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安的時代下,教養怎樣才對?讀《脆弱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認識自己嗎?
為什麼總是向外追尋,卻找不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 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你喜歡現在就讀的科系嗎?

拼命工作是為了逃離現在,未來不再做這份工作,存好錢,最好快快退休

  • 你總是在親子關係中挫折,想找專家解惑,想找一套教養標準守則嗎?

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完美的小孩

看了很多教養書丶育兒專家訪談,才選擇這個教養方式,我的孩子未來會很成功

  • 你覺得自己健康嗎?你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嗎?

營養師說丶健身教練說⋯⋯如果都照做,身體一定可以健康又好看

  • 你總是在感情關係中受挫,一直遇到錯的人,想找專家告訴你戀愛守則嗎?

完美的自己,才能找到完美的對象

看了很多星座丶運勢丶戀愛丶婚姻的書籍及專家訪談,相信一切都能如願成功


為什麼一直在向外追尋,這種不安的時代是什麼?
這是一個「無法面對脆弱」的時代

從上述很多面向都可以去觀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這次,先從Brené Brown《脆弱的力量》來談談教養上的脆弱、不安

  • 你總是在親子關係中挫折,想找專家解惑,想找一套教養標準守則
  • 你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教養書丶育兒專家訪談,抑或在兒童教育上有豐富經驗,所以心中有一套最完美的教養方式
  • 你認為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完美的小孩
  • 你最推崇美式教養?德式教養?英式教養?法式教養?
  • 當你有教養的疑問時,你覺得找某某專家,就對了
  • 如果與自己的教養觀不同的,應該大力抨擊,比如直升機父母丶虎爸虎媽,這些都不應該存在的
面對家長們的教養焦慮,以及想知道爸媽都看了什麼,我對教養知識也大量攝取不少,從比較系統性的:Jane Nleson溫和且堅定的教養、小兒科醫生Daniel Siegel談情緒,到爸媽自身經驗分享的甘苦談都會閱讀

面對家長們的教養焦慮,以及想知道爸媽都看了什麼,我對教養知識也大量攝取不少,從比較系統性的:Jane Nleson溫和且堅定的教養、小兒科醫生Daniel Siegel談情緒,到爸媽自身經驗分享的甘苦談都會閱讀

這是一個「無法面對脆弱」的時代,可能是大環境的壓力太大?

現代教養那麼辛苦,也許是來自於環境的壓力,朋友、親戚、外界教養資訊一大堆,搞得家長無所適從。H.Stephen Glenn從美國的時代背景來看,他說這來自二戰後的變動,家庭的文化整個發生巨變,每個家庭都變成墾荒者,失去了社群的資源連結,變得不安,或以「我能處理自己的問題」來掩飾

但難道教養上的不安,因為大環境就能引發我們的焦慮?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所以只能繼續不安下去?或繼續找尋所謂最完美的教養法?

最終,還是要回到個人

面對不安的時代,個人到底還能做些甚麼?

首先,為甚麼現代的爸媽,看似教養的資源很多,但卻也最焦慮,總是無所適從

這代表著爸爸媽媽們,其實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

甚麼是脆弱?

那是無時無刻存在於你身邊,面對未來所有的不確定感、不安感,引發的心理反應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這樣的不確定、不安感

現在就學寫字好嗎?幼稚園選公立、私立、雙語……還是?我這個方式跟孩子說話好嗎?是否會影響他的人格發展?孩子幾歲前不能看電視?注音甚麼時候要學?數字甚麼時候要學?……

孩子有100萬個為甚麼,家長也有1000萬個為甚麼

開始找書、爬文、加入家長社團、聽親職講座……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些資訊上,後來甚至武裝成完美型態

你想像著能成為絕對完美的爸爸媽媽

因為你已經看了大量教養資訊,就能很肯定地說出:我覺得教養應該……比較好,甚至,還可以比較出歐洲教養方式好,還是美國教養方式好。如果與自己的教養觀不同的,比如直升機父母丶虎爸虎媽,應該大力抨擊他們的教養方式,在底下留言批評丶反對,用社會大眾的力量保護他們的孩子。抑或,你認為聽教養專家的話,無條件的信任就對了,完美的專家,能讓我教出完美的小孩

某次瞥見兒童發展、教養專家(?)聲勢浩大的簽書會

某次瞥見兒童發展、教養專家(?)聲勢浩大的簽書會

種種這些現象的展現,都來自於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

Brené Brown說到:害怕展現脆弱,可能導致我們展現殘酷無情丶大肆批評和冷嘲熱諷的心態

為什麼產生對他人教養方式的批評?

