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情色文,而是在說午夜時分睡不著時、心情的挑動與悸動,進而,來認識”腦波”。
睡眠障礙,在工商社會的壓力鍋使得很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困擾;尤其是做事認真、責任感重的人越是容易有這方面的問題。有時候,往往是努力工作遭天譴;埋頭苦幹絕對不是好策略。而習慣把自己壓力往屬下或往別人灌的人,卻能睡的像豬一般。壓力,是當代文明病的主因之一,而往醫院看睡眠障礙的病人,多數是慈眉善目的善良人;這就是現實面社會的殘忍。
資訊競爭導向時代裏,社會充滿壓力,而精神壓力也是誘發癌症與多數疾病的根源。
人活到了一定的年紀時,要靠”觀念”與”知識”來過生活,會比較快活,也才對得起自己。
約1990年代中期,有本暢銷書 – 腦內革命,所談的內在核心,基本上還是脫離不了諸如「積極正面思考的力量」的本質。書中也談及α(Alpha)波以及腦內嗎啡的概念。記得那個時代,李登輝提倡「心靈改革」,很遺憾他本身並沒先做好示範,光改革別人怎能在歷史定位洪流中站穩正面的定位評價呢?
現代人越來越不快樂,外在環境越來越差。個人相信正面積極思考的「正向心理學」,會是爾後的顯學。船井信雄總是說:「把發生於自己身上的事,當作好事一件吧!」。
楊定一在「真原醫」書中提到了長期日常壓力影響健康甚鉅,也論及靜坐與大腦的關係。該書說靜坐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腦波頻率,而且可讓腦波同步共振。在完全沒有壓力的刺激下,表現出最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注:日本腦波研究第一人,志賀一雅就分析過很多人的腦波,確立了腦保持在最的狀態、發揮能力的最大限之時,腦波乃是呈現α波。
依據測量愛因斯坦在工作中的腦波狀況,當正在順利進行計算時的腦波是α波,在計算錯誤時會變成β波。日本珠算第一名的女性,在進行心算時,腦波也是呈現α波。腦的計算機能一般是在左腦,不過出現α波卻是以右腦為主。
α波是右腦佔優勢時出現的,為使右腦發生作用,必須使左腦安靜下來;而走路時促進左腦趨於安靜很有效果。比如說,哲學家康德天天要散步,一天也不缺,他的大部份思想都是在散步時所產生的。
當腦內嗎啡分泌時,會出現α波的腦波。而α波是給人心情平靜的「1/f搖晃(或說1/f波動)」。身心靈音樂,說穿了就是善用這個原理。
1/f搖晃(fluctuation)的研究歷史很短,美國研究者於1925年在測量真空管電子流的雜訊時發現的。然而,真正的研究則是在1977年的日本1/f搖晃國際會議開始的。大自然的韻律,諸如風聲、海聲、流水聲等,皆有其1/f節奏。而且,人的心拍週期功率頻譜,也是1/f分布喔。
「真原醫」書中提出心臟的電磁場強度可達腦的四千倍以上,指出心臟是人體中最強的的生物振盪器,它會使身體的其他頻率與其同步。這項資訊或說知識,對我個人來說是相當震撼。
人腦中有許多的神經細胞在活動著,而成電氣性的變動。換句話說,人腦中有電氣性的擺動存在,而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稱之為腦波。無妨說,腦波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
腦波正確地測量歷史,並不久遠;而腦波的存在以前就發現。腦神經細胞的活動,可用神經電生理的方法偵測而得到腦波。十九世紀末,德國的生理學家漢斯柏格(Hans Berger)看到電鰻會發出電氣,遂假設同樣是生物的人類身上應該也有相同的現象,藉由這樣的推論,他發現了人腦中電氣性的振動。後來,藉由圖表的方式來補捉腦波,才得以更清楚得知振動的存在。這是首次發表人類的腦波記錄,並命名為「腦電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簡稱為EEG,此後腦波就開始被應用在醫學的領域之中,甚至工業領域。
EEG在臨床上的應用其實已經非常廣泛,它據有經濟、安全、方便的特性。可以用於篩檢病患,以及昏迷、中風、癲癇、腦炎、和其他腦疾病病人的追蹤檢查。
目前量測腦波記錄可分為兩種,一是腦電波EEG (electroencephalogram),測量大腦皮質的電流,大腦皮質的電流是發生在細胞外的電流,是由細胞群與其他細胞群之間的電位差形成的。另一是腦磁波MEG (magnetoencephalographic),此乃根據法拉第定律 - 電生磁效應,當腦神經活化時所產生的電訊號會引發磁場變化,所偵測到訊號的大小即為腦磁波。
至於腦波取名的由來,係由希臘文字來區別。電子工學科技的進步,腦波的周波數也得以用儀器測定。國際腦波學會,就依據這個振動頻率的差異,對於腦波的種類規定了α波、β波、θ波、δ波。α波,8 ~ 14 Hz,亦即每秒鐘振動8 ~ 14回。超過以上數字的腦波是β波。θ波為4 ~ 8 Hz,δ波是0.4 ~ 4 Hz。國際腦波學會使用了這四種腦波,而研究者還有使用到γ波(31 ~100Hz)。2004美國科學院刊一篇研究提出,長期靜坐者的腦波就會出現γ波;特別是40Hz。
