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寫在高雄市長補選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年第三次投票投完了,高雄市長補選結束,有一些蠻有趣的點可以觀察,追蹤後面的變化,蠻有意思的,如果你對全台灣網路部隊的分布有點概念的話,大概更可以知道這代表什麼。

首先,當然先恭喜陳其邁當選市長,在不意外的低投票率中,穩穩地拿到大比例的勝利。雖然還是有人自稱有100萬沒投票的韓粉,不過就隨他們去吧,吹口哨壯膽也不是第一次。

民進黨這次的投票狀況,延續今年整個國家保衛戰,將之延伸成為殲滅韓國瑜的包圍戰,完全有跡可循,也是理所當然。

在幾乎是PTSD的狀況下,大量在地人出來投票,這個67萬票,大概就是高雄市非外地工作者的上限,因為這次並未出現大量的返鄉潮,高速公路的車潮也沒想像的多,與其說是返鄉投票潮,不如說是報復性出遊。而照選前民調的狀況來看,2018造成韓國瑜上台的青年票,大概一半以上轉回基本盤去,也就是回歸家族傳統意識形態。

對DPP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只要國民黨繼續耍蠢,派出紅通通的人選,堅持用血統跟中國意識形態挑人,那麼DPP不管派誰,把外地返鄉票算進去大概基本都有75萬以上。憂的當然是若國民黨決心本土化了,不再派有國家認同問題的候選人出來,青年票差不多10-20萬左右是會跑的。

KMT傳統鐵票,只有鋼鐵韓粉挺李眉蓁

反過來說,李眉蓁這次的選票,在低投票率中代表鋼鐵韓粉上限就是這25萬,多虧韓國瑜力挺,以及拚命與韓拉上線的作法,現在確定這個韓粉比例在傾向國民黨的支持者中,大概不到3成。李眉蓁的論文風波對於國民黨自稱的「知識藍」有很大的殺傷力,加上跟韓切割不了的關係,淺色票也跑光。

所謂的知識藍,筆者的說法比較偏向統稱「黨粉」,黨粉意指怎樣都不可能投DPP的那種,只是會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KMT總是比較好的那一類人。黨粉一般來說分為兩類人:

  1. 依靠節點,也就是看俗稱的樁腳來投票;若沒有在地樁腳積極遊說,或是得到他們認同的政治人物出來號召,就不會出來投票。在高雄,可以拿王金平跟黃昭順等人為例,都有固定的支持群眾,在特定地域需要他們「真的」告訴自己樁腳,這次願意挺這一位候選人。
  2. 跟樁腳較為脫離的,偏傳統軍公教類,有自己生活圈,信任耳語這類人。這一類又可以細分兩種,一種是之前被LINE群洗掉的韓粉,也就是鋼鐵韓粉的主力之一,另一種則是KMT在電視上宣稱的知識、菁英藍,特點就是「不會做無用功」,若候選人贏面不小,或呈現拉鋸戰,才會出來投票,反之則會寧可在家,不要出去丟臉。

簡單講就是,KMT傳統的鐵票群,可以粗分為兩類三種:1、只剩下鋼鐵韓粉相挺,2、其他的人聲勢太低不想投,李眉蓁給不了投他一票的理由,3、在地政治人物沒有真心相挺,所以才會拿到這個低得票。而這種票數,傷害最大的不是江啟臣或是韓國瑜,往後的黨主席之爭還有得瞧。最慘的是李眉蓁本人,恐怕下任連議員都不保,幾乎肯定會遭到其他人強力挑戰。

吳益政的得票,反映青年游離票走向

但算一算這些偏KMT的票數,加總算算大概還是可能逼近60萬,藍綠基本盤是不能說相差很大,卻也可以說經過民進黨執政20年,高雄的藍綠盤已經不再是55波。會有越來越多年輕世代的票,處在意識形態游離的狀態,極容易被現況影響,跟被煽動力高的政客吸引。

