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逃亡的女人》:逃跑不可恥,因為女人的「逃」是為了傾聽自己的心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韓國導演洪常秀,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導演。雖然,曾多次聽他人說,洪常秀的作品喜歡的人會很喜歡、沒感覺的就是沒感覺,我想,這也是因為洪常秀一直以來都有其強烈風格,一貫的日常街景、空間,大量的對話,從對話中拋出一個又一個議題,又或者是自我辯證。

新作《逃亡的女人》也是同樣的,女主角仍然是金珉禧,只不過這一次她將頭髮燙了捲,從長髮變為短髮。初見台灣版海報,只有一個背影,我想:「這是金珉禧嗎?」為何她會在海報上背對著所有人?畢竟許多時候,若有知名演員,通常海報上一定會出現正臉或至少是側臉,通常這樣比較吸引人。

再者,「逃亡的女人」是什麼呢?是誰在逃?

raw-image

當代人無可避免的社交

但電影一開始,其實馬上就破題了。這是一齣關於「女人間」的對話,場景不外乎就是在住屋內或咖啡廳、辦公室,這種幾乎不用任何場景轉換的日常空間,讓我不禁想起一齣韓劇《浪漫的體質》,主要場景就是租屋處與幾個室友間的談話。《逃亡的女人》也相同,但開演沒多久隨即用非常日常而平穩的方式,朝著觀影者丟下一個足以引起內心震撼的對話主題──社交是必然的,還是一種生活裡多餘的附和?

「你喜歡跟人見面嗎?」
「大家都這麼做,這是必要的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9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是去年、更甚是看韓劇長達十年的生涯裡,數一數二喜歡的作品。對我來說,使生活疲憊不堪的主因,除了日復一日的「既定框架」(工作、人際、關係),還有不知道來自何方、逐漸囚禁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懼怕改變、我們膽怯失敗;我們害怕被社會的快速流動拋棄,我們畏懼所有世俗的眼光。 ​ 最近想著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是去年、更甚是看韓劇長達十年的生涯裡,數一數二喜歡的作品。對我來說,使生活疲憊不堪的主因,除了日復一日的「既定框架」(工作、人際、關係),還有不知道來自何方、逐漸囚禁自己的心理狀態。我們懼怕改變、我們膽怯失敗;我們害怕被社會的快速流動拋棄,我們畏懼所有世俗的眼光。 ​ 最近想著
Thumbnail
推薦度:★☆談及過於複雜巨大的社會議題,關心或消費常常只有一線之隔。
Thumbnail
推薦度:★☆談及過於複雜巨大的社會議題,關心或消費常常只有一線之隔。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我們不想讓作品只是意識的魁儡,我要怎麼突破自己的邊界?思考「想要擺脫卻還是待在其中」的情境,是邊界感最明顯的時刻,同時,我們也會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各自邊緣之外的「無緣」。所以,能夠交疊的,已經是我們透過他人而抵達的邊境,因為和他人相遇,使我們有能力透過理解而發生轉變。
Thumbnail
平淡、緩慢、沉悶是《我的出走日記》呈現給觀眾的直接感受,然而當你越往它的內裡看下去,會發現若僅以戲劇張力和亮點的角度來看待它是對它最大的誤解,因為它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或隱晦或坦承地反射我們所處那種現實虛空的狀態,並剖析我們所懷有那些無可奈何的心緒。
Thumbnail
平淡、緩慢、沉悶是《我的出走日記》呈現給觀眾的直接感受,然而當你越往它的內裡看下去,會發現若僅以戲劇張力和亮點的角度來看待它是對它最大的誤解,因為它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能或隱晦或坦承地反射我們所處那種現實虛空的狀態,並剖析我們所懷有那些無可奈何的心緒。
Thumbnail
在韓文的語境中,「我們」善熙(우리선희)表達的是屬於某個群體、被群體所認可的善熙,但不是善熙自己,因此善熙要出走,玕希要逃亡,都是為了尋找真實的自我。在看似日常絮語的影像中,我們發現了生活裡真正的故事,這也是洪常秀電影為何迷人的原因。
Thumbnail
在韓文的語境中,「我們」善熙(우리선희)表達的是屬於某個群體、被群體所認可的善熙,但不是善熙自己,因此善熙要出走,玕希要逃亡,都是為了尋找真實的自我。在看似日常絮語的影像中,我們發現了生活裡真正的故事,這也是洪常秀電影為何迷人的原因。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也像蝸牛那樣一點一點地在進化? 就像能藏住傷口的外殼,變得比之前還更堅固。」——p.45 起初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心靈雞湯,殊不知是充滿寫實的社會縮影。 因為寫實,所以諷刺,然而在這樣的惡趣味之下又會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那些故事或多或少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過。
Thumbnail
「我們是不是也像蝸牛那樣一點一點地在進化? 就像能藏住傷口的外殼,變得比之前還更堅固。」——p.45 起初看書名以為是一本心靈雞湯,殊不知是充滿寫實的社會縮影。 因為寫實,所以諷刺,然而在這樣的惡趣味之下又會讓人會心一笑,因為那些故事或多或少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過。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很喜歡獵奇、驚悚、血腥、恐怖的影片呢? 從生理和心理角度來看,恐懼乖張各會引起不同影響,是緊繃抑或紓解、是投射抑或掌控,也可能從中看到最真實的人性,經歷不同的生命。 一起來看看,能夠讓你夏日也感到透心涼的影片吧!
Thumbnail
為什麼有些人很喜歡獵奇、驚悚、血腥、恐怖的影片呢? 從生理和心理角度來看,恐懼乖張各會引起不同影響,是緊繃抑或紓解、是投射抑或掌控,也可能從中看到最真實的人性,經歷不同的生命。 一起來看看,能夠讓你夏日也感到透心涼的影片吧!
Thumbnail
自我辯證、相互確認,來來回回地對談,每一個女人都在平凡生活中,背負責任與捱著走過荊棘,日常其實是平平淡淡,但總有幾根刺無法拔除,無論他人與自己,抑或是這個社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束縛,都讓人在刺痛中掙扎,卻一面說著現在的日子不錯。
Thumbnail
自我辯證、相互確認,來來回回地對談,每一個女人都在平凡生活中,背負責任與捱著走過荊棘,日常其實是平平淡淡,但總有幾根刺無法拔除,無論他人與自己,抑或是這個社會一直以來給予的束縛,都讓人在刺痛中掙扎,卻一面說著現在的日子不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