僅針對意識狀態與振動數之間的關係來做說明。
*. α波:腦活動調和集中的狀態,身心放鬆的狀態,冥想時也會呈現α波。從修行養生的觀點來說,我們最好讓自己的腦波常處α波。同時,各種閃念點子、第六感最容易在這個狀態下產生。α波是安定波,,可以說是橋樑意識。
*.β波:清醒時、有意識的腦波;卻也是快波。當擔心、感到不安、焦躁時或是極度緊張的時候,腦波呈現β波。以當今競爭導向的資訊社會來說,β波為一般人的主波,一般人清醒時大部分時候都處於β波為優勢,身體呈緊張狀態,準備隨時因應外在環境。大腦能量除了維持本身系統的運作之外,尚須指揮對外防禦系統作準備,因而消減了體內免疫系統能力,在此狀態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費較劇,快速疲倦。
β波的特質是,緊張、業障、疲憊、低免疫力、壓力大、易生病。舉凡現代人所困擾的一切情緒健康問題,都起因於長時期處於β波無法放鬆。
當然,β波不是絕對壞的,適量的β波,對積極的注意力提升以及認知行為的確具有助益。但若隨時都維持在β波對身體、心靈、健康都是損耗。
因此,長期處於這種腦波,神經負擔較重,精神壓力也會較大,容易引發疾病。
*. θ波:淺眠或是打盹時,隸屬於慢波,沒有意識活動(潛意識)。遽聞,深度禪定時也會出現。
θ波接近睡眠的狀態,可以讓人靈感大發,也可以強化人的α波,可以說是一種高階修持的腦波,一般只有在氣功高手或修持專精的修行者身上才 會有這種腦波。為所謂的「入定」狀態,此時最容易產生超常意識感受。 而且人腦能夠感應到的宇宙意識,其頻率是在 7.5 Hz,也就是正好介於α波 與θ波之間,腦波穩定在這樣時,所以有人也稱為「佛陀的腦波」,此時因共振共鳴機能極致發揮,最能大量的感受到宇宙意識。
*.δ波:最慢波,熟睡腦波,屬於無意識世界。所謂的腦死,就是指腦波頻率為零。
而有趣的是,α波還可以再進一步細分為三個種類;若是依據頻率上的差異,分別是慢α波(8 ~ 9 Hz)、中間α波(9 ~ 12 Hz)、快α波(12 ~ 14 Hz)。
*. 慢α波,即是臨睡之前、頭腦模糊茫茫然的狀態。睡眠可說是腦集中於休息的方向,意識逐漸走向模糊。若是測量冥想狀態時的α波頻率約在9 ~ 11 Hz,頭腦在這個頻率下非常清晰的狀態。另一方面,在睡前的恍惚狀態下的頻率約在較低的7 ~ 8 Hz。換句話說,頭腦在朝向睡眠、休息的方向集中時,與意識清醒頭腦清晰的狀態是截然不同的。此时由於腦波的振動相當慢,才稱之為「慢速α波」。
*. 中間α波,靈感閃念、直覺或點子發揮威力的狀態。身心輕鬆,而注意力集中。
*. 快α波,警戒、無睱他顧的狀態。在面臨考試之前很緊張之時,會出現這個狀態。當極度緊張、朝目標虎視眈眈、肌肉緊繃的時候,會發出强力的α波。該頻率高於12 Hz以上,由於振動快速,才稱為「快速α波」。
在極度集中精神於一件事情時,頭腦將持續例行性的活動。比如說,讓一個人做12*25的心算時,他便處於快速α的狀態。在這種專注的狀態下,是無暇做他想的。
依據志賀一雅長年的腦波研究,在中間α波的狀態下,對於閃念發想或是記憶回想,的確能夠發揮威力。比如說,當棋士全心貫注於棋盤上或是演奏家在思考該如何來演奏時,腦波呈現中間α波。因此,推斷中間α波與獨創力或是創造力也許有密切的關係。遽聞,湯川秀樹博士的中間子(介子)理論,便是躺在床上時想出來的。
注:湯川秀樹,1949 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湯川秀樹沒有歐美留學,而是土生土長的理論物理學家。湯川秀樹自謙地說:「我不是非凡的人,而是在深山叢林中尋找道路的人。」但是,他的成功告訴人們:在落後的條件下,勤奮探求,勇往直前,同樣可以到達光輝的頂點。他的成功,他的榮譽,成為激勵日本人民在戰後廢墟上進行建設的精神力量。
有時候想要擠出個什麼好辦法,但想破了頭却什麼結果也没有。倒不如讓腦袋空空,放輕鬆一下比較好。美國化學家曾經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對象做了一份調查報告:有百分之八十七的化學家,並非在研究室中認真思考,而是在悠閒、舒適的一瞬間,不知怎麼搞地靈感泉涌而出。而在床上得到靈感的人也不少。
所以,在工作走入了死胡同而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不妨暫時將之拋諸腦後,聽聽旋律優美的音樂或是散散步,說不定回來之時,反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頭緒。
壓力鍋社會的現代人,不容分說,β波呈現壓倒性的優勢。不安、煩惱、焦躁隨時上身,若是長期沉浸在β波;不僅腦力難以發揮,對於身心健康也是不良。因此,若是能夠在α波與β波自在地切換,相信對於腦力的提升該是有所幫助吧。
約在1990年代,α波風潮時期,還有知名日本商社開發出相關的產品呢。比如說,日立的α波的測量計、Pioneer先鋒發揮α波的光回饋裝置等。
<<< Pioneer 發揮α波的光回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