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詩】分齡選書之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了夏天的悶熱,秋天到了

不知為何,特別想把詩集拿出來翻翻,念著念著,享受語言的韻律感

也跟大家分享,瘂弦《如歌的行板》

此標題也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之名 《Анданте Кантабиле》

  • 附註:建議播放影片,一邊聆聽音樂一邊閱讀文字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炮,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世界總這樣老這樣」,這其中好像說著世界總是這樣,有許多想當然爾的意識形態

再回到討論「分齡選書之必要」?

其實文化中的「兒童」概念,這個意識形態,也框架了我們的想像

諸如

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小孩還沒上國小,選文字少、圖多的繪本比較好

跟小孩可以談性、談性別議題嗎?太難了,小孩才4歲不懂啦!

1~2歲看簡單的圖畫書,命名(這是杯子、這是小豬、這是⋯⋯)就很好了,不要選太過複雜的


像這樣認為孩子的成長有固定發展模式

年紀還不到就不可能學會某些能力

這想法主要來自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皮亞傑)

加上後人許多的研究相互驗證

而提出了這套兒童認知發展模式

也影響了大家普遍認為要分齡選書的想法


這樣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也影響了醫療診斷

學齡有學習障礙、閱讀障礙這類的診斷

幼稚園會有發展篩檢,讓你知道你的孩子是通過還是不通過

有些孩子會進入早療系統,到醫院做發展評估

醫生拿著報告書,會告訴你:孩子能力落在幾歲,百分比多少,跟同齡的比較是怎樣的表現


當然建立一套兒童的發展模式是好的,也因此才能透過各種篩檢、評估,找出需要額外提供協助的孩子們

但如果我們只用這樣一套標準

來把孩子的發展能力訂出高低、百分比、通過vs不通過

是否又太過褊狹?

忽略了個人差異

以及家長、同儕、社會環境可以提供給孩子的支持呢?

建議看看Vygosky的ZPD理論,會對於是否該分齡選書這個議題更有想法

剩下還有一點點想法,歡迎繼續閱讀下篇(下周同一時間發布,星期二晚上8: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2022/02/04
在O Fortuna演奏完畢後,我覺得我做了一場夢,伴隨著謝幕、如雷的掌聲,我似乎從這場夢醒來得有點錯愕。有人說人生像一場夢,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如此⋯⋯命運之輪持續轉動,你要怎麼過你的人生呢?布蘭詩歌的劇場體驗,讓我從夢中醒來了
Thumbnail
2022/02/04
在O Fortuna演奏完畢後,我覺得我做了一場夢,伴隨著謝幕、如雷的掌聲,我似乎從這場夢醒來得有點錯愕。有人說人生像一場夢,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如此⋯⋯命運之輪持續轉動,你要怎麼過你的人生呢?布蘭詩歌的劇場體驗,讓我從夢中醒來了
Thumbnail
2022/01/24
某一週冷氣團來襲,每天都想躲在棉被裡,一天早起發現太陽終於露臉,趕快把床單、棉被都拿去曬,此時床沒了棉被,是無用的床,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閱讀,同時一邊聆聽文中提到的曲子: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首—Aria(詠嘆調),好像冬日的陽光,冷冽明快但有著一絲絲的溫暖,讓人心安。
Thumbnail
2022/01/24
某一週冷氣團來襲,每天都想躲在棉被裡,一天早起發現太陽終於露臉,趕快把床單、棉被都拿去曬,此時床沒了棉被,是無用的床,索性坐到書桌前打開《顧爾德琴鍵上的秘密》閱讀,同時一邊聆聽文中提到的曲子:巴哈郭德堡變奏曲第一首—Aria(詠嘆調),好像冬日的陽光,冷冽明快但有著一絲絲的溫暖,讓人心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適合孩子的唐詩書籍,分為學齡~幼稚園階段和國小階段兩部分。每本書都有詳細介紹和連結,其中一些書籍已絕版,但找到了相似版本,文字配上視覺和聽覺提供了多種學習方式。文章最後歡迎讀者留言分享書籍或加入作者的社群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適合孩子的唐詩書籍,分為學齡~幼稚園階段和國小階段兩部分。每本書都有詳細介紹和連結,其中一些書籍已絕版,但找到了相似版本,文字配上視覺和聽覺提供了多種學習方式。文章最後歡迎讀者留言分享書籍或加入作者的社群交流。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