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 《怪胎》- 因改變而凋零,壓倒愛情的焦慮,為何我們總是越愛越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有雷警示,雖無細部劇情或結局雷,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raw-image

從相知相惜到形同陌路


本片使用畫面比例的轉折來代表愛情路徑的轉折,正方形的畫面框架更與強迫病症的核心困擾「強迫性焦慮思維」相互照映,如同主角們所展現的,希望一切都維持在安全秩序中,不斷使用打掃、清潔或是檢查等「強迫性行為」來避免任何災難性事件,例如細菌所帶來的染病風險。然而,隨著劇情推展,畫面比例因應男主角病情的改善有所轉變,從「完美」的正方形變成「開闊」的橫屏幕,自此,男主角不再受限於完美與秩序,開始好奇外在花花世界,病情的改善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這對情侶也終究必須面臨那不可避免的「改變」。

自從人們把愛情與鑽石黏合在一起之後,人們就不斷地撲向永恆的命題,但愛情真的是可以永恆不變的嗎?或者是說愛情真的該永恆不變嗎?這都是本次電影所拋出來的一個大哉問,當然,身為電影從業者,導演並沒有想要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只是想要利用電影的視角邀請觀影者進行省思與對話。

所以,人們在愛情中追尋永恆真的就是擺脫不了的原罪嗎?

Sternberg作為心理學家,即提出愛情具有三種重要元素:激情、親密與承諾。

以此來看,人類可能不該把責任都歸屬到鑽石廣告上,或許那份追求永恆的需要就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但追求永恆與承諾就代表著「不改變」嗎?

這則是我們可以延續思考與討論的。


raw-image

壓倒愛情的那根焦慮稻草

我只是希望我們的關係不要改變

所以為了保持愛情的連結,我們就不要去改變,只要一切都不變,愛也不會變。對於男女主角這是一個很單純的想要,看似簡單卻難以做到,我們總是在改變,隨著年紀而口味改變,隨著體力衰退而嗜好改變,隨著工作起伏而社交改變,我們不可能不改變,如果我們真的保持不變或許反而無法好好的生存下來。

即使知道改變必然,但是人們還是害怕改變,因為改變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

那些害怕就是隱藏在心中,深根蒂固的情緒本能,焦慮。

焦慮促使我們保持警覺,不斷推動我們去有所作為,藉此維護既有條件,維持生存,所以焦慮具有功能與意義,但來到愛情中,這個焦慮被放得好大好大,有些人害怕被拋棄,所以總是委曲求全,有人害怕被傷害,所以總是保持距離,在愛情中我們擁有各自的人格面貌,可能是焦慮也可能是逃避。

回來談到焦慮,從本次的劇情來看,可以發現焦慮變成情緒異獸對於兩人的愛情帶來諸多的傷害,如果,女主角陳靜在一開始就能真心地為男主角柏青的痊癒感到開心與接納,兩個人調整好相處方式,陳靜也積極投入治療,或許兩人的愛情會走向不同的未完待續。

然而,我們無法責怪任何人,焦慮這隻情緒異獸之所以如此張狂,全都是因為社會的餵養,社會的眼光,對於「怪異」的注目都會形成壓力與懷疑,促使男女主角不斷懷疑著自己的價值,甚至希望從這個只充滿著苦痛的世界中消逝,即使獲得珍貴的機會,談上了一場非同小可的愛情,心底仍舊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跳脫出電影來說,這也是人們在愛情關係中總是被焦慮淹沒,進而無法感到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剔除對方的不適當行為,心中的恐懼與自我懷疑反而更加巨大,如同詛咒般的耳邊細語,不斷述說著難以承受的焦慮真相。

你不值得被愛

由此可知,回到我們的身上,如果發現焦慮已經巨大到難以控制或安撫時,不管對方如何承諾或是保證都沒有幫助時,或許想想,那個不相信,到底是不相信「對方」還是「自己」?