因為我們在比較,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有很多教養知識,所以一定存在有最完美的教養法,但這也意謂著:我們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

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最完美的教養法(如果你還相信著這個神話)

教養不是比較丶謾罵

甚至沒有誰才是專家

也沒有一套教養法放諸四海皆準

教養是不同文化的展現
甚至甚麼是「兒童」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甚至甚麼是「兒童」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重點不在「我的教養方式對嗎?」而是有沒有全心投入,成為孩子的榜樣。Joseph Chilton Pearce說:我們的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比言教更大

結語:

  1. 破除專家迷思,別總是再在乎旁人眼光

(說的簡單,但每次聽爸媽們在分享教養的困難時,最難克服的就是這個!)

(挫折總是先在出現在自己家人身上,爸爸說要這樣、阿嬤說那樣、阿公可能兩種都不管,親戚丶鄰居丶朋友……一卡車的人,七嘴八舌,各說各話)

2. 回歸自我,全心投入

(誰有真心投入了,那才是重點,話講一堆,沒有實質作為,都沒用的)

(抱歉這麼說的有點直接,但事實就是這樣,沒有投入,何來教養)

3. 爸媽先暸解自己,了解自己並不完美,隨時都會犯錯

在人生的路上仍持續學習,低頭認錯,勇敢展現自己的脆弱,再繼續前進


附註:當然家長增能也很重要(歡迎持續追蹤這個專欄,期待能在提供專業知能之餘,讓大家對於教養有更開闊的思考與討論),但這篇文章只是想說:

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希望各位辛苦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更放輕鬆地和孩子一起生活

教養沒什麼特別厲害的,教養就是五個字「好好過生活」

牽著孩子小小的手,一起走過生活中每一個脆弱的時刻吧!只是陪伴,全心全意的陪伴,那就是教養的全部了!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3/08/12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Thumbnail
2023/08/12
能夠堅定地在#Me Too運動中站出來的人,這個過程必定是經歷許多的掙扎、懷疑、自我探索,以及各種糾結纏繞的感受。而面對經歷這些事件的人們,我們又能怎麼做?對於將傷痛訴說出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以安全接住他們嗎?我觀察自己在旁觀這一切時,充滿深深地痛苦
Thumbnail
2023/07/22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2023/07/22
#Me Too運動中越來越多人發聲表態,但其實有一陣子我都不太敢去看那些細節,直到最近才在自我沉澱,加上一些紀錄片觀看、書籍、資料閱讀,一點一點釐清自己,感受自己的懼怕,從何而來?
Thumbnail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2023/07/07
最近#MeToo運動的狀況,讓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個圖像,這是17世紀少數的女性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阿特米希亞· 真蒂萊希)在17歲完成的一幅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我們看到愈來愈多令人羨慕、成功的教育案例,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教學。這是件好事,但希望我們不要被「要得到完美的答案」這件事情搞得否定自己、精神耗弱。
Thumbnail
我們看到愈來愈多令人羨慕、成功的教育案例,不斷的修正自己的教學。這是件好事,但希望我們不要被「要得到完美的答案」這件事情搞得否定自己、精神耗弱。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在還沒準備好成為父母之前,許多家長就已經當了父母,在育兒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為了孩子努力摸索,只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Thumbnail
為甚麼現代的爸媽,看似教養的資源很多,但卻也最焦慮,總是無所適從?這代表著爸爸媽媽們,其實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為甚麼現代的爸媽,看似教養的資源很多,但卻也最焦慮,總是無所適從?這代表著爸爸媽媽們,其實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看完一陣子的書,小有名氣的脆弱的力量,需要一些時間咀嚼消化,用在家庭、工作、親子關係上,都非常推薦,沒時間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看TED上面的演說錄影。 作者本身在社工領域內作研究,開頭就提到現代人的匱乏感,永遠在追究責任,有一直在在擔心著什麼的焦慮感.......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看完一陣子的書,小有名氣的脆弱的力量,需要一些時間咀嚼消化,用在家庭、工作、親子關係上,都非常推薦,沒時間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看TED上面的演說錄影。 作者本身在社工領域內作研究,開頭就提到現代人的匱乏感,永遠在追究責任,有一直在在擔心著什麼的焦慮感.......
Thumbnail
這些方案的選擇,就我自己讀完的感受,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家長會根據自身生活經驗,避開曾讓他不愉快的、並選擇曾讓他快樂或成功的選項。當然,隨著時間、大環境的改變,父母對教養類型的選擇也會改變。簡單來說,每個家庭與孩子都不同,教養風格也就形形色色。
Thumbnail
這些方案的選擇,就我自己讀完的感受,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家長會根據自身生活經驗,避開曾讓他不愉快的、並選擇曾讓他快樂或成功的選項。當然,隨著時間、大環境的改變,父母對教養類型的選擇也會改變。簡單來說,每個家庭與孩子都不同,教養風格也就形形色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