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的另外半個音樂啟蒙老師——披頭四(The Beatles)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在我上一篇說過,本來不怎麼接觸流行音樂的我,因為藤原櫻的關係,開始會留意不同的流行音樂。在這個大數據年代,按劇本發展,我應該會開始聽其他日本歌手的專輯,然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個Jpop fans。

raw-image


raw-image

若是這樣的話,就不會有本文了。

事實上,我也有去聽過其他Jpop歌手以及樂隊的歌,當然有不少我也感興趣,但還未去到成為fans的程度,反而跑去了聽披頭四。

當然,我不是透過藤原櫻才認識披頭四。披頭四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怎可能沒有聽過這隊樂隊的名字?只是,我對他們的認識也只停留於名字。嗯,細心一想,又好像不是。畢竟,小時候的MP3機裏,在芸芸日本卡通主題曲中,也放過一首Let It Be (依稀記得是Past Master版本,因為印象中電結他聲沒有那麼重)。還有就是最為人熟悉的兩張專輯封面——四名成員橫過斑馬線的Abbey Road,以及四張個成員個人頭像的Let It Be。說到Let It Be,曾經和父親在一間Cafe見過一幅Let It Be的壁畫,當時父親向我介紹四名成員的名字。而理所當然地,我一個也記不到。

話說回來,父親雖常自詡是披頭四的成員,卻不知為何鮮有在我面前提起披頭四的事,亦幾乎從不播放披頭四的歌。可能是因為覺得我太小,說了也不會明白吧。總而言之,我基本上可以說是對披頭四毫無認識。

所以,一切還是從藤原櫻開始。

同樣是上一篇提過,藤原櫻會不時在電台節目翻唱不同歌手的歌。而由於她是Paul McCartney的fans,網上有不少她翻唱Paul McCartney的歌。有Wings時期的,也有披頭四時期的。沒有記錯的話,那時我比較常聽的是她翻唱的All my loving。在Youtube的演算法下,便推介了很多披頭四的影片給我。當年我在宿舍的生活十分苦悶,於是就嘗試聽幾首,了解一下披頭四的音樂。

老實說,直到現在,我還是不太會欣賞前期的歌(我指的是專輯Please please me到Beatles for sale時期的歌),雖然有部分的歌也挺「順耳」,只是印象不算很深。

要到真的有深刻印象的話,應該是要數到In my life。

根據創作背景和歌詞,這首歌是John Lennon想寫一首關於自己回憶的歌,而有了開頭。歌詞仍是初中期的簡單,直接將所思所想寫出來。配上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樂風格,聽上去別有一番懷舊的感覺。而在今年John Lennon的八十歲冥壽,披頭四的官方網站亦選用此曲作為短片的音樂。

而另一首打動我的歌,就是Here comes the Sun。

記得我是在同一日在Youtube上收聽以上兩首歌,和In my life的懷舊感不同,Here comes the Sun則是一種簡單的溫暖。整首歌主要是用木結他來帶動,結構不算複雜,猶如冬日的陽光一樣和煦,使人難以忘記。

自此,我便成為披頭四的歌迷。

我第一張買的披頭四唱片,是iTunes版的red album(即1962-1966精選)。這張精選的好在於它基本上收錄了披頭四初期大熱的歌曲,對於比較少聽前期作品的我來說省下不少錢。後來逐張買了Sgt. Pepper、white album,Abbey Road以及Let It Be——Let It Be這張比較特別,因為原版是交由Phil Spector將樂隊留下的錄音自行混音,出來的效果和本來的想法不太一樣(Paul McCartney為此表達過強烈不滿)。後來在千鿋年代重新混音,出了個Naked版本。而我當時受iTunes的簡介影響,就選擇買這個Naked版。

時間再推後一點,開始注重音源的我,發覺iTunes版有不少進步空間,轉而重新購入了CD版。除了再買一遍上述幾張專輯外,也多買了Rubber Soul和Revolver。只是這次就沒有統一版本。有幾張是2009年的remaster,Sgt. Pepper的是2017記念版,white album和Abbey Road則買了五十週年的Hi-Res。

說到五十週年,今年便是披頭四解散的五十週年。按照原定計劃,除了五十週年版的Let It Be外,還有修復的Get Back電影上映(未知會不會有藍光影碟發售)。Get Back這部電影,源於Paul McCartney的Get Back Project。Paul McCartney當年希望透過製作一張以回歸原點為主題的專輯,拍攝製作特輯,再來一場公開live來嘗試再次團結眾人。可是當時John Lennon和George Harrison的心思早已不在披頭四。而這個計劃亦欠缺規劃,出來適得其反。令整張專輯製作時間加長之餘還令四人意興闌珊。倒是之後的Abbey Road順暢得多,反而後來居上,更早完成及發行。不過Get Back Project雖以失敗告終,但卻造就了經典的Rooftop concert。「披髮當風,鼓琴而歌」就是這麼來的了。

截至現時為止(2020年11月),修復版的Get Back電影預定於2021年暑假在英國公映,而我還未買white album的CD。如無意外,等到五十週年版的Let It Be推出時再一併購買吧。

