確,容易讓人懷疑自己......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人無法愛一件他不了解的事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經由有到無,帶領出無中生有的生生不息後,分別出「發現」與「創造」的不同,而在此基礎上躍遷出的「無我境界」,只是發現,目的是用來創造。 接著再用「給予」的正邪之分,找到最長遠的未來之路。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無知而跌倒的傷真的很痛,但也請別追尋大徹大悟,因為活在當下讓很榮「幸」可以這樣「運」用自己的能力,而經由犧牲付出形成的給予,持續地讓榮耀生生不息時,「施比受有福」就會持續地以自己為核心凝聚幸福,而又再給予。 在貫徹使命中,一以貫之的人人平等裡,「大徹大悟」只是自然的產物,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與目的地
每個人乙太體感知能量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主要是靠感受去偵測的,嗅覺偵測也佔了蠻重的比例,不過,因為比起視覺的感知,這種感受型的方式很不明確,容易讓人懷疑自己......
Thumbnail
當一個人放下 " 需要知道 " 和 "明白一切" 的需求,同時持有純淨的意圖---"希望體現什麼",他們會訪問 "超越自身頭腦認知" 的現實-(內在的)世界和能量。這意味著這樣的體驗如同魔法,奇蹟,煉金術,即刻顯化,一個完全的 "同頻體驗" 會在地球現實中被探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人無法愛一件他不了解的事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經由有到無,帶領出無中生有的生生不息後,分別出「發現」與「創造」的不同,而在此基礎上躍遷出的「無我境界」,只是發現,目的是用來創造。 接著再用「給予」的正邪之分,找到最長遠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