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醒有可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自然醒的機制
平常自然醒有可能嗎
自然醒的練習法則

以下內容出自:


自然醒真的存在嗎

書中有提到,自然醒的定義是「預先決定好起床時間、不依賴鬧鐘,時間到就起床的行為就叫做自我覺醒,也就是自然醒」書中研究發現,有自然醒的人數比例會依據年齡層變多,依序為二十歲7%、三十歲18%、四十歲有27%、五十歲有37%。所以自然醒是存在的,只不過會因為年齡層而有差異

早晨的陽光能夠適時調整身體生理時鐘~起床後到陽台去看看陽光吧~

早晨的陽光能夠適時調整身體生理時鐘~起床後到陽台去看看陽光吧~


自然醒的好處

大家覺得自然醒還是被鬧鐘叫醒,哪個比較舒服?相信大家都覺得是自然醒吧。

根據書中所示,自然醒可以減少起床後嗜睡,也就是睡眠慣性的時間,並且心情也明顯較好,與非自然醒的情況相比,自然醒的覺醒度跟作業效率都比較好。

「睡眠慣性」意思就是在起床過後身體會經過一段昏昏沉沉的狀態。這種狀態主要都是因為在睡覺時身體突然被「扯出睡眠狀態」所導致的後遺症。因為自然醒本身就是在身體睡眠狀態比較淺的起床,因此不會有睡眠慣性的發生

為何會產生睡眠慣性?機制是因為假設被鬧鐘叫醒,體內的一種物質叫做腺苷會上升,和體內受體結合,進而產生睡意,讓自己更想睡。順帶一提,咖啡為何會讓人精神抖擻就是因為咖啡會阻斷腺苷的受體的結合。然而,當咖啡因失去後腺苷又會跟受體結合,因此咖啡只具有短期亢奮的效果

回到正題。大腦的各個區域並非同時醒來。負責基礎生理功能的腦幹,幾乎在瞬間就醒來,不過,負責理性決策、解決問題,被稱為大腦CEO的前額葉皮層卻需要更久時間才能重新「連線」。因此當你起床後就會有一段時間邏輯能力下降,頭腦不清楚就是因為這種原因

而反覆使用貪睡功能,也會使睡眠惰性增加、以及造成內分泌系統混亂。


自然醒的生理機制

那要如何做到自然醒?可以先從生理機制開始講起。簡單來說,當你要起床前,身體就已經開始做好「起床準備了」

人體大約從覺醒一小時前,就會促使身體一種物質叫做「腎上腺皮質醇」的增多,身體的心跳也會在起床前3分鐘開始不斷變快,並且你的「前額葉皮質」也會開始活動。簡單來說,身體已經開始準備好「起床了」

當在睡覺前跟自己說「我要十點半起床」身體就會去留意,自動調整生理時鐘,儘管會有誤差,但是根據研究顯示。當實驗對象被要求在某一個時間點起床時,會從一開始誤差16.9分鐘,第七天變成13.1分鐘,結果顯示,有八成的人都在一周內學會自我覺醒。


要如何自然醒呢

只要在睡前告訴自己「我要幾點起床」就可以了。並且,不要想東想西「假設起不來怎麼辦」這樣反而會造成身體的壓力。

有些人可能怕上課、上班遲到,那你就可以再設一個比你預期還晚的鬧鐘,想辦法在響之前,起床按掉鬧鐘。並且建議自然醒的時間以一個禮拜作為標準。比方說這周先十點半起床,隔一周就變十點


總結

自然醒真的不太容易,我自己也是正在嘗試當中。話說我以前高中時六點就要起床,不過常常五點五五分就會自己睡起床,然後就去刷牙洗臉了。當你的睡醒時間固定時,大腦或許就會自動調整相關迴路了吧。睡眠的部分目前會在另外一篇「提升睡眠品質的睡前習慣」發布後先告一個段落,再把重心放到健康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運動」上面

