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適合自己的情緒表達,認識四種溝通表達者

心理測驗|適合自己的情緒表達,認識四種溝通表達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要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實我想表達的?”、
“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他們卻誤認為我生氣的理由是…”、
“怎麼他生氣了?是我說錯了什麼嗎?”


以上這些問題都來自於曾經不了解情緒溝通的我,依據我的個人觀察,我發現大部分的溝通誤會,都來自於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他人的情緒表達方式。

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心理測驗,“

如何讓人們(包括我自己),

以適合情緒特質的表達方式,講出我想講的話?



我以對內、對外呼應,回應的方式,分出下列四種情緒溝通方式,這是經由我個人觀察後發明的人格分析理論。

這四種溝通方式解釋了我們為什麼這樣表達和為什麼不那樣表達
當我們了解自己以及我們的溝通方式如何塑造我們對外在的互動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適應自己的天性,以及找出符合自己天性的表達方式;而當我們了解其他人的思考是如何塑造他們的溝通模式時,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與他們互動。


利用了解四種溝通方式,掌握自己的語言與情緒展現模式,開始自己的生活覺察

我發現釐清上列這些溝通方式,讓我理解到更多不同類型的人的表達方式,同時也以此去檢視自己的情緒溝通模式與行為習慣,才發現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個”直腸子”,有很多需要討論的事物,都直接用自以為的方式去操作與溝通,卻忽略了團體之間不同溝通類型的人,有不同的溝通方式。而用錯了別人無法接受的溝通方式,自然得不到團體內的支持,導致自己要花很多的力氣與時間去說服他人。

raw-image


當我了解適合自己情緒的表達方式時,我發現溝通方式會變得清晰且有策略,
以及生活中重要的關係溝通都會變得更容易。以前想要推動的事物,我也會先去分析關係這件事物的關係人是誰,也才能更加有策略地去用關係人接受的方式去說服,慢慢地,同理心增加,生活就變得容易許多。


最重要的是:

選擇將自己的情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

更了解自己,並學會欣賞自己的本質。

後續文章會探討這四種溝通方式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影響。


馬上點擊,立即測試心理測驗


avatar-img
林佳儀 Lin ChiaYi的沙龍
80會員
75內容數
2017年初,因為感情受傷的關係,我透過研讀心理學、自我書寫等療癒與探索,進行了"情緒覺察"的修煉與覺醒課程。 學習以同理心的視野了解他人,並策略性的挑選與採取適合應用的情緒策略來對應情境。 提供優質的文章與音頻內容,轉換思惟的情緒教育,協助大家提升情緒健康,提升情緒作業系統。 幫你整理出伴隨情緒,活出真實生命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你聽過或看過幾次「要愛自己」這句話了?   愛自己就跟財務自由的傳說一樣,說的人多,看過的人很少 有許多人都在傳播「要愛自己!」這件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這句口號的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這句話老少咸宜、萬人皆可用。跟所謂的人人希望「財務自由」一樣,
要是你經常有以下症狀:睡不飽、容易累、肩頸痠痛、記憶力變差、無法專注、感冒很久才好、視線模糊、耳鳴……可能是你的大腦累壞了 腦疲勞跟情緒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決了腦疲勞,為什麼心情就會好一大半?
自從開始撰寫解析情緒的文章以來,我發現到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價值觀、金錢觀影響超級大,除了潛移默化的觀念傳輸以外,還有外在行為。 怎麼說呢?家母身為技術分析者,小時候,只要看當日她準備的餐點,我大概就知道今天她的心情如何,心情差,家裡的氣氛與餐點就會灰暗;心情好,就會相反。
你聽過或看過幾次「要愛自己」這句話了?   愛自己就跟財務自由的傳說一樣,說的人多,看過的人很少 有許多人都在傳播「要愛自己!」這件事,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這句口號的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這句話老少咸宜、萬人皆可用。跟所謂的人人希望「財務自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