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力 》指定閱讀的閱讀建議、放棄的關鍵字是?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raw-image


⬛指定閱讀

書中提到,不用讀完所有的課程指定閱讀,並提到一些技巧,包含閱讀每一章的前言和總結,中間大致瞄過;別為了理解每一段話的重要性浪費時間,注意那些明顯支持主要論點的段落即可;如果覺得沒把握,可以在教授開放的時間去辦公室,找他討論閱讀作業的結論,並且好好做筆記

這點讓我有感觸,大學會遇到很多課程中列很長一段的指定閱讀清單,但真的每一本書和文章我們都要去讀嗎?

其實真的不用,可以用以終為始來思考,看看這堂課的評分標準(通常會在第一週課程簡報),看看用報告評分還是考試評分,報告的話就看報告哪些要求,考試的話可以看看有沒有考古題

這樣去讀指定閱讀會比較有個方向,知道那些地方是重點,那些地方不是,比較容易去取得分數,省下的時間,就可以拿來做報告、讀書、課外學習、培養興趣等等

⬛完成一部分進度

書裡面建議,分配到長期作業的當天,就完成一部分的進度,不一定要完成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可以每天分配時間,做一件簡單的工作

這讓我想到,我大一上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到期末的時候,應該可以完成多報告,例如有一堂通識課,課程要求提到,如果有額外寫五份報告可以加分,然後我就覺得自己期末可以完成,結果後來只有完成了其中一份,而且期末要期末考,但同時又是很多期末報告塞滿滿的時候,會覺得因為報告很多結果讓我無法準備考試

所以後來我就有改成一開始先判斷有哪些課程報告,是可以先動手的,然後就提早寫一些部份,也用到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的方法,讓自己期末不會爆炸,現在到了期末的時候,雖然還是會很忙,不過有先完成部分內容,能讓情況改善一些

不過,我也不是每個報告都會提早這樣做,有些報告,其實老師還沒有講得很清楚,因此要下一步行動還不太明確,我可能就會考慮這段時間,用來創作或投入興趣等,等作業要求變明確後再行動

(不過,也是有過幾次某些教授講解後,報告要求還是不明確的,這時候我會記錄下來,下次如何有再修到這個教授的課,就提早動工)

當然這些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有些同學也是會使用死線的激勵力量,我其實有時候也是會使用,反正就真的不一定,但我就不建議所有報告都用死線法就是了,不然很容易趕不完,而長期作業通常分量多,也確實提早開始會比較好一些

raw-image


放棄的關鍵字

書中提到決定放棄與否的關鍵字是「生產率」,學會清除生產率低的雜事,讓你最佳化利用時間完成你想做的事,並提到舉兩個例子:

寫作業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是想不出答案,可以找教授或助教幫忙,然後去做其他的事情,別一頭熱地熬夜苦思,這樣你不但寫不出作業,還會累死自己

社團事務大幅膨脹,每天都得撥好幾個小時出來做社團工作,無論你多仔細安排日程,總是會對其他事情造成負面影響,光是這項工作,就嚴重影響你其他的事情,完全不成比例,就必須放棄

這兩點讓我有所感觸,可以和我經歷互相結合

以前我曾經寫報告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就一個人去解決,不過這過程有難度且花時間,不過剛升上大學還不習慣寫信給教授

我大概是到大二時後才比較常寫信,例如有些引用格式或作業要求,其實都可以和老師或助教確認,不然下次見到教授,就要再等一週才跟教授見到面,就會導致報告推進變慢

然後有些課程內容不懂時候,也可以去問看看助教,有時候助教因為年齡相近,解釋的方式可能更能讓我們聽懂,另外問同學也是種方式,當然還是要確認一下同學是否有意願

社團這部分,我大一有參加過服務性社團,但服務那天要我週六早上要早起,結果服務時候精神狀態很差,而且加上想看課外書、寫文章、投入興趣等,然後又要維持課業分數,彼此之間時間競爭到,我後來就退出了,因為每天時間真的有限,就需要放棄一些事情

我的考量是看課外學習,看些書和文章然後把筆記收到軟體內,學會心理學知識,能減少自己決策偏誤、養成習慣、了解幸福;學些哲學和智慧,能對於自身生命進行思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學科學,了解大腦機制、健康生活、用不同微觀、巨觀、生態方式看世界和人的行為,以上思考方式對於未來都有可能有所幫助,看待議題時也能用不同學科觀點

學會拒絕是滿重要一件事情,在面對一些活動的時候,可以思考看看這件事帶來的價值,然後去思考是否要拒絕,例如以前國高中比較常去餐廳吃飯,但現在要忙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包括課外興趣和創作之類的,有些事就必須要有放棄和拒絕,讓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raw-image

⬛反思

這本書中確實提到很多建議,但因為是訪談很多學生,因為大家的喜好和目標等等不同,所以每個建議本來就有所不同,別人的目標跟自己也不一定相同

目標太少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發揮一下自己的潛能,如果同時間內目標過多的話,就需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後進行篩選和順序排列

而且加上這本書是國外翻譯成中文,有些建議就會和國內有些不同,所以看的時候也需要去思考,然後也要依據個人情況調整,例如我記得書中有段說可以修課後停修,不會留紀錄,但是國內目前的話就是會有紀錄呀

而例如上課要不要聽、課外活動如何選擇、各類活動分配多少時間、成績標準要多高等等,這些都是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就是可以參考資訊,但仍然還是要經過思考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

(PS:這篇文章大概是去年12月寫的,結果到現在4月才發,感覺拖了好久呀,其實現在看起來跟當時創作方向也有點不同,如果閱讀心得類的話,最近應該會想要多寫些心理學和人生智慧類的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本頁頁重點,我讀很久,絕對值得買回來細細研究。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認為學歷高的人多半具有天賦,但殊不知這些優秀的學生其實也同時掌握了關鍵的學習技巧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而《深度學習力》這本書的作者卡爾為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便基於好奇心而尋訪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也歸納了七十五條寶貴的法則供讀者們參考。 比如其中一條法則是「學會放棄」,其實背後真正的含義是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Thumbnail
當我讀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寫的關於大學生如何學習的這本書時, 回想我的大學生活, 覺得當初過得挺廢的。 當年的生活一團混亂, 雖然表面上看似修了不少學分, 以198學分畢業, 不過我其實都沒認真上課, 都是臨時抱佛腳混過去的。 只是想辦法讓履歷表上的數字看起來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