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保育風潮 - 做一個有種的山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瑞士,是一個被山、水、大自然綠意溫柔環抱的國家,享受進步的現代化設施,也同時維護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遊客在山野間,仍可見山牧季移的牧民穿著傳統服飾;在鄉間餐廳嚐到古法烹飪的菜餚;在超市內買到瑞士古早味的產品。科技維繫傳統是進行式,瑞士的現代化與傳統並存的重要因素,「保種」是其中之一。
從古時流傳至今的種子,經歷大自然無數的考驗,和其他物種既競爭又依存地共生,創造了每片土地的獨特風情。在今日全球化商業策略下的大規模栽種,人類已面臨糧食壟斷與物種減少的危機。保種,尤其是原生作物的保存與種植,就是瑞士許多產業繼續生存的重要關鍵。

全球保種時代中,做一個有種的山國人民

位在巴塞爾的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ProSpecieRara),近年就大力疾呼為了維護瑞士最讓人醉心嚮往的壯麗山水,保持千年不變的原味風貌,當務之急就是投入在地原生植物和瀕臨絕種動物的保育。
在其總部收羅了近4,700種的瑞士原生植物種子,在室溫15度的保存環境下,可供一般農民與民眾購買。近年都市植栽在瑞士興起,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更進入與市民面對面的市集,溝通保育原生種的重要性,呼籲消費者以實際購買及種植原生植物的行動來支持。。並與連鎖超市系統合作,在大型通路中讓原生作物有能見度。此外,瑞士大型超市通路商也大筆贊助保育活動。
瑞士原生種山羊。 方常均攝

尋回人們對大自然與農業的尊敬

基金會的倡議與行動不只針對植物保育,原生動物品種和棲地的保護也是努力的目標。他們在瑞士三大語區都設有據點,以德法義三個國語,和當地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舉辦各種活動,認識動植物也是認識家鄉文化。
留種原是人類文明傳續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夫,在收成之後留下好種子,為來年的播種做準備。節儉而企盼留有「餘裕」,也成為農業時代刻苦的性格。謙卑敬天、親近土地、提前準備的態度,也鑲入了傳統瑞士人的性格之中。
山,成就了瑞士。 方常均攝
今日走到工商社會,世界各國在全球化的轉輪中,大量種植單一作物的農作方式成為主流。瑞士同樣也面臨超市通路系統強大之後,獲利最大化導向、低價商品氾濫、外國產品傾銷等問題,造成瑞士農民按照市場需求而栽培單一或新品種的情況,因此失去了原本傳統社會種植原生品種,讓物種自行演化 、保存多樣性的機會。
今日人類在工商社會的需求,已遠超於農業時代的單純,對於食物的口感也偏好也愈趨複雜。消費者喜歡嘗鮮與嘗新,再再考驗著農民種植作物的選擇,也左右土地的發展,改變著全球地貌。保種,同時也必須找回人們對大自然與農業的尊敬。教育消費者認識全球化商品單一化的發展脈絡,尋找支持購買在地物種所生產商品的消費力,也成為基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

