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規劃的童年,或放養的人生? 讀《 拚教養: 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2020/10/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閱讀 藍佩嘉教授 《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的過程,我點頭如搗蒜,不停地跟理工腦爸分享,「天哪~教授是採訪了我們嗎?怎麼書中描述的文本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又或者「天哪~教授分享的這個案例,跟我在媽媽群組裡看到的討論內容完全一樣,教授也在群組裡嗎?」
實際上當然沒有,我們只是千千萬萬個採取相同教養方向與保安策略的家庭之一,群組的對話內容,也在其它個同溫層群組裡重複過千千萬萬次。
書中將父母的教養與保安策略,依經濟、文化資本與追求的教養目標(教養益品goods)分成四個象限。
縱軸代表父母所擁有的經濟與文化資本、橫軸代表父母心中追求的教養目標。
總的來說,社經地位高的父母,可能有兩種發展傾向:
因為曾受惠於「教育體制」帶來的好處與階級流動,更傾向於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培養孩子的「國際競爭力」。
又或者想與過去的壓抑生活與高壓父母做切割,傾向讓孩子「自然成長」,透過「規劃式的自然成長」,希望孩子保有「快樂童年」,以作為日後生活的養份。
社經地位低的父母(如勞工父母或家有外配的家庭),大多曾受過階級分層造成的心靈創傷,傾向利用「教育」創造「智育成績」上的優勢,以打造「階級流動」的結果。
又或是父母自己因著種種工作上的失敗,只得在返鄉落腳,將教養孩子的任務交給年邁的家人,自己肩負起養家活口的任務,親子相處時間壓縮,孩子更像放養在鄰里間的孩子,泥菩薩過江的父母,孩子的未來只能「順其自然」。
閱讀本書時,懶媽默默感受到深沉的悲哀。
不管是哪一種父母,身上似乎都肩負了不同的傷痛與重擔。
社經地位高的父母,希望能盡其所能地為孩子保留一切能傳承的資源,又或者試圖將教養孩子的歷程,視作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希望與上一代父母的高壓教養方式進行斷裂。
說到底,養育孩子的過程,也像是一種開不了口的心理補償。補償過去父母未竟的陪伴、補償自己奮力在階級中向上移動時錯過的歡樂童年。
社經地位低的父母,要不傾其所能將「教育外包」,希望孩子能有翻轉自己的人生。漫長的工時,反倒壓縮了他們與孩子的相處時間。
然而,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凡事都會變。
成功的定義會變、途徑會變、人會變。
沒有保證成功的教養方式,每一種教育跟環境都有所有得,也有所失。
遵循父母旨意生活的孩子,也許會迷失真正的自我,或者在某一天情緒大反撲;生活在建構式田園生活中的孩子,是不是真如父母所想的不受外在環境汙染,又或者最後仍需面對適應不良的宭境。
從小放養的孩子,是不是只能坐困「教育屏障」設下的藩籬內,又或者能憑藉著幼時放養的力量,以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態,衝破個人與家庭枷鎖的限制。
書中其實沒有定義最好的教養型態,這也是社會觀察的所能提出的結論與警醒。因為「最好」的結果因人而異,只能選擇自已接受的方向。
想起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我們在孩子身上寄予過多期望、投射過多想像、投注過多干涉,我們是否將孩子變成「想像中完美的自己」,而忽略了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已非如今的我們能夠想像。
藍佩嘉教授最後提出的建議令我深深感動。
她指出社經地位較高的中產階級父母,可以調整自己的腳步,將目光放在更廣闊的教育議題上;若是注重孩子的飲食健康,除了每日為孩子製作有機營養餐外,也可以參與影響學校眾多學童福祉的監督事宜。
「當一個好的父母,並非把小孩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大人,而是養出一個健康、適應力強、有彈性的孩子,去面對難以預料卻必須面對的世界。」
藍佩嘉教授如是說。
與孩子保持點距離,不僅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有喘息的空間,也給孩子們失敗跌倒的機會;他們才能逐步摸索打造自己的人生藍圖,琢磨出面對解決事情的能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文青懶媽
文青懶媽
文青懶媽。 當文青是我畢生夢想;懶是我閒適自在的狀態;媽是我重生轉換後的身份。希望帶著孩子一起看得更多、走得更遠,於是致力於推廣「親子共讀」與「簡單生活」。 成為「整理師」後,讓我能走入各個家庭;希望透過整理,讓大家都能擁有閒適的餘裕。 能將有限的時間運用在重要的陪伴上,能將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物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