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書價,還有別的更重要的東西才對吧?

更新於 2020/11/1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純文字心得,懶得再去找張圖來貼)
這兩天在 #1111獨立書店罷工事件 標籤下看了不少文章,因為「書」是我最有興趣的議題之一。正反,不,應該說支持與不支持罷工的兩方意見(這無關對錯,因此不想以「正反」論)看得我是越看越中立,結果也想來說點什麼湊熱鬧。
不是嘛,老王自誇就是我,這些年平均月讀 5 ~ 10 本書的我,有點資格湊熱鬧吧?
其實我也不覺得讀書、買書有多高尚,賣書、開書店、開獨立書店有多清高。也不會覺得書買貴買便宜又怎樣了,這跟很多人意見相同。上次信義誠品會員封館大特賣,我也有去搶;獨立書店賣原價,我也常去;我猜想愛買書的人,其實價錢是沒差的,或說並非最重要的。
所以,幹嘛要為價錢吵架?
我自己打自己臉:廢話!所有賣方都希望賣貴一點才有賺頭;所有買方都希望價錢越便宜越好!
但真是這樣嗎?
你會因為 iPhone 貴就不買 iPhone?甚至現在蘋果以外的手機也越賣越貴,何也?你會因為名牌精品服飾很貴就不買?沒人買的話,那些品牌是都倒光了嗎?如果以上問題你可以回答,那麼書,不也一樣嗎?
你覺得對你是有價值的東西,你就不太會對價錢斤斤計較。

就算買方不計較,那賣方 - 書商、書店、出版業者、作者、所有業內從業人員呢?
有本事,就讓讀者不計較你的售價,會心甘情願來跟你消費、讓你賺。
現在社會不讀書者眾,很多人也都有說此乃爭議源起之主因,但其實這我也不很在意。讀書的人少,就賣不了書?說到底,開書店只是為了賣書?
誠品現在就是書店兼雜貨店、蔦屋都開在適合瞎拼的地方;很多獨立書店也都有好棒棒的裝潢和餐飲,甚至有貓貓狗狗呢。如果你逛書店時,要的不是書本身,那來這些地方就對了。
沒錯,「書,不只是書」,但我想說的不是指書的內容、思想、精神等等也很重要,而是更虛幻、更側面、更間接、更虛無飄渺的和書本身沒有直接相關的東西:環境氛圍、意象營造、同溫者取暖、異溫者開眼、網紅開相機
先不談善加利用書店實體空間這項先天優勢,這太多人講了。而且某種程度上網路書店也能提供類似效果。我在想一些其他的東西。
店主可以把書店弄的很有人味、讓正妹員工親切和藹、具備充分書的知識當客人的好顧問 - 為何店員只需要會收銀和上下架商品而已呢(是說有的還會沖咖啡)?我要是遇到一談起書就眼神發亮的店員,我才腦袋想發燒呢!(絕不是要把妹)
至於餐飲,更好像早已是實體書店標配了耶,不論大型連鎖或是獨立者皆然。可難道除了喝茶喝咖啡之外沒別的可以玩了嗎?就算大同小異,也要同中取異呀。
譬如用音樂來當主要的配角如何?誠品永遠都放相同音樂,他們以為讀者不在意?我就有注意到啊,都沒有變化好無聊。賣文史哲的來點爵士樂或老搖滾嗎?賣生活風格的來些輕快民謠行不行?旅遊書呢?心靈書呢?總有吧?(可以來問我喔
就算是裝潢好了,非要佈置成美輪美奐咖啡店風不行?喫茶風、鄉村風、工業風、Cyberpunk 風、極簡風都可以,端視你對於特色營造多有想法。當大家都一樣時,再稀奇的東西也都不稀奇了

再回來說買方。書店可以經營氣氛,那書買回家後可不可以?其實書就是最好的裝潢!如同唱片,在這串流音樂當道的年代,實體唱片竟能大逆襲,甚至老時代的黑膠有感回歸,不就是靠數位做不到的眼耳鼻觀體驗嗎?我最欣賞的幾間餐廳,都是有書和音樂的所在。不論收藏數量多寡,有書、甚至選書對了,都是加分。自己住家也可以,「書真的不必只是書」;有本書叫做《愛書成家》,就是最好的說明。
而且,以上都是電商、網路商店做不到的。電子書也不可能拿來當裝潢,除非你在家擺了一堆閱讀器當裝潢,然後走工業風。(有事嗎?)
但其實我不很在意書的形式,雖然我愛紙本書多過電子書,但理由也不是紙本書高尚或有觸感有味道什麼的。才剛說的裝潢構不構成理由?至少我是。我不那麼排斥電子書,雖然只有工作需要的書才會買和看電子書,因為覺得那類書很無聊卻又不得不看,看了心情會不好,所以就用冰冷的電子載具看 XD
事實上我沒有拒絕去電商買書,我只是盡量減少頻率(應該有超過一年沒去博客來了)。不是因為價錢(有更便宜的還不買?好怪的心態,但我就真的是啊),而是不想支持不太長進、萬年不變的那種電商。人家也是以線上賣書起家的亞馬遜現在都上外太空了,你們還連一個結帳流程都像二十年前的上古產物?