話說回來,因為披頭四,我對流行音樂有了新的認識,也由披頭四開始慢慢推進下去,發掘更多不同的音樂。所以說披頭四是塑造我的半個啟蒙老師,亦不為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茂思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陸茂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16
而家已經係2023年,請你哋都跟上時代嘅步伐,唔好再用白板作為你哋上堂主要嘅教學工具。
Thumbnail
2024/01/16
而家已經係2023年,請你哋都跟上時代嘅步伐,唔好再用白板作為你哋上堂主要嘅教學工具。
Thumbnail
2023/12/08
「喂,咁你幾時寫我?」文青女友咁樣問我。 於是,就有咗呢篇文。
2023/12/08
「喂,咁你幾時寫我?」文青女友咁樣問我。 於是,就有咗呢篇文。
2023/11/18
解散五十三年嘅樂隊The Beatles喺11月2號正式推出樂隊嘅最後一首歌——now and then。 歌曲係同Lo
Thumbnail
2023/11/18
解散五十三年嘅樂隊The Beatles喺11月2號正式推出樂隊嘅最後一首歌——now and then。 歌曲係同L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披頭四最新的單曲〈Now and Then〉是一首在沉睡45年後重新出土的曲子,經過AI音頻處理技術進行數位重製,讓這部耗時45年的作品得以完成。儘管製作過程困難,但披頭四官方YouTube頻道釋出的MV上線2天就突破1600萬人次觀看。然而,雖然受到讚賞,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首歌並不完美。
Thumbnail
披頭四最新的單曲〈Now and Then〉是一首在沉睡45年後重新出土的曲子,經過AI音頻處理技術進行數位重製,讓這部耗時45年的作品得以完成。儘管製作過程困難,但披頭四官方YouTube頻道釋出的MV上線2天就突破1600萬人次觀看。然而,雖然受到讚賞,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首歌並不完美。
Thumbnail
來唱首我喜歡的披頭四歌曲吧,In My Life
Thumbnail
來唱首我喜歡的披頭四歌曲吧,In My Life
Thumbnail
從那簡單而雋永的旋律裡,我暫時忘卻了手與心的痛楚,得到了救贖。
Thumbnail
從那簡單而雋永的旋律裡,我暫時忘卻了手與心的痛楚,得到了救贖。
Thumbnail
西洋樂中最為熟悉就是披頭四,是學生時期的成長良伴。也因接觸的早,沒youtube的年代,想聽什麼都只能乖乖掏錢買專輯,認份從頭聽到尾,有幸於此,大概聽過Beatles八成以上的曲目。今非昔比,如今不管什麼搖滾大團都僅僅略知幾首名曲,也不再有耐心聽完一整張專輯,回不去的時代悲歌啊~ 再來小時候英文
Thumbnail
西洋樂中最為熟悉就是披頭四,是學生時期的成長良伴。也因接觸的早,沒youtube的年代,想聽什麼都只能乖乖掏錢買專輯,認份從頭聽到尾,有幸於此,大概聽過Beatles八成以上的曲目。今非昔比,如今不管什麼搖滾大團都僅僅略知幾首名曲,也不再有耐心聽完一整張專輯,回不去的時代悲歌啊~ 再來小時候英文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去 YAMAHA 上音樂課,曾經有老師在我的期末評量上寫了這麼一句話:「聽到喜歡的曲子,眼睛會發亮!」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音樂就是這樣照亮我的人生。不管家裡吵架、被同學排擠、喜歡的人不喜歡我,只要戴上耳機,有音樂的陪伴,我就能得到救贖。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去 YAMAHA 上音樂課,曾經有老師在我的期末評量上寫了這麼一句話:「聽到喜歡的曲子,眼睛會發亮!」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音樂就是這樣照亮我的人生。不管家裡吵架、被同學排擠、喜歡的人不喜歡我,只要戴上耳機,有音樂的陪伴,我就能得到救贖。
Thumbnail
(葉子,今早拍的!) 這算是一首老歌....XD ?! 就很喜歡,但有點悲傷,但歌詞曲子都很棒,唱的人也棒。 我喜歡安靜的歌。 老歌再來一首,  這首歌發行時,當時我在台灣放暑假的樣子,也忘了何時,那時候還自己把手機鈴聲,單音旋律的自己改成這個旋律(我的手機響時,都不會和別人撞鈴
Thumbnail
(葉子,今早拍的!) 這算是一首老歌....XD ?! 就很喜歡,但有點悲傷,但歌詞曲子都很棒,唱的人也棒。 我喜歡安靜的歌。 老歌再來一首,  這首歌發行時,當時我在台灣放暑假的樣子,也忘了何時,那時候還自己把手機鈴聲,單音旋律的自己改成這個旋律(我的手機響時,都不會和別人撞鈴
Thumbnail
在我上一篇說過,本來不怎麼接觸流行音樂的我,因為藤原櫻的關係,開始會留意不同的流行音樂。在這個大數據年代,按劇本發展,我應該會開始聽其他日本歌手的專輯,然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個Jpop fans。 其實也不是,家入レオ的歌我很喜歡,特別是她的唱法,很有能量。 當然還有萬惡之人星野源(笑) 若是這樣
Thumbnail
在我上一篇說過,本來不怎麼接觸流行音樂的我,因為藤原櫻的關係,開始會留意不同的流行音樂。在這個大數據年代,按劇本發展,我應該會開始聽其他日本歌手的專輯,然後順理成章的成為一個Jpop fans。 其實也不是,家入レオ的歌我很喜歡,特別是她的唱法,很有能量。 當然還有萬惡之人星野源(笑) 若是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