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友情愛不清 Ch.2】「友情是爐火,愛情如失火」的潛意識學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友情愛不清 Ch.1】裡,我們從各種友情與愛情之間的糾纏與疑問開始,發現在情感的強度或所謂重要性上,兩者其實差別不大。加上語言的貧乏,更使得我們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楚兩者的差異到底是甚麼:喜歡/愛我的朋友?愛/喜歡我的情人?

幸運的是,我們能夠從看似最複雜、模糊掉兩者界線的「可以碰碰的朋友」,加上過去我在【似苦又甜間徘徊】系列裡對愛情本質的耙梳,發現一個明顯的差別:愛情會教人朝思暮想的痛苦,但友情不太會有這種渴望的痛苦。

在愛情中,人們有著「強烈的自我不滿+對對方的理想化」,但在友情上兩者的程度都弱化了。背後的潛意識邏輯,到底是甚麼?

語言上的尷尷尬尬

讓我們看看大家日常是怎樣使用這裡詞語的。一個人說他愛父母,但不代表在心理的意義上,他把父母當成朋友。當然,他可以因為長大成人,在心理意義上把父母視為朋友般,同時有著愛。

或是,如果一位異性戀男士跟另一個男士說「我很愛你」──不!這事發生的機率大概只有在喝醉酒的吐真言中才聽得見──我們大概會認為用詞不當,應改為「十分珍惜你這個朋友」或「我視你為手足」,但當對方真的出大事時,男士能為對方作的犧牲和付出,也許正是實實在在的「愛」(只是這跟有性關係的愛情又有點不一樣)。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的沙龍
1.3K會員
180內容數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2021/03/11
來到【友情愛不清】系列的最後一篇。回顧一下,從友情與愛情的類似性出發,我們區分出兩者的三個差異,然後切入友情中不比愛情簡單的情感學問,如友誼成立以前二人間所俱備的競爭與敵意,又是通過怎樣的途徑被克服,才能達至牢固的友情。但由於與愛情的情感邏輯不同,又使得「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是常見的。 不過..
Thumbnail
2021/03/11
來到【友情愛不清】系列的最後一篇。回顧一下,從友情與愛情的類似性出發,我們區分出兩者的三個差異,然後切入友情中不比愛情簡單的情感學問,如友誼成立以前二人間所俱備的競爭與敵意,又是通過怎樣的途徑被克服,才能達至牢固的友情。但由於與愛情的情感邏輯不同,又使得「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是常見的。 不過..
Thumbnail
2021/02/25
上兩篇我們談完女性之間特有的友情樣貌,同時也比照男性間的差異。當然,所謂「女性」及「男性」是指傳統上的心生理氣質,在今天越來越多元開放的社會,一些男性的友情也會出現「女性」的樣貌,女性的友情也可以很像「哥兒們」。 今天來到本系列的Ch.8,原本是想討論最多人問的一個問題「男女之間,有純友情嗎?」不過
Thumbnail
2021/02/25
上兩篇我們談完女性之間特有的友情樣貌,同時也比照男性間的差異。當然,所謂「女性」及「男性」是指傳統上的心生理氣質,在今天越來越多元開放的社會,一些男性的友情也會出現「女性」的樣貌,女性的友情也可以很像「哥兒們」。 今天來到本系列的Ch.8,原本是想討論最多人問的一個問題「男女之間,有純友情嗎?」不過
Thumbnail
2021/02/11
上一篇Ch.6裡,我試圖以精神分析的角度,說明女性之間的友情特性,去思考、去實證或駁斥許多過去對女性友誼的印象:小心眼、忌妒與競爭味濃?!以及更重要的是,了解背後的心理因素為何。 總括來說,男性和女性的友情表現、色彩和性質也許不同,但在本質上依然是一樣的。可以說,都是對敵意的懸置,讓負面感受撤退到潛
Thumbnail
2021/02/11
上一篇Ch.6裡,我試圖以精神分析的角度,說明女性之間的友情特性,去思考、去實證或駁斥許多過去對女性友誼的印象:小心眼、忌妒與競爭味濃?!以及更重要的是,了解背後的心理因素為何。 總括來說,男性和女性的友情表現、色彩和性質也許不同,但在本質上依然是一樣的。可以說,都是對敵意的懸置,讓負面感受撤退到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愛是什麼? 愛斯基摩人..................(誤) 愛,是對某人強烈關注和關心。 愛,是不求回報,並且願意為對方付出時間、精力和資源。 愛,是可以接受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並願意與對方攜手共同成長。 喜歡是什麼? 喜歡,是輕微的情感體驗,是對某人的喜愛。 喜歡,是基於某個人的優點,而產生正
Thumbnail
愛是什麼? 愛斯基摩人..................(誤) 愛,是對某人強烈關注和關心。 愛,是不求回報,並且願意為對方付出時間、精力和資源。 愛,是可以接受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並願意與對方攜手共同成長。 喜歡是什麼? 喜歡,是輕微的情感體驗,是對某人的喜愛。 喜歡,是基於某個人的優點,而產生正
Thumbnail
