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會把客戶稱為使用者,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近期登上Netflix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社群媒體推播的演算法優化以及廣告採購兩者交互之下,造成小至認同焦慮、大致操弄主權的不良後果。而我這篇文章想探討的,則是在數位行銷時代下,我們到底賣掉了多少靈魂的問題。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

這句話,想必身在物聯網產業的各位都很熟悉,「羊」是客戶、「狗」是商品公司、「豬」則是想獲得數據的公司,意指使用者購買產品不用付錢,相關成本將由第三方廠商吸收。(引用來源一/引用來源二

但獲得產品或服務的羊,真的「免費」得到了好處嗎?

顯然不是。而且這部片中更觸發了我對於「使用者給出什麼這件事」更深一層的思考。


不,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但我們這些羊並不是單從口袋掏錢來買回身上的羊毛,而是透過更多複雜的交易管道與隱性價值,以物易物易物易物的,得回了羊毛。

最淺層:送掉了個資

最直接且簡單的聯想就是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例如補習班或詐騙集團的電話住址清單,企業透過免費的服務換取了這些使用者的資料後,轉而將名單包裝成產品,販售給需要名單的客戶。

深一層:變成了數據和背書

粉絲數、訂閱數、瀏覽人次,這些可被量化的東西是數位行銷和傳統行銷的最大差異。19世紀知名廣告大師John Wanamaker曾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至少有一半浪費了,但我並不知道是哪一半。」但在數位時代,各式各樣的追蹤機制讓廣告主變得安心,而達成行銷交易之前,每一個讚、留言、瀏覽,都變成幫內容製作者或意見領袖背書的「成效」。

你是A粉專的粉絲嗎?你幫B影片開啟小鈴鐺嗎?C貼文笑死人有讚一下了嗎?

那麼你就為你的死忠品牌貢獻了肉眼可見的「行銷資產負債表」,評估作品不再單純由決策者本身的品味做決定,還會包含市場的具體反應。

最恐怖:源源不絕的買回自己身上的羊毛

演算法允許企業推播廣告給個別使用者最有可能購買的商品,好處是消費者有機會簡單接觸到自己可能需要的東西,但壞處則是你再也分不出這個東西到底是你自己想要,還是演算法透過縝密的文章選擇與排序之後,讓你認為你需要它?

人類,是自然資源的一種。就像海裡循環再生的魚群、隨著季節成長的樹木,只要不一口氣抓光,這次用了、下次養養還有。

推播的A廣告讓他這次買了、過陣子發薪水B廣告還能買。

我們以為我們只是賣掉一次個資,殊不知我們是把自己的全部偏好和人物設定活生生赤裸裸的攤在陽光下任人催眠——

不知道哪時候才能逃離吸血輪迴,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raw-image

進退兩難:人應該沈睡的活著,還是清醒地死去?

上面探討的議題只是片中的一小部分,全片以訪談身在軟體巨擘中的角色來揭示科技產業現況,包含身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的職責、演算法的運作機制、軟體功能的起心動念還有肩負公司生存獲利的目標等民生需求。

