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MIU404》:如何自處在「後真相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真相就是一面破裂成無數碎片的鏡子,而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那一塊碎片就是全部。」—理查.伯頓

在《MIU404》這部劇之中,主軸並不是「後真相」這個議題,但「後真相」卻是如影隨形般的依附在每段劇情裡。

什麼是「後真相」?

後真相不代表沒有真相,而是人們已經不再探究真相,不再思考一件事的真實性,我們把整件事的原始真實性拋開,反而傾向於用自身的情感與判斷,抽出事件中自己願意相信或是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情,然後把這些東西視為真相。

raw-image

第二集加加見遇上那對夫婦就是一個例子,他們選擇相信加加見不是兇手,幫助他逃跑。當年夫妻兩人並沒有相信自己孩子造成了無法挽回的事情,於是這次他們選擇相信加加見。這是一種主觀真相的形成,當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情時,我們經常會用自己的道德觀、金錢價值或是吸引力來行動,那對夫妻當下對於真相的判斷被他們的過去記憶與悔恨主導,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第五集的便利商店搶劫事件,懷著美好夢想的外國人來到了日本卻發現這只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因為有許多黑心公司利用了「部分真相」從而試圖製造出一場美夢,因為那些部份真相而前往日本的外國人,在這片土地上才終於看到了事情的全貌。

raw-image

第六集更是把這個後真相議題玩轉的最出色的一集,當伊吹因為志摩的過去感到好奇,他並不會人云亦云,我想因為他也知道只有透過案件最原始的檔案或是參與者才有辦法得知全面性的真相,所以他找到了陣馬與隊長,了解當時事件的始末,這邊很諷刺的是,認為志摩殺死自己夥伴這個事實的其他人,並沒有因為伊吹找出的正確真相而改變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確認偏誤」因為人們一旦有對於事情的第一印象之後,當新的真相挑戰我們根深蒂固的觀點時我們會下意識的排斥。

在伊吹理解了志摩的過去之後,他反而為志摩開啟了另一個真相,伊吹告訴志摩你的搭檔直到最後都在做著身為警察或是身為一個人該做的事,而這個由伊吹抽出的真相把志摩從那一段心結惡夢中拯救了出來,所以「真相」是一種雙面刃,握在手中的你做出的決定會導致這段真相引發的後果。

raw-image

第八集來到了伊吹的過去,他的恩師蒲郡殺了人,伊吹其實隱隱約約之間早就感受到了這個他不願意相信的事實,但他還是選見蒲郡一面,他不斷的引導著對話,不希望自己從恩師口中聽到那件不願相信的真實,就連志摩之前對於伊吹的質疑,他也大聲的吼了回去,因為有了一層親疏關係,他寧願恩師殺人的推測不是最後的真相。

在前面的集數中,看到了許多迷失在真相這個森林中的人們,也因此在《後真相時代》一書中作者把這些人們分為三類人:

1. 倡議者:為了實現某個有益目標,選用矛盾真相來營造某種還算正確的現實印象。
2. 誤傳者:出於無知散布矛盾真相,卻在無意間扭曲了現實。
3. 誤導者:故意利用矛盾真相,來製造某種自己明知不對的現實印象。

這邊有個非常重要的詞「矛盾真相」,每個故事都有許多面向,也就是說任何事實都能推論出數種真相,在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從不同角度用正當的手法來描述一件事情,但造就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矛盾真相。

第二集的夫妻就是屬於誤傳者,他們因為自己的主觀判斷扭曲了現實妨礙了警方辦案。第五集的黑心公司則是屬於誤導者,他們故意挑出好聽的部份引誘那些外國人來到日本並收取高額費用,儘管他們明知這是不對的,他們還是選擇利用了矛盾真相。

raw-image

《MIU404》最後三集的大魔王久住是誤導者中的誤導者,也是把矛盾真相玩轉到極致的人物,他透過捏造自己的過去來與許多人交好,利用那些人脈大肆的推廣自己製造的毒品從中獲利,同時在警察追捕的途中捏造了爆炸事件,並且利用了現代人並不在意真相的心態大量散播消息得而逃跑。

久住的其中一顆棋子兒島弓快的定義很模糊,一方面他是被久住欺騙從而散布虛假消息的誤傳者,一方面他為了找到羽野麥來賺錢,故意散播假消息,利用人們對於失蹤人口的善心從而找尋麥的蹤跡。

野木老師透過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真相領導了整個劇情的走向,其實整齣戲也是處於在多重真相之下的產物,但他傳達出了一種正面向上的力量,最後被自己如迴旋標一樣的真相擺了一道久住也是最有力的收尾。

「我們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拾起眼前一個又一個微小的正義,讓前方的未來能夠更明亮一點嗎?」