假若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被愛價值,發生什麼事?誰告訴你這句話?家人、朋友、前任?如果沒有人說過,怎麼樣的經歷讓你有這樣的感受?試著把那些痛苦的經歷切割開來,我們不用掩蓋自己的傷口,但那不是我們的全部,我們受了傷,我們也卻從中走了過來,我們不再是那個無法反駁的自己,我們是康復者與倖存者,我們具有愛人的能力與被愛的價值。

只有真正地對自己感到相信,你才有機會感受到安全感,倘若納些苦太痛了,無處安放及對話,還是建議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筆者過往在大學服務時,學生也常以情感困擾為由來做討論與諮詢,畢竟,面對愛情我們總是自卑地抬不起頭,所以才需要另外一個人作為鏡子,來照映出自己的美好


raw-image

我很怪,但我也想要被愛


電影在細節的處理上值得稱道,主角們因為罹患強迫症而感到特異與壓力,所以走路時總是低著頭迅速走過,畏縮與駝背的樣貌就是患者的日常,這也導致他們不只深受強迫思維與行為而影響,更因為自信低落而無法與人擁有良好的社交互動與表達。

自然,對於主角來說,他們無法感受到日常交往與親密帶來的幸福感,成就與自尊也總是保持匱乏,無法感到滿足與價值。因此,焦慮喚起憂鬱,憂鬱帶來生存價值的挑戰,自我傷害的念頭隨之浮現,此時,外在的正常人,又會用正常的道德標準來束縛他們,擅自站在制高點上去批判與審判,自此,精神患者,活在一個狹隘的框架中,生不由已,死亦不由己

撰寫至此,筆者並非要鼓勵自我傷害,只是想要傳遞一個不一樣的視角,對於那些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來說,「活得正常」是一件奢侈的幸福,自殺並非道德感不足,只是想要一個結束,結束那個期待正常卻不斷失落與失望的痛苦循環。

所以,他們真正想要結束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假若痛苦獲得改變,自己的疾病能夠獲得理解與同理,想要結束的痛苦不在了,或許也沒有結束生命的必要。

raw-image

再來,精神疾病的診斷不斷地在演變與進步,當今趨勢則是把精神疾病「光譜化」,意指不再用「全有全無」的觀點來辨識「正常」或「異常」,取而代之的是程度上的「差異多寡」。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症狀,有些人具有憂鬱的傾向,容易負向思考,有些人具有焦慮的性格,容易災難預期,有些人具有活潑的氛圍,總是情緒高張,但這些也可能都有正向意義或限制,憂鬱促使人們能夠不自滿,焦慮促使人們居安思危,活潑過度反而會造成慌亂與干擾。

每個人,在精神診斷的光譜上都有一個獨特的位置,就像是星座,有些人過度明顯因而干擾的生活,需要調整,但這不代表那個人是上帝的失敗品,只是代表他具有自己獨特的個人課題,而且那個課題很多時候可以大家一起來幫忙或改變,藉由精神與心理專業的協助,我們能夠漸漸學會與自己的課題共存,甚至放大課題所帶來的幫助。

總上所述,我們都有那一點點的怪,這讓我們跟別人不一樣,有了自己的獨特色彩,但我們也有許多共同之處,不管患病與否,其中一個就是們都希望被愛。

結語

《怪胎》具有自己的獨特色彩,不管是畫面比例對照劇情發展進行轉換,又或者是鮮明的飽和色彩,甚至精緻且到位的配樂,一再顯示這部電影的不同以往,大眾與影評卻能夠擁抱這部頗具特色的小品經典,或許這部電影不能告訴你愛情該怎麼走,但能夠讓你理解愛情充滿複雜性,有時令人心動不已,有時又令人心如刀割。曲折的故事發展值得我們細膩品嚐與浸泡,觀影後也鼓勵不要急著起身,緩慢地讓自己去感受與思考,藉此釀出專屬於你的愛情雞尾酒。最後,筆者私自希望有朝一日,精神患者可以像這部電影受到社會的接納與擁抱。