但除此之外,更隱約探討了很多燒腦且過癮的哲學與價值觀問題:資本主義、自由、客觀事實的逐漸死去、自我實現焦慮⋯⋯

也讓觀眾能更審慎的省思:當所有科技與軟體公司高喊著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時,自己心中「美好」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更多浪費才能的內容就在 【商業文案全解析,擁有你的寫作孵化器】線上課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文案|讓讀寫美學著陸的實踐者
332會員
100內容數
專注美學與品味的風格邏輯、生活風格與質感設計、沈浸式體驗與地方創生。只有文字,能用細節打造出,比視覺和想像力更精確的——夢寐以求樣態。
2025/04/29
你有想過嗎?靠著自己擅長的文字力,不用申請出差、不用補助,也能用零成本飛到海外?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靈機一動,用內容換到一趟清邁之旅 幾年前,我計畫去泰國清邁旅行。身為一個文案人,美術館、市集、藝術聚落這種地方,本來就是我的最愛。 剛好當時的合作業主,是一個專做文創品牌的單位。於是,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2025/04/29
你有想過嗎?靠著自己擅長的文字力,不用申請出差、不用補助,也能用零成本飛到海外?這是我親身的經驗: 靈機一動,用內容換到一趟清邁之旅 幾年前,我計畫去泰國清邁旅行。身為一個文案人,美術館、市集、藝術聚落這種地方,本來就是我的最愛。 剛好當時的合作業主,是一個專做文創品牌的單位。於是,我靈機一動,
Thumbnail
2025/04/15
這個時代,理論上最會用 AI 的族群,卻超多人在反對 AI。你猜對了,我說的就是寫作者。為什麼寫作者是最適合學 Prompt Engineering 的人?最近,我經常看到創作者抱怨:「AI 簡直就要取代我們。」 我想了一下,這個反應可以理解;但也有點可惜。因為,寫作者反而是最有優勢進
Thumbnail
2025/04/15
這個時代,理論上最會用 AI 的族群,卻超多人在反對 AI。你猜對了,我說的就是寫作者。為什麼寫作者是最適合學 Prompt Engineering 的人?最近,我經常看到創作者抱怨:「AI 簡直就要取代我們。」 我想了一下,這個反應可以理解;但也有點可惜。因為,寫作者反而是最有優勢進
Thumbnail
2025/04/02
內容經營者都經歷過這一刻:坐在電腦前,看著早就該交的社群排程表,卻一句也寫不出來。不是廢,是大腦處理素材的方式出了問題:靈感本來就稍縱即逝,商業寫作中,它不是我們要依賴的技能。 很多人會建議去看新聞、追熱點、找梗圖。但這些方式很容易變成焦慮循環: → 沒有靈感 → 拚命刷網路 → 一堆好像不相關
Thumbnail
2025/04/02
內容經營者都經歷過這一刻:坐在電腦前,看著早就該交的社群排程表,卻一句也寫不出來。不是廢,是大腦處理素材的方式出了問題:靈感本來就稍縱即逝,商業寫作中,它不是我們要依賴的技能。 很多人會建議去看新聞、追熱點、找梗圖。但這些方式很容易變成焦慮循環: → 沒有靈感 → 拚命刷網路 → 一堆好像不相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大家都在用的社群網路 誰才是產品? 這時候整個商業模式已然清晰可見——人本身就是產品,廣告主花錢購買我們的注意力,而我們對此毫不知情地被賣出。不過電腦科學家 Jaron Lanier 後來也根據這點做補充,這些科技公司真正要販賣的產品,其實是讓你的行為和洞察力有著難以察覺的細微變化的這件事情。
Thumbnail
大家都在用的社群網路 誰才是產品? 這時候整個商業模式已然清晰可見——人本身就是產品,廣告主花錢購買我們的注意力,而我們對此毫不知情地被賣出。不過電腦科學家 Jaron Lanier 後來也根據這點做補充,這些科技公司真正要販賣的產品,其實是讓你的行為和洞察力有著難以察覺的細微變化的這件事情。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請試著想想看,隔著螢幕或手機後面,有上千個數據工程師,他們高薪聘請來找出可以吸引你目光的做法,發展各種實驗讓你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與專注力、讓你願意交出更多的生活點滴;在這樣龐大的動力下,你真的能夠隻身一人抵擋這些不斷滑進你眼裡的資訊,不被左右思緒嗎?
Thumbnail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Thumbnail
