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書價,還有別的更重要的東西才對吧?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純文字心得,懶得再去找張圖來貼)

這兩天在 #1111獨立書店罷工事件 標籤下看了不少文章,因為「書」是我最有興趣的議題之一。正反,不,應該說支持與不支持罷工的兩方意見(這無關對錯,因此不想以「正反」論)看得我是越看越中立,結果也想來說點什麼湊熱鬧。

不是嘛,老王自誇就是我,這些年平均月讀 5 ~ 10 本書的我,有點資格湊熱鬧吧?

其實我也不覺得讀書、買書有多高尚,賣書、開書店、開獨立書店有多清高。也不會覺得書買貴買便宜又怎樣了,這跟很多人意見相同。上次信義誠品會員封館大特賣,我也有去搶;獨立書店賣原價,我也常去;我猜想愛買書的人,其實價錢是沒差的,或說並非最重要的。

所以,幹嘛要為價錢吵架?

我自己打自己臉:廢話!所有賣方都希望賣貴一點才有賺頭;所有買方都希望價錢越便宜越好!

但真是這樣嗎?

你會因為 iPhone 貴就不買 iPhone?甚至現在蘋果以外的手機也越賣越貴,何也?你會因為名牌精品服飾很貴就不買?沒人買的話,那些品牌是都倒光了嗎?如果以上問題你可以回答,那麼書,不也一樣嗎?

你覺得對你是有價值的東西,你就不太會對價錢斤斤計較。

就算買方不計較,那賣方 - 書商、書店、出版業者、作者、所有業內從業人員呢?

有本事,就讓讀者不計較你的售價,會心甘情願來跟你消費、讓你賺。

現在社會不讀書者眾,很多人也都有說此乃爭議源起之主因,但其實這我也不很在意。讀書的人少,就賣不了書?說到底,開書店只是為了賣書?

誠品現在就是書店兼雜貨店、蔦屋都開在適合瞎拼的地方;很多獨立書店也都有好棒棒的裝潢和餐飲,甚至有貓貓狗狗呢。如果你逛書店時,要的不是書本身,那來這些地方就對了。

沒錯,「書,不只是書」,但我想說的不是指書的內容、思想、精神等等也很重要,而是更虛幻、更側面、更間接、更虛無飄渺的和書本身沒有直接相關的東西:環境氛圍、意象營造、同溫者取暖、異溫者開眼、網紅開相機

先不談善加利用書店實體空間這項先天優勢,這太多人講了。而且某種程度上網路書店也能提供類似效果。我在想一些其他的東西。

店主可以把書店弄的很有人味、讓正妹員工親切和藹、具備充分書的知識當客人的好顧問 - 為何店員只需要會收銀和上下架商品而已呢(是說有的還會沖咖啡)?我要是遇到一談起書就眼神發亮的店員,我才腦袋想發燒呢!(絕不是要把妹)

至於餐飲,更好像早已是實體書店標配了耶,不論大型連鎖或是獨立者皆然。可難道除了喝茶喝咖啡之外沒別的可以玩了嗎?就算大同小異,也要同中取異呀。

譬如用音樂來當主要的配角如何?誠品永遠都放相同音樂,他們以為讀者不在意?我就有注意到啊,都沒有變化好無聊。賣文史哲的來點爵士樂或老搖滾嗎?賣生活風格的來些輕快民謠行不行?旅遊書呢?心靈書呢?總有吧?(可以來問我喔

就算是裝潢好了,非要佈置成美輪美奐咖啡店風不行?喫茶風、鄉村風、工業風、Cyberpunk 風、極簡風都可以,端視你對於特色營造多有想法。當大家都一樣時,再稀奇的東西也都不稀奇了

再回來說買方。書店可以經營氣氛,那書買回家後可不可以?其實書就是最好的裝潢!如同唱片,在這串流音樂當道的年代,實體唱片竟能大逆襲,甚至老時代的黑膠有感回歸,不就是靠數位做不到的眼耳鼻觀體驗嗎?我最欣賞的幾間餐廳,都是有書和音樂的所在。不論收藏數量多寡,有書、甚至選書對了,都是加分。自己住家也可以,「書真的不必只是書」;有本書叫做《愛書成家》,就是最好的說明。

而且,以上都是電商、網路商店做不到的。電子書也不可能拿來當裝潢,除非你在家擺了一堆閱讀器當裝潢,然後走工業風。(有事嗎?)