raw-image
raw-image
全文圖片由索尼影業提供
raw-image

因應筆者的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都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4.2K會員
137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眾人的眼光原來是用掌聲綑綁你的寄生獸,突然就面臨背叛自己或背叛眾人的選擇。人若被供養,只能用自由換;自由若無法割捨,就只能讓腳掌貼著地面,踩著割裂的愛情前進。
Thumbnail
眾人的眼光原來是用掌聲綑綁你的寄生獸,突然就面臨背叛自己或背叛眾人的選擇。人若被供養,只能用自由換;自由若無法割捨,就只能讓腳掌貼著地面,踩著割裂的愛情前進。
Thumbnail
2013年的一個研究顯示,人們通常會很容易的被像自己的人所吸引,而這個現象同時也包括行為。 簡單來說,人們首先會先觀察外貌,越熟悉的情況下越能感覺到安全;行為上則是區分了對方是否是和你/妳同一類的人,比如說像是相同的興趣或是類似的飲食習慣等等...。
Thumbnail
2013年的一個研究顯示,人們通常會很容易的被像自己的人所吸引,而這個現象同時也包括行為。 簡單來說,人們首先會先觀察外貌,越熟悉的情況下越能感覺到安全;行為上則是區分了對方是否是和你/妳同一類的人,比如說像是相同的興趣或是類似的飲食習慣等等...。
Thumbnail
男主角深深地被主動的女主角所吸引,儘管他心裡想著她簡直是神經病,但依然對她朝思暮想,好奇她是怎麼樣的人、想更加認識對方。就和我們遇到一段感情一樣,當喜歡上對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會為對方做出一些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傻事。
Thumbnail
男主角深深地被主動的女主角所吸引,儘管他心裡想著她簡直是神經病,但依然對她朝思暮想,好奇她是怎麼樣的人、想更加認識對方。就和我們遇到一段感情一樣,當喜歡上對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會為對方做出一些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傻事。
Thumbnail
《怪胎》是近期國片中探討愛情最為「真實」的一部佳作。小型商業片的形式,採用iphone拍攝的創意手法,包裝一個讓我反覆咀嚼、三思的愛情警世寓言。於我而言,自己也常常陷入蜜月期與平淡期的比較漩渦之中,而《怪胎》的出現成了我感情世界裡的解藥,「良藥苦口」,它的苦,只有看過的人才懂。
Thumbnail
《怪胎》是近期國片中探討愛情最為「真實」的一部佳作。小型商業片的形式,採用iphone拍攝的創意手法,包裝一個讓我反覆咀嚼、三思的愛情警世寓言。於我而言,自己也常常陷入蜜月期與平淡期的比較漩渦之中,而《怪胎》的出現成了我感情世界裡的解藥,「良藥苦口」,它的苦,只有看過的人才懂。
Thumbnail
如果每一段關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改變,我們還要談戀愛嗎?還能相信愛嗎?如果時間一定會沖淡一切,原本可以接受的缺點,不愛了都被無限放大,連優點都不再有價值,還能與別人建立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注定會走到這樣傷心的結局,一開始就不要交往,一個人多自由自在⋯⋯
Thumbnail
如果每一段關係,每個人都會不自覺改變,我們還要談戀愛嗎?還能相信愛嗎?如果時間一定會沖淡一切,原本可以接受的缺點,不愛了都被無限放大,連優點都不再有價值,還能與別人建立關係嗎?如果兩個人注定會走到這樣傷心的結局,一開始就不要交往,一個人多自由自在⋯⋯
