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使人鬆不開手——讀郭強生《何不認真來悲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被遺棄是什麼感覺?

⠀⠀⠀⠀⠀⠀⠀⠀⠀⠀⠀⠀

是在所處的環境得不到認同?還是被認識之人撇頭佯裝不認識?

⠀⠀⠀⠀⠀⠀⠀⠀⠀⠀⠀⠀

在人親土親皆不可尋的情況下,故鄉和異地,親族和陌路,又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判?

⠀⠀⠀⠀⠀⠀⠀⠀⠀⠀⠀⠀

在郭強生的這本《何不認真來悲傷》中,雖以書寫家族記憶為主軸,其中卻提到許多來自各種不同方面的壓迫。社會對於憂鬱症、同性戀的誤解和汙名,家庭成員間因過往時局看似逼不得已的彼此拖累,這些種種壓迫著他,但在不斷來回的奔波中,現實卻沒有餘裕供他思考,容他悲傷。

⠀⠀⠀⠀⠀⠀⠀⠀⠀⠀⠀⠀

在價值觀上,男性和女性有著不同的框架,雖隨著時代有所鬆脫,卻仍隱隱地影響著每一個人。而傳統上要求男性要能扛住一片天,不能以淚面對望,只能以堅實背影供人景仰的形象,使得很多時候只能事情自己一個人吞,然後冀望那些苦痛能夠讓自己長出更厚實的臂膀。

⠀⠀⠀⠀⠀⠀⠀⠀⠀⠀⠀⠀

還記得上次看這本書時感到最難受而糾結的,是作者和父親的關係。因需同時顧及工作及長照得每個禮拜往返花蓮和台北,回到家又得面對惡言相向的父親和母親過世後被帶進門的來路不明的女人,以及移民外國,除了財產外對家漠不關心的親哥。

⠀⠀⠀⠀⠀⠀⠀⠀⠀⠀⠀⠀

在這樣的狀態下,究竟是什麼讓作者沒有放棄,就這樣拋下一切不管了呢?

⠀⠀⠀⠀⠀⠀⠀⠀⠀⠀⠀⠀

回家,才明白長照的磨人之處,每天一早總要先看看有什麼突發狀況,四處安妥後才能開始做自己的事。記不完的回診時間和藥單,晨間的候診區撥放的電視節目逐漸成為與生活長伴的風景。老人越老,活得越像小孩,但有時又愛處處擺老,讓人完全拿他們沒轍。

⠀⠀⠀⠀⠀⠀⠀⠀⠀⠀⠀⠀

這件事放在一個家族中,協調間都難免有些摩擦和犧牲,更何況這對作者來說,全是得自己一個人面對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令人看了會感到心情鬱悶但又忍不住想看完的一本書。 原以為可以平平順順地看完,結果跨越了兩個白天與黑夜,中間也出門透氣了幾次,終於選定了稍稍放晴的此刻寫下讀後心得。 原以為之前看過的《用青春換一場相逢》、《來不及美好》已經足夠令人感到孤單與惆悵,沒想到《何不認真來悲傷》是讓人打從心底感到無力與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令人看了會感到心情鬱悶但又忍不住想看完的一本書。 原以為可以平平順順地看完,結果跨越了兩個白天與黑夜,中間也出門透氣了幾次,終於選定了稍稍放晴的此刻寫下讀後心得。 原以為之前看過的《用青春換一場相逢》、《來不及美好》已經足夠令人感到孤單與惆悵,沒想到《何不認真來悲傷》是讓人打從心底感到無力與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三個月沒更新了,這磨合期也夠久了,只能說好累人啊!過程中充滿負能量、很多牢騷想發,但又不想把這個專題變成抱怨專題,因此想沉澱並整理好思緒再出發,藉此看看自己在這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三個月沒更新了,這磨合期也夠久了,只能說好累人啊!過程中充滿負能量、很多牢騷想發,但又不想把這個專題變成抱怨專題,因此想沉澱並整理好思緒再出發,藉此看看自己在這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Thumbnail
不知道看到這個書名的人,對家有什麼樣的想像呢?原始的家庭總是用血緣撐起來的,但到了繁衍後代的時候,不免有了姻親,也開啟了遺傳。只是,多數人總以為,遺傳是生理上,殊不知,很多心理上、社會上的想法也好、觀念也罷,也好似遺傳一般,不斷因著刺激突變、演化。 來自兩個失婚的家庭,共同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摩擦。原生
Thumbnail
不知道看到這個書名的人,對家有什麼樣的想像呢?原始的家庭總是用血緣撐起來的,但到了繁衍後代的時候,不免有了姻親,也開啟了遺傳。只是,多數人總以為,遺傳是生理上,殊不知,很多心理上、社會上的想法也好、觀念也罷,也好似遺傳一般,不斷因著刺激突變、演化。 來自兩個失婚的家庭,共同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摩擦。原生
Thumbnail
武志宏的著作《為何你總是會受傷》講到「真正自信的基礎,是愛;而自卑的基礎,是愛的匱乏」,我們從童年與父母的關係中學到什麼是愛,不會表達愛也不會愛的孩子,多數時候也有著不會愛的父母。
Thumbnail
武志宏的著作《為何你總是會受傷》講到「真正自信的基礎,是愛;而自卑的基礎,是愛的匱乏」,我們從童年與父母的關係中學到什麼是愛,不會表達愛也不會愛的孩子,多數時候也有著不會愛的父母。
Thumbnail
被遺棄是什麼感覺? ⠀⠀⠀⠀⠀⠀⠀⠀⠀⠀⠀⠀ 是在所處的環境得不到認同?還是被認識之人撇頭佯裝不認識? ⠀⠀⠀⠀⠀⠀⠀⠀⠀⠀⠀⠀ 在人親土親皆不可尋的情況下,故鄉和異地,親族和陌路,又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判? ⠀⠀⠀⠀⠀⠀⠀⠀⠀⠀⠀⠀
Thumbnail
被遺棄是什麼感覺? ⠀⠀⠀⠀⠀⠀⠀⠀⠀⠀⠀⠀ 是在所處的環境得不到認同?還是被認識之人撇頭佯裝不認識? ⠀⠀⠀⠀⠀⠀⠀⠀⠀⠀⠀⠀ 在人親土親皆不可尋的情況下,故鄉和異地,親族和陌路,又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判?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