貼近生活的推廣策略

2020年自二月開始,瑞士動植物文史保護基金會規劃了33場推廣活動,主要在瑞士人口較為密集的城市裡舉行。推廣活動主打生活路線,期望喚起消費者從日常之中了解原生物種之間的關聯。
以羊隻作比方,根據記載,羊隻成為家畜在瑞士有超過一萬年的歷史。除了牛之外,羊也是.......
更多內容,請點入原文出處 : 新作坊 瑞士現在進行式 —— 保種,生命教育與共生經濟
農業與自然的維護,成就瑞士觀光。此地為世界知名的瑞士懸崖餐廳。 方常均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常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狼,在小紅帽、七隻小羊等等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中。這個充滿野性與危險性的動物,是歐洲童話的反派角色,然而在現代實際的生活中,阿爾卑斯山上的狼在瑞士一度消失,今日受到法規保護。今年9月放寬狩獵法的公投正進行著,狼的生存再度成為全民焦點。
2011瑞士輕量大麻合法後,加上各式產品問世,接受度大增。據媒體報導瑞士在2045年,會將近有一半的人至少吸食過一次大麻,而經常吸大麻的人數也將增加。輕量大麻被視為與菸酒等量的成癮物質,人們也在資訊透明下,思考應該如何適量使用。而大麻不是萬靈丹,無法治癒疾病,也不是每個人都會上癮。
在瑞士好職業不一定要上大學才能得到,技職體系的學生同樣是國家的菁英,社會的中堅和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目前投入職涯階段的瑞士新世代,正是1997-2012年出生的,人們所稱的Z世代。生長在瞬息萬變的科技世界裡,這個世代的孩子同時也相信,或許未來會有更新的職業,他們只是在準備的路上。來認識瑞士人物故事。
大自然沉默不語,而瑞士人卻喜歡走入山裡尋找對話。在瑞士東南山區有一個名為瓦爾斯(Vals)的靜謐小鎮,喜愛造訪此地的人在堅硬岩石與山泉落水間,洗滌俗世塵囂,找到心靈的力量。雖已有國際建築大師的作品加持,但仍走著低調樸實的風格。走出山間不廢村,特色觀光,地方創生之路。
翼豆是在蘇黎世藝術學院攻讀表演藝術碩士的留學生,疫情間劇場界完全停擺,她開始製作廣播劇「淫娃別哭」,並想在廣播的聲波中挑戰聽眾對於討論話題的極限,大膽犀利。節目中並探討一夫一妻的價值走到今日,還符合人類需求嗎? 瑞士年輕人情愛間的開放關係是如何進行的?開放關係和開放性關係有什麼差別?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什麼行業最為重要?醫護、軍警消以及貨物運輸人員,大家都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此次疫情也將農民的能見度大大提升,農民在土地上辛勤耕種與勞動,生產友善環境的作物,在健康取向的防疫風潮中,一躍成為瑞士人眼中的一顆明星。 疫情第二波來勢洶洶,在第一波的侵襲下,大家都明白農業是生存必須。
狼,在小紅帽、七隻小羊等等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中。這個充滿野性與危險性的動物,是歐洲童話的反派角色,然而在現代實際的生活中,阿爾卑斯山上的狼在瑞士一度消失,今日受到法規保護。今年9月放寬狩獵法的公投正進行著,狼的生存再度成為全民焦點。
2011瑞士輕量大麻合法後,加上各式產品問世,接受度大增。據媒體報導瑞士在2045年,會將近有一半的人至少吸食過一次大麻,而經常吸大麻的人數也將增加。輕量大麻被視為與菸酒等量的成癮物質,人們也在資訊透明下,思考應該如何適量使用。而大麻不是萬靈丹,無法治癒疾病,也不是每個人都會上癮。
在瑞士好職業不一定要上大學才能得到,技職體系的學生同樣是國家的菁英,社會的中堅和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目前投入職涯階段的瑞士新世代,正是1997-2012年出生的,人們所稱的Z世代。生長在瞬息萬變的科技世界裡,這個世代的孩子同時也相信,或許未來會有更新的職業,他們只是在準備的路上。來認識瑞士人物故事。
大自然沉默不語,而瑞士人卻喜歡走入山裡尋找對話。在瑞士東南山區有一個名為瓦爾斯(Vals)的靜謐小鎮,喜愛造訪此地的人在堅硬岩石與山泉落水間,洗滌俗世塵囂,找到心靈的力量。雖已有國際建築大師的作品加持,但仍走著低調樸實的風格。走出山間不廢村,特色觀光,地方創生之路。
翼豆是在蘇黎世藝術學院攻讀表演藝術碩士的留學生,疫情間劇場界完全停擺,她開始製作廣播劇「淫娃別哭」,並想在廣播的聲波中挑戰聽眾對於討論話題的極限,大膽犀利。節目中並探討一夫一妻的價值走到今日,還符合人類需求嗎? 瑞士年輕人情愛間的開放關係是如何進行的?開放關係和開放性關係有什麼差別?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什麼行業最為重要?醫護、軍警消以及貨物運輸人員,大家都不會忘記他們的貢獻。此次疫情也將農民的能見度大大提升,農民在土地上辛勤耕種與勞動,生產友善環境的作物,在健康取向的防疫風潮中,一躍成為瑞士人眼中的一顆明星。 疫情第二波來勢洶洶,在第一波的侵襲下,大家都明白農業是生存必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遊瑞士,原本想把去年的旅遊經驗,搬到這次,但,隨著我查閱越多瑞士地理與旅遊資料,越感覺上次經驗不可用,於是,我再次重建一個瑞士旅遊的全然觀念與模式。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只聽說瑞士很美但卻從來沒有踏入這片神秘的國土嗎?別等了,今天就換你啟航,跟著AsiaYo一起看看經典瑞士跟團旅遊的介紹,體驗壯麗雪山和童話小鎮秘境。而且不只瑞士,中歐旅遊行程還會帶你遊覽週邊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一次旅行讓你收穫滿滿,有各種不同的旅遊體驗。趕快一起出發吧!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Thumbnail
