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網路巨獸來做言論審查,妥當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的一則新聞「美國國會參眾兩院 6 日下午舉行聯席會議完成選舉人計票,以確認總統大選結果;然而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議場,兩院會議遭到中斷,衝突甚至造成至少 1 人死亡。美國總統川普為此發出 Twitter 推文抨擊,也上傳向支持者喊話的影片到 Facebook 專頁,均遭違反平台政策而被封鎖帳號。」



所謂的「平台政策」,各家平台的政策與約款都不同,也都是平台本身對於平台環境所設定的。例如臉書關於言論的政策「我們不允許在 Facebook 發表仇恨言論,因為這會使環境中充滿恐嚇和排擠的氛圍,有時甚至會助長現實生活中的暴力行為。」



此時,我們要想到的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言論審查條款具體嗎?又言論自由是憲法所保護的,若平台業者對使用者言論作出審查,難道不需經過政府管制嗎?



第一、綜觀目前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言論政策中,大多欠缺具體性,也就是說,只要言論內容「可能」促發或影響某種情緒,即有可能遭到移除或停權,但如此抽象的標準,似乎牽制著言論自由。又審查者為平台本身,縱使言論並未違反政策,只要平台說有違反就是違反,給你申訴也不給你過。如果這樣的言論政策有用,其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妨害名譽的案件了!



第二、對於言論自由的審查必定要存在合目的性、必要性及手段符合比例原則,否則即不可侵害其言論的自由發表。但不論國內外,對於此項法律的制定似乎不太重視,沒有政府管制平台的任何措施,而皆交由平台自行認定。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於民主國家所強調的思辨民主,將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倒是中國對於言論審查及各媒體的控管做得很確實,幾乎滴水不漏。



作為民主國家的我們,要管制的是媒體在言論上的操控空間,確保人民在言論自由的空間不會遭到侵害。作為網路巨獸的各大社群媒體平台,再怎麼說都是在商言商,只要有利可圖,哪管你有沒有侵害到言論自由!再不管制,就被中國管制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3會員
187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07/30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2024/07/30
探討數位轉生和AI復活的議題,並對這些技術在法律層面存在的風險與爭議進行深入分析。藉由涉及的人工智慧、數位遺產、個資法、民法等法律領域,提出合理且具體的修法建議,以規範死者個人資料在AI應用中的合法性及倫理標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臺灣大選後各黨展開檢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開票制度並提出網路、電子投票,然而這些方式可能存在篡改、安全、監督等風險。專家認為電子投票可能受到駭客攻擊,而中共也可能介入幹擾。許多國家都因為技術和法律問題放棄電子投票,臺灣也應更加小心審慎面對這個問題。
Thumbnail
臺灣大選後各黨展開檢討,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開票制度並提出網路、電子投票,然而這些方式可能存在篡改、安全、監督等風險。專家認為電子投票可能受到駭客攻擊,而中共也可能介入幹擾。許多國家都因為技術和法律問題放棄電子投票,臺灣也應更加小心審慎面對這個問題。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是非的建立 應該在學習科技之前 而邏輯學,又應該架構在 有科技常識下 了解法律,社會契約前 必須先學會基本邏輯 然後,最後才去談思想 談想法,去討論什麼民主 不然,連權利義務都沒搞清楚 權利義務 有些地方是沒有民主的範疇的 你跑到別人家,然後舉行投票 ”他的房子,應該歸我們“ 然後,說這叫「民主精神
Thumbnail
是非的建立 應該在學習科技之前 而邏輯學,又應該架構在 有科技常識下 了解法律,社會契約前 必須先學會基本邏輯 然後,最後才去談思想 談想法,去討論什麼民主 不然,連權利義務都沒搞清楚 權利義務 有些地方是沒有民主的範疇的 你跑到別人家,然後舉行投票 ”他的房子,應該歸我們“ 然後,說這叫「民主精神
Thumbnail
選舉口水戰打不停,正事上也一直不斷地在死胡同裡轉啊轉的。 熟悉的選舉味啊 來看看20220824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選舉口水戰打不停,正事上也一直不斷地在死胡同裡轉啊轉的。 熟悉的選舉味啊 來看看20220824鄉民們都在討論些什麼吧。
Thumbnail
無庸置疑,Facebook(FB) 早已成為全球性的網路社群媒體平台,其影響力大到連各國元首都為之,既愛,又怕! 然而,面對這兩位重量級政治人物的相互操弄,FB 的憂慮則是,「如何在選前不被當成選舉工具,選後如何不被秋後算賬!」 Facebook 的左傾或右斜?
Thumbnail
無庸置疑,Facebook(FB) 早已成為全球性的網路社群媒體平台,其影響力大到連各國元首都為之,既愛,又怕! 然而,面對這兩位重量級政治人物的相互操弄,FB 的憂慮則是,「如何在選前不被當成選舉工具,選後如何不被秋後算賬!」 Facebook 的左傾或右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