Thumbnail
《怪胎》並不真的在講述強迫症那些細微的舉動和大腦的運行,它是一部讓人陷入那甜甜膩膩的熱戀期,又讓人在最後感到害怕失去和真的失去的痛苦悲傷的電影。
Thumbnail
《怪胎》並不真的在講述強迫症那些細微的舉動和大腦的運行,它是一部讓人陷入那甜甜膩膩的熱戀期,又讓人在最後感到害怕失去和真的失去的痛苦悲傷的電影。
Thumbnail
在看似暖色調衛斯安德森式趣味橫生、構圖精準、用色鮮明、清新可愛的《怪胎》裡,瀰漫一種身不由己的悲傷,超越了 OCD,超越了陳柏青與陳靜的神經性強迫症,重重提起了疾病,輕輕放下了愛情,我們看見的是孤獨如何改變一個人,以及人一旦找到同類後,又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逃離曾經從四面八方壟罩生活的巨大孤獨。
Thumbnail
在看似暖色調衛斯安德森式趣味橫生、構圖精準、用色鮮明、清新可愛的《怪胎》裡,瀰漫一種身不由己的悲傷,超越了 OCD,超越了陳柏青與陳靜的神經性強迫症,重重提起了疾病,輕輕放下了愛情,我們看見的是孤獨如何改變一個人,以及人一旦找到同類後,又願意付出多少代價逃離曾經從四面八方壟罩生活的巨大孤獨。
Thumbnail
簡單來說,《怪胎》就是兩個強迫症(OCD)患者的瑣碎愛情故事。 (完) 別鬧! 《怪胎》無疑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國片 很多人討論它的美術、設計,活潑鮮明的配色,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但我天生不帶美感,所以無法評論,就說喜歡的原因吧!(以下圖多) 相信不少人是被「強迫症」+「戀愛」這個富有創意的題
Thumbnail
簡單來說,《怪胎》就是兩個強迫症(OCD)患者的瑣碎愛情故事。 (完) 別鬧! 《怪胎》無疑是近年來我最喜歡的國片 很多人討論它的美術、設計,活潑鮮明的配色,確實牢牢抓住了我的目光,但我天生不帶美感,所以無法評論,就說喜歡的原因吧!(以下圖多) 相信不少人是被「強迫症」+「戀愛」這個富有創意的題
Thumbnail
焦慮,壓倒愛情的那根稻草,人們在愛情中總被焦慮淹沒,安全感不足,剔除對方的不當行為,更是因為對於自我價值的信心低落,心中的恐懼與懷疑,如同詛咒般的耳邊細語,不斷述說著難以承受的焦慮真相,我們不值得被愛,即使談上一場非同小可的愛情,心底仍舊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就是電影《怪胎》的主軸。
Thumbnail
焦慮,壓倒愛情的那根稻草,人們在愛情中總被焦慮淹沒,安全感不足,剔除對方的不當行為,更是因為對於自我價值的信心低落,心中的恐懼與懷疑,如同詛咒般的耳邊細語,不斷述說著難以承受的焦慮真相,我們不值得被愛,即使談上一場非同小可的愛情,心底仍舊無法真正地相信自己值得被愛,這就是電影《怪胎》的主軸。
Thumbnail
如果每部電影都會有一個敘事核心。(值得一看的可愛國片) 我覺得怪胎的核心清楚,但又像洋蔥不會一次撥開給你看,你要慢慢的細細地去品嚐,那些有關愛的滋味,絕對不會只有一種味道。 有失戀過的人應該都會懂,失戀的溺水感,大腦像是被控制依樣想著那些快樂又重複的畫面,也想著那些畫面有哪些蛛絲馬跡讓你了解到
Thumbnail
如果每部電影都會有一個敘事核心。(值得一看的可愛國片) 我覺得怪胎的核心清楚,但又像洋蔥不會一次撥開給你看,你要慢慢的細細地去品嚐,那些有關愛的滋味,絕對不會只有一種味道。 有失戀過的人應該都會懂,失戀的溺水感,大腦像是被控制依樣想著那些快樂又重複的畫面,也想著那些畫面有哪些蛛絲馬跡讓你了解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