如何不被這個後真相時代所操弄,唯有提昇自己的良知與思辨能力才有辦法做到。

如同志摩說的,正義很微小,也如同隊長說的,正是因為這些正義很微小,我們才要把握每次的機會拾起這些米粒般的正義。至於能夠帶給未來多少的光亮,取決於每一次決定與那不斷推動路上開關的你與我。


raw-image



參考資料:《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Hector Macdonald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緒語的沙龍
77會員
74內容數
緒語的 Premium
緒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5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2022/11/15
有些劇的劇名要到最後才會了然其中的意思,《爭鋒相辯》就是這種劇名,一開始以為是把視角聚焦在法庭上的劇情,會有強烈風格的法庭辯論,而原來這四個字從一開始就不流於表面,而是轉化為內在的角力拉扯。 一個又一個的連續殺人事件,懸疑重重的氛圍瀰漫在主角周圍,直到最後四集才有了撥雲見物之感,剝開後的光亮照下,旋
Thumbnail
2022/10/25
「我好像突然間明白,見面的意義,就是他站在我面前就算什麼都沒說,就算什麼都沒做,但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喜歡全都藏在笑裡。」 想說今天就看個兩集就好,回過神來五集已經過去了,原本以為二十集的內容可以看個一週,回過神來在第三天就看完了。 《見面吧就現在》大概是最近把這段話詮釋最恰當的一部劇。 不知道為什
Thumbnail
2022/10/25
「我好像突然間明白,見面的意義,就是他站在我面前就算什麼都沒說,就算什麼都沒做,但話會從眼睛裡跑出來,喜歡全都藏在笑裡。」 想說今天就看個兩集就好,回過神來五集已經過去了,原本以為二十集的內容可以看個一週,回過神來在第三天就看完了。 《見面吧就現在》大概是最近把這段話詮釋最恰當的一部劇。 不知道為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試讀篇章《#歡迎轉發》只是《我要說出真相》的其中一篇故事,卻峰迴路轉的讓讀者有種結局真的是真相嗎的困惑! 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看過《#歡迎轉發》會想到「楚門的世界」,我倒是想到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共通點都是主角生活在「被監看」的世界,即便目的截然不同,但都有種被透視的毛骨悚然,一種完全沒有隱私
Thumbnail
試讀篇章《#歡迎轉發》只是《我要說出真相》的其中一篇故事,卻峰迴路轉的讓讀者有種結局真的是真相嗎的困惑! 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看過《#歡迎轉發》會想到「楚門的世界」,我倒是想到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共通點都是主角生活在「被監看」的世界,即便目的截然不同,但都有種被透視的毛骨悚然,一種完全沒有隱私
Thumbnail
「你和我都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我們只能試著接近真相而已。」韓劇《千元律師》有著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 關於真相,日劇《勿說是推理》的主角表示真相遠遠不止一個,而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追求真相,追求正確,但事實上我們追求的只是由自身角度出發的真相,並且天真的以為事實非此即彼,自
Thumbnail
「你和我都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我們只能試著接近真相而已。」韓劇《千元律師》有著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 關於真相,日劇《勿說是推理》的主角表示真相遠遠不止一個,而是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追求真相,追求正確,但事實上我們追求的只是由自身角度出發的真相,並且天真的以為事實非此即彼,自
Thumbnail
比起明目張膽的謊言,刻意曲解後的真相往往更加危險,因為它不僅更難分辨,還能躲過事實查核中心的狙擊。一組偏頗的事實與遭到誤解的數據,在缺乏正確脈絡的情況下被串聯成一套故事情節。接下來你會發現,片面的數字、故事,都只是其中一些元素。各行各業的溝通老手會利用這些元素,呈現某種世界觀,進而塑造世界的樣貌。
Thumbnail
比起明目張膽的謊言,刻意曲解後的真相往往更加危險,因為它不僅更難分辨,還能躲過事實查核中心的狙擊。一組偏頗的事實與遭到誤解的數據,在缺乏正確脈絡的情況下被串聯成一套故事情節。接下來你會發現,片面的數字、故事,都只是其中一些元素。各行各業的溝通老手會利用這些元素,呈現某種世界觀,進而塑造世界的樣貌。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00
Thumbnail
致謝 微批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100
Thumbnail
《當《虛假的共犯》現象是現實中的照妖鏡……》 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捍衛第四權的道路已經愈來愈艱澀。因為,第四權隨時因為其他因素而變質,甚至淪喪……
Thumbnail
《當《虛假的共犯》現象是現實中的照妖鏡……》 在今時今日的社會,捍衛第四權的道路已經愈來愈艱澀。因為,第四權隨時因為其他因素而變質,甚至淪喪……
Thumbnail
後真相時代的來臨,人們不再關心真相到底為何,只關心聽到看到的語言或文字所代表的"感覺",經驗豐富的公關操作者就依此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它來將之變成對自己最有利的呈現方式,就像是一場催眠活動,以真相之名包裝情感的煽動。
Thumbnail
後真相時代的來臨,人們不再關心真相到底為何,只關心聽到看到的語言或文字所代表的"感覺",經驗豐富的公關操作者就依此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它來將之變成對自己最有利的呈現方式,就像是一場催眠活動,以真相之名包裝情感的煽動。
Thumbnail
「真相就是一面破裂成無數碎片的鏡子,而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那一塊碎片就是全部。」—理查.伯頓 在《MIU404》這部劇之中,主軸並不是「後真相」這個議題,但「後真相」卻是如影隨形般的依附在每段劇情裡。 什麼是「後真相」? 後真相不代表沒有真相,而是人們已經不再探究真相,不再思考一件事的真實性,我們把整
Thumbnail
「真相就是一面破裂成無數碎片的鏡子,而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那一塊碎片就是全部。」—理查.伯頓 在《MIU404》這部劇之中,主軸並不是「後真相」這個議題,但「後真相」卻是如影隨形般的依附在每段劇情裡。 什麼是「後真相」? 後真相不代表沒有真相,而是人們已經不再探究真相,不再思考一件事的真實性,我們把整
Thumbnail
這個時代被一些媒體定位為「後真相」時代,要談真相的話,我覺得這部作品很適合當成入門作品。
Thumbnail
這個時代被一些媒體定位為「後真相」時代,要談真相的話,我覺得這部作品很適合當成入門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