這個問題出在用什麼議題去吸引,以及當代年輕人最在乎哪種議題。複雜的分析就先不講,大致上來說20-30這一代人,國家意識很重,而且已經從中華民國-台灣,逐漸轉成台灣-中華民國。這也代表著,所謂的「天然獨」與其說比較傾向DPP,不如說傾向反KMT,因為KMT去不掉中國的色彩,而中國這兩字的招牌,現在完全被共匪弄到極其惡劣,對這一代人毫無吸引力。

所以為何李眉蓁失掉年輕世代中一大半的支持,僅剩下所謂韓粉中的少年魯蛇群。而更可以看出這一點的,是吳益政的得票。柯文哲強力推薦、想要在高雄扎根的對象,為何僅拿到4%?這民眾黨怎樣解釋都說不過去,因為依靠個人魅力而起的,支持者的投票意願會高過其他因素,結果卻並非如此。

2000年後的台灣世代,依照年齡大概是20–35之間,受到政黨輪替跟中國崛起與帝國主義侵略化的影響,政治意識相當著重在國家安全上,若你無法說服他們台灣沒有危機問題,就很難要求他們轉向。2018就是明證,大量選票轉向第三勢力,以及2020的立委票,因為對這些人來說,只要總統確定不會賣台,其他等級的選舉,可以先考慮非國家安全的因素。

這些人在乎的議題相當解離化、去脈絡化,不了解多數問題的歷史,也不曉得解決問題需要的時間與成本,所以很容易被有煽動力的政客吸引,成為政治明星的狂粉。如果說是現在的DPP,即便有這種人,也可以在大量的事務官協助下,儘力讓每個案子看來都具有可行性。但第三勢力很明顯,沒有經驗也沒歷練,又壓榨事務官導致沒有任何方案可行,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2年就會被看破手腳。

這本質是管理問題,你不能把小代工廠的個人管理風格拿去管台積電,一定會倒。既然管理無能,又欠缺對實務經驗熟悉的助理,其結果必定是走向短線炒作,宗教式的崇拜,而臉書演算法近年來一改再改,第三勢力沒有能力因應,PTT被玩到爛掉,根本欠缺信評度,一手毀掉自己崛起的根基,就是新政治的特點。

簡稱過河拆橋、刻薄寡恩,那個已經沒有用了。

但照道理講,KMT跟DPP兩邊的票數算一算,扣掉前兩次選舉的比例,再怎樣低投票率,應當還會有個10萬票游離不定,怎麼會吳益政只拿4萬不到?反推陳其邁的得票,則是超過原本的預期,較為可信的判斷,應當是這游離票中有一半,較重視信用跟國家安全,不願意再賭一次韓Part2。

政治真空誰去填補?

這代表的意思很簡單。柯文哲失去淺綠票後,全力攻打淺藍票,而在2020總統立委大選,百萬政黨票給予了柯很大的信心。於是柯變本加厲,從淺藍轉搶深藍,想要吃掉KMT原本的地盤。如果現實是打電動,這招的確是可以,筆者也會完全支持,問題這並非遊戲。

紅統派幾乎搶到了國民黨主導權,這導致深藍中逐漸赤化,但廣義的淺藍根本上接受不了統一,只要你跨過那條線,價值較偏向淺藍的,要不就是轉投綠,最多在家不投票,怎樣都無法投紅。你民眾黨內鬥的問題就先不管,自己選擇親中赤化,以為搶到的百萬淺藍都是不會動的死人,才是最大的問題。

所以往後看,國民黨若沒有轉向本土化、去掉親中路線,就會新黨化幾乎是確定的。但傳統上絕對不會投共的深藍中「正藍」,以及怎樣都不會接受統一的淺藍,大概將近30%的票,到底何去何從?再怎樣解離,也都還會有20%,而依照檯面上第三勢力的鳥樣,恐怕是沒那個本事吃掉。