剛看完 Netflix 上的《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家可以看一下。 不是說你想也知道片中會談哪些議題就不需要看,而是就算你都知道,但真實狀況其實比你想的更嚴重。更何況,其實你可能不如你自以為的那麼知道。
Thumbnail
關於智能社會的隱憂,我們已聽得很多,但這部片的受訪者都是 Google 、 IG 、 Facebook 、 Twitter ......等大公司的前任高階主管或重要技術人員,這使得那些我們一知半解的現況,更顯得驚人。
Thumbnail
關於智能社會的隱憂,我們已聽得很多,但這部片的受訪者都是 Google 、 IG 、 Facebook 、 Twitter ......等大公司的前任高階主管或重要技術人員,這使得那些我們一知半解的現況,更顯得驚人。
Thumbnail
釀訂閱會員限定|《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用煽動的一面倒敘事全盤否認社群網路的民主價值、並塑造簡化的正邪對立的同時,難道沒有反向操作自己所大力抨擊的社群操縱術企圖達到使用者/社群媒體的兩極分化?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作為警世紀錄片最大的諷刺,便是它本身對其批判對象的完美示範。
Thumbnail
釀訂閱會員限定|《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用煽動的一面倒敘事全盤否認社群網路的民主價值、並塑造簡化的正邪對立的同時,難道沒有反向操作自己所大力抨擊的社群操縱術企圖達到使用者/社群媒體的兩極分化?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作為警世紀錄片最大的諷刺,便是它本身對其批判對象的完美示範。
Thumbnail
最可怕的是,當你看完這部電影,你知道了科技產業背後的一些內幕、瞭解社群媒體的可怕,但你還是無法克制自己不去使用群媒體,你依然不會刪除社群媒體的App。
Thumbnail
最可怕的是,當你看完這部電影,你知道了科技產業背後的一些內幕、瞭解社群媒體的可怕,但你還是無法克制自己不去使用群媒體,你依然不會刪除社群媒體的App。
Thumbnail
近期登上Netflix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社群媒體推播的演算法優化以及廣告採購兩者交互之下,造成小至認同焦慮、大致操弄主權的不良後果。而我這篇文章想探討的,則是在數位行銷時代下,我們到底賣掉了多少靈魂的問題。
Thumbnail
近期登上Netflix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社群媒體推播的演算法優化以及廣告採購兩者交互之下,造成小至認同焦慮、大致操弄主權的不良後果。而我這篇文章想探討的,則是在數位行銷時代下,我們到底賣掉了多少靈魂的問題。
Thumbnail
如馬克斯所預言,人類將因巨大資本體系而異化,失去思考與自主,更失去人性,如今,我們不只是生產的工具,更變成被交易的物品,只能以資本階級想要的方式來存活。在數位世界中,人們一起添磚增瓦共築出美好的王國,王國卻只專屬特定人士,真實世界雖已無畜奴現象,但數位世界中的我們仍被奴役、搾取與爭奪,直到沒有價值。
Thumbnail
如馬克斯所預言,人類將因巨大資本體系而異化,失去思考與自主,更失去人性,如今,我們不只是生產的工具,更變成被交易的物品,只能以資本階級想要的方式來存活。在數位世界中,人們一起添磚增瓦共築出美好的王國,王國卻只專屬特定人士,真實世界雖已無畜奴現象,但數位世界中的我們仍被奴役、搾取與爭奪,直到沒有價值。
Thumbnail
「這些平台確實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卻對他的黑暗面過於樂觀。」片中所邀請的受訪者都曾在各大科技公司工作,包括了我們熟悉的Facebook、Google、Youtube、Instagram,但如今他們願意冒著冒犯前東家的的風險在鏡頭前接受訪談,表示他們對自己所創造出的產品,抱持著一定的憂慮。
Thumbnail
「這些平台確實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卻對他的黑暗面過於樂觀。」片中所邀請的受訪者都曾在各大科技公司工作,包括了我們熟悉的Facebook、Google、Youtube、Instagram,但如今他們願意冒著冒犯前東家的的風險在鏡頭前接受訪談,表示他們對自己所創造出的產品,抱持著一定的憂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