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讀書筆記

2020/09/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論還是不是青年,只要是對追求知識有一絲嚮往者,都很適合閱讀此書。
我喜歡看書,但一直不是有系統地找特定領域的書籍閱讀,什麼領域都不排斥,大抵是看到標題覺得有興趣的,就看看網路上提供的書籍內文摘錄,或是直接去實體書店翻翻前幾頁,瞧著投緣的就買回家細讀。很幸運地在茫茫書海中覓得此書,書中提供很多學習上的建議,個人覺得相當受用,故將書中重點及讀書心得紀錄如下,跟大家分享,同時做為日後自我提醒及審視之用。
書中以十封信分別帶出以下十個主題:
  • 先廣博而後專精-論通識教育的重要性
  • 「不住相」讀書-應以「不計目的地廣泛吸收知識」的態度讀書
  • 以通儒為典範-學習研究不要自我設限,隨時勇敢地跨出自己的領域向外探索
  • 一門深入或遍地開花?-以拉維教授跨領域研究說明,例如:拉維教授研究出美國各大城市1990年代犯罪率下降跟1973年Roe vs. Wade判例(墮胎合法)的關聯。若非經過廣泛地學習與觸類旁通,實在難以思及並推得出兩者的關聯性。
  • 有胡思亂想,才有知識創新-大抵還是呼應前面所說的,對於知識的追求不要畫地自限,將各方知識融會貫通後的發想,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跟收穫。
  • 勇敢走向國際-「本土研究」及「與國際接軌」並無扞格之處,做研究要經得起國際挑戰。
  • 虛心面對無情的評審-論文投稿期刊要有虛心接受批評及坦然面對被退稿的態度。
  • 理解「學術市場」的運作邏輯 / 既入,看學術界有哪些誘惑 / 未入,先弄清楚自己的性向- 這三個主題跟有意從事學術研究/教授職的人較有關聯,該等主題分別介紹教授升等及評鑑制度,對於有意從事研究者的研究態度提點(應專注於自身精進,不宜嚮往從政,荒廢研究)。
我很認同作者關於「不住相」讀書方式的推薦。事實上,這些年看似毫無系統的閱讀方式對個人的知識累積確實產生了些許功效。二類組出身的自己本來對於生物、醫學一無所知,但先前無意間挑了一本與外科醫學史相關的書籍來看,當初單純只是看了網路上摘錄的書籍內容覺得有趣便買來看,看完覺得意猶未盡,又找了幾本關於醫學及生物的科普書來閱讀,這才明白原來有很多物理學、化學上的發現與進一步研究,是跟醫學的發展有密切的關聯,理工跟醫學的分野,並非如考試分組那般涇渭分明。
雖然明白理工跟醫學的關聯對於工作可能沒什麼實質幫助,但對於腦中建立的知識架構確實產生了正面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是令人愉快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片段,而是可以連成線跟面的。就像作者說的,讀書不該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刻意為之的事情。期許自己能繼續抱持這樣的態度學習新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39內容數
筆者是喜愛文字的理工宅,喜愛閱讀,也喜愛將閱讀心得化做文字與大家分享。 這裡有不定期發表的書評/讀後感,歡迎加入沙龍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