從我一個不專業的外圍視角來看,#1111獨立書店罷工事件,應該不全是電商平台的錯、不全是出版業者的錯、不全是獨立書店或連鎖書店的錯、不全是消費者貪便宜的錯,更不全是讀書的人變少的錯。我甚至覺得,根本沒有對錯。唱片業曾經也曾經徹底崩盤過,就算主流唱片公司發的主流藝人片子,也只能賣個幾千張。這導致獨立廠牌、獨立音樂人、宅錄現象興起,他們的音樂甚至經常比主流產品更受歡迎。同樣地,看書的人多有人多的玩法,看書的人若少,也應該要有相對應的玩法。
時代會變,做法也要跟著變。路是人走出來的,最怕的是不走,然後還要怪別人。
漫天亂扯一堆,但這些都是我認為書這個玩意兒有價值的地方。我一開始就自問「幹嘛要為價錢吵架」,哏埋了這麼久也該破了:我寧願大家爭執的是書的「價值」而非「價錢」,價值應該比價錢更重要才對。好像所有事物都是這樣的,豈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232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發奮觀賞了兩場電影,下午是薛岳「灼熱的生命」 30 週年紀錄片《The Last 91 Days》,晚上則是金馬影展放映的《爛頭殼 L.T.K.》- 台灣神團「濁水溪公社」的紀錄片,攝於 20 年前。
前陣子看過一本「指南」,叫做《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但那其實是部借科幻以寓諷刺的系列小說。最近又讀了一本指南,這次就是貨真價實的指南,是教導「迷失於過去時空的旅人如何求生」(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t
Eagles 上一張唱片,是 2007 年的《Long Road Out of Eden》。上一張現場專輯,1994 年的《Hell Freezes Over》。可見他們很少發唱片,正式的官方版現場專輯更是罕有。當然他們仍持續在各地表演,2011 年來台北那次更是我永生難忘。
緣起於兩星期前馬世芳廣播節目中訪問新生代創作才女「壞特 ?te」(就是這樣,我沒寫錯),她在節目中自承首張新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概念來自於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著《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其實我在年中的瘟疫高峰期時就想去買這本書,但那時書店正好缺貨,也不知是否真拜貼合時事而洛陽紙貴。十月此際病毒仍被仔細地阻防著,台灣並未走上封城而遭棄,而是成功免於淪陷。近一年踽踽獨行,這時候來看卡繆的《鼠疫》,異乎尋常有感。
Bruce Springsteen 自傳《生來奔跑》,我記得很清楚,是在兩年前的九月,在誠品中山 R79 店所買的,因為那是在流氓阿德的小型演唱會之後,他就在書店外的廣場上開唱。 德哥那時剛發表新作《溫一壺青春下酒》,我早就已把主打歌〈虧欠〉聽到滾瓜爛熟,於是就動嘴跟著唱,然後被他發現,並有點小訝
今天發奮觀賞了兩場電影,下午是薛岳「灼熱的生命」 30 週年紀錄片《The Last 91 Days》,晚上則是金馬影展放映的《爛頭殼 L.T.K.》- 台灣神團「濁水溪公社」的紀錄片,攝於 20 年前。
前陣子看過一本「指南」,叫做《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但那其實是部借科幻以寓諷刺的系列小說。最近又讀了一本指南,這次就是貨真價實的指南,是教導「迷失於過去時空的旅人如何求生」(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St
Eagles 上一張唱片,是 2007 年的《Long Road Out of Eden》。上一張現場專輯,1994 年的《Hell Freezes Over》。可見他們很少發唱片,正式的官方版現場專輯更是罕有。當然他們仍持續在各地表演,2011 年來台北那次更是我永生難忘。
緣起於兩星期前馬世芳廣播節目中訪問新生代創作才女「壞特 ?te」(就是這樣,我沒寫錯),她在節目中自承首張新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概念來自於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著《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其實我在年中的瘟疫高峰期時就想去買這本書,但那時書店正好缺貨,也不知是否真拜貼合時事而洛陽紙貴。十月此際病毒仍被仔細地阻防著,台灣並未走上封城而遭棄,而是成功免於淪陷。近一年踽踽獨行,這時候來看卡繆的《鼠疫》,異乎尋常有感。
Bruce Springsteen 自傳《生來奔跑》,我記得很清楚,是在兩年前的九月,在誠品中山 R79 店所買的,因為那是在流氓阿德的小型演唱會之後,他就在書店外的廣場上開唱。 德哥那時剛發表新作《溫一壺青春下酒》,我早就已把主打歌〈虧欠〉聽到滾瓜爛熟,於是就動嘴跟著唱,然後被他發現,並有點小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請大家多多用行動支持書店,有生存空間才能百花齊放。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雖然電子書流行已久,但我個人依然偏愛實體書。我喜歡翻閱實體書的感覺,以及書本帶給我的獨特氛圍。儘管如此,我也瞭解到電子書的便利和節省空間的優勢,因此正考慮開始使用電子書。在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後,我將做出我的決定。
Thumbnail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