但其實我不很在意書的形式,雖然我愛紙本書多過電子書,但理由也不是紙本書高尚或有觸感有味道什麼的。才剛說的裝潢構不構成理由?至少我是。我不那麼排斥電子書,雖然只有工作需要的書才會買和看電子書,因為覺得那類書很無聊卻又不得不看,看了心情會不好,所以就用冰冷的電子載具看 XD

事實上我沒有拒絕去電商買書,我只是盡量減少頻率(應該有超過一年沒去博客來了)。不是因為價錢(有更便宜的還不買?好怪的心態,但我就真的是啊),而是不想支持不太長進、萬年不變的那種電商。人家也是以線上賣書起家的亞馬遜現在都上外太空了,你們還連一個結帳流程都像二十年前的上古產物?

從我一個不專業的外圍視角來看,#1111獨立書店罷工事件,應該不全是電商平台的錯、不全是出版業者的錯、不全是獨立書店或連鎖書店的錯、不全是消費者貪便宜的錯,更不全是讀書的人變少的錯。我甚至覺得,根本沒有對錯。唱片業曾經也曾經徹底崩盤過,就算主流唱片公司發的主流藝人片子,也只能賣個幾千張。這導致獨立廠牌、獨立音樂人、宅錄現象興起,他們的音樂甚至經常比主流產品更受歡迎。同樣地,看書的人多有人多的玩法,看書的人若少,也應該要有相對應的玩法。