瑞士速食店有許多連鎖速食店,全球連鎖的漢堡王、麥當勞、肯德基等當然都有,但是如果在瑞士想要嘗食不同的店家,也可以節省一點荷包,那Holy Cow是我認為值得推薦的一個選項。 Holy Cow是瑞士的連鎖速食品牌,除了好吃平價以外,他們還選用了來自瑞士各洲的食材,除了可以幫助當地的農牧產業,也可以減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臺灣的林業歷史、日本的里山概念,以及以西粟倉村為案例的森林經營新模式。透過充分發掘當地資源,西粟倉村成功打造了一個理想經濟圈,實現了林業的復甦和村落振興。文章深入探討了裡山與生態多樣性的關係,以及西粟倉村的森林管理計畫和地方振興企劃,作為永續經營的新模式值得市場關注。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去年跟親人到瑞士旅遊 這趟旅行我們以經規劃了三年,其實是疫情讓時間往後延 終於解封還有一點瑞士人口少加上我們要去的地方都是瑞士四大山峰 我想著應可避開傳染的風險! 經過在杜拜轉機也看到杜拜這幾年的經濟茁壯光是機場就可停數百台飛機 來到瑞士的土地低口氣就是乾淨的空氣跟宜人的溫度 雖然恰臨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遊瑞士,原本想把去年的旅遊經驗,搬到這次,但,隨著我查閱越多瑞士地理與旅遊資料,越感覺上次經驗不可用,於是,我再次重建一個瑞士旅遊的全然觀念與模式。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只聽說瑞士很美但卻從來沒有踏入這片神秘的國土嗎?別等了,今天就換你啟航,跟著AsiaYo一起看看經典瑞士跟團旅遊的介紹,體驗壯麗雪山和童話小鎮秘境。而且不只瑞士,中歐旅遊行程還會帶你遊覽週邊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一次旅行讓你收穫滿滿,有各種不同的旅遊體驗。趕快一起出發吧!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今天,有反核文章:想學瑞士/核電應如期除役且不再新建。 問題是:瑞士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核能到2050才完全停止、還可以隨時向臨國德、法、奧、義等國交易買電(包括核電),當然也可以售電(見Swissgrid)。反核人士為何不說這點?德國廢核且風
Thumbnail
瑞士速食店有許多連鎖速食店,全球連鎖的漢堡王、麥當勞、肯德基等當然都有,但是如果在瑞士想要嘗食不同的店家,也可以節省一點荷包,那Holy Cow是我認為值得推薦的一個選項。 Holy Cow是瑞士的連鎖速食品牌,除了好吃平價以外,他們還選用了來自瑞士各洲的食材,除了可以幫助當地的農牧產業,也可以減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臺灣的林業歷史、日本的里山概念,以及以西粟倉村為案例的森林經營新模式。透過充分發掘當地資源,西粟倉村成功打造了一個理想經濟圈,實現了林業的復甦和村落振興。文章深入探討了裡山與生態多樣性的關係,以及西粟倉村的森林管理計畫和地方振興企劃,作為永續經營的新模式值得市場關注。
Thumbnail
遊佐町農友以稻豐為基礎,一步步打造循環農業及能源自給,從提攜稻米到推進養豬事業,並以品牌推廣酒造業。過程中發生多個大事小情,展現著在地生活俱樂部生協與遊佐町農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同成長。
人與動物的關係 自古以來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動物伴隨著我們,不論是食用的羊、豬、雞、鴨等,或是狩獵、牧羊的狗、耕田的牛,人們將這些資源視為「資產和財產」,不論是殺害動物還是虐待、不善待都沒有人介入,沒有專屬的法條約定和規定這些動物的保障,而動物保護法的出現,正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重視動物權利,也把家中的寵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去年跟親人到瑞士旅遊 這趟旅行我們以經規劃了三年,其實是疫情讓時間往後延 終於解封還有一點瑞士人口少加上我們要去的地方都是瑞士四大山峰 我想著應可避開傳染的風險! 經過在杜拜轉機也看到杜拜這幾年的經濟茁壯光是機場就可停數百台飛機 來到瑞士的土地低口氣就是乾淨的空氣跟宜人的溫度 雖然恰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