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還父母的人生功課,找回自己的生命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該介入父母的婚姻嗎?

最近聽到長輩勸說小孩湊合分居多年的父母,我真的覺得好「殘忍」又「自私」。我明白,在愛嚼舌根的鄰里之間,還有「勸和不勸離」、「家和萬事興」的傳統觀念下,這樣的行為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然而追求表面和諧的「私慾」以及讓自己「心安」的行為卻忽略了孩子所經歷的痛楚還有喘不過氣的責任。
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的大人們,用「情感勒索」的手法,要別人的孩子去包裝一個早已殘缺不堪的家,到底圖什麼?在這其中我看不到同理、也探不到好意,只覺得社會對於一個家庭該有的型態,充滿僵化的設定和惡意。
一對夫妻之間的婚姻、緣分、課題都是他們自己的,旁人無從介入,也不應介入,更不該把無辜的小孩「再次」推入深淵,尤其在他們都獨立自主後⋯⋯
Gemma Evans on Unsplash
談談我自己的經歷吧!兒時隱約知曉父母的婚姻存有第三者後,除了憤怒、無助,更多的是害怕「家」將會分崩離析的恐懼。於是我本能向家中長者求證、求救,然而讓我失望的是長輩們欲蓋彌彰的反應,還有避而不談的態度。這些都讓當時的我感到氣憤與難堪,認為放任事態發展的他們也有一定的責任。
後來,父母感情每況愈下,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僅充滿衝突、控制、打擊,還非常的不穩定。在接觸自我成長類的書籍之前,我已然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貌(像父母一樣),想逃離卻被各種模式束縛著,自厭自棄,像個刺蝟一般。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離家求學後,我很幸運的於生命不同階段遇到幾個貴人,開始走在自我成長、療癒的路上。某日,當我終於痛哭流涕的把父母之間的情感課題歸還給他們後,才真正回到「親」與「子」的關係中,並在之後的梳理看到父母的苦衷、付出和難處。(當然還有家族長輩無法介入的為難)
這條路走了很久(恐怕要走一輩子),有點崎嶇,也還是會做惡夢。但把屬於父母的生命功課歸還後,我才終於在歪曲的親子關係中,找到和解的可能。也因此,我堅決反對任何將「婚姻經營」強加於孩子身上的「說詞」和「自以為是」。
曾聽人說「一個家庭的圓滿有賴每個家庭成員的經營」,我同意也不同意。對於破碎、失能的家庭而言,這樣的「高大上」真的大可不必。我倒希望任何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們,可以認知到一件事,那便是烏雲密佈的童年已不可追,璀璨光明的成年尚可開創。
套一句凱特王的話:「原生家庭欠你的,要靠自己找回來。昨日已遠,指日可待。」

📚提及/引用之著作:
身為自己,我很開心》/凱特王/時報出版
avatar-img
64會員
128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伊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也是這樣的,遇到比自己厲害、獨立、有能力的人,總是一邊羨慕讚嘆,又一邊嫉妒不服。知道那是自己到不了的高度,卻難以百分之百的為他人的成就喝采,因為那種相形見絀的感覺一點也不好。
「知心」這個詞,我覺得是極富稀缺性的代表,除了願意傾聽不指導、具備相同價值觀、還要能夠在對話中互相砥礪與成長,不覺得擁有知心比中樂透還要困難嗎? 所以我不買樂透,因為我的幸運,大抵都在遇到生命中的「知心」時用掉了!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以最近去看牙醫一事為例,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在進入診所前需要先致電櫃檯、測量體溫後才可入內等候。當時執勤的是一位非裔美國人,我坐在等候區,看到了接待方式的明顯對比:白人病患沒打電話也沒測體溫直接入室入坐,卻被熱情的接待;另一位亞裔女士安靜在門口等候卻被粗聲詢問為何沒有按照告示的規定先打電話,
晨起收到友人繪製的卡片,那安住、自在迎向新年的意象,傳遞了無所畏懼的勇氣,彷彿山高海深,仍可在陽光照耀下找到喜樂和平靜。就像畫中一樣舒展,全然開放。 2022年初,我感到徐徐微風拂面而過,希望你、妳、您也是!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也是這樣的,遇到比自己厲害、獨立、有能力的人,總是一邊羨慕讚嘆,又一邊嫉妒不服。知道那是自己到不了的高度,卻難以百分之百的為他人的成就喝采,因為那種相形見絀的感覺一點也不好。
「知心」這個詞,我覺得是極富稀缺性的代表,除了願意傾聽不指導、具備相同價值觀、還要能夠在對話中互相砥礪與成長,不覺得擁有知心比中樂透還要困難嗎? 所以我不買樂透,因為我的幸運,大抵都在遇到生命中的「知心」時用掉了!
最近聽到關於許多「溝通不良」的事件和抱怨,不禁感嘅,簡單的「溝通」二字,為何做起來總是那麼難?用字典查詢兩個字的定義:「溝」為「挖通、疏通」之意、「通」則表示「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溝通的基本定義,便是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的想法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
以最近去看牙醫一事為例,因應變種病毒Omicron,在進入診所前需要先致電櫃檯、測量體溫後才可入內等候。當時執勤的是一位非裔美國人,我坐在等候區,看到了接待方式的明顯對比:白人病患沒打電話也沒測體溫直接入室入坐,卻被熱情的接待;另一位亞裔女士安靜在門口等候卻被粗聲詢問為何沒有按照告示的規定先打電話,
晨起收到友人繪製的卡片,那安住、自在迎向新年的意象,傳遞了無所畏懼的勇氣,彷彿山高海深,仍可在陽光照耀下找到喜樂和平靜。就像畫中一樣舒展,全然開放。 2022年初,我感到徐徐微風拂面而過,希望你、妳、您也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