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詩】分齡選書之必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了夏天的悶熱,秋天到了
不知為何,特別想把詩集拿出來翻翻,念著念著,享受語言的韻律感
也跟大家分享,瘂弦《如歌的行板》
此標題也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之名 《Анданте Кантабиле》
  • 附註:建議播放影片,一邊聆聽音樂一邊閱讀文字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炮,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世界總這樣老這樣」,這其中好像說著世界總是這樣,有許多想當然爾的意識形態
再回到討論「分齡選書之必要」?
其實文化中的「兒童」概念,這個意識形態,也框架了我們的想像
諸如
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小孩還沒上國小,選文字少、圖多的繪本比較好
跟小孩可以談性、談性別議題嗎?太難了,小孩才4歲不懂啦!
1~2歲看簡單的圖畫書,命名(這是杯子、這是小豬、這是⋯⋯)就很好了,不要選太過複雜的
像這樣認為孩子的成長有固定發展模式
年紀還不到就不可能學會某些能力
這想法主要來自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皮亞傑)
加上後人許多的研究相互驗證
而提出了這套兒童認知發展模式
也影響了大家普遍認為要分齡選書的想法
這樣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也影響了醫療診斷
學齡有學習障礙、閱讀障礙這類的診斷
幼稚園會有發展篩檢,讓你知道你的孩子是通過還是不通過
有些孩子會進入早療系統,到醫院做發展評估
醫生拿著報告書,會告訴你:孩子能力落在幾歲,百分比多少,跟同齡的比較是怎樣的表現

當然建立一套兒童的發展模式是好的,也因此才能透過各種篩檢、評估,找出需要額外提供協助的孩子們
但如果我們只用這樣一套標準
來把孩子的發展能力訂出高低、百分比、通過vs不通過
是否又太過褊狹?
忽略了個人差異
以及家長、同儕、社會環境可以提供給孩子的支持呢?
建議看看Vygosky的ZPD理論,會對於是否該分齡選書這個議題更有想法
剩下還有一點點想法,歡迎繼續閱讀下篇(下周同一時間發布,星期二晚上8:00)
avatar-img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適合孩子的唐詩書籍,分為學齡~幼稚園階段和國小階段兩部分。每本書都有詳細介紹和連結,其中一些書籍已絕版,但找到了相似版本,文字配上視覺和聽覺提供了多種學習方式。文章最後歡迎讀者留言分享書籍或加入作者的社群交流。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適合孩子的唐詩書籍,分為學齡~幼稚園階段和國小階段兩部分。每本書都有詳細介紹和連結,其中一些書籍已絕版,但找到了相似版本,文字配上視覺和聽覺提供了多種學習方式。文章最後歡迎讀者留言分享書籍或加入作者的社群交流。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音樂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適合的兒童歌曲不僅可以帶來無盡的歡樂,還能促進語言發展、提高認知能力和增強親子關係。本文將推薦一些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優秀兒童歌曲,幫助家長為孩子挑選最合適的音樂伴侶。 兒童歌曲以簡單易懂的歌詞和愉快的旋律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啟發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閱讀心理學家Jeanne Chall將閱讀分為六個階段: 零階段「前閱讀期」:出生到上小學前。孩子開始認識標誌、單字、自己的名字、符號等,學習文字的概念、音韻的不同,也開始假裝讀書。 階段一「識字期」:一、二年級。孩子進入正規學校學習,開始大量認識國字、唸簡單的文章,也慢慢具備文字解碼能力,例如
Thumbnail
1.兒少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嗎? 2.我們常在講的教育性真的是教育嗎? 3.還是那其實只是規訓的偽裝? 4.這是個長年困擾大家的問題,甚至是困境。 5.而想像力和美,在教育中又扮演何種作用? 6.這次想從伯寧罕的《和甘伯伯一起去遊河》來探索跳脫此困境和了解美、想像力在教育中的基進力量。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