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力 》指定閱讀的閱讀建議、放棄的關鍵字是?

2024/04/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訪談了大學學生,並且歸納出幾點建議,書中也提到不必每條條都嚴格遵守,而是選擇一組吸引你的規則,並在大學生活中履行。

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大學經歷,選取幾點我比較有感觸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後面則會提到一些關於書中內容反思

raw-image


⬛指定閱讀

書中提到,不用讀完所有的課程指定閱讀,並提到一些技巧,包含閱讀每一章的前言和總結,中間大致瞄過;別為了理解每一段話的重要性浪費時間,注意那些明顯支持主要論點的段落即可;如果覺得沒把握,可以在教授開放的時間去辦公室,找他討論閱讀作業的結論,並且好好做筆記

這點讓我有感觸,大學會遇到很多課程中列很長一段的指定閱讀清單,但真的每一本書和文章我們都要去讀嗎?

其實真的不用,可以用以終為始來思考,看看這堂課的評分標準(通常會在第一週課程簡報),看看用報告評分還是考試評分,報告的話就看報告哪些要求,考試的話可以看看有沒有考古題

這樣去讀指定閱讀會比較有個方向,知道那些地方是重點,那些地方不是,比較容易去取得分數,省下的時間,就可以拿來做報告、讀書、課外學習、培養興趣等等

⬛完成一部分進度

書裡面建議,分配到長期作業的當天,就完成一部分的進度,不一定要完成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可以每天分配時間,做一件簡單的工作

這讓我想到,我大一上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到期末的時候,應該可以完成多報告,例如有一堂通識課,課程要求提到,如果有額外寫五份報告可以加分,然後我就覺得自己期末可以完成,結果後來只有完成了其中一份,而且期末要期末考,但同時又是很多期末報告塞滿滿的時候,會覺得因為報告很多結果讓我無法準備考試

所以後來我就有改成一開始先判斷有哪些課程報告,是可以先動手的,然後就提早寫一些部份,也用到大任務拆解成小任務的方法,讓自己期末不會爆炸,現在到了期末的時候,雖然還是會很忙,不過有先完成部分內容,能讓情況改善一些

不過,我也不是每個報告都會提早這樣做,有些報告,其實老師還沒有講得很清楚,因此要下一步行動還不太明確,我可能就會考慮這段時間,用來創作或投入興趣等,等作業要求變明確後再行動

(不過,也是有過幾次某些教授講解後,報告要求還是不明確的,這時候我會記錄下來,下次如何有再修到這個教授的課,就提早動工)

當然這些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有些同學也是會使用死線的激勵力量,我其實有時候也是會使用,反正就真的不一定,但我就不建議所有報告都用死線法就是了,不然很容易趕不完,而長期作業通常分量多,也確實提早開始會比較好一些

raw-image


放棄的關鍵字

書中提到決定放棄與否的關鍵字是「生產率」,學會清除生產率低的雜事,讓你最佳化利用時間完成你想做的事,並提到舉兩個例子:

寫作業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還是想不出答案,可以找教授或助教幫忙,然後去做其他的事情,別一頭熱地熬夜苦思,這樣你不但寫不出作業,還會累死自己

社團事務大幅膨脹,每天都得撥好幾個小時出來做社團工作,無論你多仔細安排日程,總是會對其他事情造成負面影響,光是這項工作,就嚴重影響你其他的事情,完全不成比例,就必須放棄

這兩點讓我有所感觸,可以和我經歷互相結合

以前我曾經寫報告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就一個人去解決,不過這過程有難度且花時間,不過剛升上大學還不習慣寫信給教授

我大概是到大二時後才比較常寫信,例如有些引用格式或作業要求,其實都可以和老師或助教確認,不然下次見到教授,就要再等一週才跟教授見到面,就會導致報告推進變慢

然後有些課程內容不懂時候,也可以去問看看助教,有時候助教因為年齡相近,解釋的方式可能更能讓我們聽懂,另外問同學也是種方式,當然還是要確認一下同學是否有意願

社團這部分,我大一有參加過服務性社團,但服務那天要我週六早上要早起,結果服務時候精神狀態很差,而且加上想看課外書、寫文章、投入興趣等,然後又要維持課業分數,彼此之間時間競爭到,我後來就退出了,因為每天時間真的有限,就需要放棄一些事情

我的考量是看課外學習,看些書和文章然後把筆記收到軟體內,學會心理學知識,能減少自己決策偏誤、養成習慣、了解幸福;學些哲學和智慧,能對於自身生命進行思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學科學,了解大腦機制、健康生活、用不同微觀、巨觀、生態方式看世界和人的行為,以上思考方式對於未來都有可能有所幫助,看待議題時也能用不同學科觀點

學會拒絕是滿重要一件事情,在面對一些活動的時候,可以思考看看這件事帶來的價值,然後去思考是否要拒絕,例如以前國高中比較常去餐廳吃飯,但現在要忙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包括課外興趣和創作之類的,有些事就必須要有放棄和拒絕,讓自己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raw-image

⬛反思

這本書中確實提到很多建議,但因為是訪談很多學生,因為大家的喜好和目標等等不同,所以每個建議本來就有所不同,別人的目標跟自己也不一定相同

目標太少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發揮一下自己的潛能,如果同時間內目標過多的話,就需要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然後進行篩選和順序排列

而且加上這本書是國外翻譯成中文,有些建議就會和國內有些不同,所以看的時候也需要去思考,然後也要依據個人情況調整,例如我記得書中有段說可以修課後停修,不會留紀錄,但是國內目前的話就是會有紀錄呀

而例如上課要不要聽、課外活動如何選擇、各類活動分配多少時間、成績標準要多高等等,這些都是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就是可以參考資訊,但仍然還是要經過思考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

(PS:這篇文章大概是去年12月寫的,結果到現在4月才發,感覺拖了好久呀,其實現在看起來跟當時創作方向也有點不同,如果閱讀心得類的話,最近應該會想要多寫些心理學和人生智慧類的吧)

91會員
133內容數
小豆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