時代會變,做法也要跟著變。路是人走出來的,最怕的是不走,然後還要怪別人。

漫天亂扯一堆,但這些都是我認為書這個玩意兒有價值的地方。我一開始就自問「幹嘛要為價錢吵架」,哏埋了這麼久也該破了:我寧願大家爭執的是書的「價值」而非「價錢」,價值應該比價錢更重要才對。好像所有事物都是這樣的,豈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白的窩的沙龍
72會員
274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小白的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28
一個月內連看五本!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4/18
我敢說少了我們,世界會相當美好。
Thumbnail
2025/03/19
2025/03/19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由於通路(MOMO、博客來)銷售書籍的折扣戰,引爆多家出版社連署要求政府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希望規範電商通路越打越激烈的折扣促銷戰,不要任意折扣(從85折、79折,到66折)進而影響出版市場已經脆弱的生態。這兩天議題發酵網路上有從各種角度提出的看法與觀點。
Thumbnail
由於通路(MOMO、博客來)銷售書籍的折扣戰,引爆多家出版社連署要求政府制定「圖書折扣秩序制」,希望規範電商通路越打越激烈的折扣促銷戰,不要任意折扣(從85折、79折,到66折)進而影響出版市場已經脆弱的生態。這兩天議題發酵網路上有從各種角度提出的看法與觀點。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某網路書店在特定節日,沒經過出版社的同意擅自做了66折的優惠,引發出版業的反彈。 前幾天看到一份問卷,在調查「圖書定價制」的意見。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某網路書店在特定節日,沒經過出版社的同意擅自做了66折的優惠,引發出版業的反彈。 前幾天看到一份問卷,在調查「圖書定價制」的意見。
Thumbnail
書籍放置久了,一天它終於跟我看對眼,我將它整理、整理後,網路上架販售之前,查了一下各個網路銷售平台書籍價格,發現我這本全新未拆封模書籍價格已經水漲船高,最高的價格我看見約有五~六倍之高,或許有更高?只是我已經懶得看書籍到底能賣多貴? 把書籍保存一段時間後,等絕版後或在自己想售出時間點,另外訂出一個價
Thumbnail
書籍放置久了,一天它終於跟我看對眼,我將它整理、整理後,網路上架販售之前,查了一下各個網路銷售平台書籍價格,發現我這本全新未拆封模書籍價格已經水漲船高,最高的價格我看見約有五~六倍之高,或許有更高?只是我已經懶得看書籍到底能賣多貴? 把書籍保存一段時間後,等絕版後或在自己想售出時間點,另外訂出一個價
Thumbnail
幾年前,我採訪一位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獨立書店經營者,他說到「大家都說『看電影』是最低成本的娛樂,但『閱讀』才是啊!」 在台北,一場首輪電影的費用跟沒打折的書是差不多價錢的,但買書可以享受的時間較長,所以更是低成本的娛樂。這是他當時的解釋,聽上去也還蠻有邏輯的。 文學是比較高尚的藝術嗎?
Thumbnail
幾年前,我採訪一位在台灣頗具知名度的獨立書店經營者,他說到「大家都說『看電影』是最低成本的娛樂,但『閱讀』才是啊!」 在台北,一場首輪電影的費用跟沒打折的書是差不多價錢的,但買書可以享受的時間較長,所以更是低成本的娛樂。這是他當時的解釋,聽上去也還蠻有邏輯的。 文學是比較高尚的藝術嗎?
Thumbnail
最近“買書要不要看價錢”這個問題登上了Matters的熱點榜。我其實沒有在跟這個話題,所以不是很了解大家在談什麼。不過作為一個沒什麼收入的網路遊民,我還是談談買書要不要看價格這件事情好了。 我在我大學的時候,買書真的是完全不手軟,設計、哲學、社科的書籍,信手拈來就是幾百起跳。所以在我學生時代,買書的
Thumbnail
最近“買書要不要看價錢”這個問題登上了Matters的熱點榜。我其實沒有在跟這個話題,所以不是很了解大家在談什麼。不過作為一個沒什麼收入的網路遊民,我還是談談買書要不要看價格這件事情好了。 我在我大學的時候,買書真的是完全不手軟,設計、哲學、社科的書籍,信手拈來就是幾百起跳。所以在我學生時代,買書的
Thumbnail
誘使我走進書店的動力,除了對於知識內容的興趣之外,也享受在書架瀏覽、翻閱,享受空間場域,享受逛書店的氛圍。
Thumbnail
誘使我走進書店的動力,除了對於知識內容的興趣之外,也享受在書架瀏覽、翻閱,享受空間場域,享受逛書店的氛圍。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每年買書總額有破萬的人來說,看到1111書店的抵制潮還是想出來說一下。
Thumbnail
作為一個每年買書總額有破萬的人來說,看到1111書店的抵制潮還是想出來說一下。
Thumbnail
電商平台打響的折扣戰,讓獨立書店與出版社再次將折扣會影響出版產業的議題拉上檯面。只是身為純粹的讀者想法很單純,願意閱讀且買書的讀者都是好的消費者。
Thumbnail
電商平台打響的折扣戰,讓獨立書店與出版社再次將折扣會影響出版產業的議題拉上檯面。只是身為純粹的讀者想法很單純,願意閱讀且買書的讀者都是好的消費者。
Thumbnail
這兩天因為某大電商平台因為雙11折扣季,將新書商品價格在原有基礎下再度下殺,引起書店與出版通路的反彈,以致超過30家書店聯合發起「本店將於11/11歇業」停業一天以示抗議的活動。 但是以我的觀點來看,覺得總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讓產業、產品、消費者都能共同獲得好處。 知識焦慮消費暴增,書卻成為夕陽產品
Thumbnail
這兩天因為某大電商平台因為雙11折扣季,將新書商品價格在原有基礎下再度下殺,引起書店與出版通路的反彈,以致超過30家書店聯合發起「本店將於11/11歇業」停業一天以示抗議的活動。 但是以我的觀點來看,覺得總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讓產業、產品、消費者都能共同獲得好處。 知識焦慮消費暴增,書卻成為夕陽產品
Thumbnail
我每走進一間獨立書店,盡可能的帶走一本原價書;我不使用任何會轉嫁回出版社的折扣模式,讓出版社的利潤空間壓縮;我不在大殺折扣時「才」買書,我在我需要、想看的時候就把書買回家;我不追求任何削價競爭的比價;我不買任何上市半年不到就以低價售出的二手書;我不要做一個在折扣戰中大肆買書回家卻不讀的人⋯⋯
Thumbnail
我每走進一間獨立書店,盡可能的帶走一本原價書;我不使用任何會轉嫁回出版社的折扣模式,讓出版社的利潤空間壓縮;我不在大殺折扣時「才」買書,我在我需要、想看的時候就把書買回家;我不追求任何削價競爭的比價;我不買任何上市半年不到就以低價售出的二手書;我不要做一個在折扣戰中大肆買書回家卻不讀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