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全讀三十《七殺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萬盛版,全一冊。幸好不是風雲時代版,陳曉林先生對〈古龍全集〉的一些回答:
至於《七殺手》是我作主將之列為「七種武器」之末,我並略為改寫了《七殺手》的結尾,將青龍會「帶入」。這是因為要給「七種武器」補起缺了一本的遺憾,而且《七殺手》本來無法歸類,我想,古龍既授權我修訂,應會同意我作的小小「挪移」。
根據郭璉謙〈古龍武俠小說目錄及創作年代商榷〉:《七殺手》首載《武俠春秋》並於民國62年6月完結,第二次連載(68年1月1日到4月1日)才標註為「七武器之七」。(《台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記錄刊載時間:68年1月31日到5月28日大華晚報)
由於手邊沒有首載時的《武俠春秋》,無從比對現本是否經過刪修,但同樣情況的《絕代雙驕》一般仍以初刊時間分期——即便它可能大肆刪修過;因此,依首載時間,本部應完成於《火併》和《七武器》之前,究竟是否為《七武器》的系列作?還留待日後再行比較、賞讀。
回到正題。《七殺手》和陸小鳳系列尤其《繡花大盜》意外相似:(退隱)名捕找主角抓指名犯人,不想主角反將一軍,請該犯人合作演戲,揭破委託人的真面目。其他如激將法、呈斷手等小地方,也是《繡花大盜》用過的;而男人的毛病除了好色就是自大,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陸小鳳,原來柳長街也是。(柳長街為接近龍五,真把無關三人做掉嗎?我相信不是,就算是,也是背後主使動的手。)
繡:44字x 16行x 269頁,滿版 189376字,以七成算,估計實約十三萬字。
殺:46字x 17行x 219頁,滿版 171258字,以五成算,估計實約八萬字。
兩相比較可知後者字數較少,一者文字更簡鍊,二者少白描、多為對話;而情節安排和人物關係也單純許多。單就內容而言,若非為延用之作,《七殺手》實較《繡花大盜》更佳——涵意(犯案動機)和結尾的處理更上一層:
一、同為名捕,胡力晚節不保不同於金九齡的利慾薰心,而是因為親情。並且,胡力完全不推諉狡辯(不把女兒當擋箭牌),該負責就負責,不愧為一條漢子。
二、前者兇手是為愛情犯案,後者兇手則為親情所用。若說前者在嗟嘆之餘尚有絲譴責意味(責怪為愛情盲目的女子),後者天下父母心,讀者讀來也只剩憐憫。
三、主角和主使者的關係:陸對金,只薄薄友誼之交;柳對相,含真心深情,兩相對絕不免更讓人心痛。第八章『天網恢恢』:
  柳長街在笑。
  可是他的笑容中,卻彷彿帶著種說不出的悲傷之意。
  因為他的掌風,已揚起了相思夫人幪面的輕紗,他終於也看見了相思夫人的臉。
短短幾句,層層遞進,把濃濃的哀傷也送到了讀者心裡。
四、配合第三點,最後省去對決場面,留予人淡淡的愁悵,才美。而,我們是不是也該學會放下呢?就像龍五一樣。
「龍五」這個名字繼《劍‧花‧煙雨江南》之後又出現了,我研究半天,兩個應該沒有關係,和《彩環曲》及《大沙漠》中的「石觀音」一樣只是同名而已。
《彩環曲》對本部還有一特別意義。記得《彩環曲》是什麼樣的故事嗎?男主角柳鶴亭遇到美女陶純純,兩人互生情愫、共結連理、突破難關,直到最後幾頁才明白她是魔女石觀音;此時正牌陶純純出現,男主角便與之「向東方第一顆升起的明星走去。」
是不是幾乎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本部沒讓正牌胡月兒出場,畢竟,是真是假又有何妨?對當局者來說,只在乎自己真心愛的是誰,如傅紅雪明知沈三娘才是他本該愛的,但他愛上的是翠濃就是翠濃。正牌胡月兒自始至終都不出場,反而不會尷尬。
《彩環曲》從主角遇到冒牌陶純純開始,作者便不時暗示其中有鬼;《七殺手》亦然,「胡月兒」做為一個天真瀾漫的女主角(類似丁靈琳)——至少她在男主角前面是這麼表現,很多時候似乎太過「聰明」,出現的時機也過於恰到好處,最讓人奇怪的還是她對阿德嫂的心狠手辣。第四章『不是人的人』:
  直到現在,他還是不十分明白,胡老爺子是怎麼看中他的?
  他好像永遠也不能瞭解這狐狸般的人,正如他永遠也無法瞭解這老人的女兒一樣。
  (中略)
  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女人?究竟對他怎麼樣?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也是個人,是個有血有肉的平凡的人,並不是一塊大石頭。
因此,「七殺手」雖然早在開頭就被人做掉,本書仍名有符實——畢竟破案的關鍵正在「七殺手」一詞。「七殺手」明明是七個人,為什麼她只說出六個名字來?或許這才是本書取名的真義?當然,也可能只是為了好聽、響亮而已。(笑)
總結上述,可知本書經過架構佈局,值得再讀、搜覺作者留給我們的線索,是一部不輸於陸小鳳系列的同類作品。
小記:本以為《七殺手》是篇小品,沒想到有這麼多東西好寫,呵呵。另,主角說「胡力與胡義可能同為一人」,前陣子電影『頂尖對決』才用過這個構思當主幹呢。
(本篇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1會員
297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