下台一鞠躬~

下台一鞠躬~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麵包箴言
77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麵包箴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倘若你像要練習英文口說又覺得市面上的軟體太無聊,那麼這篇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2024/03/19
倘若你像要練習英文口說又覺得市面上的軟體太無聊,那麼這篇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Thumbnail
2023/09/18
2023/09/18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自然醒真的有可能實踐於生活嗎?
Thumbnail
自然醒真的有可能實踐於生活嗎?
Thumbnail
如何獲得好的睡眠?請從生活開始改起
Thumbnail
如何獲得好的睡眠?請從生活開始改起
Thumbnail
能擁有充足睡眠是很棒的一件事,不過有點難。不論是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或是為了與社群朋友的交流而熬夜,又或是成了父母,有了小孩之後,更加難以擁有充足的睡眠。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照著一些小技巧來達成了喔!以下分享6個小訣竅,幫助大家改善睡眠質量。
Thumbnail
能擁有充足睡眠是很棒的一件事,不過有點難。不論是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或是為了與社群朋友的交流而熬夜,又或是成了父母,有了小孩之後,更加難以擁有充足的睡眠。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照著一些小技巧來達成了喔!以下分享6個小訣竅,幫助大家改善睡眠質量。
Thumbnail
其實之所以會翻閱這本書籍,也是我從曾經的學習相關知識和實踐當中,遇到了一些不了解的問題與瓶頸。 也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替我們整理了這麼詳細的知識, 從中,我也得到了解答 我心裡充滿感謝
Thumbnail
其實之所以會翻閱這本書籍,也是我從曾經的學習相關知識和實踐當中,遇到了一些不了解的問題與瓶頸。 也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替我們整理了這麼詳細的知識, 從中,我也得到了解答 我心裡充滿感謝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耐性看完整篇文章,那你最需要知道的是,睡覺很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天要睡上八小時,補眠是補不回來那些當天已經失去的東西。好了,那你現在快點去睡覺吧。(說笑~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耐性看完整篇文章,那你最需要知道的是,睡覺很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天要睡上八小時,補眠是補不回來那些當天已經失去的東西。好了,那你現在快點去睡覺吧。(說笑~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如何睡好覺"的小撇步,到底哪些方法是有根據的?背後又是依據什麼原理在運作? 讓我們從睡眠醫學的角度來了解關於睡眠的相關機制,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生活作息。
Thumbnail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如何睡好覺"的小撇步,到底哪些方法是有根據的?背後又是依據什麼原理在運作? 讓我們從睡眠醫學的角度來了解關於睡眠的相關機制,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生活作息。
Thumbnail
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是比爾蓋茲在2019年的年度選書,改變睡眠習慣,盡力睡個好覺,其實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健康、工作甚至安全,都息息相關。以下整理五點,我覺得更深入了解「睡覺」時的我們到底在幹麻,甚至有些還顛覆我原本的一些印象。
Thumbnail
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是比爾蓋茲在2019年的年度選書,改變睡眠習慣,盡力睡個好覺,其實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健康、工作甚至安全,都息息相關。以下整理五點,我覺得更深入了解「睡覺」時的我們到底在幹麻,甚至有些還顛覆我原本的一些印象。
Thumbnail
睡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藝術!但今晚,睡覺是一門技術! 我們為什麼會想睡覺呢?主要的因素有二,其一是我們有生理時鐘,什麼時間想睡覺,什麼時間該起床是設定好的;另一是我們該睡多少,該醒多久也是設定好的。所以呢?睡得太飽,再想睡就不容易了;睡得太少,想不睡也沒那麼簡單。研究也指出:睡太少易罹病,睡太多則
Thumbnail
睡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藝術!但今晚,睡覺是一門技術! 我們為什麼會想睡覺呢?主要的因素有二,其一是我們有生理時鐘,什麼時間想睡覺,什麼時間該起床是設定好的;另一是我們該睡多少,該醒多久也是設定好的。所以呢?睡得太飽,再想睡就不容易了;睡得太少,想不睡也沒那麼簡單。研究也指出:睡太少易罹病,睡太多則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Thumbnail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Why We Sleep:The New Science of Sleep and Dreams
Thumbnail
早睡早起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在清晨六七點鐘起床已經是比較早的了,是很好的習慣。但是會有一部分人在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會清醒過來,並且這部分人通常都不會很在意,覺得只是晚上起個夜,沒什麽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個時間對於正常的人體生物鐘來說太早了,很有可能是特殊因素的影響。 有哪些因素可以導
Thumbnail
早睡早起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在清晨六七點鐘起床已經是比較早的了,是很好的習慣。但是會有一部分人在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會清醒過來,並且這部分人通常都不會很在意,覺得只是晚上起個夜,沒什麽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個時間對於正常的人體生物鐘來說太早了,很有可能是特殊因素的影響。 有哪些因素可以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