在青少年時期,異性相互吸引,而想要有另一半可以共處,那感覺是新鮮、美好、真摯的體驗。 在愛剛開始時,一切種進行順利,相互的體貼、訴說心事、噓寒問暖種不間斷。但是這樣的相處,隨著時間開始有些摩擦出現。 人們開始視交往的對象為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賦予特殊的心理地位,在稱呼上,是「我的男朋友」、「我的女
Thumbnail
在青少年時期,異性相互吸引,而想要有另一半可以共處,那感覺是新鮮、美好、真摯的體驗。 在愛剛開始時,一切種進行順利,相互的體貼、訴說心事、噓寒問暖種不間斷。但是這樣的相處,隨著時間開始有些摩擦出現。 人們開始視交往的對象為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賦予特殊的心理地位,在稱呼上,是「我的男朋友」、「我的女
Thumbnail
一個人有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嗎?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如果從兩個人身上獲得的是完全不同成分的愛,是絕對有可能的
Thumbnail
一個人有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嗎?根據心理學家的分析,如果從兩個人身上獲得的是完全不同成分的愛,是絕對有可能的
Thumbnail
本篇詩描述同性伴侶之間的愛和他們 / 她們可能會面臨到一些不管是家人的反對、生活上的困難或是生理上的阻礙,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理上的負擔,明明也是愛情,為什麼就無法得到認同?除了兩人得放慢腳步去調適心態,也需做好溝通、了解彼此與家人的想法,重新定義愛的本質,找回當初相愛的勇氣。
Thumbnail
本篇詩描述同性伴侶之間的愛和他們 / 她們可能會面臨到一些不管是家人的反對、生活上的困難或是生理上的阻礙,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理上的負擔,明明也是愛情,為什麼就無法得到認同?除了兩人得放慢腳步去調適心態,也需做好溝通、了解彼此與家人的想法,重新定義愛的本質,找回當初相愛的勇氣。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是潛意識的投射需求和渴求,對方有著我喜歡的特質、不論是外表、個性還是言談,隨著關係的接近,越是缺愛的人,那樣的投射與驅力就越是強烈,這種驅力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 兩人的越來越靠近,卻在一個地方止了步,你想往前,卻發現對方很明顯地往後推了一步,你不理解,又是往前一步,迎面而來的是一句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是潛意識的投射需求和渴求,對方有著我喜歡的特質、不論是外表、個性還是言談,隨著關係的接近,越是缺愛的人,那樣的投射與驅力就越是強烈,這種驅力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 兩人的越來越靠近,卻在一個地方止了步,你想往前,卻發現對方很明顯地往後推了一步,你不理解,又是往前一步,迎面而來的是一句
Thumbnail
關係的建立必然需要有吸引力,讓彼此吸引,可以是外表、個性、人生觀、談吐、幽默感、共同興趣,等等,讓你們在互動之中感覺到對方的魅力,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友情也是,你一定是喜歡你朋友的某些特質,才讓你們彼此的關係可以建立起。 讓你願意付出時間和真誠來與對方相處。
Thumbnail
關係的建立必然需要有吸引力,讓彼此吸引,可以是外表、個性、人生觀、談吐、幽默感、共同興趣,等等,讓你們在互動之中感覺到對方的魅力,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友情也是,你一定是喜歡你朋友的某些特質,才讓你們彼此的關係可以建立起。 讓你願意付出時間和真誠來與對方相處。
Thumbnail
人類會在分享時而感到快樂;有著相同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同行。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面向的自己 面對朋友時,總有著想要展現自我的傾向,面對親人時,總有著想要依賴任性的傾向,面對情人時,總有著強烈吸引的傾向;不同情況下的自己,正是被各種刻板印象所形成的自我。 每個能意識到面向,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Thumbnail
人類會在分享時而感到快樂;有著相同的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同行。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面向的自己 面對朋友時,總有著想要展現自我的傾向,面對親人時,總有著想要依賴任性的傾向,面對情人時,總有著強烈吸引的傾向;不同情況下的自己,正是被各種刻板印象所形成的自我。 每個能意識到面向,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