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直以來我除了當孩子的媽媽,也當孩子的朋友。
而人生中總會有個朋友,突然就不跟妳好了......

當孩子的朋友不是件簡單的事,
要有很強的心臟,扛得起別人的質疑與指手畫腳的指教,
我不是個能夠抵抗輿論壓力的人,所以扛得特別辛苦。
一路以來,我堅信我是走在對的道路上,
每次孩子難搞或是意見多,我也不想放棄,總是尊重他,
我真真正正的成為了孩子的朋友。

而人生中總會有個朋友,
本來很要好,但突然她就不跟妳好了,妳卻不曉得為什麼。
從不願意面對,到爭吵、到攤牌、到哭著問「為什麼」?
這位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總是一臉不耐煩的不發一語。
我沒有變,但我不知道從哪一刻起我的孩子變了?
我不敢問別人,
因為我怕聽到「早就跟妳說不要對小孩太好」的答案。

我不得不承認,我失敗了。
我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當媽媽的快樂。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女兒說:你是我的閨蜜! 這句話,是她離開最厭惡、最想逃離、最不堪回首的高中生活時說出口的。 而一個媽媽收穫女兒這麼一句話,只有滿滿感動,因為陪她走過晦澀的高中三年,其中煎熬與無奈,只有我們母女清楚! 高中三年,一部霸凌史,卻只能忍氣吞聲。
Thumbnail
因為性格的關係,很難在群體中跟大家都打成一片,但只要能交上一兩個合得來的朋友,我就會用盡全力努力地去經營,想永遠維持這段友好的關係。但,有時候就是用力太猛,害怕自己被拋棄、被人討厭,就可能會弄巧成拙,就算心裡感到不舒服,也不敢直接說出來。 國小時,我曾有一段濃烈深厚的六年友情,我和她的友情,就像《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帶領孩子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詢問她:「什麼是朋友?」 孩子回答:「就是對我好的人。」我再追問:「如果他曾經對妳好,卻要妳做對他人不好的事,這樣還算是好朋友嗎?」孩子說:「不是,他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只有對我好。」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朋友就是那個可以與我們共享秘密,並且是那個不論是非都力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當我好朋友當媽媽後 在我們面前都用自己的感受表達 比如說: 我們另一個朋友跟爸媽吵架 我那位好朋友都會鼓勵我們 去跟爸媽溝通 爸媽都是很愛孩子的 而我們其他人 就只能是靜默⋯⋯ 無奈的是~她現在是媽媽身份 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自己生活」 ——這是主觀
Thumbnail
吶,對妳來說怎樣算是朋友呢? 很久以前我有思考過,什麼是朋友? 就算有了朋友,我傻傻真心付出了,以為是用錢可以換得友情,盡所能討好朋友 深深認為他是知心朋友,因此,我不求回報,真心對待他好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吵架了,然後我跟他道歉,但他到最後,決定斷交 然後,我很感謝他,讓我看清了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女兒說:你是我的閨蜜! 這句話,是她離開最厭惡、最想逃離、最不堪回首的高中生活時說出口的。 而一個媽媽收穫女兒這麼一句話,只有滿滿感動,因為陪她走過晦澀的高中三年,其中煎熬與無奈,只有我們母女清楚! 高中三年,一部霸凌史,卻只能忍氣吞聲。
Thumbnail
因為性格的關係,很難在群體中跟大家都打成一片,但只要能交上一兩個合得來的朋友,我就會用盡全力努力地去經營,想永遠維持這段友好的關係。但,有時候就是用力太猛,害怕自己被拋棄、被人討厭,就可能會弄巧成拙,就算心裡感到不舒服,也不敢直接說出來。 國小時,我曾有一段濃烈深厚的六年友情,我和她的友情,就像《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帶領孩子翻開這本書之前,我詢問她:「什麼是朋友?」 孩子回答:「就是對我好的人。」我再追問:「如果他曾經對妳好,卻要妳做對他人不好的事,這樣還算是好朋友嗎?」孩子說:「不是,他也要對別人好,不能只有對我好。」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朋友就是那個可以與我們共享秘密,並且是那個不論是非都力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當我好朋友當媽媽後 在我們面前都用自己的感受表達 比如說: 我們另一個朋友跟爸媽吵架 我那位好朋友都會鼓勵我們 去跟爸媽溝通 爸媽都是很愛孩子的 而我們其他人 就只能是靜默⋯⋯ 無奈的是~她現在是媽媽身份 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自己生活」 ——這是主觀
Thumbnail
吶,對妳來說怎樣算是朋友呢? 很久以前我有思考過,什麼是朋友? 就算有了朋友,我傻傻真心付出了,以為是用錢可以換得友情,盡所能討好朋友 深深認為他是知心朋友,因此,我不求回報,真心對待他好 直到有一天,我和他吵架了,然後我跟他道歉,但他到最後,決定斷交 然後,我很感謝他,讓我看清了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