只要DPP自己不要把一手好牌打爛,未來幾次選舉應該是沒太大問題的。

筆者比較在意的是,這個政治真空誰會去填補?沒有長期耕耘,那就越有可能被中國扶植出的下一個韓國瑜接收。雖然期待中國自爆到無暇他顧,這種想法跟預測是很誘人啦,但現實一點去想怎樣收攏或是吸收改變這些人,可能更加實際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不同於某些人的論述,民主絕非「看你輸就是爽」的訕笑貼文或嘲諷留言。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不同於某些人的論述,民主絕非「看你輸就是爽」的訕笑貼文或嘲諷留言。
Thumbnail
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韓國瑜以53.20%得票率勝過民進黨的陳其邁44.24%,平均每所勝82票,利用檢驗民進黨候選人選票真偽的同一套標準來統計分析,發現總數1,823所之前半數912所(對照組),陳其邁以平均每所得432票(50.93%)領先韓國瑜的393票(46.34%),而後半911所
Thumbnail
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韓國瑜以53.20%得票率勝過民進黨的陳其邁44.24%,平均每所勝82票,利用檢驗民進黨候選人選票真偽的同一套標準來統計分析,發現總數1,823所之前半數912所(對照組),陳其邁以平均每所得432票(50.93%)領先韓國瑜的393票(46.34%),而後半911所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長選舉基本盤、選舉歷史、候選人簡介並預估選舉結果。
Thumbnail
分析高雄市長選舉基本盤、選舉歷史、候選人簡介並預估選舉結果。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批判性 蔡總統支持者誤入請速離。 之前趁著過年回到老家,和鐵藍『樁腳』長輩閒聊,得到許多有趣的回應。正確性有待商榷,但我的著眼點是心態...其車藍綠支持者的思維模式異常的神似
Thumbnail
☣️警告:本篇有批判性 蔡總統支持者誤入請速離。 之前趁著過年回到老家,和鐵藍『樁腳』長輩閒聊,得到許多有趣的回應。正確性有待商榷,但我的著眼點是心態...其車藍綠支持者的思維模式異常的神似
Thumbnail
今年第三次投票投完了,高雄市長補選結束,有一些蠻有趣的點可以觀察,追蹤後面的變化,蠻有意思的,如果你對全台灣網路部隊的分布有點概念的話,大概更可以知道這代表什麼。
Thumbnail
今年第三次投票投完了,高雄市長補選結束,有一些蠻有趣的點可以觀察,追蹤後面的變化,蠻有意思的,如果你對全台灣網路部隊的分布有點概念的話,大概更可以知道這代表什麼。
Thumbnail
  別忘記補選一般講補選的投票率大概有個40%就已經很高了,剛好拿與這次罷免的投票率(42.14%)相較是差不多,究竟同意票與不同意票間的比例有多懸殊難道都忘記了?
Thumbnail
  別忘記補選一般講補選的投票率大概有個40%就已經很高了,剛好拿與這次罷免的投票率(42.14%)相較是差不多,究竟同意票與不同意票間的比例有多懸殊難道都忘記了?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 2020年6月6日星期六,在高雄陣陣驟雨的這個日子,我國首位被罷免的政治人物/直轄市長,獲得過最多次被罷免的機會的韓國瑜先生,在高雄市,以九十三萬九百九十票,遠高於他於2018年當選時的89萬票,被罷免成功。在這裡先恭喜各位高雄人,一年半以來,你們辛苦了。
Thumbnail
圖片來源:網路 2020年6月6日星期六,在高雄陣陣驟雨的這個日子,我國首位被罷免的政治人物/直轄市長,獲得過最多次被罷免的機會的韓國瑜先生,在高雄市,以九十三萬九百九十票,遠高於他於2018年當選時的89萬票,被罷免成功。在這裡先恭喜各位高雄人,一年半以來,你們辛苦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